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汪小蓉;符布清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主要的慢性病毒性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全球大约有3.5亿HBV慢性携带者,中国人群慢性HBV携带者约占10%~15%,造成了广泛的疾病谱.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机体感染HBV后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以及感染后疾病的转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问基因组的差异.
作者:高建平;郑瑞丹;郑慧颖;朱青川;林震群;林素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 学比对分析,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测定临床常用血清酶足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EP9-A2文件要求,每天随机从临床样本中抽取8份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分别用两种检测系统进行相关血清酶测定,共测定5 d,记录检测结果 ,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根据直线方程计算在某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Bc)和预期偏倚的95%可信区间,并判断偏倚性是否可以接受.结果 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低值处的预期偏差(绝对值)大于1/4允许总误差外,不同检测系统对常用血清酶测定结果 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其检测结果 具有可比性.结论 当用2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 学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町接受性能,以保让检验结果 的可比性.
作者:杨剑虹;倪红兵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前各种型号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各级医院检验科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终点法底物耗尽现象各种设备自动识别的参数设置各不相同,各试剂供应商提供的参数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大部分限制参数为开放式,对底物耗尽现象根本起不到自动识别的限制作用,给临床高值标本的分析带来很大的误差.
作者:高小文;王志宏;李玲贤;高黝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检出情况及耐药现状.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试剂盒进行Uu分离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 3600例标本中1505例阳性,阳性率为41.8%,其中男性标本阳性率为28.5%,女性阳性率为46.1%,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8,P<0.05).在9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高的为环丙沙星,为81.5%,耐药率低的为交沙霉素及原始霉素.耐药率均为0.0%.结论 在泌尿生殖道标本中,Uu检出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延缓Uu耐药性发展十分重要.
作者:温伟洪;李介华;钟国权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诊断小儿危莺症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相免疫色谱法测定305例危重症患儿的血清PCT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作比较.结果 与无临床感染指征组相比,有临床感染指征组患儿的PCT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和WBC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息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PCT检测有助于危重症患儿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可作为早期识别危重症患儿感染性疾病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胡彬;刘建良;李爱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对实验室检测项目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现用的牛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以保证其适用于临床.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28-A2推荐的方法 ,各验证项目选择健康参考个体20例,按实验室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标本采集和检测,采用性能评价符合要求的LH75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参与验证的4个项目中,20例健康参考个体结果 100%落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结论 验证项目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适用于江苏省中医院实验室,可以继续使用.实验验证具有科学的说服力,容易发现生物参考区间的偏离,值得建立完善的验证制度和程序,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佳;汪小蓉;符布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尿液是机体内的重要排泌物之一,是反映肾脏器官发牛病理变化的窗口.尿沉渣检查是指在尿巾榆出管型及符种病理意义的颗粒,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等成分的检查,以作为完整尿液分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泌尿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定位、鉴别、预后判断、药物治疗监测及健康筛查等有重要意义[1].
作者:兰玲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尿微量清蛋白(microal buminuria,mALB)是指超过尿蛋白正常范围上限而蛋白定性方法又不能检测出来的尿蛋白.近几年的临床资料表明,mALB检测已成为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1].随着mALB作为糖尿病肾病[2]、高血压[3]、冠心病[4]、妊娠子痫前期的诊断依据被日益肯定,临床医生对mALB检测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作者:裴明淑;王宇;许玉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为了解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 DNA情况,本文对68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并同时处理相邻节段椎问盘突出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角度椎弓根螺钉(RF)、steffee椎弓根内固定器为腰椎滑脱坚强内固定,同时做彻底神经减压、病变椎间盘切除、滑脱椎体复位和足量的植骨融合,并采用小开窗法治疗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治疗病例10例,随诊时间1年至5年零6个月,平均4年零3个月.结果 滑脱椎体复位基本理想,5例Ⅰ度滑脱全部恢复正常;3例Ⅱ度滑脱中1例恢复正常,2例恢复到0~Ⅰ度;2例Ⅲ度恢复到0~Ⅰ度.手术优良和患者满意8例(80%),全部植骨融合成功.并发症主要有感染、神经损伤、断钉等.结论 RF、Steffee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滑脱手术中起坚强内固定作用,滑脱节段360°脊柱植骨融合率高,同时小开窗法治疗相邻节段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成业东;王加波;高超;吴荣林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标志物(HBV-M)与HBV DNA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乙型肝炎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定量检测HBV-M,并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相比较.结果 10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85例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34例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中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为65.7%、96.5%和11.7 %.以HBsAg含量为100 ng/mL作为HBV复制的诊断限.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70.O%和84.O%.结论 TRFIA定量检测HBV-M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是一种较好的HBV-M测定方法 ,在实验室不具备HBV DNA定量测定的条件下,选择TRFIA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作者:秦雯;董慧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显微外科是借助显微镜对较小的组织进行精细的手术,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在过去被认为无法解决的医疗难题.例如,医生可以把在事故中切断的手或脚重新接上;特别是在生产劳动和日常工作中,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伤害引起四肢的损伤,给受伤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造成终身残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作者:曹五一;张艳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青年学生在剧烈运动前、后尿常规的改变,探讨剧烈运动对尿液成分改变的机制.方法 以104例在校青年学生为受试对象,用干化学试纸法检查运动前、后尿常规的变化,检测指标有亚硝酸盐(NIT)、酸碱度(pH)、尿糖(Glu)、尿蛋白(Pro)、尿隐血(BLD)、尿酮体(KET)、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RO),并对尿液进行镜检,检测管型、红细胞(RBC)和结晶,并统计其阳性发生率.结果 剧烈运动后,尿液pH、Pro、BLD及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增加明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在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剧烈运动会导致尿常规检查结果 异常变化.掌握其规律有助于了解运动对生理活动的影响,对尿液检验结果 作出更科学、合理的解释.
作者:周小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我国有明显上升趋势.感染梅毒对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都有较大的危害,许多无症状的感染者更容易被忽视.
作者:史桂兰;汪小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7例有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B组使用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有无出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数量变化及采血复查次数等.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采血复查次数较少,无不良反应发生;B组采血复查次数较多,有2例发生鼻出血.结论 LMWH与UFH抗凝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方便、安全.
作者:王万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母婴阻断传染病5项血清学标志物在产前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母婴阻断孕妇11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甲犁肝炎病毒抗体(抗-HA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RPR)5项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152例孕妇中,抗-HAV阳性率为0.17%,HBsAg阳性率为7.90%,抗-HCV和抗-HIV可疑阳性末发现,RPR阳性率为0.90%.结论 产前进行母婴阻断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对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和预防孕妇医院感染.阻断母婴传播及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艳;杨继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多的有机酸,一旦肝细胞有病变,血中TBA则升高.因此,TBA测定可作为肝细胞损害的灵敏指标.本院近年来已将TBA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测项目.现将342例肝病患者血清TBA测定结果报道如下,并探讨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价值.
作者:赵英;易鹰;刘岚剑 刊期: 2008年第22期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脓肿,因其损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能清晰显示脓腔在肾内的位置,可以确定皮肤穿刺进针点、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病程,故得到广泛应用[1].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肾穿刺治疗肾脓肿患者13例,经穿刺抽脓液、冲洗、注药或置管引流后治愈率为100%.
作者:于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Ⅱ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Ⅱ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IGFⅡ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组织中IGF-Ⅱ表达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宫颈癌组和对照组血清IGF-Ⅱ浓度分别为(1.98±0.53)和(0.51±0.16)μg/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Ⅱ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淋巴结转移组血清IGF-Ⅱ浓度为(2.26±0.32)/ag/L,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1.73±0.4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宫颈癌、正常官颈组织中IGF-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和10.O%,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8.69,P<0.01).结论 IGF-Ⅱ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检测lGF-Ⅱ能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闵玲;周才;张江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甲胎蛋白含量,探讨其测定对慢性丙犁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临床已确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7例,其中男57例,女50例.分别通过双缩脲法和溴甲酚绿法测定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含量.结果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甲胎蛋白均值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72.4±10.7)、(39.8±7.8)g/L和(19.6±42.3)μ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0.6±4.8)、(41.9±3.6)g/L和(2.9±1.3)μg/L.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蛋白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血清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血清甲胎蛋白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04).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清蛋白较健康人低,甲胎蛋白含量较健康人高,应定期随访和复查,同时对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情况也应予以关注.
作者:程忠;吴建刚 刊期: 200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