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实习生动手及临床思维诸能力培养的思考

孙国梁;周瑜博;王磊

关键词:骨科专业, 实习生, 临床思维能力, 教学查房, 医学生, 带教老师, 医患沟通能力, 临床实践教学, 治疗过程, 多知识, 引导学生, 学生学习, 思维过程, 实习阶段, 能力要求, 临床诊疗, 临床技能, 病例诊断, 优化, 科室
摘要:实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的第一步,认真踏实的实习可以使医学生学到很多知识和临床技能.骨科专业性很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骨科的实习阶段学到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是我们带教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1 优化教学查房教学查房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老师通过科室典型病例诊断治疗过程的示教,严格规范的教学查房体现了带教老师的临床诊疗思维过程,是实习学生学习临床的重要环节.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高血压与西北燥证、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初探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西北燥证是发生于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方域,以感受燥邪为主要病因,以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和干咳、烦躁等各种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组中医证候.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大多数高血压病并发症,并为高血压病的加重因素;水通道蛋白的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病和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因此,深入研究高血压病与西北燥证、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对防治新疆高血压及西北燥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新蕾;辛效毅;周铭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桑杏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桑杏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主要药材桑叶、连翘、栀子、浙贝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庞明亮;蒋兵;陈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新疆和田地区大马士革玫瑰精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 讨论一种和田地区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HP-5MS色谱柱(30m,0.25mm,0.25um),氦气载气,进样口温度:300℃,质谱检测器,EI离子源,升温程序:50℃停留2min,然后以3℃.min-1升温到280℃后停留5 min,共84 min,计算所得指纹图谱相似度并确定含量范围.结果 7批样品指纹图谱均值相似度大于0.9,特征组分含量:芳樟醇0.1% ~0.7%,香茅醇11.7%~19.2%,香叶醇1.7%~9.0%,石竹烯0.2%~0.6%,金合欢烯0.7%~1.4%,桉叶醇1.1%~2.5%,十九烷19.0%~ 23.0%,二十一烷13.7% ~ 20.0%,二十五烷1.3%-3.0%.结论 本方法较全面反映精油组成,操作简便,可以用于和田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秋鹏;黄荣萍;李雪菲;唐丽薇;李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拔罐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关节痛的护理

    拔罐法,是以火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或充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吸毒排脓,消肿止痛的作用.2014年1月~12月对50例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关节痛的患者采用拔罐治疗,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2月脑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35 ~75岁之间;发病时间1~10年;半身不遂诉关节疼痛.以上患者均做核磁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马斌;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针灸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带教体会

    基于针灸专业临床实习的重要性,结合针灸科特色,对针灸科实习学生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勉.

    作者:郭慧;刘娟;杨欢;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视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尤以青少年多见,针灸作为治疗近视的常用方法,临床效果得到肯定.本文综述了十五年来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从针刺治疗近视取穴规律、各种针刺手法、辨证选经选穴等方面探讨其疗效,研究发现,临床中针灸治疗近视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多以眼周腧穴作为治疗主穴,同时还注重五脏与眼睛的联系,基本病机为肾元亏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局部病变在目,与肾、肝、脾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时多从肝、脾、肾三脏出发取穴;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手段多样,但以毫针为常见;其次有耳针、梅花针等;针刺手法上,有捻转泻法,灵龟八法或透刺法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晶;尹改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肛肠科疾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肛肠科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48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尿潴留护理、切口疼痛、肛门局部水肿、肛门假性失禁的护理等过程.结果 548例肛肠疾病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平均时间为14天.结论 在肛肠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规范的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提高肛肠科疾病治愈率的可靠保证.

    作者:高红霞;桑枫;许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的100例医护人员和自2012年1月~ 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0例患者进行医患关系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来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结果 大多数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认为医患关系现状不太乐观,但两者所认为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 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这一方面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和管理.

    作者:王春花;王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53例在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疗程15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1.25%.观察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业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非手术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十年相关文献的分析,从传统推拿手法、整脊疗法、踩跷法、牵引治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评价各治疗法的优劣.

    作者:孔锦涛;赵丰;王新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范围内的骨折,是急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保守治疗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手术治疗主要是外固定支架固定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作为经典的保守治疗方法,在骨折的治疗中仍然占相当的比例[2],在美国74%的65岁以上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3].骨折的类型及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将决定患者患肢的功能恢复,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手术适应证尚存在争议.对稳定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已被很多专家学者认可,并经过统计与手术治疗无显著差异[4].本文对近年来各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袁明;吕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采用辨证论治以及针刺、穴位贴敷、灌肠、足浴等外治法在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临床症状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对近3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况做一综述,认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也存在缺乏统一的诊疗、评价标准等不足.

    作者:朱娟;李凯利;杨苏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和口服塞来昔布(对照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0例中,治愈68例,好转12例;对照组40例中,治愈31例,好转9例.二者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优良率及性价比较高,实际应用起来也比较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满意度高,适合应用于临床,为广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解除病痛.

    作者:董振宇;田亚君;李建江;杨涛;黄异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和与环磷酰胺建立昆明种小鼠胃癌模型的比较

    目的 观察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DEX)与环磷酰胺(CTX)两种不同药物对小鼠免疫抑制的作用及成瘤率的比较,为小鼠胃癌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及环磷酰胺组,每组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经腹腔注射给予0.9%生理盐水、DEX、CTX连续7d.后将SGC-7901人胃癌细胞悬液经腹腔注射在CTX组及DEX组小鼠体内,观察10d,结束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CD4+、CD8+数值变化,ELISA检测IL-4,CCK-8法检测脾脏细胞活性.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免疫抑制组(CTX组和DEX组)血清IL-4含量、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及脾细胞转化吸光度差值明显降低(P< 0.05);CTX组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脾细胞转化吸光度、血清IL-4含量差值比DEX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TX组(73.68%)较DEX组(40%)小鼠成瘤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18,P<0.01).结论 通过接种肿瘤细胞,在昆明种SPF级小鼠上成功构建了SGC-7901人胃癌细胞肿瘤模型,对成瘤小鼠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由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引起的小鼠免疫抑制成瘤率相比地塞米松导致小鼠免疫抑制成瘤率较高(P<0.05),说明环磷酰胺在免疫抑制后小鼠经腹腔注射成瘤率方面较地塞米松有一定优势.

    作者:李凯;陈豫;樊玉祥;张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骨科实习生动手及临床思维诸能力培养的思考

    实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的第一步,认真踏实的实习可以使医学生学到很多知识和临床技能.骨科专业性很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骨科的实习阶段学到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是我们带教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1 优化教学查房教学查房是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老师通过科室典型病例诊断治疗过程的示教,严格规范的教学查房体现了带教老师的临床诊疗思维过程,是实习学生学习临床的重要环节.

    作者:孙国梁;周瑜博;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我科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 中医护理技术历史悠久,但临床应用中却面临许多困难.通过对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在历史性机遇面前,中医护理界的从业人员应该抓住机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率,使中医护理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作者:张瑞;钟巧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体会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如何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难点.而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并回到临床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这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如多数疾病有区别于它病的皮损特点和临床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材的更新,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文谦;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近况

    从针刺疗法、灸法、耳穴疗法、综合疗法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青年变应性鼻炎研究文献较少,对照组设置不科学、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广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作者:代明明;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批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在医学实习中的几点分析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临床大夫由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具备的理论联系临床工作实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而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二者的结合是对于解决医学问题的整体性、复杂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并能否恰当地批判应用、分析、判断各种信息,并得到合理的结论.

    作者:楚戈;卡哈尔·艾肯木;董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双侧臀部多叶岛状筋膜旋转皮瓣在修复骶尾部大面积褥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臀部多叶岛状筋膜旋转皮瓣转移修复较大面积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骶尾部大面积褥疮患者采用双侧臀部双叶、三叶或四叶岛状筋膜皮瓣联合旋转覆盖Ⅲ°~Ⅳ°大面积褥疮创面,扩创后褥疮面积为8 cm× 16 cm~14 cm×24 cm.结果 本组11例患者22块皮瓣全部成活,7例伤口甲级愈合,4例乙级愈合.出院后8例患者得到随访,皮瓣完全存活,褥疮面消除,无复发患者.结论 一次性利用双侧臀部多叶岛状筋膜旋转皮瓣转移修复较大面积骶尾部褥疮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单,转移安全,存活率高,复发率低,抗感染能力强,皮瓣外观较佳,手术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黎立;赵伊婷;司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