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研究概况

朱文娟;范彩虹;林雪

关键词:高血压, 颈动脉硬化, 中医, 综述
摘要:高血压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与远期发生脑血管意外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即开始出现颈动脉硬化且斑块的发生率为52.3%,颈动脉硬化程度能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及严重程度.中医药在“未病先防”中处于优势地位,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不同程度的逆转斑块的形成.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关于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红藤败酱汤加减方灌肠、外敷“二联”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目的 采用临床有效经验方红藤败酱汤加减方灌肠、外敷“二联”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患者100例,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CPID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CPID患者100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临床研究.运用红藤败酱汤加减方,以灌肠、外敷“二联”形式展开治疗,月经净后2d开始用药,10d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临床治愈22例,显效5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显愈率73%,总有效率为90%.结论 “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CPID临床疗效肯定,尤其是对慢性盆腔痛和痛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俞辉;郭汉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调查与整改探讨

    目的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学教学的质量.笔者通过对新疆医科大学2015、2016届本科中医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探索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整改方案,为提高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马骏麒;骆芳;徐测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议中医肺病学教学方法心得

    作为一名临床带教医师,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教学工作中,深刻认识到呼吸系统疾病(简称肺病)在中医内科体系中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带教老师唯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方能培养出优秀的实习生.撰写此文,兹在总结几种提高中医肺病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作者:罗建江;马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苦参汤熏蒸治疗白塞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苦参汤熏蒸治疗白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中医综合治疗的白塞综合征患者35例,予甘草泻心汤内服、苦参汤熏蒸联合疗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9例(占25.7%),显效13例(占37.1%),有效8例(占22.9%),无效5例(占14.3%),总有效率为85.7%.牯膜溃疡、皮肤病变及针刺试验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苦参汤熏蒸治疗寒热互结、本虚标实证白塞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瑞;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 调查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 以自拟中医症状量表(同步记录舌象脉象)调查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性失眠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结果 将调查所得的症状、舌、脉以阴阳虚实分证,阳实证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长期摄入导致阳郁于内,郁积成热毒或伤阴生虚热,治疗当清热解毒或育阴清热为法.

    作者:李海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于针刺“得气”影响因素的分析

    针刺得气是指进针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的留针使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觉得针下沉紧的针感.这种针感产生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往往和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在针灸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针刺得气效果受到治神、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的变化、施术者的取穴手法、气候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兹以论述.

    作者:杨欢;陈艳;刘智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71例新疆少数民族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中医特征研究

    目的 通过对171例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进行分析,探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舌象及脉象的特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特定指标的相关性,为新疆特定区域内的少数民族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RA患者171例,记录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中医四诊信息、实验室指标等,运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分析患者的舌苔、舌质、脉象、证型等分布规律及特点.结果 171例患者的舌质涉及5种,以红、暗红居多,共计占67.8%;舌苔涉及4种,以白腻居多,占40.9%;脉象涉及8种,以脉弦紧、沉细为主,共计占55.0%;证型以寒湿痹阻证多,占28.7%,其次为痰淤痹阻证,占25.1%;病情分期,实证以寒湿痹阻居多,虚证多见于晚期患者且以肝肾亏虚为主;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在各中医证型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寒湿痹阻为主且贯穿病情发展始终;晚期患者以肝肾亏虚多见,祛寒化湿是其基本治法,兼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在活动期RA患者均升高,但各指标在6种中医证候中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古结乃特汗·拜克里木;史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疆地区吸毒人群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吸毒人群不同中医证型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吸毒人群AIDS患者139例,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并辨证分型,检测各证型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结果 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50~200μL之间时,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多见;计数在201~350μL之间时,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肝肾阴虚、湿毒蕴结型多见;计数在351~500μL之间时,以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计数在501 ~650μL之间时,以肝郁气滞火旺型多见.结论 吸毒人群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规律,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密切相关.

    作者:张颖;马建萍;李静茹;马秀兰;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曾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眼科学启发式教学实践

    中医眼科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临床必修课,但因内、外、妇、儿科等临床课程是当前中医教育的核心课程,故中医眼科学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课时安排亦或是学生的专业定位等均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启发式教学方法,兹从注重临床带教、培养临床技能操作、将临床病例融入课堂教学三个方面作一阐述.

    作者:卜倩;李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但尚存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围手术期再灌注损伤,无复流与慢血流,支架内再狭窄,术后心理康复等.近年来,中医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防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PCI术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宋晨薇;杜峣楠;王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脾动脉栓塞术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脾亢进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护理要点与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伴脾亢进患者37例,根据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划分为达标组(观察组)29例和待改善组(对照组)8例,选取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出院后,发放健康手册并于1、2、3、6月进行随访,统计患者院外康复期内健康任务完成情况并对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认知情况(OR=3.721)、家属态度(OR=3.605)、作息时间(OR=4.081)、职业形象(OR=3.771)对患者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有影响.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出院后健康任务完成较差,需护理人员行二次干预护理后有所改善.结论 患者认知干预应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提高患者自我意识可缓解患者负情绪,促进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出院后,干预的重点应转为对患者生活指导与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时刻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作者:杜惠玲;何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吕书勤教授治疗汗证验案1则

    汗证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营卫不和,腠理不固所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吕书勤教授躬身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对汗证辨治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可谓验之临床,获效颇丰.笔者有幸师之,兹籍吕师汗证验案1则,撷其英以飨同道.

    作者:刘述梅;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三维辨证穴位埋线治疗早中期痰湿体质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观察三维辨证穴位埋线治疗早中期痰湿体质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门诊/住院治疗的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长效降压西药福辛普利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三维辨证穴位埋线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对高血压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降压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体脂肪率控制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肥胖控制及血压降低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以上,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三维辨证取穴埋线可有效治疗早中期痰湿体质高血压病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萍;斯琴高娃;郑霞;尹改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西医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OP)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椎体骨组织内钙的逐渐流失,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造成单发或多发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此病症常导致椎体塌陷,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引起疼痛、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西医分别在OVCF的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经验,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汪凯;张斌;黄异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胆囊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胆囊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某村84户行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面对面的问询、调查表、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空腹B超检查等来评估胆囊疾病发病的情况及危险因素,同时调查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结果 研究对象84户共396人,年龄22~78岁,男204人,女192人.男性调查对象:年龄27~74岁,有胆囊疾病者30例(14.7%),有代谢综合征者48例(23.5%),胆囊疾病同时伴有代谢综合征者11例(5.4%).女性调查对象:年龄22~78岁,有胆囊疾病者45例(23.4%),有代谢综合征者64例(33,3%),胆囊疾病同时伴有代谢综合征者18例(9.4%).结论 胆囊疾病患者大多伴有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在胆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胆囊疾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义亮;冶琴;克力木;李赞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针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96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予针灸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运用手法复位治疗,1次/d,10d为1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玉江;陈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结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且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

    作者:苏昭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牛蒡子和毛头牛蒡子体外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牛蒡子和毛头牛蒡子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增值抑制的比较研究.方法 对牛蒡子和毛头牛蒡子进行提取,得到相应提取物,澄清后进行细胞体外给药实验,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牛蒡子和毛头牛蒡子提取物作用后Hela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发现Hela细胞抑制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牛蒡子和毛头牛蒡子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葛亮;施洋;曾诚;田树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方法 纳入2010年1 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接受溶栓疗法治疗的AMI患者13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参附注射液联合台疗.治疗后,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 在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溶栓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世明;贾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低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术后均予中药常规坐浴,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予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生产)纱条覆盖创面,对照组予呋喃西林纱条覆盖创面,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在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明显时间及新鲜肉芽全部覆盖创面表面时间三个方面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新液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洁;马云云;徐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