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方法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郭汉敏;俞辉

关键词:萆薢渗湿汤, 氟康唑, 复杂型VVC,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萆薢渗湿汤联合氟康唑、单用加味萆薢渗湿汤、单用氟康唑三种方法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简称复杂型VVC)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杂型VV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西药对照组(A组)、中药对照组(B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C组),每组各50人.A组以单用氟康唑口服治疗,B组以单用中药方加味萆薢渗湿汤口服治疗,C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B组的加味萆薢渗湿汤治疗.三组患者均在用药一个疗程后开始观察疗效,并随访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中西药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对照组,组间比较亦呈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的复发情况,中西药联合组的复发率较中、西药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萆薢渗湿汤联合氟康唑治疗复杂型VVC,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明显减少了疾病复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的生活质量.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是小儿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欲不佳或食量减少为特点的小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儿食欲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使其他系统疾病的易感性增加.随着中医、西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陈珊红;周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穴位冷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冷冻疗法与常规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标准,将4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在肺俞、膻中、风门穴位上用液氮穴位冷冻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在相同穴位上以白芥子、甘遂、元胡、细辛各适量制作成天灸膏治疗,穴位轮用,每周或隔10日治疗1次.于每年夏至后一个多月内即“三伏”天进行治疗,每年冻灸2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ACT总计分:与治疗前的自身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新疆地区,使用液氮穴位冷冻天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天灸疗法.

    作者:王东;景福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特色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护理治疗后,评价护理前后两组的SCL-90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化、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偏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这个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扶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指导中药学专业毕业专题实习的体会

    毕业实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专题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科研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即将走上社会的预演.以学生为中心、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是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笔者对指导中药学专业毕业专题实习过程中的体会、经验,做了总结,兹以报道,以飨同道.

    作者:张海英;陈良;姜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医联动”形势下突出中医药特色以提高医疗质量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提出了新理念,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融入到医院管理实践中去深入研究,打造服务品牌,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贾慧芳;阎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继发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虽能控制病情进展,但其副作用亦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医药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及研究方面有着长足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白佩佩;刘春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盆腔脏器脱垂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地治疗轻度盆腔脏器脱垂.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出非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方法.结果 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锻炼、子宫托、中医治疗等,要因人而异地选择治疗方案.结论 应不断探索盆腔脏器脱垂的新治疗方法,结合非手术疗法禁忌证及适应证,为患者选择规范化、个体化的疗法,尽量避免复发及并发症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晓勤;郭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九仙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体会

    慢性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西医通常将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国内资料显示,因慢性咳嗽就诊的患者占同期呼吸科门诊总量的20%左右.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西医药在治疗慢性咳嗽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治标不治本,且不能保证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导致疗效下降.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讲求标本同治、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笔者九仙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验之临床,获效颇丰,兹以介绍.

    作者:许早荣;郑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埋线PGA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临床确诊为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埋线组采用PGA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埋线针针刺法(不埋线).结果 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治疗后埋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67%,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6.67%,埋线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晶;丁震宇;尹改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耳穴贴压法治疗大学生失眠60例

    目的 研究耳穴贴压对在大学生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在校大学生失眠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后,以枕、皮质下、交感、缘中、及神门穴作为主穴,以心、脾、肾、肝、胆作为辨证取穴,对患者进行耳穴贴压干预.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病证诊断评分,分数≥7分为失眠患者,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耳穴贴压治疗.辨证分型包括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脾不和五类.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分数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数下降(P<0.01).结论 耳穴贴压配穴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晓宇;王蝶;赵华;阿尔曼江·黑力力;杨惠钦;马华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地区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189例PMOP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民族等,参考《中医虚证辩证参考标准》和《血瘀证诊断标准》以及刘庆思主编的《实用骨质疏松防治指南》,结合西北燥证辨证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分析乌鲁木齐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相关性.结果 入选的189例患者中,有104例肾虚血瘀证(占55.03%),34例肝肾阴虚证(占18.52%),29例脾肾两虚证(占15.34%),21例肾精亏虚证(占11.11%).乌鲁木齐PMOP发生率与年龄、民族、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以及骨扫描值关系密切(P<0.05).结论 乌鲁木齐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存在相关性,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可降低PMOP发生率.

    作者:吕刚;杨新军;苗德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种方法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萆薢渗湿汤联合氟康唑、单用加味萆薢渗湿汤、单用氟康唑三种方法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简称复杂型VVC)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杂型VV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西药对照组(A组)、中药对照组(B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C组),每组各50人.A组以单用氟康唑口服治疗,B组以单用中药方加味萆薢渗湿汤口服治疗,C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B组的加味萆薢渗湿汤治疗.三组患者均在用药一个疗程后开始观察疗效,并随访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中西药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对照组,组间比较亦呈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的复发情况,中西药联合组的复发率较中、西药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萆薢渗湿汤联合氟康唑治疗复杂型VVC,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明显减少了疾病复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汉敏;俞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差异.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1 88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PLDD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按照改良的Maenab标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等一般指标.结果 两组随访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3.6% vs对照组92.6%,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2±1.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3±0.4)d、住院时间为(12.3±3.1)d、住院治疗费用为(6.4±0.6)千元,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3±3.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0.4±3.2)d、住院时间为(22.3±5.2)d、住院治疗费用为(15.3±3.3)千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对于LDH的治疗有效率相当,但前者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秋鹤;康麟;艾尼瓦尔·艾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治未病”思想中.现代研究指出,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给患者造成精神乃至生活方面的严重创伤.因此积极有效的进行二级预防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李翻;陈红霞;邵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北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西北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为同级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西北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开展覆盖率为100%;开展6项及以上中医护理技术的科室占83.87%,但缺乏专科中医护理技术的系统评价.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缺乏等影响了临床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作者:高园;翁迪华;孙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湿疮证治概述

    湿疮,西医称之“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具有湿疹皮损多样性、易复发、瘙痒剧烈、渗出倾向等临床特点.《医宗金鉴》是清代医家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湿疮”一证有详细记载,从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证治用药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对湿疹的临床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文俊;鲁雅楠;李佳玲;周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60)和早期组(n=60).常规组予常规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早期组予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统计对比两组的预后状况.结果 早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3个月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谢卫娜;谢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血压中医证素研究探析

    证素辨证体系是由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峰教授等为代表的部分中医研究者提出并建立的一种新型的辨证方法,主要从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方面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近年来广受中医界学者认同与传播.随着证素辨证体系在高血压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相对满意的临床效益.现就近年来高血压中医证素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吴梦如;许红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熏蒸联合甲钴胺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甲钴胺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维吾尔族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甲钴胺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联合组在甲钴胺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和神经传导作用测定.结果 ①TSS评分:组内比较,三组的T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有显著性统计差异(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甲钴胺组组间比较,TSS评分有显著性统计差异(P<0.05).②感觉神经速度测定(SCV):治疗后,3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组间比较,联合组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运动神经速度测定(MCV):治疗后,3组运动神经中正中神经、腓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联合组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甲钴胺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任小娟;尹辉;郭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概况

    本文对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进行综述,主要涉及普通针刺、电针、火针、穴位埋线及特殊针刺、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闪罐、针刺结合穴位贴敷、针刺结合推拿、针刺结合药物等治疗方法,发现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较好,并对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作一分析.

    作者:黄超;赵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