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癌症患者失眠的研究现状分析

朱玲;吕书勤

关键词:癌症, 失眠, 中医治疗
摘要:癌症患者失眠概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其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而睡眠对所有个体而言都是与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内服中药治疗、中医外治法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医药解决肿瘤患者失眠的方法.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敷脐疗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目的 了解同前已研究领域中药敷脐疗法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研究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 查阅大量有关中药敷脐疗法治疗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文献,对中药敷脐疗法的相关研究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前人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研究提供帮助.结果 与结论 中药敷脐疗法对胃肠功能恢复有效.

    作者:翁丽丽;段绍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概况

    本文概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疗,回顾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历程,通过归纳整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中医体质学相关研究的文献,旨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合适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作者:王璇旖;王红;杨立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50例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通过对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及50例骨关节炎(OA)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同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骨关节炎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组以痰瘀痹阻证多见,OA组以肝肾亏虚证多见;RA组的PT、APTT、DD、FIB、ESR、CRP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高于O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明显不同于OA患者.

    作者:杨小莉;甘永勇;陈慕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医体质特点临床研究现况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总结,发现将中医体质学应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突出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个体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合理适度的饮食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施治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盛华;李凯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阅读近10年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针剂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及减少西药毒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主观性较强,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评价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作者:努尔扎代木·麦麦提;李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牙痛的调养

    目的 通过对牙痛的分型,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并给出相应的中医治疗和调护方法 .结果 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口腔自我护理依从性,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率.

    作者:王丽;雷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探讨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10年医学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活动与细胞因子、微RNA(microRNAs,miRNA)和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马欣蕾;照日格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学生认知风格现状思考课程整合理念下中医诊断学教学设计策略

    目的 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探讨课程整合理念下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新思路.方法 采用镶嵌图像测验判断认知类型,比较各班级内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从个体学习者和班集体两个维度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分析课程整合理念对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设计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案.结果 不同班级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不尽相同(P<0.05);就两种认知风格学习者的构成比而言,其在2016届各班级间无差异(P> 0.0167),但在2015届却表现为中医班有别于针推班(P< 0.0167)和中西医班(P<0.0167).结论 认知风格的差异存在于学习者之间及班级之间;课程整合理念的适用性取决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与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在专业课程体系内和教材自身范围内整合教学内容以分别匹配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案的新策略.

    作者:史红;薛哲;周雪明;陈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及疾病预后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临床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肿瘤标记物普遍偏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辨证分型先见于诸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李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

    慢性咽炎为临床常见病及难治病,具有症状顽固,易反复发作,发病率高等特征,属中医“喉痹”病证范畴.养阴清肺汤,是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良好的养阴、清肺、解毒利咽的作用,被后世广泛运用于喉痹的治疗.近10年来,临床医家应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喉痹的大量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从喉痹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养阴清肺汤方源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黄小玲;安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因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殖所致的恶性髓系疾病.本篇论文汇总了近年来通过中医以及西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文献概论,同时也汇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旦木仁苏荣·巴力吉德;秦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玫瑰花胶囊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

    目的 对以玫瑰花为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玫瑰花胶囊,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进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研究.方法 根据人口服推荐用量,设样品低、中、高剂景组分别为200、400、800m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同时设一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分别给予10、20、40mg/mL的玫瑰花胶囊溶液,给药体积为20mL/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胚芽油,1次/d,连续30d.结果 该样品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无影响;具有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的作用;能减少或抑制疲劳小鼠血清尿素氮的产生;具有促进小鼠的肝糖原储备的作用;能减少小鼠运动后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结论 玫瑰花胶囊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

    作者:张丽;赵国玉;张钰菁;王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正常高值血压的防治研究进展

    正常高值血压者较理想血压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需引起更多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中医防治、西医流行病学、危害及危险因素、西医防治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此群体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海平;林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崩漏临床辨证思维分析

    目的 探讨崩漏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 及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10年临床崩漏辨证论治类文献资料及结合导师临床论治经验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纳、总结、分析,探讨崩漏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及研究进展.结果 崩漏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分为: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论辨证,奇经八脉理论辨证,证素辨证.结论 崩漏临床辨证体系多样,证素辨证方法简单,易于传承,但缺少临床数据支撑,应进一步完善辨证体系.

    作者:闫晓晴;刘颖;涂心云;岳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痰法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目的 探讨化痰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运用.方法 对近5年来关于补肾健脾理气化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运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主责肾、脾、肝的功能失调,痰瘀是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属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以补肾化痰、健脾化痰、疏肝行气化痰为多见.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化痰法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改善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性激素等情况,特别在降低体重指数、调节糖脂代谢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夏波;孙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穴位贴敷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与护理干预

    面瘫是病毒感染所致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颊动作失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具有突发性、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1],我国城市人口发病率达38/10万[2].该病发作不受年龄限制,发病后病人面部往往难以完成皱额、露齿、闭目、鼓嘴等基本生理动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医认为面瘫是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并把面瘫分风寒袭络型面瘫和风热袭络型面瘫,其中风寒袭络型面瘫发病率高,占发病人数的90%[3],中医治疗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治疗效果佳,故穴位贴敷治疗面瘫是中医常用的方法之一.我院对82例面瘫患者采取穴位贴敷治疗,配合以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娟;吴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薄型子宫内膜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过薄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已成为生殖医学界的热点.该文章对近5年内中医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进行概述,以期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童萌萌;宋国宏;王晓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形成性评价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效果评价.《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重要桥梁.通过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对教与学两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不断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娟;田小飞;刘智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检索近10年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相关文献,从针灸的穴位选择及配合其他疗法等进行综述.针灸对于中风后便秘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机体内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使大便排出顺畅.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没有药物的依赖性.

    作者:彭桂芳;米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体质辨识对糖尿病前期的健康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和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3月体检中糖尿病前期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和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照体质辨识的结果,给予个性化的中医调养、中药干预、健康管理以及药膳食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1±0.28),(7.92±1.18),(6.13±0.32);观察组干预后以上3项指标分别为(5.54±0.35),(7.24±0.86),(5.87±0.34);两组间各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相比较,中医体质辨识后的个性化干预方式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

    作者:吴江雁;王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