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敏
本文报道临时起搏配合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劳力性胸闷、气促12年,心悸、头晕半小时入院.12年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5年前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间断服用地戈辛0.125 mg/d.
作者:张萍;吴强;李克峰;张盛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为更好地做好性病防治工作,估计全区相应人群的感染状况,为梅毒等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血液标本,分离血清,梅毒初筛试验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TRUST阳性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 共调查30 876名饮食从业人员,其中TRUST试验阳性者77名,TPPA确认69份血样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0.22%.结论 本次调查中,梅毒阳性者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年龄越大梅毒的感染率越低,因此要把防治重点放在中青年龄段.
作者:李智英;田莉;路美华;刘勇;李鸿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基层医院消化内镜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2000~2005年,本院内镜室对12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陆淑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CD-3200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用于在临床和实验室定量分析血液细胞、白细胞五分类计数的体外诊断设备,主要用于定量的测量血液中21项参数+3直方图.为了了解该机的性能,对CD-3200型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参数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白细胞分类进行了测试,并与BC-3000血细胞计数仪和手工操作法比较,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英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单纯性溢乳、闭经溢乳综合症和月经紊乱等患者血清中垂体泌乳素(PRL)水平及高泌乳素血症比例,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控制垂体病变的发生.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垂体泌乳素水平.结果 单纯性溢乳症患者血中高泌乳素血症占16.20%,闭经溢乳综合症患者血中高泌乳素血症占50.65%,月经紊乱、闭经等患者血中高泌乳素血症占10.48%.结论 对PRL水平增高的患者,应定期监测PRL水平,根据PRL水平找到佳溴隐亭治疗量,观察治疗效果,防止垂体病变.
作者:林红;陈林俊;彭心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2004年7月17日,本溪市某医院手术患者输血后发生急性输血反应.患者出现高热、血压降低、烦燥等输血反应症状,院方立即报告市卫生局,并及时抢救,经对症抗炎治疗,病情好转.受市卫生局委托,本溪市疾控中心进行采样调查,对输血袋余血1份,血库库存血13份,进行细菌检验.经无菌采样,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有5份样品中分离出催产克雷伯菌,并对近期空血袋、采血器、输血器、使用中消毒剂,消毒棉签进行检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振坤;黄开良;赫启昌;刘寒冰;陈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中C-erbB-2(P185)表达.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4例肝癌,24例肝硬化患者及114例正常人员进行血清C-erbB-2癌肽(p185)的测定.结果 (1)肝癌组血清p185平均值12.05±5.48 ng/ml及肝硬化组10.53±6.78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35±1.29 ng/m1,t检验P<0.001.(2)疾病组血清中p185含量大于对照x±s者肝癌20例(83.33%)、肝硬化14例(58.33%)、对照15例(13.15%).大于对照x±2s者肝癌18例(75.00%),肝硬化13例(54.16%),对照3例(2.63%).肝癌及肝硬化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P<0.01,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185存在过度表达,临床表明p185与其病情的发展可能有密切联系.血清p185的定量分析可能是肝癌早期发现和动态监测及预后评估的1项有用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红;缪以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极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来源于卵巢间质,属卵巢性腺间质肿瘤.本文报道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如下.
作者:卢少玲;高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使检验科工作符合质量要求、检验结果好地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因此,除了要控制标本在分析时可能出现的误差外,标本从采集起到分析前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是至关重要的[1].而在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中,由于外来因素对其结果影响的可能性很多,因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的结果正确性更为重要、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且,血气分析一般情况下是较危重患者的急诊检测项目,其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对临床的诊断、治疗,甚至于患者抢救都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笔者在血气分析检测前所做的一些分析前质控工作,以及分析前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汤明荣;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报告受血者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4项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引起基层检验人员对输血前检验的重视.方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51%、0.46%、2.16%、1.54%.结论 开展输血前检验十分重要,提醒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注意自我保护,可避免因临床输血带来的医疗纠纷.
作者:刘德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了了解钟祥市女性近年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感染情况,笔者对本院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妇科门诊拟诊为淋病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247例女性患者,同时用不同的方法对Ct、解脲支原体(Uu)、Ng进行检测和比较,以为临床提供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安志斌;汤成玉;杨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国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接近10%,为了减少HBsAg阳性血液的无效采集,本血站对初次献血者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筛选,阴性者采血,阳性者再征得其本人同意下再抽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复检,若复检阴性者可采血,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萍;龙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这一段时间.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为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既要有满意的麻醉与优良的手术操作,也要有满意的围手术期护理.围手术期良好的营养与休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世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对胃溃疡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的胃黏膜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组为52例胃溃疡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对照组为24例单纯胃溃疡患者.以尿素酶试验及组织Giemsa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以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胃黏膜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结果 单纯胃溃疡患者无论Hp检测是否为阳性,胃黏膜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均以IgA产生细胞为主.而胃溃疡合并慢性乙肝患者,产生IgA细胞明显减少,合成IgM及IgG细胞明显增多,尤以Hp阳性患者为著.结论 胃溃疡合并慢性乙肝患者胃黏膜免疫状态发生了改变,对Hp的清除和溃疡的愈合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者:胡炳德;李祥春;梁丁保;徐林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切实做好妇女病保健工作,进一步提高本县广大妇女的保健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本县2004年的妇女病普查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林清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胆碱酯酶(ChE)的测定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的肝胆疾病的鉴别诊断是否有一定的价值.方法 采用ChE连续监测法.结果 ALT、γ-GT均升高的肝胆疾病患者,ChE的测定与不升高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88,P<0.01).结论 ChE测定对肝胆疾病在ALT、γ-GT均升高时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许汝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门诊及住院患者阴道分泌物细菌性阴道病(BV)筛查阳性率及早诊治的意义.方法 利用BV快速检测卡对66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660例阴道分泌物中BV阳性296例,BV阳性率高达44.8%.结论 由于BV阳性率较高,临床上对阴道分泌物进行BV筛查,对于育龄妇女BV早诊治及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曹洋;王名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能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要获得稳定可靠、准确的血常规检验结果,防止医生在临床诊疗中作出错误的判断,实验室检验要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加以严格控制.标本的正确采集对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在多用真空静脉采血,影响因素比末梢血少,结果也比较好,且标本能放置较长的时间而结果变化不大,30 min到12 h间血常规结果比较稳定[1].
作者:李君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科,复制中存在逆转录环节,因此比一般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1].根据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可将HBV分为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不同基因型和血清型在流行病学、所致肝脏疾病及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程度方面各有异同.
作者:刘冰;陈华根;彭昭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对29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试验阳性进行结果分析.方法 分别用北京万泰和上海科华两家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抗-HIV(1+2)检测试剂对21 796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AT-2全自动加样系统和FAME酶免分析系统的全自动检测.结果 21 796份标本中共检出29例初筛阳性标本,其中北京万泰试剂检出29例,上海科华试剂检出3例,将此29例初筛阳性标本送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反馈结果显示:2例为阳性,4例不确定,其余23例为阴性.结论 初筛实验室与确认实验室的结果有差异,初筛实验室的假阳性过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冯霞;范文成;涂林;张宁宁;范苏;李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