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芳;米勇
本文概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疗,回顾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历程,通过归纳整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中医体质学相关研究的文献,旨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合适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作者:王璇旖;王红;杨立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1 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且近年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长速度达3%~4%[3],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的损失.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术前术后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虽然治疗方法越来越先进,但是随着治疗的方法及治疗过程的复杂、漫长,由此产生的相关并发症、副反应等多种问题随之而来,据相关研究显示接受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65%会发生疲乏,而接受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约82%~96%会发生疲乏,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约70%以上会发生疲乏[4-6].
作者:杨萍;李蘩漪;陆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推拿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融治形和调神于一体的独特治疗方式,体现了我国传统中医学治疗方式中形和神统筹兼顾的本质.推拿,不仅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机体,而且治疗过程中的语言沟通以及治疗环境对患者心理效应以及康复过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以上各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作者:田育魁;申浩;王新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崩漏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 及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10年临床崩漏辨证论治类文献资料及结合导师临床论治经验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纳、总结、分析,探讨崩漏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及研究进展.结果 崩漏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分为: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论辨证,奇经八脉理论辨证,证素辨证.结论 崩漏临床辨证体系多样,证素辨证方法简单,易于传承,但缺少临床数据支撑,应进一步完善辨证体系.
作者:闫晓晴;刘颖;涂心云;岳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形成性评价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效果评价.《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是连接临床与基础的重要桥梁.通过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探讨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对教与学两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不断反馈,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娟;田小飞;刘智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探讨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通过查阅近10年医学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活动与细胞因子、微RNA(microRNAs,miRNA)和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马欣蕾;照日格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子宫内膜过薄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已成为生殖医学界的热点.该文章对近5年内中医对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方法进行概述,以期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童萌萌;宋国宏;王晓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临床上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肿瘤标记物普遍偏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辨证分型先见于诸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李超;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SP教学法在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肛肠外科见习的78名临床医生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78名见习医生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SP教学法,根据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临床见习生的考核成绩,对两组不同教学方法 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见习医生的总体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肛肠外科理论知识平均得分(91.28±4.36)分、临床操作技能平均得分(92.87±4.25)分明显大于对照组肛肠外科理论知识平均得分(80.57±5.69)分、临床操作技能平均得分(80.23±5.51)分,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教学法应用于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设计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取得理想的见习效果,比常规教学模式更具有优势.
作者:王东宏;潘芳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因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殖所致的恶性髓系疾病.本篇论文汇总了近年来通过中医以及西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文献概论,同时也汇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旦木仁苏荣·巴力吉德;秦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全文对中西医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西医发病机制,并从中医治疗(内治与外治)、西医治疗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等方面归纳和总结中西医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近况,以期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亚丽;杜樱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阶梯式培训对急诊科护士人文素养及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急诊科护士46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护士进行急诊专科常规的职业培训和人文关怀教育,而实验组的人文关怀则按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分阶段和层次的模式进行培训,其他培训内容同对照组,并以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对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 经阶梯式模式培训,实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和人文关怀能力呈上升趋势,且在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培训模式有利于提高急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增强人文关怀素养.
作者:苏新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疗法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参考,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施以中医辨证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朱亚峰;孙红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及50例骨关节炎(OA)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同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骨关节炎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组以痰瘀痹阻证多见,OA组以肝肾亏虚证多见;RA组的PT、APTT、DD、FIB、ESR、CRP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高于O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明显不同于OA患者.
作者:杨小莉;甘永勇;陈慕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胀果甘草中查尔酮类物质的富集方法 .方法 使用水提、醇提、氯仿提取等方式进行粗提,再使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柱层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纯化精制;并对得到的精制物进行HPLC含量测定,检测条件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nm.结果 获得的甘草查尔酮纯化物中的甘草查尔酮A含量分别为14.87%和16.5%.结论 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柱层析两种方式方法简便易行,均可得到合适的甘草查尔酮纯化物.
作者:孙宇;卿德刚;张娟;徐晓琴;关永强;倪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探讨课程整合理念下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新思路.方法 采用镶嵌图像测验判断认知类型,比较各班级内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从个体学习者和班集体两个维度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分析课程整合理念对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基于教学对象的认知风格设计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案.结果 不同班级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的构成情况不尽相同(P<0.05);就两种认知风格学习者的构成比而言,其在2016届各班级间无差异(P> 0.0167),但在2015届却表现为中医班有别于针推班(P< 0.0167)和中西医班(P<0.0167).结论 认知风格的差异存在于学习者之间及班级之间;课程整合理念的适用性取决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与课程地位的特殊性;在专业课程体系内和教材自身范围内整合教学内容以分别匹配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教学对象的认知心理,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案的新策略.
作者:史红;薛哲;周雪明;陈家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阿霉素发现于半个多世纪之前,是一种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Ⅱ从而抑制细胞生长的抗生素.阿霉素常作为一线抗肿瘤药物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心脏毒性是限制阿霉素临床应用的丰要方面,并且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基础研究证明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氧化应激等相关,其中以氧化应激损伤机制受关注,但仍备受争议.本文丰要介绍阿霉素引起心脏病牛理学变化和心脏毒性的作用机制,以及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中药防治.
作者:施洋;樊登峰;候宝林;张伟;周海霞;陈晓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许公平主任医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国家级糖尿病重点专科——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学科带头人,是乌鲁木齐市有名的中医,从医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证经验,作为师承继承人,深感许老门诊治疗不寐效尤显著,故将跟师临证中不寐病案总结一二,不能尽得许老诊治之精华,但求与同门分享名医诊病辨证用药之魅力.
作者:何慧;许馨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正常高值血压者较理想血压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需引起更多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正常高值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中医防治、西医流行病学、危害及危险因素、西医防治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为此群体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孙海平;林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的研究近况.方法 查阅古籍和对近10余年临床文献检索.结果 发现从中医角度来说,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治疗的过程中近年来有研究认为,选择采用中医治疗包括:名方、自拟方、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其他治疗等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对于围绝经期崩漏在中医治疗的过程当中也有多种方法 .结论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崩漏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颖;岳明明;闫晓晴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