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骋;刘海洋
目的 通过对719例肺和食管肿瘤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分析,探讨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0-2004年内因肺肿瘤和食管肿瘤行剖胸手术的患者719例,统计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类型、分析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结果 本组共有72例出现不同的心血管并发症.年龄大于60岁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60岁以下的病人(P<0.05);术前肺功能差组以及低氧血症组发病率高于肺功能正常以及无低氧血症组(P<0.05);肺手术中全肺切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后的(P<0.05);肺叶切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高于肺锲形切除术后的(P<0.05);结论 开胸手术心血管并发症发生主要原因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包括患者年龄、术前心肺功能、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方式、吻合口部位和麻醉技术密切相关.
作者:吴文基;方丹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脑电图的变化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于病程的第2-3天、第6-7天、第10-14观察患儿的脑电图变化.结果 第一次检查脑电图异常率为100%,第二次为82%,第三次为22%.结论 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即可出现脑电图的异常,且脑电图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减轻或恢复正常.
作者:叶沿红;王秀琴;张亚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剂量6% 羟乙基淀粉(HES,200/0.5)输注后预防内毒素感染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清洁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1-A3及B组均股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 5mg/kg,1分钟后以0.2ml/min的速度分别持续输注6% HES 3.75ml/kg、7.5ml/kg、15ml/kg 及NS 7.5ml/kg; C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NS.致伤后4小时观察动脉血气、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的变化;肺含水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分类的变化.结果 A1-A3及C组动脉氧分压(PaO2),剩余碱(BE)值明显高于B组(P<0.01);A3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A2、B组及C组.肺组织匀浆MDA、NO含量、肺含水率、BALF内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分类A1-A3和C组均低于B组;A1-A3和C组SOD活性均高于B组;A2组与C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3.75ml/kg、7.5ml/kg、15ml/kg 6% HES通过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释,防止和堵塞毛细血管渗漏效应,抑制内皮细胞活化而阻断白细胞的黏附及迁移,从而减轻炎症损伤,对AL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7.5ml/kg HES的效应佳.
作者:邓立琴;刘红;吕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SH)的X线诊断及鉴别水平.方法 收集DISH住院患者55例,男50例,女5例.年龄54-91岁,平均72.8岁.其中胸椎50例,颈椎7例,腰椎4例,骨盆2例.胸部、腰椎均拍正侧位片,颈椎拍正侧斜位片,骨盆拍正位片.结果 DISH以脊柱前、外侧韧带的广泛骨化和钙化及韧带附着的椎体面骨质增生,脊柱以外韧带和肌腱的插入部的增生为特征.结论 DISH是老年人常见病,有其特征性X线表现,应首选X线检查.
作者:王维明;伍兴友;侯印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自2004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42例,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疗效满意.结果 42例患者中35例获得随访,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摄片38例均达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结论 斯氏针髓内固定容易滑脱、骨折畸形愈合或骨不连.普通钢板治疗效果较斯氏针明显,但与锁骨的正常解剖形态不相符,给手术造成困难.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使骨折易达到解剖复位.功能锻炼时间早,对防止发生肩部畸形及关节僵硬有积极效果.
作者:刘启明;杜鸿章;王兰廷;马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汽化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方法 采用铲状汽化电极和电切环,汽化功率230-250W,电凝功率60-70W,电切功率150W.用5%葡萄糖液或4%甘露醇为冲洗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53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0-100分钟,平均70分钟,切除组织15-65g,平均32g.未发生电切综合征,无前列腺包膜穿孔,术中无输血.3例出现假性尿失禁,经训练提肛肌,理疗后恢复正常排尿.2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正常排尿.术后IPSS评均8.5分,生活质量评分0-5分,平均1.8分.结论 联合使用TURP及TUVP使创面较光整,术后尿路刺激征及前列腺窝继发性出血明显减少,且手术时间较单纯使用TUVP时间短.
作者:朱德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口服加外用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分两组,1组51例患者口服特比萘芬片并外用特比萘芬乳剂,而2组35例患者仅外用特比萘芬乳剂.结果 1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而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48.6%,两组总有效率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特比萘芬口服加外用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汪京峡;王晓馨;徐平;王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1963年Strazl教授在美国完成全球首例人同种异体肝脏移植以来,临床肝脏移植经历了4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目前治疗诸多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器官保存、外科手术、麻醉与围手术期处理、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肝脏移植的适应症逐步扩大,禁忌症减少[1].
作者:康玉明;蒙广星;李昭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综合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综合ICU 2002-2005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病原菌总数673株,革兰阴性菌387株,革兰阳性菌189株,革兰阳性菌中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真菌93株,90%以上为白色念珠菌.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 结论综合ICU中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且耐药严重,真菌感染逐年增多,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有关,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综合性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杨晓军;马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鼻甲肥大并且对药物治疗效差及不愿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鼻炎患者,通过观察微波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随机治疗2组鼻塞病人的临床恢复过程,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治疗方便、手术操作简便、痛苦小、出血少、术后不需要鼻腔填塞、并发症少、恢复快、解除鼻塞效果明显.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是治疗多种鼻炎引起的鼻塞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殷延涛;刘大有;张军梅;夏睿彦;徐晓清;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7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15例(88.24%),随访时间2个月-8年.远处转移死亡2例, 1例局部复发,存活11例.4例术后10个月-6年继发膀胱肿瘤.结论 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肾输尿管造影、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基本检查手段.
作者:徐彦;盖文涛;臧光辉;高嵩;付成军;姜长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脑灰质异位症CT和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脑灰质异位症的CT、MRI表现与临床症状.结果 (1)9例脑灰质异位症中,单纯灰质异位4例,伴脑裂畸形2例,伴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轻度脑萎缩1例,伴脑萎缩1例,伴轻度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2)临床症状各异,较突出的表现为癫痫.结论 对精神发育迟滞,青春期发病,癫痫发作及运动系统局灶性体征,符合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患者,配以CT、MRI检查可确诊.
作者:张定义;武华;王文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均同期行膀胱肿瘤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和TVBT),平均手术时间为75分钟,全部病例无输血和膀胱穿孔.术后平均留置尿管50小时,37例随访7-54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为13.8%(5/37).结论 BPH患者易并发膀胱肿瘤,TVP和TVBT同期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高危高龄患者.
作者:陈福宝;冯天云;师宏斌;赵瑞宁;吴海峰;邱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诊资料完整的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标本60例、癌旁组织20例和肺正常组织5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和EGFR.结果 60例NSCLC中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2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5例正常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65.00%,20例癌旁组织及5例正常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癌组织MMP-9和EGFR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GFR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MMP-9和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习惯及肿瘤的病理类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MP-9和EGFR的信号传导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MMP-9和EGFR的共同高表达是肺癌不良预后的指标.
作者:吴萍;叶晓锋;吕怀盛;秦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后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50例新生儿定期进行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 50例HIE中EEG异常35例,异常率70%,BAEP异常率65.5%.结论 EEG与BAEP能客观、敏感反映HlE后大脑不同部位生物功能和病理生理的变化,对早期诊断HIE,估计预后,协助临床诊疗有一定价值.
作者:郑锦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测定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分析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含量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大肠癌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的含量.结果 对39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分析得出结果.血清VEGF平均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Dukes A和B期(356.5±68.5pg/ml)与C和D期(602.3±128.6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604.1±127.7pg/ml)与无淋巴结转移(355.2±68.79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远处转移(776.3±72.6pg/ml)与无远处转移(434.9±108.5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分型:高-中分化27例(427.7±163.3pg/ml),中-低分化(包括未分化和黏液腺癌)12例(579.4±141.2pg/ml),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EGF对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李海;杨银学;侍明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LV)和5-氟尿嘧啶(5-Fu)持续44小时静滴(双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3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进行化疗,评价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其中初治者25例,复治者14例;获得总有效率为48.7%.初治(一线)有效率为60.0%,复治(二线)有效率(RR)为28.6%.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9.2%,外周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为58.9%.结论 L-OHP联合LV和5-FU持续静滴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云霞;哈晓英;王宁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视屏作业人员的调查和分析,探讨视屏作业人员紧张因素、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职业人群的职业危害,控制职业紧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对宁夏某银行工龄在1年以上的108名视屏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视屏作业人员的职业紧张因素的强预测因素有工作负荷、工作责任、家庭和(或)工作平衡等;紧张反应的强预测因素有工作组织满意感、心理满足及躯体不适.视屏作业人员紧张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忍耐性、应付策略、控制源、吸烟指数.结论 视屏作业人员的紧张水平和紧张反应受诸多背景因素、中和缓解因素的共同影响.
作者:陈楠;宋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科自2004年应用深静脉穿刺针治疗16例自发性气胸,与传统的外科切开闭式引流术相比优势明显,报告如下.
作者:郭健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应用间质性内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置Ommaya化疗囊,术后1周后定期行间质化疗,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 随访3年,显效11例,有效2例,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84.6%,3年生存率84.6%.结论 间质性内化疗对治疗脑胶质瘤有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马东明;樊继军;董磊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