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检验质量要求

王秀丽

关键词: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生化检验
摘要:检验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检验的高质量带来了诊断的高水平,没有高质量的检验,就没有高质量的医院.检验科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标本的处理、每一个试剂的更换、每一项操作技术的变化都直接影响检验的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不断涌现,给临床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保证高质量的检验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ABO血型与肿瘤关系的探讨

    有关血型与疾病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与肿瘤的关系也有一些报道.我们对部分系统的肿瘤患者的血型进行了统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荣华;李秀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BC-2000血液分析仪的使用评价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BC-2000血液分析仪,主要用于准确检测血细胞计数、白细胞三分类及相关指标计算等21个测定指标.测定模式可根据临床的需要来设定,并对异常结果提示相关报警功能,具有经济、准确、快速、重复性较好等特性,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医院.本院自2002年1月投入临床使用,现就该仪器的使用情况和主要性能指标评价如下.

    作者:陈辉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病原微生物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原微生物.方法应用培养法和免疫金标法,对112例临床确诊为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支原体培养和衣原体的检测分析.结果112份前列腺液标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表皮葡萄球菌7株,链球菌20株,四联球菌10株,淋病奈瑟菌6株,肠杆菌科菌6株,白色念珠菌2株.单纯细菌感染40例,支原体感染7例,衣原体感染8例,细菌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27例.对三种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表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结论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除了致病菌外,条件致病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率已呈上升趋势.因此,对于前列腺炎患者有必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以便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胡银英;湛学军;俞红;谢大泽;徐燕萍;杨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常见肠道原虫与花粉颗粒鉴别研究

    目的通过花粉颗粒与原虫形态结构的比较,为寄生虫病普查工作者提供检验学依据,为广大的医学工作者及学生提供参考.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花粉颗粒的形态,并通过数码相机显微照像,并与原虫进行结构比较.结果花粉颗粒在大小、形态、颜色、外形、内容物等方面与原虫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也有显著差别.结论通过形态、结构比较可以区分花粉颗粒与原虫.

    作者:申余勇;成少利;王虎清;明宗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疗效分析

    目的掌握输注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分成输冰冻血小板组(n=30)和输新鲜血小板组(n=35),比较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输注前、后Plt、PT、APTT的变化和组间的差异、两组输注后的临床止血效果和输注无效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分别输注冰冻和新鲜血小板后凝血指标及Plt均有显著差异(P<0.001),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临床止血有效率分别为冰冻血小板86.67%,新鲜血小板85.7%;(3)两组血小板输注无效情况基本相同.结论输注冰冻血小板与输注新鲜血小板临床疗效相同,冰冻血小板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纪红星;邹文;周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变化

    目的了解本地区重型肝炎患者IgA、IgG、IgM及C3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甲型肝炎为对照组,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对重型肝炎组、对照组进行IgA、IgG、IgM及C3测定.结果重型肝炎组IgA、IgG、IgM及C3分别为(17.78±3.37)g/L、(3.31±0.52)g/L、(2.75±0.62)g/L、(0.65±0.13)g/L,与对照组IgA、IgG、IgM及C3含量(12.56±3.12)g/L、(2.43±0.48)g/L、(1.52±0.64)g/L、(1.05±0.31)g/L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多呈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且C3明显降低.

    作者:姚安延;邓丽玲;王黎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腰大肌血管内皮细胞肉瘤1例

    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因右髋部酸痛并放射至右大腿外侧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1个月前腰椎X光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达20×109/L,在外院经抗炎治疗无效,疼痛逐渐加剧,收住我院骨外科.

    作者:郑邦豪;周实;林顺发;郑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生化检验质量要求

    检验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检验的高质量带来了诊断的高水平,没有高质量的检验,就没有高质量的医院.检验科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标本的处理、每一个试剂的更换、每一项操作技术的变化都直接影响检验的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不断涌现,给临床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保证高质量的检验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三种方法测定血小板及其各参数性能的比较

    目的激光法与手工法及电阻抗法测定血小板进行比较,并统计计算激光法测定血小板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平均血小板内容物含量(MPM)和大血小板(LPLT)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随机抽取117例患者静脉血样本,分别用手工法、ADVIA120和CD3500进行血小扳计数;抽取1002例正常体检人员静脉血进行血小板及各参数的测定.结果手工法与ADVIA120计数血小板无显著差别(P>0.05),相关性较好(r=0.978);ADVIA120测定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与CD3500均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激光法测定血小板各参数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PLT:男性(241±57.5)×109/L,女性(265±62.7)×109/L;PCT:男性(0.185±0.04)%,女性(0.2±0.04)%;PDW:男性(60.9±8.05)%,女性(58.7±7.5)%;MPV为(7.85±1.37)fl;MPC为275.5±15.25;MPM为2.04±0.275;LPLT为(7±3.5)×109/L.结论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为检测血小板理想的仪器之一.

    作者:陆学军;高洁;吴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永安市5505名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减少出生缺陷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我市5 505例育龄妇女进行了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风疹病毒(RV)-IgM1.02%,疱疹病毒(HSVⅠ+Ⅱ)-IgM 0.56%,弓形虫(TOX)-IgM 0.47%,巨细胞病毒(CMV)-IgM0.24%.结论我市育龄妇女RV-IgM的阳性率较高,为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对育龄妇女进行孕前TORCH的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抗原表达与骨损害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HLA-B27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代谢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检测HLA-B27不同型别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对照群体骨代谢功能指标.结果研究显示各组间各项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具体表现为:CK检测水平B27+AS>B27-AS和B27-对照(P<0.05),而B27+AS和B27-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KP检测水平B27+AS>B27-AS>B27+对照和B27-对照(P<0.05),而B27+对照和B27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T检测水平B27+AS>B27-AS>B27+对照>B27-对照(P<0.05):BGP检测水平B27+AS>B27-AS>B27+对照>B27-对照(P<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的表达与骨质损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为临床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作者:王丽;陈程;杨忠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酶循环法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通过对方法学评价试验,选择一种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的方法.方法ThioNADH黄色发光系统酶循环法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结果本法线性达150μmol/L,精密度高,批内CV分别为0.98%和0.85%,批间CV为4.58%和4.13%.本法与普通酶显色法比较,r=0.903x-1.45,r=0.995 5,n=50,配对t检验P>0.05,胆红素<830μmol/L,血红蛋白<5g/L,肝素钠<120mmol/L,枸椽酸钠<120mmol/L,乳酸<30mmol/L,抗坏血酸<28mmol/L,对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干扰.结论本法线性好,精密度高,结果无明显干扰,对仪器管道比色杯基本无色素沉着污染,是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一种理想方法,值得扩广应用.

    作者:李顺康;钟方财;王小平;仇小梅;张雨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保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学科技术的广泛渗透,临床检验医学技术和手段日益完善并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从事临床检验专业的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极大地推动了临床检验质量和实验室整体管理水平.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也从以往的单纯行政管理转向质量管理、人文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等全面管理,其中质量管理是检验科的生命线.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质量保证问题,在检验医学中,实验室质量保证尤为重要.由于对所有的试验都要求做到:(1)操作正确,结果准确,在短的时间内完成,在短的时间内送到医生手中;(2)检验结果不应因试剂选择不当、患者的准备不足、标本的采集不对、报告错误、解释错误等原因而重复.所以为获得一个准确可信的实验数据,必须认真作好实验室质量管理.

    作者:王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ELISA检测中临界值标本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检测过程中,往往临界值标本的作用比阳性标本的意义更大,它不仅是室内质控的重要材料,而且还可以用来监测试剂质量的变化情况.一般试剂生产厂家在试剂盒中只提供了强阳性标本,而未能提供临界值标本.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已成功地制备出乙肝指标的临界值标本,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辉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开平市电力系统职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调查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流行范围广、危害性大、发病率高.为了解本市电力工业局及下属各单位职工HBV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34例电力职工进行了HBV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公共场所拖鞋霉菌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海淀区公共场所内的公用拖鞋被霉菌的污染状况以及时间、季节的分布规律,为本辖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204.8-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结果2002年共监督检测公共场所124家,监督检测公共场所拖鞋样品348件,其中超标28件,阳性率8.05%.结论在公共场所中,公用拖鞋的阳性率仍占相当的比例,应该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给人们创造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作者:谢利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隐血方法的评价

    目的探讨隐血试验的方法.方法用胶体金法、联苯胺法和隐血试纸法对相同的标本进行其灵敏度、特异性检测.结果胶体金法无论是其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联苯胺法和隐血试纸法.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测定隐血,其方法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李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举证倒置处理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1例

    病例介绍孕妇胡某,农民,住院号074235,于2005年8月5日住本院准备剖宫产手术.按照有关规定,输血科对其血清进行了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检验,结果为可疑,遂来本科复查,报告结果为阳性.

    作者:郭明卫;郭学民;王月玲;章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临床调查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天地人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株,纸片协同试验初筛,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对ESBLs阳性菌株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ESBLs总阳性率为24.2%,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25.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产ESBLs的菌株对亚胺培南都敏感.结论检测ESBLs能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防止交叉感染.

    作者:杨杜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RH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一组临床症状符合RA的患者的RHF、AKA、抗-CCP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治疗前后结果的差异比较,总结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联合检测的优点.结果RHF的敏感性为86.4%,AKA的敏感性为40.3%,抗-CCP的敏感性为44.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39.1%,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7.4%.结论RHF是一种炎性因子,对人体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对RA感染,可用于RA的用药观察指标.AKA对RA诊断的特异性可达95%~99%,其与RHF在诊断RA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AKA的出现可早于临床表现,因此AKA对于早期诊断RA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可以在RA早期出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AKA高,在RA患者中其敏感性与RHF基本相同.联合检测既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又满足了临床需要的敏感性,并且RHF、抗-CCP值的高低以及AKA滴度的高低更有助于疗效的观察和愈后的判断.

    作者:李祥坤;贺洪秀;熊武芳;魏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