崇慧峰;唐吉斌;曹春鸾;高继兵;杨月霞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检验科常用、重要的设备之一.深圳迈瑞公司自主研制的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速400T/h,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全中文操作界面等特点[1-2].
作者:刘联斌;郭萍;黄刚;周茂华;薛灵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角真菌性食管炎感染情况,提高对真菌性食管炎的检测水平.方法 彩胃镜下活检直接涂片查到大量真菌菌丝或孢子明确诊断.结果 182例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中,胸骨后疼痛不适及异物感32例,隆起白斑20例,黏膜充血48例,糜溃疡18例,慢性江表性胃炎45例,胃癌2例,其他17例.多数患都伴有上腹饱胀、嗳气、食欲不顶替等上消化道症状.临床表现与胃镜下表现难以确诊,只有活检标本涂片查到大量真菌孢子或菌丝才能为入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 真菌性食管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多数患者存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皮质激素或抑酸药物的现象,值得引起重视.强调胃镜下取活组织直接涂片检查在真菌性食管炎诊断中的重要性.
作者:李全焕;涂学亮;邓凤章;李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检验医学质控制作为提高检验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检验工作质量、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已成为检验工作的核心.
作者:万莉;张庆莲;郑崛村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人体和动物等有机体与微生物相伴而行,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岁月,构成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认识典型.内源性感染表明,微生态系统内部的稳定是建立在菌群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包括菌群类型、菌群比例及所定植部位.
作者:刘学芳;兰建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渗出性胸膜炎是由于受到结核菌感染,使胸膜滤过与再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致胸腔内的积液增多而成为胸水[1].本科室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72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影像学征象进行临床观察和对比分析,发现了一些特征性征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茂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腹内疝主要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肠梗阻,但无特异临床表现,易误诊.本院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腹内疝患者13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龙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62例GER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和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用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用胃镜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80.0%;胃镜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3.3%.结论 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GERD疗效显著,价格低廉,适合在乡镇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孙义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是一种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病理学研究显示,妊高征发生时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蒋庆军;冯秀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诺卡菌感染可表现为多种疾病形式,如原发性肺癌感染(症状与结核病相似)、脑脓肿、脑膜炎、局限性肺炎、弥漫性腹膜炎、皮下肉芽肿病变伴多发性脓肿等.
作者:何理;杨振丽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2004~2006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结果 3年间共分离出37株铜绿假单胞菌,该菌在临床各病区的分布情况为:重症监护窀32.4%(12/37),内四科(感染科)、内二科(呼吸、消化、肾病科)18.9%(7/37),骨科16.2%(6/37),外二科(普外科)16.2%(6/37),内一科(血液、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内三科(肿瘤、中医科)10.8%(4/37),其他科5.4%(2/37).其中痰标本51.4%(19/37),咽拭子21.6%(8/37),分泌物16.2%(6/37),血液5.4%(2/37),其他5.4%(2/37).抗菌药物对该菌抗菌活性较好的是庆大霉索、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7%、16.2%、32.4%和32.4%.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分别为56.8%、51.4%和51.4%.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β-内酰胺酶类头孢抗牛素耐药性呈升高趋势,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连续监测.
作者:李晋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120例CHD患者及106例对照者,CHD组又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亚组,对120例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non-HDLC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106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n-HDL-C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TBIL、HDL-C明显降低(P<0.01),TC、TG、LDL-C、non-HDL-C明显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年龄、胆固醇、TG、HDL-C、LDL-C、non-H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non-HDL-C与胆固醇、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作为CHD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non-HDL-C增高与CHD关系密切.
作者:陆仁凤;丛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医院检验科要坚持以临床为基础,以检验为手段,以临床与检验相结合为原则,要密切联系临床,关注患者病情,多听临床医护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检验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临床检验的发展.
作者:王成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重型肝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同法分别测定血浆中D-D和Fib含量,其中重型肝炎患者43例(急性重型肝炎20例,亚急性重型肝炎23例),慢性肝炎患者41例;健康对照30例.结果 D-D含量在重型肝炎组平均为(4.87±2.31)μg/ml,慢性肝炎组为(0.41±0.15)μg/mL,健康对照组为(0.21±0.09)μg/mL;Fib含量在重型肝炎组平均为(1.85±0.86)g/L,慢性肝炎组为(2.85±1.03)g/L,健康对照组为(3.11±1.12)g/L.重型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D-D和Fi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重型肝炎组与哑急性重型肝炎组分别比较,D-D和Fi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浆D-D明显增高,Fib明显降低,并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D-D和Fib含量可以作为重型肝炎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叶锦俊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口服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儿童功能性便秘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微生态调节剂口服;对照组38例采用一般疗法,包括饮食调节、训练排便习惯等.15d为一疗程,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两次排便间隔时间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药物治疗后两次排便间隔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并发大血管病变者20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hs-CRP明显高于非大血管病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中显著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林慧铭;孙全昆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食物性及吸入性过敏原在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对170例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结果 170例患者中有150例在伞部14项过敏原中至少1项出现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88.0%;在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尘螨和粉螨阳性率高(54.7%).在食物组中,以牛肉、羊肉、鸡肉的阳性率高(20.6%).结论 通过血清过敏原检测找出引起病症的过敏原(吸入性和食物性),指导患儿减少对变应原的暴露,对更有效地解决过敏患者的病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卫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维生素C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3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功能损害.
作者:覃后继;覃雪英;何延专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与孕妇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的关系,以及与新生儿出生后天数的关系,为临床提供HDN的诊断和防治依据.方法 新生儿ABO血型及Rh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夫妻ABO血型、Rh血型鉴定;母亲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试验.结果 499例不同程度黄疸怀疑HDN通过上述指标检测得以证实者284例(56.9%),其母亲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者256例(90.1%),AB0血型不合HDN的发病率随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而上升.出生后0~2 d发病比例高.结论 HDN的发生率与抗体效价呈正比,出生后0~2d发病率高.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64需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以预防HDN的发生.
作者:韦海春;黎海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临床上各犁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肝胆系酶活性的状况.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肝胆疾病患者232例,空腹抽取静脉血做肝酶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选4种肝酶活性的定量检测值在各类肝胆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类肝酶其活性在不同疾病中所反映出的特异性也各不相同.结论 肝胆疾病患者在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做全套肝酶谱检测,以便临床全面、动态地观察疾病状况.
作者:刘存芬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法(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的符合率.方法 将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混匀于专用接种水中,接种于专用鉴定板卜直接上机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与转种后取得的纯菌落上机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卜机与转种菌落上机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与转种菌落上机的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大于95.5%.而直接法比常规法约提前24 h.结论 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直接鉴定及药敏试验缩短了检验时间,为菌血症的治疗争取了时间,且与常规法的实验结果符合率高.
作者:胡素侠;刘婷婷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