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诊断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

李建萍;刘容;王彦丽

关键词:超声诊断, 双胎, 脐动脉血流频谱, 胎儿双顶径, 羊水过多, 超声检查, 显示, 股骨长, 头围, 胎盘, 胎儿发育, 胎动, 舒张期, 腹围, 四腔心, 脐静脉, 大深度, 成熟度, 孕妇, 引产
摘要:孕妇,29岁,孕1产0,孕20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宫内可见大小不一双活胎,甲胎儿双顶径 4.9 cm,头围17.3 cm,腹围14.3 cm,股骨长3.0 cm;乙胎儿双顶径3.8 cm,头围14.3 cm,腹围9.0 cm,股骨长2.1 cm.甲胎儿沉于宫底,胎动频繁,羊水过多,大深度约9.0 cm(图1),脐动脉血流频谱显示舒张末期血流缺如,脐静脉血流呈搏动性;乙胎儿贴附于前壁,胎动少,四腔心和膀胱显示不清,脐动脉血流频谱显示舒张期血流缺如.两胎之间未见明显的隔膜,见一长12.0 cm,厚1.7 cm的胎盘,成熟度0级.超声提示:①中孕双活胎,胎儿发育不一致;②羊水过多,考虑双胎输血综合征可能.引产结果:男性双胎,胎儿身长分别为28 cm和18 cm;胎盘大小约18 cm×17 cm×2 cm.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灶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超声诊断局灶性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5例疑为SAT的患者(42个结节),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各项主要观察指标,并进行分级比较.结果 病理结果示SAT患者28例(31个结节),非SAT患者7例(11个结节).局灶性SAT结节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不规则的片状低回声,边界欠清晰,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多不均匀.超声弹性成像表现为以蓝为主,且Ⅲ级者居多.二维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SAT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3%、100%及92.9%,均高于单独使用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结论 SAT结节的弹性成像图有一定特征性,综合二维声像图特征诊断SAT结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珊珊;韩东刚;王华;李小鹏;孙晓力;周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RFI)在乳腺占位性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2例(92个病灶)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和33例乳腺超声检查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先行乳腺常规超声检查,然后使用ARFI技术检测剪切波速度(SWV),测值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终实际分析病灶数共90个,其中恶性病灶38个,SWV为(7.16±0.57) m/s,良性病灶52个,SWV为(2.71±0.74) m/s,正常对照组SWV为(1.91±0.52) m/s,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WV﹥6.2 m/s作为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ARFI鉴别乳腺良恶性占位病变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6.2%,约登指数为0.78.结论 ARFI技术可为乳腺占位性良恶性病变的早期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和依据,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继军;孙德胜;钟洁愉;张雁;石宇;鲁树坤;于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HCG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临床上较为多见,且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因此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及早发现病变并处理恶变有重要意义.随着诊断手段的进步,特别是超声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使GTD的诊断时间大大提前,而且可用于观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效果,两者联合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HCG在GT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王位;薛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对厚壁环状输卵管妊娠和黄体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厚壁环状输卵管妊娠(TP)和黄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个厚环状TP和24个黄体的超声造影声像特点.结果 TP组和黄体组超声造影开始灌注时间分别为(12.8±2.6)s和(13.3±2.1)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个流产型TP均表现为环壁部分增强,1个未破裂型TP表现为环壁完全增强.24个黄体均表现为环壁完全增强.以环壁部分增强为标准诊断TP,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2%、100%及97.8%.结论 厚壁环状TP和黄体具有特征性的超声造影图像,可作为此两种病灶鉴别诊断的重要补充方法.

    作者:李凯;黄泽萍;郑荣琴;黄冬梅;张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及其联合应用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小乳腺癌患者(104个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图像特征,比较二者分别诊断及联合应用诊断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1~2 cm乳腺癌中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应用诊断≤1 cm的乳腺腺癌的敏感性为95.24%,明显高于单独使用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超声对微小钙化的显示优于MRI(P﹤0.05),MRI对多灶性小乳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由于经济、便携可作为小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超声和MIR检查有助于提高对≤1 cm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MRI作为小乳腺癌术前评估不可替代.

    作者:陈雁威;何翠菊;罗娅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取样部位及探头扫查方向的变化对肾脏弹性测值的影响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测量肾脏弹性时,取样部位和探头扫查方向变化对测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健康志愿者,使用VTQ技术对其肾脏弹性进行测量,记录剪切波速度(SWV),分析不同取样部位和探头扫查方向对肾脏实质SWV测量的影响.结果 ①同一肾脏不同取样部位其肾脏实质SWV测值:上极(2.25±0.48) m/s,中部(2.32±0.54) m/s,下极(2.10±0.43)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肾脏中部实质、肾窦SWV平均值分别为(2.41±0.52) m/s和(1.73±0.44)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肾脏实质SWV采用纵向或横向扫查测值分别为(2.08±0.29) m/s和(1.98±0.47)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左侧肾中部实质SWV为(2.41±0.52) m/s,右侧为(2.42±0.45)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左侧肾中部实质SWV为(2.41±0.52) m/s,右侧为(2.42±0.45) 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部位和探头扫查方向对肾脏实质SWV测量无影响,临床检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取样,并可转动探头获得佳显示效果.

    作者:郭乐杭;徐辉雄;付慧君;彭艾;张一峰;刘畅;徐军妹;刘琳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绒毛膜癌宫旁转移1例

    患者女,22岁,孕3产1,末次月经不详.自述2007年6月患葡萄胎,2011年3月在外院行左侧卵巢囊肿切除术,诊断及手术方式不详,术后无正常月经周期及经期,呈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多次尿HCG检查为阳性,均未查明原因.于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痛,并伴有肛门和腰骶部坠胀,有尿不尽感,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但未做任何治疗.1 d前患者上述不适加重,来我院就诊.

    作者:叶绍蓉;杨梅;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车外伤性胰腺损伤1例

    患者男,26岁,因疲劳驾驶与另一车相撞,上腹部受方向盘正面撞击挤压后1 d入院.患者当时短暂昏迷,醒来后感上腹部疼痛不适,无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在外院经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经抗感染和补液治疗后,腹痛症状无好转且加重,遂来我院就诊.腹部超声检查示:胰腺形态不规则,体尾部连续性局部中断,其周围可见大小约4.4 cm×2.0 cm的无回声区(图1).超声提示:胰腺断裂伤伴胰周积液.行全身CT检查示:胰腺裂伤伴胰周积液(图2).术中见:腹腔内少许血性液体,胰体尾部见多处挫裂伤,连续性多处中断;胃后壁、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根部网膜及脂肪组织见多处皂化斑;胃脾韧带后见大小约10.0 cm×15.0 cm的血肿.

    作者:曹媛;姥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房功能改变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房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PSLS)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48只大白兔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形成左心室局部心肌缺血,应用2D-STI技术测量缺血前后左心房各壁(前壁、下壁、间隔、侧壁、后壁)的收缩期、储器期、通道期峰值的应变及应变率(CT-PSR 、R-PSR、CD-PSR),并计算其左心房整体平均应变和应变率(mCT-PSR 、mR-PSR、mCD-PSR),同时应用2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16节段纵向收缩应变,计算左心室整体PSLS.结果 终46只大白兔均成功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与缺血前比较,缺血后左心房在通道功能期和储器功能期的平均峰值应变均降低(P﹤0.05),在泵功能期的平均峰值应变有所增加.缺血后左心房mCT-PSR、mR-PSR、mCD-PSR均降低(P﹤0.05),左心室整体PSLS也降低(P﹤0.05),且其缺血前后变化率与左心房mCT-PSR、mR-PSR、mCD-PSR变化率呈正相关(r=0.34、0.49、0.38,P=0.022、0.001、0.01).结论 2D-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房功能变化是可行的,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左心室整体PSLS及左心房各期平均峰值应变率均降低,左心室纵向收缩应变的变化会影响左心房的功能,表现为左心房各应变参数的改变.

    作者:宋香廷;颜紫宁;范莉;黄俊;芮逸飞;刘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

    目的 以膀胱壁作为参照,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SR)比值对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前列腺正常男性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膀胱不同充盈状态下分别测量前列腺内、外腺组织与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比值.收集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无明确结节并且前列腺无严重凸向膀胱的患者51例,测量前列腺可疑区域与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比值,绘制ROC曲线分析佳诊断临界点,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0例前列腺正常男性排尿前后,前列腺不同部位组织与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前列腺增生和20例非结节型前列腺癌患者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比值法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诊断前列腺癌的佳临界值为3.56,敏感性为0.750,特异性为0.905.结论使用膀胱三角区膀胱壁作为参照组织对于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癌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临床推广.

    作者:方毅;王学梅;张云飞;阙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癌已被列为我国重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的首位,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1].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直径﹤10 mm的乳腺小肿物已能清晰显示,从而为早期诊断小乳腺癌提供了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殿元;周俊宇;赵丽英;蔡建荣;陈玉华;沈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食道裂孔疝超声表现1例

    患儿女,20 d,因出生后间断呕吐,加重3 d入院.体格检查: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临床考虑幽门肥厚可能性大,建议行超声检查.检查前患儿禁食3 h,将胃超声助显剂溶于沸水中,搅拌成均匀糊状,待温后使用注射器经鼻饲管注入30 ml助显剂.超声检查:食道下段近贲门部探及一外凸,食道后壁见大小约13 mm×9 mm膨出,呈类椭圆形,其内为助显剂充填,周边为胃壁结构,并见胃腔内助显剂经贲门反流入膨出内.贲门及幽门管显影剂通过顺畅,幽门部未见明显增厚,十二指肠球部充盈好(图1).超声提示:食道裂孔疝.X线消化道造影检查:膈上见一囊袋状高密度影,有胃黏膜结构.X线提示:食道裂孔疝(图2).后经手术证实.

    作者:刘皎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内脏反位合并心脏复杂畸形1例

    孕妇,27岁,孕1产0,孕26周,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双顶径67 mm、股骨长50 mm、肱骨长45 mm、胎心率143次/min,脑中线居中,上下唇线连续完整.胎儿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四腔心切面示,房间隔下部与室间隔上部连续性中断,仅见一组房室共瓣在心脏中央启闭,心脏中央的十字交叉结构消失,四个心腔相通(图1).多切面显示仅可见一粗大动脉从左心室发出,此动脉升部距瓣膜5 cm处可见左、右肺动脉分支自两侧发出(图2).胎儿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侧,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肝、胆位于左上腹,胃泡位于右上腹,膀胱充盈,可见两条脐动脉及一条脐静脉.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0级,羊水指数16.5 cm.

    作者:刘国安;何志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带螺旋指数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带螺旋指数(UCI)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30例晚孕期孕妇自脐带胎盘端到胎儿脐部行多切面扫查,记录脐带扭转的图像特征,检测UCI.根据UCI测值将其分为3组:A组18例(UCI﹤0.07),B组284例(0.07﹤UCI﹤0.30),C组28例(UCI﹥0.30),分别计算胎儿窘迫、Apgar评分、宫内发育迟缓(IUGR)及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S/D)增高的发生率.对检测值范围内的病例于分娩后测量脐带长度,并计算旋转周数.结果 所有孕妇UCI均值为(0.22±0.07)周/cm,第90百分位数为0.30周/cm,第10百分位数为0.07周/cm.B组脐动脐S/D、IUGR、胎儿窘迫和Apgar≤7分的发生率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检测UCI结合脐动脉血流参数可为临床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UCI为临床了解脐血管扭转情况提供了一种方便、快速、直观、准确的方法.

    作者:吴静;赵凯英;林玉涓;黄淑卿;何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孤立性腹腔干夹层动脉瘤并血栓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44岁,因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干呕1 d来我院就诊.既往有慢性胃炎史15年,高血压病史10年.体格检查:中上腹部轻压痛.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超声检查:肝、胆、脾、胰腺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斜切面见腹腔干起始段管腔瘤样扩张,呈梭形,宽处内径12.9 mm,长度范围15.8 mm,远端近肝总动脉分支处管腔内壁可见大小11.3 mm×6.5 mm的团块状低回声,局部管腔狭窄(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腹腔干起始段瘤体内血流偏心,不能完全充盈(图1B);远端团块状低回声处血流束纤细,流速明显加快,频谱测值238 cm/s(图1C).

    作者:王贤明;张忠磊;贺赟;王山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各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功能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分析各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应变和达峰时间,评价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2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2D-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室壁应变曲线,测定各组左心房壁应变和达峰时间.结果 各组左心房壁应变下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上段(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组心房下段、中段应变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减低(P﹤0.05);而青年组与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心房上段与青年组和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心房下段达峰时间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延长,老年组和中年组中段达峰时间均较青年组延长(P﹤0.05),而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上段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D-STI技术能评价各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功能,可为早期监测亚临床疾病、评估左心房功能提供新指标.

    作者:夏纪筑;高玉丽;王庆庆;马雯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

    孕妇,29岁,孕1产0,孕20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宫内可见大小不一双活胎,甲胎儿双顶径 4.9 cm,头围17.3 cm,腹围14.3 cm,股骨长3.0 cm;乙胎儿双顶径3.8 cm,头围14.3 cm,腹围9.0 cm,股骨长2.1 cm.甲胎儿沉于宫底,胎动频繁,羊水过多,大深度约9.0 cm(图1),脐动脉血流频谱显示舒张末期血流缺如,脐静脉血流呈搏动性;乙胎儿贴附于前壁,胎动少,四腔心和膀胱显示不清,脐动脉血流频谱显示舒张期血流缺如.两胎之间未见明显的隔膜,见一长12.0 cm,厚1.7 cm的胎盘,成熟度0级.超声提示:①中孕双活胎,胎儿发育不一致;②羊水过多,考虑双胎输血综合征可能.引产结果:男性双胎,胎儿身长分别为28 cm和18 cm;胎盘大小约18 cm×17 cm×2 cm.

    作者:李建萍;刘容;王彦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疗价值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也增加了部分与此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即为剖宫产的一种较罕见的远期并发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组回顾分析32例CSP患者的超声表现和临床治疗情况,旨在评价超声在CSP中的诊疗价值.

    作者:苗德萍;朱维均;赖小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巨大主动脉右冠窦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28岁,门诊以发绀原因待查收入院.体格检查:患者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半坐卧位.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CT示:肺血较少.超声心动图检查:多切面示主动脉右冠窦呈囊袋状向外膨出,随心动周期往返于右房、右室之间(图1),收缩期进入右房,舒张期达三尖瓣口及右室,致三尖瓣及右室流出道梗阻;瘤体壁菲薄,轮廓清晰,测内口14 mm,瘤体大小约72 mm×52 mm×48 mm,未见明显外口.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瘤体内见红蓝相间血流信号,囊壁未见五彩分流束(图2).

    作者:吴惠宁;彭东;王丽;胡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妊娠中期瘢痕子宫破裂1例

    孕妇,36 岁,孕4 产1,2008 年行剖宫产术,现因停经4+个月,阴道流血1 h 入院,自诉孕2+、3+个月均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未作特殊处理.超声检查:宫内见单活胎,头位,双顶径4.05 cm,股骨2.38 cm,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厚1.60 cm,成熟度Ⅰ级.羊水大深度3.10 cm.胎心率165次/min.羊膜腔与子宫前壁肌层间见一范围约11.50 cm×10.60 cm×5.90 cm 的团状混合回声(图1),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盆腔见深约2.0 cm 的不规则无回声区.超声提示:单活胎,超声生物学测量相当于孕17+4周,考虑不全子宫破裂可能,建议剖腹探查;盆腔积液(血?).

    作者:张伟;朱亚;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