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泪囊囊肿合并泪囊部血管瘤1例分析

马玉华;刘凤仪

关键词:婴儿, 新生, 囊肿/诊断, 泪器疾病/并发症, 血管瘤/诊断, 人类
摘要:对新生儿泪囊囊肿合并泪囊部血管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8日龄.于2007-11-22来诊,家长介绍:出生5 h发现左眼内眦部有青紫肿物并渐渐增大,检查发现泪囊部位有一明显肿物约1.5 cm×1.0 cm,较硬,有弹性,与皮肤不粘连,肿物表皮很薄,有较多新生血管,结膜囊内有分泌物,睫毛成束.外眦部发红,角膜、结膜正常,对泪囊部肿物加压,可见有分泌物从泪点溢出,肿物变软,为新生儿泪囊炎即先天泪囊囊肿.立即做泪道冲洗,经下泪点进针约3 mm,阻力较大,进针困难,又从上泪点进针,偏后下进针顺利,可达泪囊,冲洗时有脓液逆流,用氯霉素眼药水反复冲洗,冲净脓液后行泪道探通术.探后冲洗无逆流,有明显吞咽.鼻腔有液体及结痂喷出.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芪精汤治疗中风后便秘67例分析

    中风后发生便秘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之一.笔者运用自拟芪精汤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67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28例;年龄31~79岁;病程1 a以下52例,1 a以上15例.1.2治疗方法芪精汤组成:生黄芪50 g,黄精50 g,生白术20g,太子参20 g,炙甘草10 g,墨旱莲10 g,女贞子10 g,陈皮10 g,枳壳10 g,广木香10 g,全当归10 g,桃仁10 g.脾胃热象明显者加生大黄10 g;阳虚者加制附子10 g,菟丝子20 g.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10 d为1疗程,服药1~2疗程后判断疗效.

    作者:曾全斌;焦海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检验工作中的常见差错及解决方案

    对我院在检验工作中的常见差错及解决方案探讨如下.1在仪器与试剂方面1.1 出现差错的原因1.1.1 对仪器功能原理不够理解由于对仪器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原理及显示信号的含义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在同一实验项目更换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试剂时,没有依照试剂说明书上的要求改变不同的参数,致使实验结果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作者:刘馨;于洪儒;王洪新;韦志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影响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1].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8%~60%,病死率高达30%~50%[2],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吸入被认为是VAP重要发病机制之一[3].我科通过对入住RICU的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预防VAP的发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永清;徐锋;梁希军;张红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Lambert-Eaton综合征伴肺癌误诊1例分析

    对Lambert-Eaton综合征伴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4岁.因四肢乏力进行性加重9个月余,嗳气20 d余于2008-11-05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以下肢为重),呈晨重暮轻,疲劳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不伴感觉异常、走路不稳、头痛、头晕、大小便障碍等,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王粲;张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肾功能不全内科治疗加血液透析是否优于单纯内科治疗.方法:慢性心、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其中内科治疗加血液透析62例,单纯内科治疗36例.结果:内科治疗加血液透析组出院时心脏射血分数(45±3.9)%,左心室内径(52.4±1.2)mm;血肌酐下降(543±53.4)μmol/L.与单纯内科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血液透析治疗,能明显提高心脏射血分数,缩小左心室内径,降低血肌酐水平.

    作者:于东汇;李中言;郭春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微量喂养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血液胃动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量喂养对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血液胃动素(MO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52例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分为微量喂养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并检测其血液MOT、NO的动态变化.结果:微量喂养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血液MOT、NO水平能够更快地趋于正常.结论:微量喂养对于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俊峰;黄军华;王杰;刘花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乏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误诊小肾癌7例分析

    对我院2003/2008年乏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CT误诊小肾癌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38~59岁,均为一侧单发,右肾4例,左肾3例.首发症状为腰部酸胀,肾区不适.无肉眼血尿及发热.肾脏16排CT平扫检查5例,增强检查2例.

    作者:全宏;杨国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辅助助孕后宫内外同时妊娠13例分析

    目的:探讨辅助助孕后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6/2008-06我中心辅助助孕的13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病例.结果:辅助助孕HP发生率1.56%,占双胎妊娠的5.62%;13例患者4例足月顺娩,1例妊娠中,8例官内孕胚亡行药流或清宫术.结论:辅助助孕后HP发生明显增加,特别输卵管因素不孕及移植多个胚胎者,HP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磊;王美仙;邵小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0例分析

    对我院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9~38(平均27)岁.均从事野外作业,以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收入病房.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T 38.5~40℃)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作者:史子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1例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经病理检查所证实的1例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超声检查声像图与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病变,并有胎儿羊水过多.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忠魁;高红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62例分析

    2006-11/2008-10笔者在本院理疗科全程参与了62例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蔡希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体检人群的HBV血清标志物反应模式调查

    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我国HBV携带者高达10%[1].对乙肝疫情适时监测有助于掌握感染模式的变迁.了解人群HBV的流行特点,为有效控制感染、制定防疫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对来我院体检的职工资料进行统计,将HBV血清标志物反应模式分析汇总,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婷;包名家;唐晓红;王晓静;高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扩张型心肌病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对扩张型心肌病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0岁.因咳嗽、胸闷气短20 d,加重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0 h入院.近20 d来因受凉后出现咳嗽,伴有活动后气短,于10 h前夜间睡眠时突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既往自诉体健.

    作者:许宝义;刘秀清;李武强;郑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布托啡诺静脉给药与臂丛给药术后镇痛的对比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持续全身静脉给药和持续臂从浸润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及布托啡诺臂丛输注组.布托啡诺剂量为3.3 mg/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评分法(VAS).结果:两组VAS评分术后6 h无区别.术后9~24 h A组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B组.结论:连续臂丛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优于连续静脉结药.

    作者:朱云章;赵平;刘文东;王文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圆顶尖角型T波发生机制的探讨

    圆顶尖角型T波是心电图中少见波形,可见于部分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心电图中,常出现在右胸导联V1~V3或V3R中,其特征为T波直立双峰,第一峰呈圆顶状,第二峰呈尖角型,此T波可于手术修补缺损或封堵术后消失.

    作者:姜健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8例分析

    我院2003-01/2007-04共收治异位妊娠280例,其中8例宫内妊娠误诊为异位妊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未产妇2例,经产妇6例,小22~44(平均33.5)岁.孕产次为2~5次,均有2次及2次以上人工流产史,多者达5次.8例中有3例未采取避孕措施,有2例为带环妊娠.

    作者:于丽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慢型克山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

    对慢型克山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9岁.2008-04-12因心前区疼痛2 d,晕厥1次入院.既往:其兄年幼时曾死于克山病,尸检发现合并心肌梗死.抽烟20a,每日1包.入院查体:BP 90/60 mm Hg,一般情况稍差、颈静脉无怒张,双肺闻及湿啰音,心界向左右明显扩大,HR 56次/min,律不齐,心尖区闻及Ⅲ级杂音,S1,P2>P2,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ECG:(1)窦性心动过缓;(2)完全性右夹支传导阻滞;(3)窦性早搏伴窦性停搏;(4)下壁异常Q波伴ST段抬高、T波倒置.

    作者:赵燕;张云梅;张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22例分析

    目的:探讨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不典型甲亢)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我院22例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肌炎2例,误诊为糖尿病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误诊为肠炎1例,消化道肿瘤2例,黄疸型肝炎2例.确诊后经抗甲亢治疗症状均获缓解.结论:要减少误诊的关键在于熟悉甲亢的各种不典型症状.对难以解释的各系统表现者,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张致丹;张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检测意义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日后妇女患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对GDM胰岛β细胞功能做一初步研究.

    作者:李桂清;刘珺;刘宁;王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E-cadherin和p53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中E-cadherin与p53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早期绒毛(NP)、10例完全性葡萄胎(CM)、20例侵袭性葡萄胎(IM)、19例绒癌(CCA)中E-cadherin与p53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NP、CM、IM、CCA中表达率分别为56.29%、42.07%、19.30%、7.14%,在NP中明显高于IM、CCA 中(P=0.001,P=0.000),在CM中明显高于IM、CCA中(P=0.015,P=0.000).p53在NP、CM、IM和CCA中表达率分别为4.12%、21.68%、39.61%、27.39%,在NP中明显低于CM、IM、CCA中(P=0.004、P=0.000、P=0.001),在CM中明显低于IM中(P=0.030).结论:E-cadherin的表达减弱、突变型p53的过表达可能促进了GTT的恶性进展.

    作者:王春阳;胡建功;邵雪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