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勇;孟庆才;乔为民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仅占30%,多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URRI),亦可为反复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LRRI).近年来多主张免疫疗法.笔者试用黄芪精口服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资料42例RRI患儿均符合1987年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会议制订RRI标准.男25例,女17例;3个月~1岁8例,~3岁21例,~7岁9例,~12岁4例.人工喂养31例,混合喂养7例,母乳喂养4例.合并营养不良18例,营养性混合性贫血13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39例)、咳嗽(40例)、气喘(28例)等.
作者:陈爱玲;阿衣木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笔者自拟化消瘤煎剂保留灌肠治疗5cm以下纯性卵巢囊肿1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8例中,年龄25~35岁97例,36~45岁68例,46~54岁13例.病程短1个月,长3年.卵巢囊肿经B超检查,小者2.2cm×2.6cm,大5.8cm×4.7cm.以上病例治疗前后均经B超确诊,排除正常卵泡.2治疗方法2.1方药组成金银花、红藤、苡仁各20g,连翘、败酱草、枳实各15g,柴胡、苍术、青皮、黄柏、赤芍、牛膝各12g,三棱10g.
作者:王亚玲;王存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金洪元教授在其近40年临床、教学、科研实践中,始终重视脾胃学说,临证之中注重调理脾胃已成为老师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多年跟师学习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1慢性肝病从脾胃论治金师擅治肝病,尤以治疗各类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更著蜚声.他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因为湿热疫毒,其病机演变可分为三期:初期湿热疫毒,蕴结肝脏,气机郁滞;中期木郁土壅,湿热未尽,脉络瘀阻;后期湿热留恋,瘀热互结,肝肾阴亏.治疗时,有清热解毒、行气化湿、活血通络.滋补肝肾之不同;但无论病至何期,金师都非常重视疏肝运脾法,认为肝与脾在病机上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常谓“知肝之病,必要传脾,治肝之病,当先实脾.”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口腔溃疡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从1996年至今,我们采用中药合剂辨证治疗69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共69例患儿,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发病年龄小1岁,大12岁.病程短2天,长11天,平均4.3天.单发溃疡面者31例,两处溃疡面者23例,多处溃疡者15例.2疗效判定痊愈标准:用药1周内溃疡全部愈合的为痊愈;用药1周后,溃疡面积缩小或多发溃疡未全部愈合为好转;用药1周溃疡面无减小或呈扩大趋势为无效.
作者:董梅;张砾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六神丸清凉解毒、消炎止痛,内服外用治疗痈疖疗疮等证,若红肿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笔者在临床曾用六神丸(苏州雷允上制药厂生产)醋调外用,治愈糖尿病并足部溃疡2例,未发现毒副作用,认为六神丸具有收敛疮面,促进愈合的功效. 例1,陈×,男,54岁,教师,病案号28826.因患糖尿病3年余,于1998年2月24日住入我科治疗.查血糖10.9mmol/L,尿糖(++++),胸片示右肺Ⅲ型结核,查痰未发现排菌.自述3月来,左足部溃疡糜烂,曾四处求治,用“湿润烧伤膏”、“生肌愈皮膏”等药治疗无效.查:左足面有2cm×2cm,左足内踝处见3cm×5cm大小的溃疡面,微痒,局部无红肿疼痛,有渗出物.首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清洗溃疡面,继用六神丸适量醋调或稀糊状搽患处,后用消毒纱布覆盖.每日换药2次,且保持局部干燥.换药25日,溃疡面干燥结痂、脱落,痊愈出院.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一般资料369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19岁,大71岁,平均42.5岁;病程长25年,短1月.根据中医辨证属湿热型64例,血瘀型158例,脾虚型22例,肾虚型125例.2治疗方法基本方:革解、瞿麦、扁蓄、木通、土茯苓、败酱草、公英、丹参、炙山甲、莪术、菖蒲、花粉、王不留行.水煎内服,每日1剂.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肾阳虚者,加鹿含草、仙灵脾、肉苁蓉;肾阴虚者,加桑椹、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早泄、遗精、滑精者,加煅龙骨、煅牡蛎、芡实、金樱子;血精者,加生地、白茅根;前列腺有结节或肥大者,加海藻、昆布、贝母、夏枯草、生牡蛎.前列膏组成:山甲、三棱、莪术、败酱草、公英、黄柏、白芷、王不留行、川楝子、桔核等,每日早晚各1次纳肛.
作者:徐东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资料室)为中医药科技人员传送和了解科技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中医药信息资源必须合理管理,充分应用.1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医院图书馆(资料室),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医疗服务,为医院管理服务,为科技人员提供主要信息及动态.因而,医院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对发展医疗企业有实际意义的科技文献的收集上,这些文献的采购经费应占全馆购书费的50%以上,其中报刊杂志和图书各占一半.同时,还应重视专利文献收集,注意采集本地区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新药品等,甚至各地区的新资料,有些没有成文的,应协助整理成文,作为新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
作者:纪宁;尕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1991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其中住院12例,门诊病人8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小32岁,大72岁;病程6个月~1年者8例,1年以上者12例.2治疗方法取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均单侧)常规消毒,刺入穴位,有酸胀感时,抽取无回血后,每穴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50mg,双侧交替注射,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如未愈,隔3日后可重复第2疗程.
作者:马延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在临床上常择其未成脓之早期疮疡患者,以汗法治之,收效甚佳.1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小7岁,大73岁.2药物与治法2.1药物组成巴豆10~30粒(7岁以下儿童不用,7岁以上每岁1粒,多用至30粒),连须葱白5~8棵,旧箩衣约手掌大1块(约有15cm × 15cm,若无此物,可用旧丝绸织物代之),青石头粉80~100g,面粉10g,银朱少许.
作者:朱德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养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称摄生,也叫道生.《内经》中有关养生的论述很多.在人与自然长期争衡中,把医学、哲学、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与此同时,《内经》对康复做了诸多的记载和论述.在养生、康复与医病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治未病的治疗原则.几千年来祖国医学应用养生学、康复学、预防学科,通过药物、饮食、针灸、推拿、按摩、气功、运动、导引吐纳等方法达到延年、预防和治疗的目地.《内经》的这一学术理论正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因此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养生哲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邦翼;李玉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中医理论中素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气为血之帅”包含了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之功,“血为气之母”包含了血能生气、载气之义.这种理论较详尽地说明了气与血的关系.近年来,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此观点持有不同看法,今略陈管窥,就教同仁.1气血生成的关系就其气血的生成而言,气的生成来源有三:禀受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自然界中的清气,通过脏腑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结合而成,所以就气的生成过程与“血”并无内在的联系.“血为气之母”,按其理论推之,血当为气之母体,应当对气的生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究其根源,气的生成并无血的参与,故“血为气之母”之说,从气的生成角度看,当属不妥.
作者:孟农;谢志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丹参防治肝纤维化的效果和机理.方法:采用CCL4造模,在造模的同时,行单侧足三里穴注射丹参进行治疗,以秋水仙碱灌胃作对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及血清N0浓度.结果:穴位注射与秋水仙碱灌胃均能提高NO浓度,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穴位注射丹参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中NO浓度的升高可能是其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周海旺;仇裕丰;赵天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液病肿瘤属中医虚劳、血证范畴,在现今医疗条件下,化疗药物是缓解血液病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延长其生命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其周期长,毒性强,对机体组织损伤大,对血管破坏程度深,并由此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等,常使患者心生恐惧、忧虑,失去治疗的信心和勇气,而影响化疗方案的正常实施.分析患者情感、体征,运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气血及八纲理论进行辨证调护配合饮食调养,施护于化疗病人,对消除患者的异常情志,增强治疗信心,顺利完成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卿晓棠;党平;时雯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通淋化瘀方自1998年3月~1999年3月,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来源于门诊,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沙淋的诊断,并经B超检查确诊.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55岁;病程1天~5年;肾结石12例,肾、输尿管混石结石11例,输尿管结石5例,膀光结石2例;大结石1.0cm×1.4cm,小结石0.2cm×0.3cm.2临床症状
作者:李宗光;潘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婴幼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易流行.1997年以来,我们以中药煎液保留灌肠为主治疗婴幼儿腹泻186例,并与西医治疗182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依据 (1)腹泻1天3次以上,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呕吐;(2)大便呈水样、蛋花汤样或脓血性便;(3)大便化验镜检,少许脓球、脂肪球或阴性,部分可见多量脓球、红细胞;(4)化验排除阿米巴、肠滴虫等寄生虫病所致腹泻.
作者:陈芹;冯建波;姜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朱××,女,56岁,汉族,家属.于1996年4月4日收住本院.住院号03525.1996年4月16日治愈出院.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咳嗽少痰,自服各种感冒药无效.3日后发现以脐中线为界左侧少腹部大片瘀血斑片,色紫,表面压痛.追问病史,无外伤及咳嗽牵扯痛史.曾在上级医院检查腹部B超、拍片,均无明确诊断及治疗.入院时症见:干咳无痰,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溲黄,舌红无苔,脉细.查体:四测正常,一般情况佳,形体肥胖,心肺无异常,左侧腹部大片状紫色瘀斑,表面压痛,余无异常,胸腹部拍片均正常,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血沉正常.
作者:刘会丽;牛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郭忠主任医师,临证30余载,善治疑难杂证,屡起沉疴.现整理其急症验案2则,以飨读者.1破伤风案1.1沙×,女,34岁.住院号:2681.半月前,斧伤右手中指,血流不止,自取粪土毡灰涂敷,7天后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周身痹痛,面色紫暗,苦笑面容,缓解时身汗淋漓,于1977年12月26日入本院外科.心率96次/分,血压18.8/13.3kPa,血色素95g/L.已生育多胎,5个月前做人工流产及绝育术.入院后全身一般情况差,病情危急,诊为破伤风,治疗抢救3天,效果不佳,请中医诊治.
作者:周生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由过劳或受冷刺激导致.笔者临床观察80例,温针治疗45例,总有效率达93.3%;电针治疗35例,总有效率达74.3%.经统计学X2检验P<0.05.显示:温针疗法优于电针疗法.
作者:施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古典医学论著,已认识到外邪致病,并注意到外邪有正邪和虚邪之分.《八正神明论》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也,无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从原文看,虚邪当包含有致病因子在内(即现今的细菌、病毒之类)的一类邪气;而正邪是指正常的气候中,正气较虚而偶受风寒之类,不包含有致病因子,故“其中人亦微”,这一发病观在内经中是很重要的,对我们今天的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素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多发病,常为急性盆腔炎未恰当彻底治疗或病人体质差病程迁延引起.慢性盆腔炎常可急性发作,常见症状为下腹部堕胀疼痛,牵扯至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月经过频、经期延长、经血量多等.劳累、月经前后或性生活后疼痛加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严重者可丧失劳动力和造成不孕.1临床资料146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在18~47岁之间,均为结婚或有性生活史者.有过生育史或流产史者128例,占81%;有过上取环宫腔操作者98例,占66%;有一次宫外孕手术者5例,占3.4%;合并盆腔附件区炎性包块者23例,占15.8%.
作者:沈茂平;韩璐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