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乏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误诊小肾癌7例分析

全宏;杨国志

关键词:肾肿瘤/病理学, 血管肌脂瘤/放射摄影术, 误诊
摘要:对我院2003/2008年乏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CT误诊小肾癌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38~59岁,均为一侧单发,右肾4例,左肾3例.首发症状为腰部酸胀,肾区不适.无肉眼血尿及发热.肾脏16排CT平扫检查5例,增强检查2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乏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误诊小肾癌7例分析

    对我院2003/2008年乏脂肪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CT误诊小肾癌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38~59岁,均为一侧单发,右肾4例,左肾3例.首发症状为腰部酸胀,肾区不适.无肉眼血尿及发热.肾脏16排CT平扫检查5例,增强检查2例.

    作者:全宏;杨国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下治疗鼻出血34例分析

    2006年来我科采用鼻内窥镜下查找出血点,局部硝酸银烧灼、电凝或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填塞技术,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介绍如下.

    作者:李永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新生儿泪囊囊肿合并泪囊部血管瘤1例分析

    对新生儿泪囊囊肿合并泪囊部血管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8日龄.于2007-11-22来诊,家长介绍:出生5 h发现左眼内眦部有青紫肿物并渐渐增大,检查发现泪囊部位有一明显肿物约1.5 cm×1.0 cm,较硬,有弹性,与皮肤不粘连,肿物表皮很薄,有较多新生血管,结膜囊内有分泌物,睫毛成束.外眦部发红,角膜、结膜正常,对泪囊部肿物加压,可见有分泌物从泪点溢出,肿物变软,为新生儿泪囊炎即先天泪囊囊肿.立即做泪道冲洗,经下泪点进针约3 mm,阻力较大,进针困难,又从上泪点进针,偏后下进针顺利,可达泪囊,冲洗时有脓液逆流,用氯霉素眼药水反复冲洗,冲净脓液后行泪道探通术.探后冲洗无逆流,有明显吞咽.鼻腔有液体及结痂喷出.

    作者:马玉华;刘凤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1例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ury malignantlymphomn of the throid,PMLT)是一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起源的淋巴瘤,国外报告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3%~5%,国内仅见零散报告.我院1998-01/2007~12共收治甲状腺恶性肿瘤512例,其中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1例,占2.15%.分析如下.

    作者:张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004/2007年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感染调查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调查法.结果:2004/2007年医院住院患者17025例.发生医院感染634例,感染率为3.72%.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学宁;崔红艳;纪娜;任静;李婷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汶川地震在场人员焦虑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在场者焦虑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在场者的焦虑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场者焦虑情况的发生在学历和职业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年龄、受伤情况、自理情况.房屋损坏情况以及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汶川地震中在场者焦虑程度较高,焦虑的发生情况受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大,因此,对于在场者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

    作者:盛莉;董虹;付春华;张俊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及安伞性.方法:将60例RLS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应用银杏制剂及B族维生素,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7%,治疗组总有效率9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普拉克索能有效控制RLS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海娜;陈秋惠;韩艳秋;胡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昏迷的比较

    目的:比较无创与有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昏迷的疗效.方法:40例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均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接近,无创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P<0.05).结论: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可以首先尝试实施无创通气治疗.

    作者:尤勇;顾勤;朱章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50例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为抢救休克患者、胃肠外供给高营养、介入治疗、长期输液和应用抗癌药物开辟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径,患者乐于接受,减少每天穿刺的痛苦.锁骨下静脉是颈根部大的静脉,对其进行穿刺置管还可以监测CVP,进行血透、血液灌流,放置起搏器,我们采用经锁骨上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共50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杰;刘玉明;曲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肝功能变化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对判断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以99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伤后24 h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并结合临床格拉斯哥评分(GSC)分型,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损伤程度成正比.结论:颅脑损伤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对判断颅脑损伤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姚士伟;吴静;崔培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运动与糖尿病

    适当的运动对于所有人都是有益的.运动对于糖尿患者更加重要.糖尿病主要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增高为主的一组慢性疾病.而运动可以改善机体代谢功能,提高肌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强肌肉对血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环,因而可以降低血糖.可见,要想控制好糖尿病,适当运动足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毫无节制地、过了头的运动,非但无益与健康,反倒增加高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使糖代谢更加紊乱.因此,适度运动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调控保健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尹建峰;李珠江;万利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0例分析

    对我院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9~38(平均27)岁.均从事野外作业,以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收入病房.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T 38.5~40℃)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作者:史子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咽淋巴环原发恶性淋巴瘤误诊9例分析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咽淋巴环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误诊为腭扁桃体炎,2例误诊为鼻咽癌,1例误诊为腺样体肥大,1例误诊为舌扁桃体炎.结论:临床及病理医生应对本病提高警惕,对可疑者反复活检,根据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改变结合临床特征可明显降低误诊率.

    作者:曹金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急性创伤患者热休克蛋白72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创伤患者应激早期各时段热休克蛋白72(HSP72)编码基因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入ICU的A-PACHEI11评分≥18分的患者38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分离创伤后O~1 d、2~6 d、7~14 d的中性粒细胞,RT-PCR方法检测HSP72m RNA含量,比较各组间的变化,记录患者2个月存活率,研究HSP72增高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SP72在急性应激后表达明显增强,表达高峰在2~6 d,非糖尿病患者组较糖尿病组,HSP7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存活率较高.结论:HSP72的基因水平检测可以作为判断重症患者预后的客观指标.

    作者:王波;胡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Lambert-Eaton综合征伴肺癌误诊1例分析

    对Lambert-Eaton综合征伴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4岁.因四肢乏力进行性加重9个月余,嗳气20 d余于2008-11-05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以下肢为重),呈晨重暮轻,疲劳后加重休息可缓解,不伴感觉异常、走路不稳、头痛、头晕、大小便障碍等,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王粲;张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l治疗36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及GGT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及GGT 下降明显,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71.8%;对照组显效率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症状,减轻肝功能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张剑;陈杰;崔世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MPP患儿(MP组)15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nMP组)165例,进行急性期心肌酶值测定,观察其心肌损害情况.结果:肺炎急性期MP组心肌酶(LDH、HDBH、CK、CK-MB)均高于nMP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有明显的心肌损害且程度重于细菌性肺炎患儿.

    作者:杨皓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重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弥漫长病变62例分析

    目的:评价重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弥漫长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弥漫长病变采用重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62例的临床情况.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6个月临床随访75.8%,造影随访54.8%,再狭窄率14.7%.术前及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8±0.34,0.57士0.29.结论:重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弥漫长病变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及临床症状.

    作者:肖瑞;李学生;刘志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条形码处理检验医嘱的应用与管理

    目的: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检验医嘱的处理与管理工作中,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检验标本的标识、采集、送检、检测及报告回复的整个工作流程中.结果:条形码作为检验标本的惟一标识,有效地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的发生.结论:条形码在检验医嘱的处理与管理中的应用,简化了工作流程,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科入院诊断待查320例分析

    目的:分析入院诊断待查率高及其原因,提出提高早期确诊率的方法.方法:对待查因素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并挑选部分病例与出院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待查因素庞杂(45项),确定(出院)诊断多样,仅发热待查一项即有近20种疾病.结论:医生要认真仔细,全面掌握病情,做好必要的检查,力争首诊即明确诊断或做出倾向性诊断.

    作者:陈虹;何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