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医院超声医师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继续教育探讨

郑敏娟;宋宏萍;朱永胜;周晓东;刘丽文

关键词:社区医院, 超声, 继续教育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医院超声专业医师继续教育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探讨如何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社区医院超声医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方法 以在我校参加专业提高班培训的社区医院超声医师为样本,对其培训前后的考核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社区医院超声医师各考核指标合格率由培训前的76.9%~96.2%增至培训后的96.2%~100%,除报告书写项目外各考核指标合格率均有提高(P< 0.05).继续教育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定期加强理论培训(42/52,80.8%)、加强操作规范化培训(37/52,71.2%)及加强报告书写规范培训(22/52,42.3%).结论 目前社区超声医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培训重点在于提高基础理论、规范基本操作、健全继续教育机构及加强师资投入.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聚吡咯纳米粒造影剂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聚吡咯纳米粒的制备及光声信号响应能力.方法 采用液相分散聚合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粒子,并在680~970 nm激发波长范围内观察聚吡咯纳米粒子的光声信号.结果 液相分散聚合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粒反应温和,纳米粒分布均匀.聚吡咯纳米粒在680~970 nm激发波长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光声信号.在1.2 mg/ml浓度下,聚毗咯纳米粒在716 nm处,光声信号强,平均光声值为5.6.结论 采用液相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吡咯纳米粒有良好的光声信号,可以作为新型光声造影剂和多模态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曹阳;徐金顺;姚志元;夏纪筑;王志刚;冉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介入在妇科疾病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介入治疗具有实时、安全、准确、创伤小及费用低等特点.近年来,超声介入微创治疗妇科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近年超声介入在妇科疾病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严宝妹;蔡款;江岚;谢亦农;王伟群;陈智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残角子宫晚孕期妊娠并破裂1例

    孕妇19岁,孕31周,孕1产0,因“腹痛4+d,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院外提示腹腔妊娠”急诊入我院.急诊予输血纠正贫血治疗后收入我院住院部.体格检查:体温、心率、血压均正常,一般内科体格检查无特殊.专科检查:宫高平脐,腹围98cm,胎位不详,胎心144次/min,无规律宫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6×109/L,红细胞3.84×1012/L;血红蛋白112 g/L,血小板176×109/L.超声检查:盆腔偏右见子宫图像(图1),前后径6.0 cm,内膜0.7 cm(单层),宫腔内未见胎儿图像,紧贴子宫左侧壁突向左侧盆腹腔内见胎儿及胎盘图像(图2).胎儿双顶径7.94 cm,股骨长5.64cm,有胎心胎动,胎儿脐动脉血流呈单峰,胎心率147次/min,胎盘附着左侧壁,胎盘前方可见厚约0.26 cm的似肌壁样回声,孕妇盆腹腔见无回声区,深约4.9 cm.超声提示:子宫发育异常(残角或双角子宫妊娠,妊娠破裂不能排除),盆腹腔积液,胎儿脐动脉血流呈单峰.

    作者:任泉霖;罗红;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监测作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乳腺癌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对乳腺癌原发灶进行声像图、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原发灶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原发灶内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或消失,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有效、安全、客观的疗效观察方法.

    作者:张丹;任继媛;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积乳囊肿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双侧乳腺包块2+个月入院,拟行外科手术.乳腺表面皮肤正常,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包块无进行性增大,扪及包块有轻压痛,活动度较差,与皮肤无粘连,用药情况不详,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钼靶提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右乳近内下象限见高密度结节影,大小约1.7 cm×1.6 cm,边界模糊,左乳内下象限见钙化灶.超声表现:①左乳腺体层内导管明显扩张,宽处内径约0.8 cm,内上象限区多发囊肿,较大者大小约2.7 cm×2.1 cm,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晰(图1);②右乳腺体层内导管明显扩张,宽处内径约0.8 cm,7~9点钟方向近乳头旁扩张的导管内可见实性物充填,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2点钟方向距乳头1.9 cm处可见大小约2.1 cm× 1.4 cm的囊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呈分隔状,其深面似与腺体层导管相通;③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导管扩张伴积乳囊肿形成.患者遂行外科手术,局部麻醉下行双侧乳腺病灶切除术,术中可见包块质地囊性,囊内容物乳白色,黏稠,术后冰冻石蜡切片示:双乳积乳囊肿.

    作者:李琳;刘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老年非结石性胆囊炎穿孔1例

    患者女,79岁,上腹痛5h,伴有恶心、呕吐,无黄疸、发热,白细胞:14.5×109/L,红细胞:2.48×109/L,中性粒细胞:0.950,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超声检查:胆囊大小约78 mm×25 mm,壁毛糙,胆囊体部囊壁连续性中断,可见宽约3.2 mm裂隙,囊内透声差,囊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胆囊周边可见少量无回声区(图1,2).超声提示: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可能,建议结合临床诊断.术中见胆囊壁菲薄,局部见胆汁浸润致浆膜层外,腹腔见胆汁样腹水,诊断为胆囊穿孔.病理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局部穿孔.

    作者:丁康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

    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伴阴道斜隔,几乎均伴有患侧肾缺如.阴道斜隔综合征因症状无明显的特异性,易漏误诊.本组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旨在探讨超声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16例,年龄10~26岁,平均17岁.临床表现:11例患者有明显痛经,部分进行性加重,5例无明显痛经;9例患者伴不规则下腹痛或周期性下腹痛(2例患者腹痛伴阴道流脓),8例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淋漓不尽.

    作者:刘慧冰;李战飞;栗河舟;鲁海燕;杨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评价肝硬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组织结构定量分析(ASQ)技术评价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无肝硬化患者(无肝硬化组)和114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进行超声检查,通过ASQ技术计算x2值(Cm2值),判断有无肝硬化;并根据肝再生结节的大小分为大结节组(n=10)、小结节组(n=63)及混合性结节组(n=41).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无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间Cm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结节组与混合性结节组Cm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结节组与混合性结节组、大结节组与小结节组Cm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P=0.11).结论 ASQ技术能提供客观、准确的图像和数据,能对肝硬化分型进行初步定量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程蕾;陈永安;郭佳;丛文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肺动脉栓塞1例

    孕妇,29岁,孕3产0,孕25+3周在我院行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孕,宫内单胎,臀位,心脏结构未见明显异常.1h血糖7.9 mmol/L,未行糖耐量检查.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急、慢性肾炎史.孕期无特殊不适.孕38+4周来我院行产前常规检查.产科检查:血压17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宫高39 cm,腹围122 cm,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超声检查:宫腔内见胎儿回声,双顶径9.7 cm,头围33.3 cm,腹围36.1 cm,股骨长7.3 cm,羊水指数29.2 cm,胎盘附着于后壁,Ⅱ级,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比值1.9.胎儿腹腔内见游离无回声区,深处约1.8 cm.

    作者:王秀娜;查长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0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各项观察指标,对每个甲状腺结节进行赋值评分.绘制常规超声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分的ROC曲线.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良恶性结节的纵横比、边界、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及后方衰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超声造影显示良恶性结节的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有无环形增强、增强快慢及消退快慢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ROC曲线推断常规超声诊断界值为1.5分,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界值为4.5分,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0%、71.0%、79.4%和82.1%、83.9%、92.5%;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和0.822.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陶玲玲;王天翔;李小恩;李伟伟;黄芸谦;樊金芳;陈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对儿童睾丸微石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儿童睾丸微石症(T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95例儿童阴囊超声检查结果,记录TM患儿的睾丸微石数目、睾丸体积、睾丸内血流指标等,并与正常儿童对比分析.结果 695例儿童中检出TM 16例,检出率2.3%,表现为双侧14例,单侧2例.2例充满型患儿睾丸体积较正常儿童减小,血流分布减少,睾丸动脉峰值流速减低(P<0.05),睾丸动脉阻力指数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隐睾伴TM患儿睾丸体积较对侧明显偏小;余13例TM患儿与正常儿童睾丸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可确诊TM,明确分级,对TM转归随访意义重大.充满型TM可致睾丸发育不良,持续随访可为成人TM不育提供资料.

    作者:周元;杨凯华;韩明丽;李刚;葛士骝;王华;杜联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血流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价值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不断改进,其对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显示也越来越清晰.本组采用增强型血流成像(E-flow)技术对150例孕16~40周的胎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的情况,探讨E-flow技术排除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50例孕妇(均为单胎),年龄21~37岁,平均(26.0±3.5)岁,孕16~40周,平均孕(24.0±4.2)周.

    作者:周丽霞;谷爱华;赵海英;卢冬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小儿左肾静脉受压致精索静脉曲张1例

    患儿男,9岁,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无痛性包块1d就诊.体格检查:站立位见左侧腹股沟区隆起性肿块,大小约45 mm×30 mm×40 mm,质韧偏软,透光试验(-),临床拟诊左侧精索鞘膜积液.超声检查:左侧腹股沟区见迂回曲折的管状无回声区,范围约50 mm×40 mm×35 mm,呈蜂窝样改变,管状结构内径宽处约2.2 mm,CDFI示其内见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Valsava试验时,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更加丰富(图1).左肾静脉横切面见腹主动脉左侧段左肾静脉内径4 mm,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左肾静脉内径1.5 mm,两者之比为2.6(图2),纵切面见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几乎呈平行状.嘱患者后伸位10 min后再次检查,左肾静脉内径10 mm,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左肾静脉内径为2 mm,两者之比为5.超声提示:左肾静脉受压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可能.

    作者:田茂伦;汤小君;肖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表现1例

    患儿女,10岁.因不明原因上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加重3个月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体温36.5℃,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发热,寒战,大小便正常.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平坦,上腹部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肝脾区无叩痛,移动性波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Murphy征(-),肠鸣音正常.超声检查:胰腺形态异常,胰体处可见范围约25 mm×20 mm的中等回声结节向腹侧突出,结节回声分布均匀,边界清,周边有低回声晕(图1).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胰头、尾大小、形态、回声均正常.腹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样结节,肝、胆、脾、肾超声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胰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其后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手术,病理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作者:武志宏;李胜亮;张艳红;何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腹膜后妊娠1例

    患者女,24岁,孕2产1,既往史无特殊.因“停经40 d,下腹坠痛半天,晕厥一次”入院,停经后无阴道出血及恶心呕吐,入院前半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痛,伴头晕、乏力晕厥一次.曾于外院超声检查未见妊囊,盆腔积液,平素月经规则,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面色苍白,心肺(-),腹肌紧张,下腹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摇举痛(+).子宫前位,偏大,压痛(+),双侧附件(-).辅助检查:尿HCG阳性.超声检查:子宫前位,纵径约63 mm,前后径约47 mm,内膜厚约12 mm,宫腔内未见孕囊回声,盆腔内可见范围约33 mm×30 mm的无回声.子宫左侧可见一大小约56 mm×53 mm实质不均匀团状混合回声,边界尚清,以等回声为主,内可见低回声和无回声.CDFI:上述实质性包块周边及内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①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未见孕囊回声;②左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③盆腔积液;考虑宫外孕.腹腔镜术中见:子宫体积偏大,子宫直肠陷凹积血及凝血块约700 ml,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吸出积血后,子宫后方子宫直肠陷凹后腹膜见一大小约20 mm×20 mm病灶凸起,表面活动性出血,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妊娠病灶切除术.病理诊断:可见绒毛组织.出院诊断:腹膜后妊娠.

    作者:张茜;夏洪波;彭书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误诊肩背部弹力纤维瘤1例

    患者女,59岁,右肩背部肿物3个月伴疼痛1个月,右肩背部无外伤史和手术史,常年用右臂擀皮劳作.体格检查:右胸背部腋后线七八肋间可见大小约4 cm×5 cm肿物隆起于皮肤,表面无红肿、破溃及静脉怒张,质较硬,压痛(+),无放射痛,肿物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活动可,右肩部活动无受限.3个月前于我院行超声检查:患者取坐位,于右肩胛外下方深肌层内可见范围约5.0 cm×1.8 cm异常不均质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①肿物?②肌疝?后于外院超声检查提示:血肿.

    作者:李玥;宦克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社区医院超声医师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继续教育探讨

    目的 分析社区医院超声专业医师继续教育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探讨如何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社区医院超声医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方法 以在我校参加专业提高班培训的社区医院超声医师为样本,对其培训前后的考核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社区医院超声医师各考核指标合格率由培训前的76.9%~96.2%增至培训后的96.2%~100%,除报告书写项目外各考核指标合格率均有提高(P< 0.05).继续教育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定期加强理论培训(42/52,80.8%)、加强操作规范化培训(37/52,71.2%)及加强报告书写规范培训(22/52,42.3%).结论 目前社区超声医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培训重点在于提高基础理论、规范基本操作、健全继续教育机构及加强师资投入.

    作者:郑敏娟;宋宏萍;朱永胜;周晓东;刘丽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心动图和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表现,探讨两种方法对T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62例经手术证实的TAPVC患儿的超声心动图和MSCT血管成像结果,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心动图和MSCT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39%(61/62)和95.16%(5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漏诊动脉导管未闭9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和三房心各1例.超声心动图漏诊主动脉缩窄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各1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MSCT是诊断TAPVC的可靠方法.对于伴发心血管畸形的患者还需超声心动图与MSCT联合诊断.

    作者:陈欣;何玲;汪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前列腺横纹肌肉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26岁,因无明显诱因突发排尿困难2d来我院就诊.自述半个月前曾出现肉眼血尿,大便正常.体格检查:心肺正常.直肠指诊:前列腺明显增大,质中等,无压痛,与直肠有粘连.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2 g/L,肌酐271 μmol/L,尿素氮11.6 mmol/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1 ng/ml.超声检查:前列腺增大,回声不均匀,于前列腺偏右侧部位见一低回声区(图1),范围40 mm×29 mm,明显突出,局部与膀胱壁分界不清.CDFI:低回声区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2),阻力指数0.77(图3).超声提示:前列腺低回声占位性病变,建议穿刺活检.3d后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后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膀胱颈部肿瘤浸润,行浸润肿瘤及前列腺全切术.术后病理: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作者:叶磊;刘力;刘卫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原适应者返平原后脱适应期心脏超声变化的初步探讨

    目的 对短期驻训高原官兵返平原后行心脏超声检查,初步探讨其脱适应期间心脏形态、血流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对驻训海拔3900m高原地区7个月的官兵急进返回平原(200m)后第2天、第30天及第120天行心脏超声检查,并对所采集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第2天超声检测结果比较,第30天心脏超声显示肺动脉和右室流出道内径减小,肺动脉收缩期流速、心率、左室Tei指数及平均肺动脉压降低,左室舒张期E、A峰流速增快;第120天左室舒张期E、A峰流速增快,肺动脉收缩期流速降低,右房收缩期横径、上下径,右室舒张期横径、肺动脉及右室流出道内径减小,心率、左室Tei指数及平均肺动脉压降低,左室缩短分数和射血分数升高.结论 高原适应者返平原后脱适应期间心脏发生系列变化,其中心功能变化较心脏形态改善较早,需设置合理作训计划以促进身体恢复.

    作者:杨希;吴盛正;李春;徐亚丽;夏红梅;谭开彬;王关嵩;周其全;卓忠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