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宝贵教授治疗淋证经验浅析

郭敏;张玉岭;陈宝贵

关键词:名老中医, 陈宝贵, 淋证, 临床经验
摘要:陈宝贵,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陈教授从医50载,擅长治疗老年脑病及脾胃病,并创建了“老年性痴呆从‘神’论治”和“治胃九法重建脾胃生理功能”的学术思想.陈师不仅在脾胃病及脑病方面造诣深厚,且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方面也效如浮鼓,笔者曾侍诊于侧,受益匪浅,今择陈师运用经方验案,以飨同道.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屑病明清医家证治经验研究

    本文通过对明清主要文献中“干癣”、“风癣”、“白壳疮”、“蛇虱”、“疕风”、“白疕”、“松皮癣”、“银钱疯”等病名、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信息的采录、辨识、整理,概括出这一时期医家对银屑病分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认识与经验,通鉴古义,以资今治.

    作者:鲁雅楠;李佳玲;陈文俊;周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单侧忽略的方法浅析

    收集整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英文数据库中,近十五年来应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单侧忽略的文献,总结出运用针灸治疗单侧忽略的方法主要为头皮针疗法、头针结合体针疗法、电针疗法.研究发现,目前尚缺乏对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疗效较明显的针灸治疗方案.

    作者:热西代·多里坤;李永凯;李盼;刘智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与开腹腹膜透析置管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与常规开腹腹膜透析置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确诊需要行腹膜透析置管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自愿分为腹腔镜组(50例)和常规开腹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等.结果 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常规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用高于常规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及疗效均较好.

    作者:李赞林;李义亮;阿里木;李松;祝志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泄热治疗脑出血(稳定型)中医实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泄热治疗脑出血(稳定型)中医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稳定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活血化瘀、通腑泄热治疗.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神志、肌力、言语恢复情况,血压、心率、排便的情况,头颅CT、MRI的演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头颅CT、MRI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O.01);在肌力、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通腑泄热治疗脑出血(稳定型)中医实证,可明显促进患者意识恢复、降低颅内压、促进血肿吸收(不遗留中风囊,完全吸收,无占位效应)、稳定生命体征、促进肌力恢复、降低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世臣;姚能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新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以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弥漫性过度沉积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一种疾病,是一切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学基础.随着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加重,可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积极防治肝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早期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西医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抗纤维化药物.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比较优势.

    作者:范灵芝;王晓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高等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本文从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入手,重点分析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中医专业高教教师在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及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以期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沙塔娜提·穆罕默德;毕肯·阿不得克里木;燕雪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继发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虽能控制病情进展,但其副作用亦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医药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及研究方面有着长足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白佩佩;刘春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地区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189例PMOP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民族等,参考《中医虚证辩证参考标准》和《血瘀证诊断标准》以及刘庆思主编的《实用骨质疏松防治指南》,结合西北燥证辨证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分析乌鲁木齐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相关证候相关性.结果 入选的189例患者中,有104例肾虚血瘀证(占55.03%),34例肝肾阴虚证(占18.52%),29例脾肾两虚证(占15.34%),21例肾精亏虚证(占11.11%).乌鲁木齐PMOP发生率与年龄、民族、遗传因素、营养因素以及骨扫描值关系密切(P<0.05).结论 乌鲁木齐PMOP发病规律与西北燥证存在相关性,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可降低PMOP发生率.

    作者:吕刚;杨新军;苗德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周光教授基于慢性荨麻疹发作时间规律辨证论治经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周光教授基于荨麻疹发作时间规律辨证论治经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典型病例共110例,随机对照实验,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在中药汤剂基础上同时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86%(44/58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69.23%(36/52例);复发率比较,治疗组随访12周共复发6例(31.58%),对照组共复发8例(57.14%).结论 周光教授经验方在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及降低复发率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可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提供有效选择.

    作者:李佳玲;陈文俊;鲁雅楠;周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治未病”思想中.现代研究指出,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给患者造成精神乃至生活方面的严重创伤.因此积极有效的进行二级预防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李翻;陈红霞;邵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维吾尔文版MMSE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目的 分析维吾尔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U)在维吾尔族人群中应用的信度、效度,以满足科研课题的需求.方法 对86例55~75岁以上、不同文化程度的维吾尔族患者进行MMSE-U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MSE-U的克朗巴赫(Cronbach's)α系数=0.906,提示MMSE-U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随机抽取30人,用MMSE-U问卷进行重测,结果两次重测总分的相关系数r=-0.720(P< 0.05);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对维吾尔文版MMSE-U各个亚项贡献因子对痴呆筛查效度进行评价,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SE-U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适合应用于维吾尔族人群认知功能的评估.

    作者:帕丽丹·吾术尔;米热班·依明;花锐;沙地克·沙吾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女性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现状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的简称,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供氧与需氧不平衡而引起的心脏病,绝大多数(95%~99%)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除此之外还有炎症、痉挛、栓塞等多种病因可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本病发生,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MADD)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主要临床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女性CHD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容易合并MADD,发生率约为29.5%,在身心医学领域中,CHD与MADD有双向的作用联系,两种疾病有很强的共现关系,且相互影响预后,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增加、预后不良.

    作者:白贺霞;盘晓芳;宋晨薇;王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目的 调查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采样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正在进行临床实习的研究生中随机抽取研一、研二、研三研究生各50人,共150人.结果 多数研究生认为在实习阶段非常有必要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尽管在本科实习阶段或者研究生实习岗前培训时进行过相关的培训.结论 大部分研究生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强烈的主观意愿,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提升效果欠满意.故,对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临床带教指导、反复的正规培训、场景模拟、临床实践等方式来逐渐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黎立;周泓宇;司裕;何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北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西北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为同级医院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西北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开展覆盖率为100%;开展6项及以上中医护理技术的科室占83.87%,但缺乏专科中医护理技术的系统评价.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缺乏等影响了临床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作者:高园;翁迪华;孙玉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初探

    目的 借鉴临床药学的工作开展,结合中医药临床治疗特点,初步探索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方法 梳理临床药学培养模式,分析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及特殊性,以临床药师工作经典模板为底本,设计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内容.结果 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在诊疗方案评价、用法用量界定、中药质量管控等方面存在自身特殊性,并衍生出一系列开展用药教育等药学服务,提供药学信息等多个方面的新内容.结论 本工作初步构建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推动中药临床药学深入发展.

    作者:李茜;范芳芳;姜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疆哈萨克族饮食、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概况

    饮食是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人赖饮食水谷以生长.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饮食偏嗜与中医体质、疾病的相关性,以及新疆哈萨克族饮食特点与中医体质、疾病的相关性的文献研究,发现:饮食、中医体质与疾病相互见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形成;结合中医体质学理论,进行体质辨识,可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度;通过饮食与体质调节对新疆哈萨克族疾病防治将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古丽贾娜提·热合买提江;刘爱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输卵管积水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0例和中西药组50例.西药组采用静点抗生素10天,中西药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理疗结合静点抗生素治疗10天.观察两组输卵管积水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子宫内膜类型等指标.结果 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均能改善子宫内膜荣受性.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积水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朝霞;王建荣;胡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沈宝藩教授辨治高脂血症思路探析

    我师沈宝藩教授,现为国医大师,是全国必须继承的名老中医药专家.曾多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优秀指导老师,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首席专家,擅长运用中西两法诊治心脑血管病,现将随师学习有关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整理简报如下.

    作者:万智;仝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规培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施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培)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并轨培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显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以专培与规培并轨实行为背景,浅谈中医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过程当中存在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促进中医教育的发展.

    作者:王玲;李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埋线PGA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临床确诊为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埋线组采用PGA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埋线针针刺法(不埋线).结果 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治疗后埋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6.67%,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6.67%,埋线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晶;丁震宇;尹改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