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张涛
目的 优选柏及栓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以外观形态、硬度、融变时限为指标,优选不同基质的佳比例及药物与基质的佳配比.通过溶出度实验,确定佳基质类型.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采用甘油明胶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佳比例为1:2.5.结论 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大工业生产.
作者:许忠;石磊;赵媛;杨继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控制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是治疗冠心病和控制病情发展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医药干预治疗冠心病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从冠心病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角度专项研究,对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郁京京;王晓峰;吴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OP)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椎体骨组织内钙的逐渐流失,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造成单发或多发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此病症常导致椎体塌陷,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引起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西医分别在OVCF的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经验,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汪凯;张斌;黄异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学教学的质量.笔者通过对新疆医科大学2015、2016届本科中医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探索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整改方案,为提高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马骏麒;骆芳;徐测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内皮素(ET)、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均明湿改善(均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水平(BNP)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浆ET、BNP水平,值碍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肖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方法 纳入2010年1 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接受溶栓疗法治疗的AMI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参附注射液联合台疗.治疗后,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 在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溶栓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世明;贾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库尔勒市维吾尔医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0例,予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①经手术治疗如期出院,出院时痔团完全回缩者56例,外痔团回缩不明显者4例但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达93.3%;②随访12个月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结论 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具有手术简单有效,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铭;高振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RA大鼠模型;分别测定RA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全血比粘度(WBV)、血浆比粘度(PV)、血清IL-1、PGE2和TNF-α水平以及大鼠滑膜组织中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可缓解RA大鼠的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处理使RA大鼠WBV和PV下降(P<0.05或P<0.01),抑制IL-1、PGE2和TNF-α的表达(P<0.05或P<0.01),下调滑膜组织中IL-17和TNF-α的表达(P<0.01),但作用不及阿司匹林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姜黄素具有抗RA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RA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性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蒋兵;张伯森;张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变性骨关节病.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与关节软骨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异常分泌有密切的关系.膏摩法作为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兹以综述.
作者:摆雪;王新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高血压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与远期发生脑血管意外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即开始出现颈动脉硬化且斑块的发生率为52.3%,颈动脉硬化程度能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中医药在“未病先防”中处于优势地位,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不同程度的逆转斑块的形成.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关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朱文娟;范彩虹;林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 以自拟中医症状量表(同步记录舌象脉象)调查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结果 将调查所得的症状、舌、脉以阴阳虚实分证,阳实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长期摄入导致阳郁于内,郁积成热毒或伤阴生虚热,治疗当清热解毒或育阴清热为法.
作者:李海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临床有效经验方红藤败酱汤加减方灌肠、外敷“二联”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患者100例,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CPID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CPID患者100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运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方,以灌肠、外敷“二联”形式展开治疗,月经净后2d开始用药,10d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临床治愈22例,显效5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显愈率73%,总有效率为90%.结论 “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CPID临床疗效肯定,尤其是对慢性盆腔痛和痛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俞辉;郭汉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肾虚精亏、痰瘀互结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肾虚精亏、痰瘀互结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CI型、LI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型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ACI型、LI型的中医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型的中医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元通脑胶囊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胡卫武;黄晓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非手术疗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肛周脓肿患者57例,随机分为手术组28例和非手术组29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量化评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3周后,①总体疗效评价,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2.14%,非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2.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痊愈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手术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率为32.14%,非手术组满意率为6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和非手术疗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在临床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故建议婴幼儿肛周脓肿疾病的临床治疗可先行保守治疗,若病情需要或保守治疗不佳时再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志远;杨晓侠;刘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藏红花原产于欧洲南部,目前在中国浙江等地渐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具有活血通经、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功能,被称为“植物黄金”.本文主要对藏红花在新疆昌吉地区的引种栽培进行概述,以期能对藏红花在新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马晓彬;许立君;马晓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针刺得气是指进针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觉得针下沉紧的针感.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在针灸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针刺得气效果受到治神、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的变化、施术者的取穴手法、气候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兹以论述.
作者:杨欢;陈艳;刘智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吸毒人群不同中医证型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吸毒人群AIDS患者139例,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并辨证分型,检测各证型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50~200μL之间时,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多见;计数在201~350μL之间时,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肝肾阴虚、湿毒蕴结型多见;计数在351~500μL之间时,以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计数在501 ~650μL之间时,以肝郁气滞火旺型多见.结论 吸毒人群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密切相关.
作者:张颖;马建萍;李静茹;马秀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曾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有效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2016年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采样监测,回顾性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4年共采集监测样本1 775份,合格1 607份,合格率为90.54%;各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样本量与其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3年的84.59%上升到2016年的9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6,P<0.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高,医务人员的手的消毒合格率低.结论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虽逐年提高,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手卫生管理,不断提高清洁消毒工作质量及环境卫生质量,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商辉;党菊霞;蒋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苦参汤熏蒸治疗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中医综合治疗的白塞综合征患者35例,予甘草泻心汤内服、苦参汤熏蒸联合疗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9例(占25.7%),显效13例(占37.1%),有效8例(占22.9%),无效5例(占14.3%),总有效率为85.7%.牯膜溃疡、皮肤病变及针刺试验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苦参汤熏蒸治疗寒热互结、本虚标实证白塞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瑞;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温通活血乳膏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改善DPN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而诱发2型糖尿病的大鼠动物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辣椒碱软膏组、温通活血乳膏高剂量组、温通活血乳膏中剂量组、温通活血乳膏低剂量组,每组各20只.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摆尾温度阈值作为指标来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情况,EU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1 β、MMP-1、MCP-1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MNCV显著下降(P<0.05),摆尾温度阈值显著升高(P<0.05),血清TNF-α、IL-1 β、MMP-1、MCP-1均显著升高(P< 0.05);温通活血乳膏对DPN大鼠的MNCV、摆尾温度阈值、血清TNF-α、IL-1 β、MMP-1、MCP-1的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的剂量对不同的指标,其效应呈现不同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的温通活血乳膏组与辣椒碱软膏组对DPN大鼠的MNCV、摆尾温度阈值及血清TNF-α、IL-1 β、MMP-1的效应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通活血乳膏能降低DPN大鼠血清TNF-仪、IL-1β、MMP-1、MCP-1的水平,其机制与调控炎性因子复杂网络有关,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茜;冯程程;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