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银;刘昱江;徐向阳;胡文涛
目的 研究耳穴贴压法对失眠患者慢波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规范检测,比较失眠患者耳穴贴压法治疗前与治疗后慢波睡眠结构的差异,并与正常人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耳穴贴压治疗后,失眠患者慢波睡眠(NREM)中Ⅰ期、Ⅱ期睡眠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Ⅲ期、Ⅳ期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失眠患者的慢波睡眠结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睡眠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耳穴贴压是治疗失眠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景莉玲;陈更业;陈东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鼻甲肥大并且对药物治疗效差及不愿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鼻炎患者,通过观察微波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随机治疗2组鼻塞病人的临床恢复过程,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治疗方便、手术操作简便、痛苦小、出血少、术后不需要鼻腔填塞、并发症少、恢复快、解除鼻塞效果明显.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治疗多种鼻炎引起的鼻塞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殷延涛;刘大有;张军梅;夏睿彦;徐晓清;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治疗中方案的选择.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住颈椎骨折脱位73例,采用牵引治疗29例,Halo-vest架固定23例, Halo-vest架固定下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21例.结果 前期病人以保守牵引治疗为主,自2003年以后,开始采用Halo-vest架固定及颈前路内固定手术.随访51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月.椎体植骨均融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死亡5例.结论 采用Halo-vest架固定下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具有固定可靠,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张懋;朱波;陈海军;陆生鹏;王治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间质性内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置Ommaya化疗囊,术后1周后定期行间质化疗,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 随访3年,显效11例,有效2例,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84.6%,3年生存率84.6%.结论 间质性内化疗对治疗脑胶质瘤有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马东明;樊继军;董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SH)的X线诊断及鉴别水平.方法 收集DISH住院患者55例,男50例,女5例.年龄54-91岁,平均72.8岁.其中胸椎50例,颈椎7例,腰椎4例,骨盆2例.胸部、腰椎均拍正侧位片,颈椎拍正侧斜位片,骨盆拍正位片.结果 DISH以脊柱前、外侧韧带的广泛骨化和钙化及韧带附着的椎体面骨质增生,脊柱以外韧带和肌腱的插入部的增生为特征.结论 DISH是老年人常见病,有其特征性X线表现,应首选X线检查.
作者:王维明;伍兴友;侯印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几种腹股沟疝的超声表现,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对45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腹股沟疝45例,其中斜疝37例,直疝8例,二维超声可分辨肠管或大网膜等不同的疝内容物,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3.3%.结论 高频彩超能显示腹股沟疝内容物及其血供情况并可在术前加以鉴别,是诊断腹股沟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夏芸;袁红梅;景生虹;刘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自2004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42例,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疗效满意.结果 42例患者中35例获得随访,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摄片38例均达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结论 斯氏针髓内固定容易滑脱、骨折畸形愈合或骨不连.普通钢板治疗效果较斯氏针明显,但与锁骨的正常解剖形态不相符,给手术造成困难.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使骨折易达到解剖复位.功能锻炼时间早,对防止发生肩部畸形及关节僵硬有积极效果.
作者:刘启明;杜鸿章;王兰廷;马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内侧副韧带损伤中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月对收治的1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Ⅲ度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关节镜下处理关节内软骨、滑膜及半月板等损伤,不切开关节,局部切开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 11例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均未切开关节,治疗后随访6-14个月,优良率90%.结论 关节镜下能明确诊断膝内侧副韧带损伤,也使手术的方式及切口的选择更加合理,避免不必要的关节切开.
作者:刘会银;刘昱江;徐向阳;胡文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换血对重度黄疸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及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21例有换血指征的重度黄疸患儿分为常规换血组(常规组,n=11)和COBE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换血组(Spectra组,n=10),比较两组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及全血细胞计数(WBC、RBC、PLT)的差异.结果 常规组和Spectra组换血后TSB均明显减低,P<0.01;常规组WBC、PLT亦较换血前显著降低,P<0.01;Spectra组WBC、PLT虽较换血前明显降低,但基本在正常范围.结论 Spectra血液分离系统换血对降低血清TSB效果确切,且能部分纠正贫血并维持患儿全血WBC、PLT在正常范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政祥;吴远军;刘耐荣;卢庆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83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的临床资料及术式选择.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有不同程度的脾裂伤,并行保脾手术,其中脾黏合术9例,脾缝合修补术32例,脾、叶段动脉结扎加脾部分切除术8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34例.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保留的脾脏和移植的自体脾组织存活良好,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只要遵循保脾手术的基本原则,根据伤情合理选择术式,基层医院开展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胡永岐;郭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病的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414例病人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14例中风湿性瓣膜病349例、退行性瓣膜病21例、先天性瓣膜病13例,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31例.共行主动脉瓣膜置换(AVR)94例,二尖瓣置换(MVR)255例,双瓣置换(DVR)65例.414例手术并发症74例(17.9%).围术期死亡16例(3.86%).随访4个月-10年,远期死亡12例(3.02%),余各例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 适当地选择手术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及恰当的术后抗凝治疗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必要因素.
作者:郭德和;韩育宁;陆相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术前及待娩产妇、需输血或介入治疗、需内窥镜检查及治疗等患者外周血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对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再复检(初筛试剂加另外一种试剂),其检测结果如为一阴一阳或两阳者送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免疫印记法(WB)确证.结果 25976患者中HIV感染者6例,均为30-46岁青壮年,以农民及流动人员为主,均非本市籍人;以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其次是性传播.2004年检出抗-HIV阳性者1例(检出率为0.1‰),而2005年检出抗-HIV阳性者5例 (检出率为0.3‰).结论 医院所有科室都应对有可疑AIDS症状、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就诊者予以高度重视,将其列入HIV抗体筛查对象,同时要做好AIDS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王菊英;王利新;李义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3年6月-2005年9月,对1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急诊行牵引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加压内固定.结果 1例术后死于心衰,16例骨折愈合,平均随访12.6个月(8-18个月),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 急诊闭合复位加压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张骋;刘海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3只眼均采用了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方法.结果 所有303只眼注射麻药1分钟后均达到止痛效果,无须眼球加压按摩,术中未做追加用药,术眼安静,无疼痛感,眼球制动(除个别有轻微眼球转动,不影响继续手术操作),眼压维持正常,手术较安全.结论 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副作用小,麻醉显效快速,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伟邦;陈建宏;潘伟华;高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指数(RI)对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判断及预后.方法 测定40例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前、治疗后及撤机前RI[即P(A-a)O2/PaO2]并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前、通气后24小时、撤机前RI有显著性差异(P<0.01),RI与PaO2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与RI变化程度一致,RI可作为判断慢性肺心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任红岩;陈梅;许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LV)和5-氟尿嘧啶(5-Fu)持续44小时静滴(双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3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进行化疗,评价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其中初治者25例,复治者14例;获得总有效率为48.7%.初治(一线)有效率为60.0%,复治(二线)有效率(RR)为28.6%.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9.2%,外周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为58.9%.结论 L-OHP联合LV和5-FU持续静滴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云霞;哈晓英;王宁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日均日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采用葛根素等常规治疗方法,分别比较两组7天和14天的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作者:程继明;王超;白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及避免误诊.方法 对28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孕产史、避孕方式、特殊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中有人流史占90.9%,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占18.2%,盆腹腔手术史占15.7%(其中剖宫产术占6.6%).临床表现主要是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但有少数症状体征不典型,HCG和B超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结论 人流史、宫内节育器及盆腹腔手术史患者的异位妊娠发病率升高;药物保守治疗及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机会增加;单纯输卵管病灶切除仍有可能同侧残端再发异位妊娠.
作者:王晓萍;刘喻;钟伏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3例泌尿系病变患者中,肾盂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13例,输尿管结核8例,先天性发育异常3例,膀胱癌4例,前列腺增生肥大4例,前列腺癌3例,迷走血管压迫输尿管2 例.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获得的原始数据传输至Extended Brilliance TM Workspace (version 2.1.1)独立工作站上,然后使用CT Viewer软件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进行多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 53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加三维后处理技术后,图像清晰,均清楚地显示了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获得良好的尿路三维图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泌尿系统的全程,各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的交叉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尿路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的三维形态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武铭;王玲;文华;梁联保;江桂华;颜剑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方法 对ICU 61例VAP患者在病原学检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检出8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9%(57/82),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21%(17/82),真菌占12%(10/82),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呈多重耐药,应重视并强调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王晓麒;杨吉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