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芬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含量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以及与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对早期肾损害诊断灵敏度的比较.方法 胱抑素C测定采用胶体金包被抗体的免疫比浊法;肌酐测定采用酶法;尿微量清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以肌酐清除率数值将糖尿病患者分组,用胱抑素C、肌酐、尿微量清蛋白作为衡量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胱抑素C敏感性高.结论 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
作者:祁金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中宫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近期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惠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选用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麻醉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9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程中缩宫素使用及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方面的不同.结果 (1)分娩方式比较,联合麻醉组剖宫产26例(24.07%),对照组38例(4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产钳助产22例(20.37%),对照组6例(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阴道顺产60例(55.56%),对照组47例(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使用缩宫素32例(29.63%),对照组4例(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比较,联合麻醉组胎儿窘迫、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分别为32.7%、3.70%、6.48%,对照组分别为28.5%、1.09%、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麻醉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4.63%、0.93%,对照组分别为3.26%、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对产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新生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倪明军;蔡江慧;李竹君;陈慧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室间质评(EQA)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的活动,是为了确保实验室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认证活动.
作者:卢爱薇;朱红梅;涂文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留置导尿术在临床上甚为常用,但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也比较多,除了引起尿路感染外, 主要就是尿道的损伤,有导尿时操作的不当造成,也有患者强行拔管所致.表现为尿道出血、尿道被气囊胀破、尿道破裂感染炎症引起尿道狭窄、排尿困难等.故认真仔细的操作和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14例由导尿引起的尿道损伤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庆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开放式药房调剂模式也称为柜台型调剂模式,是药学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上一个大的改观,是药学作为临床专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本院于2004年开始尝试门诊药房敞开式柜台型调剂模式,经过不断的摸索和一系列设施的完善,如信息化管理设施的完善,改变以往药房是排队拥挤的中心点,撒气吵架的集中点,服务滞后的突出点的落后现象,成为了医疗发展的支柱,优质服务的模板,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在门诊用定菌生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56例,结果发现其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袁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针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存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提出了摆正位置、增强自信,领导重视、稳定队伍,理顺体制、奖惩激励,加强培训、提高素养,重视实验管理干部的培养等对策.
作者:肖素芳;林云燕;陈钗莺;许瑛;张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是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生化反应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中5种重要的元素.孕期各种元素需求均有较大增加,而元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摄入不足或补充过量,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本资料通过对347例妊娠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分析,得出了宝鸡市孕期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的本底资料,给妇幼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作者:王红武;张亚莉;索亮亮;周清霞;杨玲娜;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相关性及3者之间的关系,分析Pre-S1的检测在判断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 笔者检测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中Pre-S1、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患者血清分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M、HBV前S1抗原,PCR-ELISA法检测HBV-DNA.结果 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DNA、HBV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1.6%和7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组模式感染者血清HBV-DNA和Pre-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5.5%、80.7%、46.8%、41.6%、73.8%、66.6%、37.3%、29.4%、21.4%、10.7%.同组两者间无明显差异,每两组之间HBV-DNA和HBV前S1抗原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HBeAg、HBV前S1抗原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HBV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结果表明,Pre-S1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文余;任从棉;张峰;黄兆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等检验医学的发展,使医学科学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它不仅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诊断依据,还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平台.检验医学的发展在发达地区的医院中已有充分的体现,而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基层检验仍然发展缓慢、滞后.这是由基层检验的现状决定的.笔者就基层检验的现状与改进提点建议,与基层检验同行共勉.
作者:史光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诊断早期梅毒,及早发现传染源,控制梅毒传播.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TRUST法敏感度为90%,特异性为96.7%;TP-ELIS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TPP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结论 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作者:黄波;钟方才;纪红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承担结核患者发现、诊断、治疗、治疗管理、预防等工作与患者密切地交流、交往.为防范基层结核病防治中医疗纠纷的发生,研究结核病防治中医疗纠纷原因,总结结核病防治中医疗纠纷教训,提高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医疗纠纷意识,使结核病控制工作顺利地向消除结核病目标前进,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家兰;张纯治;王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应急时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由肝脏分泌.在外伤,局部缺血,烧伤,各种感染与发炎时会迅速上升,在炎症及侵袭因子作用下,6~12 h后血清中CRP浓度开始增高,24~48 h达到高峰,可达1 000倍以上,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致CRP水平持续上升.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作者:舒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基层综合医院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原因分析,以达到提高认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管理.方法 采取亲临医院调查和电话、信函相结合的方式,由笔者以及所在调查医院工作的本校历届检验专业毕业生共同完成.结果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医院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以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为常见.结论 基层医院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盲目依赖自动化仪器;对规范化操作不够重视;对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者:蔡元菊;陈秀琴;罗小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科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抢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国华;张瑞芳;李金萍;罗友珍;杜继平;赵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由于样本血清中Ab浓度过高,易造成前带现象(HOOK效应),引起假阴性,在血液检测中出现此种现象,一旦漏检后果严重[1].2006年6月本科免疫室检出1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阳性、ELISA试验呈阴性的梅毒血清标本.在分析原因时考虑到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可能存在的前带现象,故对该血清标本进一步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洪宏;赵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联合检测血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f/t)PSA比值以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7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tPSA与fPS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SA正常值4.0为临界点,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37.9%.以(f/t)PSA正常参考值0.25为临界点,(f/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赵春明;崔诗晗;王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渝中区旅店业经营单位卫生现状,渝中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3~2005年对辖区内的旅店业经营单位96户中随机抽取73户,按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进行了全面的卫生监督监测.通过对监督监测结果分析发现,渝中区旅店业经营单位的自身卫生管理状况相对稳定,监督监测合格率高于同期全国抽检水平.但噪音这单一指标合格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李云飞;苏瑛;侯剑;杨杰;兰利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血液黏度是血液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自动黏度仪以其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度好,试剂单一而被广泛推广应用,但血液黏度值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做好以下环节的全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刘建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1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成≤28 d、≤2月、<6月、6月至6岁,4个组),同一时间采集样品,进行CRP与WBC测定.结果 CRP、WBC同时升高6例,占14.63%;CRP升高、WBC正常27例,占65.85%;CRP、WBC均正常者8例,占19.51%;CRP平均升高59.65 mg/L.上述4组WBC平均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 CRP与WBC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前者敏感,后者不敏感.
作者:王冬娥;陈健锋;李栓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