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吕书勤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前期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文献研究总结,发现将中医体质学应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突出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个体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合理适度的饮食指导及生活方式干预,为糖尿病前期中医辨证施治和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盛华;李凯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品管圈(QCC)管理在急诊科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本院急诊科选取了2017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患者以及33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性护理,研究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是品管圈管理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依据本院急诊科自制的护理质量考核量表和指标评价表,对33名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四项指标进行评价,比较品管圈管理优质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管理前后相关指标的合格率.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3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比较33名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管理前,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另外,通过比较33名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的合格率,相比于管理前,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的合格率也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在急诊科优质服务中,推行品管圈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更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合格率.
作者:李延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子宫内膜过薄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已成为生殖医学界的热点.该文章对近5年内中医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进行概述,以期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童萌萌;宋国宏;王晓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支气管和肺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的特征.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将支气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彦稳;杨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温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有机结合,它在留针过程中,将艾柱放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把热力传入穴位,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调整脏腑,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目的.随着该中医治疗方法在临床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运用,大量的温针灸法治疗骨科、妇科、皮肤、脑卒中后遗症、面神经炎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穆妮热·赛买提;吴惠清;马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且近年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长速度达3%~4%[3],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但是随着治疗的方法及治疗过程的复杂、漫长,由此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副反应等多种问题随之而来,据相关研究显示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65%会发生疲乏,而接受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82%~96%会发生疲乏,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约70%以上会发生疲乏[4-6].
作者:杨萍;李蘩漪;陆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癌症患者失眠概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其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而睡眠对所有个体而言都是与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内服中药治疗、中医外治法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医药解决肿瘤患者失眠的方法.
作者:朱玲;吕书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高血压人群中糖调节受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当二者合并时,其危害性比单一患病更为巨大.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发病率、病理基础、治疗方案等.虽然目前普遍认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但对其是否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且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亦取得了许多成效.故就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的研究现况做一综述.
作者:韩璇雪;马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照.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老十针”穴位埋线,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4g/d,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后复查内镜评估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状况,大便性状及腹痛变化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为96%,均优于对照组的86% (P< 0.05).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佳,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茜;谭文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临床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肿瘤标记物普遍偏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辨证分型先见于诸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李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恩师邓德强主任医师是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学术带头人,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师承多位名老中医,注重经典学习,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领域中具有很深的造诣.本人有幸跟随恩师临证,受益良多,现将恩师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迪拉热·阿布来;尢念炼;邓德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一种急性起病的过程,慢阻肺患者每年发生约0.5 ~ 3.5次的急性加重,是慢阻肺临床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是慢阻肺患者健康状况和预后的丰要决定因素[1].合并呼吸衰竭属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高[2].本文综述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吴玉;张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SP教学法在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肛肠外科见习的78名临床医生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名见习医生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SP教学法,根据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临床见习生的考核成绩,对两组不同教学方法 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见习医生的总体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肛肠外科理论知识平均得分(91.28±4.36)分、临床操作技能平均得分(92.87±4.25)分明显大于对照组肛肠外科理论知识平均得分(80.57±5.69)分、临床操作技能平均得分(80.23±5.51)分,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教学法应用于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设计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取得理想的见习效果,比常规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
作者:王东宏;潘芳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为了明确胃息肉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本文就近年来对研究胃息肉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及不同中医证型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作者:李尧;王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研究近况.方法 查阅古籍和对近10余年临床文献检索.结果 发现从中医角度来说,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治疗的过程中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选择采用中医治疗包括:名方、自拟方、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其他治疗等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中医治疗的过程当中也有多种方法 .结论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颖;岳明明;闫晓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自拟“健脾疏肝方治疗”治疗“脾虚肝郁”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影响.方法 将180名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自拟“健脾疏肝方”治疗,治疗周期为90 d,比较两组TSH、TPO-Ab、TG-Ab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TPO-Ab、TG-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合并有甲亢或甲减患者的TSH稳定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健脾疏肝方”对于治疗“脾虚肝郁”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TSH、TPO-Ab、TG-Ab水平的降低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合并有甲减或甲亢患者TSH、TPO-Ab、TG-Ab的水平更趋于稳定,便于临床调整左旋甲状腺素计量,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叶婷;沈玉国;王卫群;马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推拿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治形和调神于一体的独特治疗方式,体现了我国传统中医学治疗方式中形和神统筹兼顾的本质.推拿,不仅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机体,而且治疗过程中的语言沟通以及治疗环境对患者心理效应以及康复过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以上各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作者:田育魁;申浩;王新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和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3月体检中糖尿病前期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和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照体质辨识的结果,给予个性化的中医调养、中药干预、健康管理以及药膳食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1±0.28),(7.92±1.18),(6.13±0.32);观察组干预后以上3项指标分别为(5.54±0.35),(7.24±0.86),(5.87±0.34);两组间各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相比较,中医体质辨识后的个性化干预方式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
作者:吴江雁;王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刺络放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7)、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1989~2018)、美国图书馆Pub Med/MEDLINE关于刺络放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共1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Meta分析结果:刺络放血疗法加基础常规治疗,与基础常规治疗比较,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OR=3.82,95%CI(1.51,9.70)],P=0.005.结论 临床证据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刺络放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组.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尚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孙红艳;吕安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效果评价.《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重要桥梁.通过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对教与学两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不断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娟;田小飞;刘智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