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邹单东;韦美德;兰健萍;蒋利君;戴盛明

关键词:实验室, 医院, 质量控制, 医院科室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原理应用于检验医学,极大地促进_了检验医学的蓬勃发展.目前,许多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科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娴熟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准确无误的检验与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具有诊疗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避免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治疗肿瘤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用于诊断肿瘤的血清标志物很多,但如何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正确率高的血清标志物,目前尚存在一定困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恶件肿瘤发展过程中恶性肿瘤及其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癌细胞会产生、分泌或释放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并随着肿瘤的形成和增长逐渐释放到外周血液中,这种物质便是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作者:张知洪;黎永新;莫建坤;雷达;李明友;李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优选血清肿瘤标志物,以提高PHC检测的敏感件和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144例PHC患者、88例肝硬化患者及93例健康体检者联合检测甲胎蛋白(AFP)、铁蛋白(SF)及α-L-岩藻糖苷酶(AFU).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FP和SF,速率法检测AFU.结果 PHC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FP、SF及AF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组与肝硬化组血清AFP、SF及AF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P P<0.01;SF、AFU P<0.05).3种血清标志物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63.03%、72.15%及69.31%,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HC的阳性检出率可达95.24%.结论 联合检测AFP、SF及AFU对PHC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田鹏飞;徐杰;段正军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肾穿刺治疗肾脓肿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肾脓肿,因其损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能清晰显示脓腔在肾内的位置,可以确定皮肤穿刺进针点、进针角度及进针深度,从而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避免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病程,故得到广泛应用[1].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肾穿刺治疗肾脓肿患者13例,经穿刺抽脓液、冲洗、注药或置管引流后治愈率为100%.

    作者:于洁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价值

    腹水是临床常见病症,也往往是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众多而复杂,常见于肝硬化、结核性及恶性肿瘤性腹水.对其性质的检查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漏出液、渗出液指标,其准确性也不完全满意.近年来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测定对门脉高压性腹水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方法简便,在乡镇医院也容易开展.现将本院3年来收治的36例腹水患者的SAAG、腹水总蛋白(AFTP)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义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不同检测系统常用血清酶测定结果对比及偏倚评估

    目的 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 学比对分析,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测定临床常用血清酶足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EP9-A2文件要求,每天随机从临床样本中抽取8份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分别用两种检测系统进行相关血清酶测定,共测定5 d,记录检测结果 ,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根据直线方程计算在某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Bc)和预期偏倚的95%可信区间,并判断偏倚性是否可以接受.结果 除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低值处的预期偏差(绝对值)大于1/4允许总误差外,不同检测系统对常用血清酶测定结果 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其检测结果 具有可比性.结论 当用2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 学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其临床町接受性能,以保让检验结果 的可比性.

    作者:杨剑虹;倪红兵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血细胞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

    目的 对实验室检测项目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现用的牛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以保证其适用于临床.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28-A2推荐的方法 ,各验证项目选择健康参考个体20例,按实验室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标本采集和检测,采用性能评价符合要求的LH75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参与验证的4个项目中,20例健康参考个体结果 100%落在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内.结论 验证项目现用的生物参考区间适用于江苏省中医院实验室,可以继续使用.实验验证具有科学的说服力,容易发现生物参考区间的偏离,值得建立完善的验证制度和程序,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佳;汪小蓉;符布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原理应用于检验医学,极大地促进_了检验医学的蓬勃发展.目前,许多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科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娴熟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准确无误的检验与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具有诊疗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避免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

    作者:邹单东;韦美德;兰健萍;蒋利君;戴盛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Ⅱ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Ⅱ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IGFⅡ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组织中IGF-Ⅱ表达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宫颈癌组和对照组血清IGF-Ⅱ浓度分别为(1.98±0.53)和(0.51±0.16)μg/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Ⅱ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淋巴结转移组血清IGF-Ⅱ浓度为(2.26±0.32)/ag/L,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1.73±0.4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宫颈癌、正常官颈组织中IGF-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和10.O%,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8.69,P<0.01).结论 IGF-Ⅱ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检测lGF-Ⅱ能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闵玲;周才;张江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剧烈运动前后尿液成分的改变

    目的 检测青年学生在剧烈运动前、后尿常规的改变,探讨剧烈运动对尿液成分改变的机制.方法 以104例在校青年学生为受试对象,用干化学试纸法检查运动前、后尿常规的变化,检测指标有亚硝酸盐(NIT)、酸碱度(pH)、尿糖(Glu)、尿蛋白(Pro)、尿隐血(BLD)、尿酮体(KET)、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RO),并对尿液进行镜检,检测管型、红细胞(RBC)和结晶,并统计其阳性发生率.结果 剧烈运动后,尿液pH、Pro、BLD及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增加明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在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剧烈运动会导致尿常规检查结果 异常变化.掌握其规律有助于了解运动对生理活动的影响,对尿液检验结果 作出更科学、合理的解释.

    作者:周小东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主要的慢性病毒性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全球大约有3.5亿HBV慢性携带者,中国人群慢性HBV携带者约占10%~15%,造成了广泛的疾病谱.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机体感染HBV后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以及感染后疾病的转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问基因组的差异.

    作者:高建平;郑瑞丹;郑慧颖;朱青川;林震群;林素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80例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药敏结果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牛素.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280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80例标本培养出支原体阳性118例,总阳性率为42.14%,其中解脲支原体(Uu)101例,阳性率为36.07%;人型支原体(Mh)6例,阳性率为2.14%,Uu和Mh混合感染11例,阳性率为3.93%.对耐药性高的是环丙沙星,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敏感性高的依次为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及红霉素.结论 北海地区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为克拉霉素,其次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

    作者:张均英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显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显微外科是借助显微镜对较小的组织进行精细的手术,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在过去被认为无法解决的医疗难题.例如,医生可以把在事故中切断的手或脚重新接上;特别是在生产劳动和日常工作中,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伤害引起四肢的损伤,给受伤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造成终身残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作者:曹五一;张艳萍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1 例胃癌术后患者胆汁中检出里拉微球菌报道

    微球菌一般不致病,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伤口等局部组织感染,也能引起严重感染.现将从本院胃癌患者胆汁中分离到的1株里拉微球菌报道如下.

    作者:尚碧莲;王厚照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356株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调查普宁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3月至2008年2月356株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356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61.2%;肺炎克雷伯菌居第2位,占12.9%;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居第3位,占11.3%.革兰阴性病原黹除对哑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外,对其他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大部分耐药率超过50.0%.结论 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临床应高度重视.

    作者:汪虹彬;黄德元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不同时点血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不同时点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为制订合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6例,胶乳免疫凝集抑制法测定HbAlc,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餐前空腹血糖(FPG)、餐后高血糖和餐后2 h血糖(2hPG),采用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方程;按HbAlc≤8.0%、8.0%<HbAlc<10.0%、HbAlc≥10.0%分为A、B、C3组,比较各组血糖水平.结果 餐后2hPG和餐后高血糖对方程贡献强于FPG,三组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PG和餐后高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lc与餐后2hPG和餐后高血糖呈显著正相关,建议模拟生理胰岛素释放模式制订合理干预方案,尽可能延长全天血糖达标时间段,以降低HbAlc水平.

    作者:朱文克;柳婉琼;朗宾垒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7例有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B组使用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有无出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数量变化及采血复查次数等.结果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采血复查次数较少,无不良反应发生;B组采血复查次数较多,有2例发生鼻出血.结论 LMWH与UFH抗凝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方便、安全.

    作者:王万友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产气荚膜杆菌致创口深部感染2例报道

    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所致气性坏疽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特异性传染病,该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易经伤口侵入并导致感染.产气荚膜杆菌在机体生长繁殖迅速并可释放大量毒素与溶组织酶,使气性坏疽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感染严重者必要时需尽快截肢,如果不予治疗几天内就会死亡.本文从2例因房屋倒塌所致外伤患者深部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到产气荚膜杆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尤薇;周黎;邱宗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干化学法与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对比分析

    尿微量清蛋白(microal buminuria,mALB)是指超过尿蛋白正常范围上限而蛋白定性方法又不能检测出来的尿蛋白.近几年的临床资料表明,mALB检测已成为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1].随着mALB作为糖尿病肾病[2]、高血压[3]、冠心病[4]、妊娠子痫前期的诊断依据被日益肯定,临床医生对mALB检测已有了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作者:裴明淑;王宇;许玉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闭合复位并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应用交叉克氏针内同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5例.结果 随访1年以上,骨折均愈合.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肘内翻发生率低,是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

    作者:张国林;边绍清;杨华;彭选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肝素钠浓度对清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

    临床上常以清蛋白(ALB)检测来评价受检者的肝脏功能、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等.实验室做ALB检测通常用血清,但有时也用血浆.为了确定肝素钠作为抗凝剂对ALB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本研究对50份标本采用不同浓度的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同时做ALB测定,观察肝素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兴宁;李静;雷光星 刊期: 2008年第2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