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玄;郭世宁;吕发明
中药学实践教学对于新型中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药学专业特点,对中药学实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几点意见,旨在加强中药学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康小龙;姜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现代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该病已成为全球各国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医对本病的研究起步较晚,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AFLD的相关进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考与展望五个方面作一综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作者:王洁;杨旋;乔治园;曾斌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急性腰扭伤是推拿临床的常见病,占临床所有腰痛病证的12%以上,其临床表现为腰骶部肌肉筋膜、棘上棘间韧带、腰椎后关节、骶髂关节等部位的急性损伤.该病的临床治疗多采取保守治疗,中医治疗特别是推拿、针灸的疗效较好.笔者以PubMed,万方网,中国知网为检索工具,通过查阅近10年中外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文献,对单纯推拿治疗、针灸结合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该病的文献进行了分类分析,对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前景及不足进行了展望.
作者:张赫;刘俊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冰硝散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肢体肿胀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冰片加芒硝中药外敷治疗患肢局部.结果 患者肢体肿胀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患者依从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巧燕;张瑞;黄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开展乳腺癌复发危险因素调查,研究乳腺癌的体质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乳腺癌复发的防治寻找方法.方法 运用中医四诊舌面脉体质辨识系统,检测52例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的体质类型,分析乳腺癌康复期体质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康复期患者预后和血瘀质密切相关,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随着病程延长,体质倾向在发生变化,由气虚质向血瘀质转化,使得体质调理成为乳腺癌防治复发的重要思路.结论 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平和质并不是保护性体质;血瘀质,气虚质和阳虚质是影响生存期的重要体质因素;调理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是防治乳腺癌复发的体质干预方法.
作者:翟玉珍;杨彩霞;陈羲;李欣;滕新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非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甲氨蝶呤片7.5mg,1周1次;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1日2次.观察组: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关节压痛数和晨僵时间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症状积分和VA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结论 小针刀结合基础药物治疗非急性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疼痛缓解快、关节功能改善明显的优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谦;陈楠;阚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经前期综合征,属于妇科常见的复杂疾病,可使妇女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改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前期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妇科“月经前后诸证”,散见于“经行情志异常”、“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浮肿”、“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泄泻”等病证中.西医尚无特效疗法,而中医对其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与特色.“肝郁肾虚”是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的重要病机,“补肾填精、疏肝柔肝、行气化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新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治疗风寒感冒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风寒感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治疗后,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小青龙汤治疗风寒型感冒疗效显著.
作者:李晶洁;吕书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口腔牙周病学实习是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积累宝贵经验,以深刻领悟、理解所学的口腔牙周病学知识的过程.牙周病作为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极大影响我国人民口腔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但能从事口腔牙周病专科治疗的医师不多,能够开展规范化牙周治疗的口腔临床医师更少.因此,如何提供口腔牙周病学科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具备牙周基本诊治理念并掌握牙周常规诊疗技术的牙周专科医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现将以往的教学经验及改进方式做一探讨.
作者:刘悦明;张勤;江国庆;邱延菊;杜军;郑伟娟;何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总结近十年热敏灸的临床进展,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2007年至2017年关于热敏灸的发展及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分别从热敏灸的灸感、灸穴、灸量及临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热敏灸大幅度提高了传统艾灸的临床疗效.结论 热敏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颖;热西代·多里坤;刘智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10年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症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不孕症与内膜息肉的位置、息肉的大小、息肉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 对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治疗的患者采取分阶段中药治疗可以提高妊娠率.
作者:高丹;韩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混合痔是肛肠外科常见的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目前术式多采用外剥内扎术,疗效确切.然而,因肛门部解剖特殊,混合痔术后经常出现肛缘部水肿、疼痛等并发症.肛缘水肿是是混合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肛管及肛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隆起或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医药干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张红娟;王军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30天内再住院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特点及预后情况,为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且在出院后30天内因急性加重而发生再次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76例,同时收集病情严重程度相似且未发生30天内再住院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对照.结果 本研究发现:在观察组中排在前三位的中医证型为痰浊壅肺、燥邪伤肺、痰瘀互结;对照组的前三位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壅肺、燥邪伤肺、痰瘀互结;通过3年内的随访,观察组的死亡率为30%,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4,P< 0.01).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发生30天再住院的COP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发生频数占前两位的分别是痰浊壅肺和燥邪伤肺,提示在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应注意痰邪和燥邪的治疗;反复发生30天再住院的COPD患者的预后较差.
作者:陶思冥;陈彦竹;李争;王兵;李风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滑膜炎,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可侵蚀滑膜、软骨和骨组织,晚期可引起关节结构破坏,导致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严重受损,同时还可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内脏器官.临床治疗不仅在于迅速控制急性期症状,起居、心理、饮食、关节功能锻炼等护理项目亦应重视.笔者从事中医风湿病护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在改善临床症状上收获良效.
作者:董娟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参苓白术散是临床经典方,适用于脾虚湿盛证,也可用于肺损虚劳诸症,为“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此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小儿厌食症等消化系统疾病,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临床经过辨证施治,可取良效.随着中医药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参苓白术散在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应用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李方圆;邓明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风是临床多发病,其主要的后遗症是偏瘫.脑卒中6个月以后,因偏瘫而需住院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中,只有60%能够达到独立进行些简单日常活动的能力,约有85%的患者会有一侧上肢功能障.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进展,对针灸治疗中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蒋丽;米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的常见危险因素,也是全球范围医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现今,高血压病已成为威胁新疆各族群众的主要疾患.本文立足新疆特殊的地域气候特点,初步探讨西北燥证与高血压病的内在联系,从高血压与西北燥证主证及兼证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和阐述新疆地区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治特色.
作者:毛丽旦·阿扎提;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管理者对医院实施的52个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和需求情况,为医院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中医医院临床科室中涉及护理方案的36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 87.50%的护理管理者认为,中医护理方案对于中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4.37%的护理管理者,认为中医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结论 新疆地区护理管理者对“中医护理方案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有较高的认识度,但存在中医基础知识薄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而不能适时变通等问题;加强护理管理者的在职培训,是保证中医护理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作者:高园;何新荣;孙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巢功能低下模型,探讨国医大师班秀文补肾方剂——班氏促卵助孕汤对雷公藤多苷致卵巢功能低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今后用中药治疗卵巢功能低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选择有正常动情周期的7~8周的育龄期SD大鼠,连续雷公藤多苷片以40mg/kg·d灌胃10周造模成功后,将4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5组,加上正常对照组,共6组.中药治疗组:分别给予给班氏促卵助孕汤中药原液1.02g/100g·d、0.507g/1 00g·d、0.254g/100g·d,每次0.5mL/100g,连续2周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先给予戌酸雌二醇0.028mg/mL浓度,每次以0.5mL/100g灌胃,连续4天;然后给予醋酸甲羟孕酮片0.172mg/mL浓度,每次以0.5mL/100g灌胃,在第4天灌胃一次,停1天后,继续按以上序贯方法用药,连续两周.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造模后按每天0.5mL/100g纯净水灌胃,共2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计算卵巢指数、石蜡切片,观察卵巢的形态学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六项水平.结果 连续中药给药和西药序贯治疗2周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停止后一般情况有所改善,但恢复速度比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慢.模型组的动情周期、卵巢指数、E2和P分泌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药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治疗组和西药组的动情周期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卵巢指数提高(P<0.05),E2和P分泌增加(P<0.05),生长卵泡数和黄体数数量增加(P<0.05).但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在动情周期和卵巢指数、E2和P的分泌以及生长卵泡、黄体数上差异均不明显(P均> 0.05).结论 连续雷公藤多苷40mg/kg·d灌胃10周后,对雌性大鼠有一定的生殖毒性,可降低卵巢功能;班氏促卵助孕汤能明显改善卵巢功能低下状况,调节卵巢功能.
作者:何国珍;杨美春;谢桂珍;岑妍慧;梁艳红;赵飞兰;钟健丽;陈晓萍;黄香凝;韦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全国高等院校主要以课堂授课的形式传授医学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工作能力.《温病学》是中医学必修课程,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沟通临床与基础的桥梁.笔者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对《温病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提出教改思路.
作者:段沐含;刘新;黄刚;李靖;邓宁;黄雄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