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张卫萍;陈斌武
目的:用药典法取代部颁法,以降低成本.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空白作对照,波长257nm.结果:精密度RSD=0.25%;重复性RSD=0.57%;稳定性RSD=0.33%;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88%.结论:该方法无其它成份的干扰,方法的稳定性、可靠性都较好,可作为维C银翘片中扑热息痛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黎玉红;张文文;陈励;侯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采用中药运脾化瘀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倪卡;钱立瑛;金洪元;娄根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较难治疗的骨折之一,我们从1996年6~2002年8月,采用改良经皮钳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1例,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无阴;张作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在1990~1998年间运用自拟乙肝丸治疗乙肝患者56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章淇江;章彦生;唐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葛根素是由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中提取并分离出来的一种单体,属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高粘血症、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等功效.
作者:罗俊芳;张全意;张树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传统的加工方法,把临床上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验方或秘方制成一定的剂型而应用于临床的一类药物.
作者:赵玉英;朱建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虫类药物是动物类中药的重要部分,包括一些昆虫、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小型爬行动物等.
作者:彭万枫;曾斌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测定冰七片中人参皂甙Rg1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冰七片中人参皂甙Rg1.结果:该法人参皂甙Rg1线性范围在58.0~174u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2(y=702.8+3791.24X).日内变异系数为1.8%.日间变异系数为0.5%.重现性试验RSD=1.6%.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9.65%.结论:通过方法学考察,证明本法可用于测定冰七片中人参皂甙Rg1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顾保新;郝万鹏;杨胡;马尚柱;安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陈×,女,14岁,学生,1998年6月26日就诊.患者6月22日起不明原因腹胀、呕吐,不思饮食,大便不通,逐渐加重,至26日上午腹胀、腹剧痛,大便4日未解,呕吐不止,急往医院就诊.
作者:王祥;王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方小青龙汤加减结合希舒美(阿奇霉素)在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38例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68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0例,疗程2周,观察治疗后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情况及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高呼气流量(PEF)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显效28例,占41.1%;有效15例,占22.1%;无效25例,占36.8%.总有效率63.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56例,占80%;有效11例,占15.7%;无效3例,占4.3%.总有效率95.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小青龙汤加减结合希舒美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作者:梁铭海;李红梅;刘国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它在应用上有上千年悠久历史,各种中药及其制剂在临床广泛使用,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韩启明;蒋玉风;吴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联合静点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黄芪40mL+丹参20mL联合静点,对照组单用丹参20mL静点,2组均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结果: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及ECG改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和丹参联用治疗冠心病,其临床效果优于单用丹参,且两者配伍,作用可互补和相加,治疗期间无任何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陈守彬;王宁;哈丽努尔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络泰主要成份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三七皂苷R1.它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血流量作用,临床上用于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以及胸痛、胸闷、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作者:李继红;袁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牛黄为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结石,全国大部产牛地区均产,生有牛黄的牛,约在十岁以上,身体瘦弱,走路倒头,目光无力,起卧都发出哮喘的声音,但这种患病的牛,不全都有牛黄,主产于北京、河北、天津、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等地.
作者:洪华文;霍晓蕾;胡秀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耀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痤疮,是青少年的常见皮肤病,属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和感染,以及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作者:马新博;李祥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肢端坏疽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许多国家往往采取截肢治疗,从而是糖尿病病人致残,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1例双手、双脚均发生坏疽的病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刚;元鲁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消痔栓1号为本院自制制剂,为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我们对三批该制剂中红粉中的含汞化合物量以氧化汞计,用滴定法进行了测定,结果符合规定,平均回收率为98.7%.
作者:王萍;王国栋;于新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痒是皮肤科主要而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一种极为普遍存在的生理、病理现象.迄今为止,尚未找到专司痒觉的神经末梢器官,还未揭开其全部奥秘.
作者:王建新;徐坤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传统医学及中医学概念医学是关于人体健康的学科,它的主要目地和内容是探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对策.
作者:吴斌;李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