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术中超声的临床研究进展

杨红;孙婧;黄晓玲

关键词:超声检查, 术中, 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
摘要:因脑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特性,在行颅内病灶手术时,需限制手术野的范围,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颅脑手术时病灶的精确定位及手术区的实时监控十分重要.术中超声作为一种术中实时显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永存下腔静脉瓣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下腔静脉瓣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5例永存下腔静脉瓣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25例患者均可在右心房内探及条索状强回声,其一端附着于下腔静脉口,以右缘为多,另一端游离在右心房内,随心动周期而飘浮,未探及到异常的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下腔静脉瓣简单易行.

    作者:蒋瑶;谭开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表现

    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残疾或死亡的高危因素,现已成为中老年人重要的致死病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之一,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并给予治疗,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1].本研究就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对116例疑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旨在进一步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检出率及发生率,使其成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脑梗死的间接指标.

    作者:王亚红;刘丽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靶区回声强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靶区的回声增强与(生物学焦域中心)温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点点打方式辐照牛肝组织,辐照声功率为65.44~196.32W,分为9级,每级相差16.36w,对应每级声功率辐照时间分别为1~20s;同一声功率和辐照时间下重复实验三次.辐照过程中,测温系统自动记录靶区中心温度;在辐照结束后采集靶区声像图,灰度定量软件自动读取感兴趣区灰度值.取靶区灰白色区域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组织送病理检查(HE染色).结果 靶区温度低于65℃时,即使发生凝固性坏死,回声也不增强;而回声增强时对应焦域中心温度高于65℃.结论 超声监控靶区回声增强与HIFU辐照靶区温度密切相关.

    作者:贺雪梅;熊欣;邹建中;李发琪;马平;王智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产后胎盘植入的价值

    植入性胎盘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植人性胎盘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作者:廖敏兰;张晓红;石伟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颅多普勒检查在烟雾病的应用

    烟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颅底动脉异常血管网形成而导致的脑血管改变.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重要信息;与其他检测手段相比具有无创伤性、价廉、操作简便、可动态检查等优点,是进行超早期诊断的佳选择.在诊断、治疗、预防和评估烟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袁端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的显示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中不同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70例甲状腺病变内不同钙化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比较探头频率7.5 MHz和11 MHz检测微钙化的不同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钙化灶在甲状腺癌中的检出率为47.4%高于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25.5%(P<0.05).微钙化在甲状腺癌中的检出率为36.8%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9.8%(P<0.05).粗钙化和弧形钙化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频率11 MHz较7.5 MHz能更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癌内微钙化的形态.结论 钙化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病变之间的差异多集中在微钙化上,探头频率11 MHz较7.5 MHz更易于显示病灶内更小的微钙化.

    作者:郭坤霞;刘健;芦桂林;刘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子宫输卵管双氧水声学造影与X线碘剂造影的比较

    目的 探讨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接受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和碘剂造影的不孕症患者各100例,比较其输卵管复通率、诊断准确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受孕率的差异.结果 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诊断准确性与碘剂造影无差异,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受孕率均高于碘剂造影,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发生率则低于碘剂造影.结论 双氧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可明确诊断输卵管阻塞,安全性高,并有一定治疗作用,与传统碘剂造影比较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敏;刘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外伤性股浅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左股动静脉瘘1例

    患者女,52岁,因左大腿股骨干骨折在外院治疗30 d,骨折愈合出院后,仍疼痛不减.体格检查:左大腿略肿胀,中部可扪及一肿物,质软,不活动,触及明显搏动;局部无压痛,听诊闻及隆隆样杂音.

    作者:刘硕君;宋文静;管爱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1例

    患者女,25岁,因停经59 d,下腹部胀痛半天,无阴道流血就诊,化验尿HcG(+).超声检查:子宫前位,轮廓清晰,形状规则,宫体约65 mm×49mm×68mm,宫颈长27mm,宫腔内见-大小约19mm×16mm无回声区(图1);子宫肌层回声均匀.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颅脑术中超声的临床研究进展

    因脑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特性,在行颅内病灶手术时,需限制手术野的范围,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颅脑手术时病灶的精确定位及手术区的实时监控十分重要.术中超声作为一种术中实时显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作者:杨红;孙婧;黄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左侧输卵管双胎妊娠1例

    患者女,28岁,因停经45d,阴道流血7d来我院.停经前患者在外院采用药物诱发排卵,获取多个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后将2枚胚胎植入宫内.一年前患者曾因右侧输卵管妊娠在我院做过腹腔镜手术,既往有过一次自然流产及一次人工流产史.

    作者:贺碧蓉;程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在外周型胸腔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外周型胸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78例性质待定的外周型胸腔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结果 胸腔肿块的二维超声表现分为低回声型、稍强回声型、混合回声型、不均质回声型及肺实变;CDFI表现分为无血流信号、少许血流信号、丰富血流信号及正常肺血流.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病理诊断符合74例(94.8%).结论 超声定位和超声引导穿刺自动活检在诊断不明性质的外周型胸腔肿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桂宏;李智贤;何云;廖新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

    目的 采用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探讨胰岛素抵抗和分泌功能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胰岛素血症组(HI组)和非高胰岛素血症组(NHI组),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一氧化氮,采用稳态模式法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2组糖尿病患者各指标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EDD、EID及一氧化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I组与NHI组比较,EDD、EID及一氧化氮明显降低,HOMA-IR、HOMA-β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患者的EDD、EID均与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EDD和EID均有受损,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血管损害加重的高度危险因素.

    作者:刘蓓;邓林云;邓晓莉;文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法与凝血酶注射法治疗假性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法(UGCR)与凝血酶注射法(UGTI)治疗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利用UGCR和UGTI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共63例,观察治疗成功时间和注射凝血酶的剂量.结果 38例行UGCR,治疗成功31例,治愈率81.5%;治疗时间8~120min,平均47min;25例患者行UGTI,瘤内血栓形成迅速,凝血酶用量为80~690 U,平均260 U;治疗时间为20~30 min,治愈率100%.结论 UGTI较UCCR治疗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及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易于推广.

    作者:刘丽文;张军;李军;何光彬;段云燕;钱蕴秋;朱永胜;李红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诊断价值

    超声显像作为甲状旁腺手术术前定位的首选方法,有助于节省手术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手术[1].本研究旨在对甲状旁腺腺瘤、增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定位,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孙安;平杰;龚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频超声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两种低频超声治疗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变化及修复过程.方法 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自然愈合组、假治疗组、0.5 W/cm.治疗组和1 W/cm2治疗组),采用连续超声波治疗,并进行大体和病理观察.结果 治疗第2,4,6天局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两个治疗组明显好于自然愈合组和假治疗组(P<0.05),自然愈合组与假治疗组无明显差异,2个治疗组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低频超声能加快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修复.

    作者:符晓;殷樱;宋琦;许川山;蒋玮;周媛;虞乐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吸虫性心包炎的超声诊断

    常见心包炎由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1],而肺吸虫性心包炎鲜有报道.我院地处陕南地区,近年时有肺吸虫散发病例.现将我院肺吸虫性心包炎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兴伟;张世荣;张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壁病变的超声检查

    目前腹壁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CT、MRI及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具有价格低廉、检查方便、无辐射损伤等优点.本研究对照分析患者腹壁病变的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结果,旨在评价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志清;岳林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频谱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脑血流量和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在频谱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中的价值.方法 将107例临床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三组:重度VBI组、轻一中度VBI组和非VBI组.分别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二维图像和血流频谱,比较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血流量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差异.结果 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在重度VBI组患者中明显低于轻-中度V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中度VBI组患者中低于非VB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流量在判定患者是否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程度上有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超声诊断VBI的有效指标.

    作者:刘磊;郑敏;穆丹梅;魏晓冬;郑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肝炎超声血流成像定量指标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超声测值与慢性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457例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选取1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门静脉、肝动脉超声检测和血清学、病毒标记物检测,209例患者经肝组织活检病理证实.将超声测值与血清学检测的肝损害程度分期对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轻度组,在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肝动脉流速、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峰值比值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在血流定量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流速、肝动脉流速及肝动脉阻力指数等能反映肝脏肝功能损害程度,从而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谢峰;沈俐;万红;詹毅;张萍;金耀泉;杨耀;魏翠英;吴平;张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