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现状

白贺霞;盘晓芳;宋晨薇;王晓峰

关键词:冠心病, 女性冠心病, 抑郁障碍
摘要: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的简称,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供氧与需氧不平衡而引起的心脏病,绝大多数(95%~99%)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除此之外还有炎症、痉挛、栓塞等多种病因可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本病发生,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MADD)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主要临床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女性CHD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容易合并MADD,发生率约为29.5%,在身心医学领域中,CHD与MADD有双向的作用联系,两种疾病有很强的共现关系,且相互影响预后,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增加、预后不良.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血瘀型与ACT-A、sFlt-1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激活素A(ACT-A)联合血清孕酮(PCOG)检测血瘀型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血瘀型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宫内妊娠5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T-A、sFlt-1的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COG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ACT-A、sFh-1、PCOG对异位妊娠血瘀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异位妊娠血瘀型组的PCOG、ACT-A明显降低,sFlt-1水平明显高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lt-1、PCOG、ACT-A检测血瘀型异位妊娠的灵敏度分别为30%、38%、82%,特异度分别为99%、88%、52%.结论 ACT-A检测对血瘀型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葛崇华;李琳锋;热米拉·阿布力克木;程慧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医联动”形势下突出中医药特色以提高医疗质量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提出了新理念,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融入到医院管理实践中去深入研究,打造服务品牌,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贾慧芳;阎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湿疮证治概述

    湿疮,西医称之“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具有湿疹皮损多样性、易复发、瘙痒剧烈、渗出倾向等临床特点.《医宗金鉴》是清代医家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对“湿疮”一证有详细记载,从发病部位、临床表现、证治用药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对湿疹的临床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文俊;鲁雅楠;李佳玲;周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治未病”思想中.现代研究指出,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给患者造成精神乃至生活方面的严重创伤.因此积极有效的进行二级预防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李翻;陈红霞;邵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医学生实习阶段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他们未来从事什么专业,在哪一个学科上发展,甚至关系到是否从事医疗行业.带教老师在医学生实习阶段起着主导作用.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心理变化较大,原因往往在于突然进入临床带来的不适应,此时如果可以得到带教老师的正确指导,将有助于医学生未来道路的发展,有效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兹撰此文,分析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苗德胜;吕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盆腔脏器脱垂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地治疗轻度盆腔脏器脱垂.方法 查阅文献,总结出非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方法.结果 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锻炼、子宫托、中医治疗等,要因人而异地选择治疗方案.结论 应不断探索盆腔脏器脱垂的新治疗方法,结合非手术疗法禁忌证及适应证,为患者选择规范化、个体化的疗法,尽量避免复发及并发症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晓勤;郭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差异.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1 88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PLDD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按照改良的Maenab标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等一般指标.结果 两组随访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3.6% vs对照组92.6%,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2±1.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3±0.4)d、住院时间为(12.3±3.1)d、住院治疗费用为(6.4±0.6)千元,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3±3.1)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0.4±3.2)d、住院时间为(22.3±5.2)d、住院治疗费用为(15.3±3.3)千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对于LDH的治疗有效率相当,但前者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秋鹤;康麟;艾尼瓦尔·艾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OPD煎膏剂浓缩、收膏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COPD煎膏剂浓缩、收膏工艺的控制参数.方法 结合传统浓缩、收膏经验技术,测定COPD煎膏剂在制备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密度和含水量两个参数,运用综合评分的方法优选出佳制成品的相对密度和含水量,规范COPD煎膏剂制备的浓缩、收膏过程.结果 COPD煎膏剂的相对密度和含水量两个参数稳定可靠,二者呈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相对密度和含水量可作为COPD煎膏剂浓缩、收膏工艺的控制指标.

    作者:葛朝伦;赵翡翠;陈良;贾春燕;张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研究进展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继发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目前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虽能控制病情进展,但其副作用亦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医药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及研究方面有着长足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白佩佩;刘春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拟温阳利水方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口服温阳利水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DNB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阳利水方.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彩色超声多普勒膀胱残余尿量测定、中医证候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的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P<0.05).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更好(P<0.01).结论 自拟温阳利水方联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变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硫辛酸注射液静点治疗.

    作者:赵飞;魏玉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评分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脉内血栓形成引起的内科急症.在制定诊疗方案前,对ACS患者进行危险评分,能有效评估相关风险,避免心脏急性事件(MACE)的发生.ACS中医辨证分型与ACS危险评分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ACS危险评分、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真;刘亚茹;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种方法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萆薢渗湿汤联合氟康唑、单用加味萆薢渗湿汤、单用氟康唑三种方法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简称复杂型VVC)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杂型VV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西药对照组(A组)、中药对照组(B组)、中西药联合治疗组(C组),每组各50人.A组以单用氟康唑口服治疗,B组以单用中药方加味萆薢渗湿汤口服治疗,C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B组的加味萆薢渗湿汤治疗.三组患者均在用药一个疗程后开始观察疗效,并随访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中西药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及中药对照组,组间比较亦呈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的复发情况,中西药联合组的复发率较中、西药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萆薢渗湿汤联合氟康唑治疗复杂型VVC,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明显减少了疾病复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汉敏;俞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与开腹腹膜透析置管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与常规开腹腹膜透析置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确诊需要行腹膜透析置管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自愿分为腹腔镜组(50例)和常规开腹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等.结果 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常规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用高于常规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及疗效均较好.

    作者:李赞林;李义亮;阿里木;李松;祝志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60)和早期组(n=60).常规组予常规针灸联合康复锻炼,早期组予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统计对比两组的预后状况.结果 早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3个月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谢卫娜;谢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目的 总结近五年来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情况,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近五年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原发性痛经(PD)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中,中药口服、外敷、针灸、推拿等疗法的临床疗效均优于西药治疗,且远期疗效明显,长期应用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中医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星;张晓婷;刘俊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

    脑卒中(Stroke),属中医学“中风”病证范畴,又名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突然起病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等为主.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症、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医对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研究文献见诸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张艳秀;李和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陈宝贵教授治疗淋证经验浅析

    陈宝贵,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陈教授从医50载,擅长治疗老年脑病及脾胃病,并创建了“老年性痴呆从‘神’论治”和“治胃九法重建脾胃生理功能”的学术思想.陈师不仅在脾胃病及脑病方面造诣深厚,且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方面也效如浮鼓,笔者曾侍诊于侧,受益匪浅,今择陈师运用经方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郭敏;张玉岭;陈宝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中国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约有75%的患者属于高同型半胱氨酸型.Hcy水平升高并伴有高血压是危险系数高的,可使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的速度加快,所造成的风险比高Hcy血症和其他的危险因素共同发作的风险更高.随着中医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实验研究的开展,其疗效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现将国内近年来有关H型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雅文;何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特应性皮炎与丝聚合蛋白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型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干燥、瘙痒、皮损多形性并有渗出倾向,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血清IgE增高等特点,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近些年来,A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大量临床文献研究发现,遗传因素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主要的易感因素,有学者指出特应性皮炎属多基因遗传病.大量文献报道指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丝聚合蛋白基因(Filag Grin,FLG)相关,兹以综述.

    作者:周蔓钰;左文慧;刘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目的 调查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采样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正在进行临床实习的研究生中随机抽取研一、研二、研三研究生各50人,共150人.结果 多数研究生认为在实习阶段非常有必要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尽管在本科实习阶段或者研究生实习岗前培训时进行过相关的培训.结论 大部分研究生对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强烈的主观意愿,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提升效果欠满意.故,对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临床带教指导、反复的正规培训、场景模拟、临床实践等方式来逐渐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黎立;周泓宇;司裕;何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