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宋晨薇;杜峣楠;王晓峰

关键词:PCI, 中医, 研究进展, 综述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但尚存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围手术期再灌注损伤,无复流与慢血流,支架内再狭窄,术后心理康复等.近年来,中医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防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PCI术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吕书勤教授治疗汗证验案1则

    汗证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所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吕书勤教授躬身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对汗证辨治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可谓验之临床,获效颇丰.笔者有幸师之,兹籍吕师汗证验案1则,撷其英以飨同道.

    作者:刘述梅;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库尔勒市维吾尔医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肛肠科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0例,予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①经手术治疗如期出院,出院时痔团完全回缩者56例,外痔团回缩不明显者4例但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达93.3%;②随访12个月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结论 混合痔外剥内扎内套内注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具有手术简单有效,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铭;高振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乳果糖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2周后,以总体疗效、大便性状评分、每周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大便性状评分、每周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联合药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张延玲;于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方法 纳入2010年1 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接受溶栓疗法治疗的AMI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参附注射液联合台疗.治疗后,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 在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溶栓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世明;贾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手术疗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肛周脓肿患者57例,随机分为手术组28例和非手术组29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量化评分,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3周后,①总体疗效评价,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2.14%,非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2.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痊愈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手术组患儿家长的满意率为32.14%,非手术组满意率为6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和非手术疗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在临床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故建议婴幼儿肛周脓肿疾病的临床治疗可先行保守治疗,若病情需要或保守治疗不佳时再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志远;杨晓侠;刘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柏及栓成型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柏及栓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对比实验,以外观形态、硬度、融变时限为指标,优选不同基质的佳比例及药物与基质的佳配比.通过溶出度实验,确定佳基质类型.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采用甘油明胶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佳比例为1:2.5.结论 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大工业生产.

    作者:许忠;石磊;赵媛;杨继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且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

    作者:苏昭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但尚存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围手术期再灌注损伤,无复流与慢血流,支架内再狭窄,术后心理康复等.近年来,中医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防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PCI术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宋晨薇;杜峣楠;王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及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西替利嗪加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独口服西替利嗪治疗,均连续治疗28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在临床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魏建华;文谦;胡瑞先;李永凯;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藏红花在新疆昌吉地区引种栽培的研究

    目的 藏红花原产于欧洲南部,目前在中国浙江等地渐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具有活血通经、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功能,被称为“植物黄金”.本文主要对藏红花在新疆昌吉地区的引种栽培进行概述,以期能对藏红花在新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马晓彬;许立君;马晓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温通活血乳膏对STZ诱导的DPN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温通活血乳膏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改善DPN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而诱发2型糖尿病的大鼠动物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辣椒碱软膏组、温通活血乳膏高剂量组、温通活血乳膏中剂量组、温通活血乳膏低剂量组,每组各20只.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摆尾温度阈值作为指标来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情况,EU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1 β、MMP-1、MCP-1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MNCV显著下降(P<0.05),摆尾温度阈值显著升高(P<0.05),血清TNF-α、IL-1 β、MMP-1、MCP-1均显著升高(P< 0.05);温通活血乳膏对DPN大鼠的MNCV、摆尾温度阈值、血清TNF-α、IL-1 β、MMP-1、MCP-1的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的剂量对不同的指标,其效应呈现不同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的温通活血乳膏组与辣椒碱软膏组对DPN大鼠的MNCV、摆尾温度阈值及血清TNF-α、IL-1 β、MMP-1的效应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通活血乳膏能降低DPN大鼠血清TNF-仪、IL-1β、MMP-1、MCP-1的水平,其机制与调控炎性因子复杂网络有关,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陈茜;冯程程;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退变性骨关节病.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与关节软骨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异常分泌有密切的关系.膏摩法作为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兹以综述.

    作者:摆雪;王新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红藤败酱汤加减方灌肠、外敷“二联”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目的 采用临床有效经验方红藤败酱汤加减方灌肠、外敷“二联”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患者100例,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CPID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CPID患者100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运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方,以灌肠、外敷“二联”形式展开治疗,月经净后2d开始用药,10d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临床治愈22例,显效5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显愈率73%,总有效率为90%.结论 “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CPID临床疗效肯定,尤其是对慢性盆腔痛和痛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俞辉;郭汉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脾动脉栓塞术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脾亢进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护理要点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伴脾亢进患者37例,根据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划分为达标组(观察组)29例和待改善组(对照组)8例,选取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出院后,发放健康手册并于1、2、3、6月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院外康复期内健康任务完成情况并对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认知情况(OR=3.721)、家属态度(OR=3.605)、作息时间(OR=4.081)、职业形象(OR=3.771)对患者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有影响.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出院后健康任务完成较差,需护理人员行二次干预护理后有所改善.结论 患者认知干预应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提高患者自我意识可缓解患者负情绪,促进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出院后,干预的重点应转为对患者生活指导与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时刻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作者:杜惠玲;何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的住院病历220份,对使用科室、临床诊断、用法用量、治疗疗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用量用法、用药途径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①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年龄构成,60岁以上者,占29.09%,其次为40~05岁,构成比为24.09%;②用药人数和用药总量较多的科室均为妇科、胰腺外科;③用量、用药途径完全符合药品说明书;④使用多的疾病为肿瘤疾病,构成比为52.27%,其次为呼吸、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⑤根据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疾病与药物适应症完全符合者占7.73%,基本符合者占68.19%.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作为肿瘤化疗辅助药物,临床使用广泛且合理,但仍有用药适应症不明确、未达到疗程等现象的存在,故应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木太里普·吐逊;买丽克扎提·阿不都克力木;古丽扎·买买提;蒲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研究概况

    高血压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与远期发生脑血管意外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即开始出现颈动脉硬化且斑块的发生率为52.3%,颈动脉硬化程度能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中医药在“未病先防”中处于优势地位,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不同程度的逆转斑块的形成.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关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朱文娟;范彩虹;林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病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湿中阻型眩晕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有效率等相关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兵;张佳佳;朱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针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96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予针灸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运用手法复位治疗,1次/d,10d为1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玉江;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内皮素(ET)、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均明湿改善(均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水平(BNP)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浆ET、BNP水平,值碍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肖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 调查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 以自拟中医症状量表(同步记录舌象脉象)调查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结果 将调查所得的症状、舌、脉以阴阳虚实分证,阳实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长期摄入导致阳郁于内,郁积成热毒或伤阴生虚热,治疗当清热解毒或育阴清热为法.

    作者:李海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