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炳军
患者女,39岁,偶感腰骶及下腹胀痛,余无不适,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及阴道壁未见异常,宫颈居中,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无明显压痛.子宫右前方扪及约4 cm的包块,似与子宫分界不清.超声显示: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宫腔线清晰居中,宫腔内可见节育器回声,位置正常.
作者:李亚玲;李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延迟相全肝扫查联合再次造影对肝脏恶性肿瘤检出的价值.方法 对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2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连续成像技术(造影剂SonoVue),延迟相进行全肝快速扫查寻找异常低增强区.并再次注射造影剂对延迟相发现的异常低增强区进行观察,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以增强CT/MRI、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临床及超声随访结果为参照,计算B型超声、超声造影发现病灶个数,计算并对比两种方法对疾病诊断的漏诊率.结果 采用延迟相全肝扫查联合再次注射SonoVue后,22例患者中,超声造影诊断肝转移瘤4例,B型超声仅诊断2例、漏诊2例;超声造影诊断肝癌或肝癌复发18例,B型超声拟诊14例,漏诊4例.超声造影对22例患者疾病漏诊率为0(0/22),B型超声漏诊率27%(6/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超声发现病灶18个,超声造影检出病变47个,超声造影延迟相新发现病灶29个.结论 延迟相全肝扫查联合再次注射造影剂可提高肝脏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减少疾病漏诊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平;李凯;郑荣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排卵期卵巢动脉在卵泡生长成熟和排卵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正常生育期妇女(正常对照组)和30例排卵障碍患者(排卵障碍组)进行检查,观察排卵周期中卵巢动脉血流灌注情况,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整个排卵周期中,正常对照组卵巢动脉血流较丰富且随排卵动态改变;排卵障碍组始终呈现血流纤细、低振幅高阻力表现.在排卵前期,正常对照组PSV、EDV高于排卵障碍组(P<0.01),RI、PI低于排卵障碍组(P<0.05);在排卵期,正常对照组组卵巢动脉血流速度达峰值,PSV、EDV仍高于排卵障碍组(P<0.01),RI、PI远低于排卵障碍组(P<0.01);在黄体早期,正常对照组流速逐渐下降,RI、PI稍上升,其中EDV仍高于排卵障碍组(P<0.01),RI、PI低于排卵障碍组(P<0.01);两组差异在排卵期和黄体早期较为明显(P<0.01),其中排卵期的卵巢动脉RI>0.72、PI>1.50,出现排卵障碍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9.5%、83.9%.另外,整个排卵周期正常对照组功能侧卵巢动脉RI、PI分别与对侧卵巢RI、PI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分析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卵泡发育成熟情况,为临床辅助受孕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程遵华;项晓宇;董莉;童仙君;谈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及早诊断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本研究通过超声检查对该36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作者:洪英;郭炯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63岁,发现左前臂肿块10年余,明显增大1个月余就诊.患者自述曾有左前臂重物撞击史,但未予治疗.体格检查:左前臂可见鹅蛋大小包块,质软,活动性较好,轻压痛.超声检查所见:左前臂包块处皮下软组织内见大小约35 mm×25 mm×19 mm混合回声区,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以中低回声为主,中央见蜂窝状无回声区,另见少许斑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于包块内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提示:左前臂软组织内囊实性包块.
作者:周亚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颅骨呈圆形光环,脑中线居中,脊柱双光带平行排列,整齐连续.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可显示,胎儿心率 137 次/min ,心律齐,胎儿四肢显示清楚,股骨长约54 mm,腹围约238 mm,胎儿腹部内脏:肝、胃、双肾、膀胱可见,胎儿双侧肾盂无分离.
作者:李宏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27岁,因劳力后胸闷、心悸2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口唇无明显发绀,胸廓无畸形,无压痛,双肺叩呈清音,呼吸音稍粗,双下肺未闻及干啰音,心浊音界无明显扩大,心率85次/min,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右心室肥大.胸部X线片提示:心脏增大,肺动脉充血.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缺损.我院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内径明显增大(RA:50 mm×63 mm,RV:54 mm),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内径增宽(MPA:30 mm,RPA:24 mm),右室壁增厚约9~10 mm,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
作者:常建;张平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结合家兔肢体挤压伤后心肌组织超微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家兔挤压伤后左心功能变化的情况.方法 健康新西兰家兔42只,雌雄不拘,将其随机分为未被挤压组6只(对照组)和挤压伤组36只.挤压伤组应用自制挤压器具按标准制作挤压伤模型,依据解压时间不同将挤压伤组分为:解压即刻组、挤压伤后6 h、12 h、24 h、48 h和72 h,每组6只;应用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测量各组心脏整体功能;透射电镜观察挤压伤前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持续挤压6 h后解压,解压即刻组心脏整体收缩指标及舒张功能指标测值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压后6 h和12 h组左室收缩功能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左室舒张功能在解压后24 h下降为明显(P<0.01).电镜下观察可见挤压伤后心肌细胞线粒体水肿、嵴小梁断裂等改变.结论 严重挤压伤后可致心肌组织继发损伤及心功能障碍,在解压后逐渐加重,至解压后12~24 h达到峰值,持续至伤后72 h后逐渐缓解;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技术能够较精准、客观、快捷评估挤压伤后左室整体功能情况.
作者:郭进春;赖小今;肖欣荣;陶杰;邓旦;陈建中;李昆;胡宗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孕20~40周正常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测量2458例胎儿各房室内径、大血管内径及各瓣口血流速度.对其中854例正常胎儿心脏按不同孕周分为5组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观察的胎儿心脏各项参数中,其中各房室内径和主、肺动脉内径均与孕周呈直线相关(r值分别为0.69、0.68、0.70、0.68、0.73和0.72),而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三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肺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和动脉导管血流速度(S峰、D峰)与孕周的相关关系较差(r值分别为0.33、0.06、0.35、0.04、0.22、0.23和0.09);并进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P<0.05.结论 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心脏各径线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据此可评价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更好地对异常胎心进行筛查.
作者:郭君;梁媛;郭德颖;房敬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毛母质瘤的超声表现及病理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毛母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 根据声像图瘤体内有无钙化可将35例毛母质瘤分为实质有钙化型27例,实质无钙化型8例.术前超声诊断27例实质有钙化型病灶内部见散在点状、斑片状强回声者22例,弧形强回声伴声影5例,超声均能对其做出明确诊断.8例实质无钙化型病灶内均未见钙化强回声,其中6例做出明确诊断,占75%,1例误诊为皮脂腺囊肿,1例误诊为腮腺混合瘤.电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可见大量影子细胞,排列呈片状,伴有嗜碱性细胞.结论 实质内钙化是超声表现为不同形态强回声的病理学基础,影子细胞是诊断毛母质瘤的特征性病理表现;毛母质瘤具有一定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熟悉其表现可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率.
作者:轩维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鞘类肿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1例外周神经鞘类肿瘤中,33例为神经鞘瘤(颈部10例、上肢12例、下肢5例、背部3例、后腹膜3例),为单发性.图像特征以椭圆形实性低回声为主(30/33),边界清晰,有包膜,神经偏向一侧(11/33).8例神经纤维瘤(上肢5例、下肢3例),6例单发者为实性低回声,内部回声尚均匀,呈梭形,两端与神经相连,2例为多发,呈串珠状.结论 超声易发现臂丛神经及四肢神经干与神经肿瘤的关系,声像图的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决定手术方式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查月琴;林和平;沈伟东;董凤林;蔡晓峰;王阿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治疗超声是近10余年来发展并逐步成熟的一种无创治疗新技术,是物理科学应用于医学治疗领域的成功典范.因超声波具有方向性、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可通过以下两方面的用途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一是产生非损伤性的热量或其他机械效应以刺激或加速身体对损伤的正常反映;二是对组织产生可控制的选择性杀灭.中医是指我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医学领域,本文主要介绍治疗超声这一无创治疗新技术在中医领域中的应用,借此表明中医的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高新技术的推波助澜.
作者:李泞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初步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 3 例肺动脉夹层患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3 例肺动脉夹层患者中2例合并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均为动脉导管未闭;另1例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均能准确显示夹层发生部位、剥离的内膜及破口情况.结论 肺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且病程凶险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合并原发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显著扩张.超声心动图是肺动脉夹层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李嵘娟;杨娅;李治安;赵映;裴金凤;张传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58岁,体质量50 kg,反复右下腹疼痛3个月.腹痛发作时,右下腹似触及一包块,有黑便史,大便成形,无黏液血便.体格检查:右下腹似触及一活动性包块,表面光滑、质硬、轻压痛.超声所见:于右侧腹腔内可见一类椭圆形低回声,大小约3.6 cm×2.8 cm×2.6 cm,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分布均匀.
作者:王玉恒;何静;张占超;李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高原地区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9例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高原地区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心动图异常者24例,显示肺动脉收缩压不同程度增高,21例发生右心系统形态改变;超声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右颈部静脉血栓1例,右上肢深静脉血栓2例.结论 声像图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对快速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是我国的高发病和常见病,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是人群中大量乙肝病毒携带的重要原因.因而乙肝孕妇胎儿产前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2年来乙肝孕妇胎儿产前超声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旭晴;孟繁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静脉瘤是静脉血管的局限性囊状瘤样扩张,是一种少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临床可引起局部症状或/和继发血栓.临床诊断方法有CT、MRI、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本研究就我院超声检查中报道的6例外周静脉瘤患者的声像图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咏梅;嵇雪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国云南海埂高原训练基地,海拔1891 m,久居平原的游泳运动员初到高原,由于海拔升高,空气相对稀薄,大气压和组成空气的各种气体分压也相对降低,因此,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缺氧症状和体征.而心肌组织对缺氧比较敏感,急性轻度缺氧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轻度升高等[1].本研究通过对44例男性游泳运动员初入高原与高原训练后的超声心动图对比,探讨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心功能的影响,并筛选出能够反映高原训练心功能变化的敏感的超声心动图指标.
作者:牟秀霞;马然;马云;梁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29岁,右上腹阵发性不适半个月,伴腹胀.体格检查:消瘦,腹部稍膨隆,心肺正常,肝区触痛,质软,脾肋下可触及.实验室检查:三磷酸腺苷(ATP):24 380.3 U/L,谷丙转氨酶(ALT):165.7 U/L,谷草转氨酶(AST):153.5 U/L,碱性磷酸酶(ALP):215.5 U/L,谷氨酰转肽酶(GGT):152.4 U/L,乳酸脱氢酶(LDH):265.0 U/L,球蛋白(GLOB):39.6 g/L.
作者:杜娟;刘健;蒋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20岁,左上腹胀痛3 d.超声检查:胰腺头、体、尾前后径分别为2.4 cm、1.1 cm、4.3 cm,胰尾明显增大,达脾门,形态失常,胰腺头、体、尾实质内弥漫分布多个大小不等的囊性回声,壁薄光滑,内透声清晰,大位于胰腺尾部,大小约3.2 cm×2.7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其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主胰管未见扩张.肝脏及肾脏实质回声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多囊胰腺.
作者:姚延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