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风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王浩;田壮;郭凌阁;王锐;史玉宝;曾燕

关键词:防风, 产地加工, 质量评价
摘要:目的 依据文献和产地考察,明确防风产地加工工艺的具体参数.方法 采集同一地块,同一生长年限的栽培防风药材鲜品,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两个因素,以水分、升麻素苷、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为指标,优选佳产地加工工艺.结果 防风产地佳加工工艺为将药材鲜品晾晒3~4d,至5~6成干(含水量25%)左右时,放入烘房以40℃烘12h.结论 新的防风产地加工方式,既保证了防风药材含量不受影响,又大大缩短了防风药材的加工时间.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阅读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针剂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及减少西药毒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观性较强,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评价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作者:努尔扎代木·麦麦提;李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青光眼是一种眼科常见的疾病,致盲率高,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1],临床发现,患者术后睡眠质量与疗效有重要关系.本文通过对84例患者不同护理方法,探讨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的效果差别.

    作者:李爱红;董红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痰法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目的 探讨化痰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运用.方法 对近5年来关于补肾健脾理气化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运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主责肾、脾、肝的功能失调,痰瘀是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属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以补肾化痰、健脾化痰、疏肝行气化痰为多见.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化痰法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改善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性激素等情况,特别在降低体重指数、调节糖脂代谢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夏波;孙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探究

    目的 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进行临床观察,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诊治并且同意参加本项研究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自拟“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内容包括:舌苔、脉象、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等.参考《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数据,探索出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包括主证、兼证.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例患者中,23例肝肾阴虚,占23%;77例脾肾阳虚,占77%;7例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占7%;3例脾肾阳虚兼心阳虚,占3%;1例脾肾阳虚兼气血亏虚,占1%.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与年龄、体重、锻炼、日照、营养因素关系密切(P均< 0.05).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有两个主证和一个重要兼证.围绝经期女性以肝肾阴虚为主证,其余绝经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女性以脾肾阳虚为主证,高龄女性合并严重的脆性骨折多以脾肾阳虚兼气虚血瘀.由于3例兼有心阳虚患者合并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1例兼有气血亏虚患者合并有左股骨颈骨折并进行全髋置换,术后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故心阳虚及气血亏虚不作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兼证.

    作者:朱玉翔;吕刚;吴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血压昼夜节律及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揭示性激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高血压科住院的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及血压正常的女性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血压昼夜节律划分为杓型组(20)、非杓型组(40).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脂、空腹血糖、性激素水平,同时采用彩超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各组的E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与杓组相比,非杓型组的E2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更年期女性高血压各组的IMT明显增厚(P<0.05).与杓型组IMT相比较,非勺形组IMT明显增厚(P<0.05).(3)IMT的厚度与E2呈负相关(P<0.01).(4)分别以IMT作为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低雌激素水平是影响绝经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中内膜增厚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危险因素.

    作者:葛丽;许红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特点临床研究现况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总结,发现将中医体质学应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突出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个体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合理适度的饮食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施治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盛华;李凯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及疾病预后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临床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肿瘤标记物普遍偏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辨证分型先见于诸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李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体会与探索

    教育部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对全国各个中医类高校进行专业认证的同时,也为各个中医药院校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借此契机,我校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中医的教育教学在具体实施时,适当的对临床实践和情感教学目标的侧重,并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切实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通过对学生学习后的各方面反馈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促进了教学相长,开拓了培养中医学专业人才的思路.

    作者:戴明;伊凡;史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半夏汤加味治疗NSCLC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小半夏汤加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在运用化疗药的同时采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半夏汤加味,比较两组防治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结果 恶心呕吐情况:两组化疗第1d,试验组有9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有12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第2d至第7d,试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疗效:试验组治愈24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1例,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半夏汤加味配合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单用托烷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有效地改善肺癌联合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刘述梅;许玲;周益凡;吕书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形成性评价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效果评价.《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重要桥梁.通过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对教与学两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不断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娟;田小飞;刘智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癌症患者失眠的研究现状分析

    癌症患者失眠概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其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而睡眠对所有个体而言都是与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内服中药治疗、中医外治法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医药解决肿瘤患者失眠的方法.

    作者:朱玲;吕书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防风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目的 依据文献和产地考察,明确防风产地加工工艺的具体参数.方法 采集同一地块,同一生长年限的栽培防风药材鲜品,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两个因素,以水分、升麻素苷、5-0-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为指标,优选佳产地加工工艺.结果 防风产地佳加工工艺为将药材鲜品晾晒3~4d,至5~6成干(含水量25%)左右时,放入烘房以40℃烘12h.结论 新的防风产地加工方式,既保证了防风药材含量不受影响,又大大缩短了防风药材的加工时间.

    作者:王浩;田壮;郭凌阁;王锐;史玉宝;曾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龙血竭片联合生肌止痛熏洗剂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龙血竭片联合生肌止痛熏洗剂治疗血栓性外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科及昌吉州中医医院就诊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生肌止痛熏洗剂治疗.治疗组加用龙血竭片.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评分.结果 在治疗的第2d、第4d和第6d时,治疗组疼痛及肛缘肿物大小,疼痛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血竭片联合生肌止痛熏洗剂治疗血栓性外痔,能显著减轻患者痔的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惠永锋;阿衣古丽;苗宪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七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

    目的 建立7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方法 对7种医院制剂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进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 的适用性试验及控制菌检查方法 的适用性试验.结果 7种医院制剂均对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有不同强弱的抑菌作用,控制菌可按常规法检查.结论 对医院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适用性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张明君;古丽巴哈尔·托乎提;杨玲玲;李小燕;顾金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述要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可激发人体抗病祛邪、除旧布新的能力,通过恢复消化性溃疡的攻击因子与保护因子间的平衡性,进而取得疗效,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成本低等诸多优势.本文从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角度,梳理胃溃疡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以期为应用方域性诊疗方案治疗胃溃疡的研究寻找依据.

    作者:江泽丽;史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牙痛的调养

    目的 通过对牙痛的分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并给出相应的中医治疗和调护方法 .结果 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口腔自我护理依从性,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

    作者:王丽;雷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

    1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且近年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长速度达3%~4%[3],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但是随着治疗的方法及治疗过程的复杂、漫长,由此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副反应等多种问题随之而来,据相关研究显示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65%会发生疲乏,而接受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82%~96%会发生疲乏,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约70%以上会发生疲乏[4-6].

    作者:杨萍;李蘩漪;陆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支气管和肺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的特征.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将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彦稳;杨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 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的含量影响.方法 通过对不同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 的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和山奈素含量测定,探索佳的采收时间和干燥方法 .结果 红花黄色至黄红色采摘两种指标性成分含量较高,大红色再采摘,含量降低很多;45℃烘干两种成分含量较高.结论 红花采摘应在早到中期;干燥方法应选用45℃烘干.

    作者:张彦;张砾岩;李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穴位贴敷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与护理干预

    面瘫是病毒感染所致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颊动作失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具有突发性、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1],我国城市人口发病率达38/10万[2].该病发作不受年龄限制,发病后病人面部往往难以完成皱额、露齿、闭目、鼓嘴等基本生理动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医认为面瘫是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并把面瘫分风寒袭络型面瘫和风热袭络型面瘫,其中风寒袭络型面瘫发病率高,占发病人数的90%[3],中医治疗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治疗效果佳,故穴位贴敷治疗面瘫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对82例面瘫患者采取穴位贴敷治疗,配合以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娟;吴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