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乙基淀粉对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防护机制的研究

邓立琴;刘红;吕凇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剂量6% 羟乙基淀粉(HES,200/0.5)输注后预防内毒素感染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清洁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1-A3及B组均股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 5mg/kg,1分钟后以0.2ml/min的速度分别持续输注6% HES 3.75ml/kg、7.5ml/kg、15ml/kg 及NS 7.5ml/kg; C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NS.致伤后4小时观察动脉血气、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的变化;肺含水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分类的变化.结果 A1-A3及C组动脉氧分压(PaO2),剩余碱(BE)值明显高于B组(P<0.01);A3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A2、B组及C组.肺组织匀浆MDA、NO含量、肺含水率、BALF内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分类A1-A3和C组均低于B组;A1-A3和C组SOD活性均高于B组;A2组与C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3.75ml/kg、7.5ml/kg、15ml/kg 6% HES通过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释,防止和堵塞毛细血管渗漏效应,抑制内皮细胞活化而阻断白细胞的黏附及迁移,从而减轻炎症损伤,对AL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7.5ml/kg HES的效应佳.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IV抗体阳性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术前及待娩产妇、需输血或介入治疗、需内窥镜检查及治疗等患者外周血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方法 对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再复检(初筛试剂加另外一种试剂),其检测结果如为一阴一阳或两阳者送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采用免疫印记法(WB)确证.结果 25976患者中HIV感染者6例,均为30-46岁青壮年,以农民及流动人员为主,均非本市籍人;以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其次是性传播.2004年检出抗-HIV阳性者1例(检出率为0.1‰),而2005年检出抗-HIV阳性者5例 (检出率为0.3‰).结论 医院所有科室都应对有可疑AIDS症状、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就诊者予以高度重视,将其列入HIV抗体筛查对象,同时要做好AIDS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王菊英;王利新;李义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215例脑电图分析

    目的 讨论脑电图的变化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于病程的第2-3天、第6-7天、第10-14观察患儿的脑电图变化.结果 第一次检查脑电图异常率为100%,第二次为82%,第三次为22%.结论 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即可出现脑电图的异常,且脑电图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减轻或恢复正常.

    作者:叶沿红;王秀琴;张亚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颈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以钛网植入所切椎体松质骨椎体间,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并观察疗效及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结果 随访时间6-8个月,所有病人的神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影像学资料仅有1例钢板翘起,但钛网固定良好.结论 钛网植骨可以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联合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可达到安全、有效的即时稳定作用,有利于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恢复.

    作者:温鹏;杨晓宇;郝斌;任磊;王庆锋;万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国产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LV)和5-氟尿嘧啶(5-Fu)持续44小时静滴(双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3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进行化疗,评价疗效.结果 39例患者,其中初治者25例,复治者14例;获得总有效率为48.7%.初治(一线)有效率为60.0%,复治(二线)有效率(RR)为28.6%.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9.2%,外周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为58.9%.结论 L-OHP联合LV和5-FU持续静滴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云霞;哈晓英;王宁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羟乙基淀粉对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防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剂量6% 羟乙基淀粉(HES,200/0.5)输注后预防内毒素感染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清洁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1-A3及B组均股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 5mg/kg,1分钟后以0.2ml/min的速度分别持续输注6% HES 3.75ml/kg、7.5ml/kg、15ml/kg 及NS 7.5ml/kg; C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NS.致伤后4小时观察动脉血气、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的变化;肺含水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分类的变化.结果 A1-A3及C组动脉氧分压(PaO2),剩余碱(BE)值明显高于B组(P<0.01);A3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A2、B组及C组.肺组织匀浆MDA、NO含量、肺含水率、BALF内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及分类A1-A3和C组均低于B组;A1-A3和C组SOD活性均高于B组;A2组与C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3.75ml/kg、7.5ml/kg、15ml/kg 6% HES通过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释,防止和堵塞毛细血管渗漏效应,抑制内皮细胞活化而阻断白细胞的黏附及迁移,从而减轻炎症损伤,对AL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7.5ml/kg HES的效应佳.

    作者:邓立琴;刘红;吕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合并抑郁症状临床分析

    目的 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了解其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19例,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进行评定,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情绪临床特点.结果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7.5%.结论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抑郁症状不容忽视,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必要时可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治疗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病的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414例病人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14例中风湿性瓣膜病349例、退行性瓣膜病21例、先天性瓣膜病13例,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31例.共行主动脉瓣膜置换(AVR)94例,二尖瓣置换(MVR)255例,双瓣置换(DVR)65例.414例手术并发症74例(17.9%).围术期死亡16例(3.86%).随访4个月-10年,远期死亡12例(3.02%),余各例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 适当地选择手术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及恰当的术后抗凝治疗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必要因素.

    作者:郭德和;韩育宁;陆相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综合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综合ICU 2002-2005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病原菌总数673株,革兰阴性菌387株,革兰阳性菌189株,革兰阳性菌中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真菌93株,90%以上为白色念珠菌.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 结论综合ICU中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且耐药严重,真菌感染逐年增多,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有关,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综合性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杨晓军;马少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析卒中单元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学评价.方法 对进入卒中单元(n=32例)和普通病房(n=3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住院期间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价(BI)、住院费用及病人和陪护者工资损失进行分析,并经SPSS11.5统计软件来分析卒中单元的经济效益.结果 卒中单元较普通病房组神经功能缺损每减少1分,少花费707.51元,较普通病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能提高5分,少花费33.23元.结论 卒中单元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所需的花费较普通病房患者少,卒中单元在改善患者结果上更为经济.

    作者:高志嵩;张淑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的腔内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均同期行膀胱肿瘤及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和TVBT),平均手术时间为75分钟,全部病例无输血和膀胱穿孔.术后平均留置尿管50小时,37例随访7-54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为13.8%(5/37).结论 BPH患者易并发膀胱肿瘤,TVP和TVBT同期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高危高龄患者.

    作者:陈福宝;冯天云;师宏斌;赵瑞宁;吴海峰;邱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银川市兴庆区2004-2005年碘盐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银川市兴庆区碘盐分装、批发企业及居民户食用碘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2004-2005年我市区碘盐分装、批发企业及居民户碘盐监测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两年碘盐总合格率为99.2%,其中,2004年为100%,2005年为98.5%,两年有显著性差异(χ2=4.27,P<0.05).碘盐分装、批发企业监测碘盐批质量合格率达95.4%.居民户监测碘盐,未发现非碘盐,碘盐覆盖率高达100%,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99.2%.不同品种碘盐均值不同.结论 两年监测结果显示, 我市区抽样检测食盐均为碘盐,两年碘盐总合格率高达99.2%,2004年高于2005年.碘盐分装、批发企业监测碘盐批质量合格率(均匀度)高,居民户抽检各种碘盐合格率高.

    作者:刘晓青;于明哲;马永平;李晶;徐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临床病理学中的研究及意义

    目的 通过测定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分析大肠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含量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大肠癌患者术前的血清VEGF的含量.结果 对39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分析得出结果.血清VEGF平均水平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Dukes A和B期(356.5±68.5pg/ml)与C和D期(602.3±128.6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604.1±127.7pg/ml)与无淋巴结转移(355.2±68.79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远处转移(776.3±72.6pg/ml)与无远处转移(434.9±108.5pg/ml)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分型:高-中分化27例(427.7±163.3pg/ml),中-低分化(包括未分化和黏液腺癌)12例(579.4±141.2pg/ml),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EGF对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大肠癌诊断、分期、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李海;杨银学;侍明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2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有关因素、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及避免误诊.方法 对28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孕产史、避孕方式、特殊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发病因素中有人流史占90.9%,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占18.2%,盆腹腔手术史占15.7%(其中剖宫产术占6.6%).临床表现主要是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但有少数症状体征不典型,HCG和B超检查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率.结论 人流史、宫内节育器及盆腹腔手术史患者的异位妊娠发病率升高;药物保守治疗及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再次异位妊娠机会增加;单纯输卵管病灶切除仍有可能同侧残端再发异位妊娠.

    作者:王晓萍;刘喻;钟伏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咯血120例临床分析及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120例咯血患者的病因回顾分析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的分析指导临床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102例咯血患者致病原因和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 引起咯血的主要原因是炎症(26.67%),其次为结核(25.83%)、肺癌(20.00%)、支扩(13.33)等.其中96例行纤支镜检查,诊断为肺炎(28.13%)、肺癌(25.00%)、结核(26.04%).结论 肺炎、肺结核、肺癌、支扩是引起咯血的常见病因.纤支镜检查在对明确咯血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张红;张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部横切口手术治疗腰椎结核34例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本组34例均采用腰部横切口腹膜外入路清除病灶自体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随访1-5年,切口一期愈合,除1例复发再次手术外,其余病例椎间植骨均融合.结论 腰部横切口入路行病灶切除术,手术暴露好,病灶清除彻底,容易行稳固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王兰廷;段青和;刘启明;乔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4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放射治疗先常规放疗2 Gy/(次·天),5次/周,至40Gy后改为适形放疗,3 Gy/(次·天),5次/周,共10次30Gy.化疗采用NP方案,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给予2个周期,每3周重复.结果 4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CR 4例,PR33例,总有效率(CR+PR)为80.5%,一、二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分别为81%、45%和78%、41%.放射性肺炎1-2级14例,3级1例;放射性食管炎1-2级23例,3级1例.结论 此种疗法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折虹;李绵利;马建萍;赵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治疗30例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日均日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采用葛根素等常规治疗方法,分别比较两组7天和14天的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作者:程继明;王超;白向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麻醉手术后癔病发作4例

    1 病例资料例1,女,64岁,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毕患者清醒,语言对答.回病室约20分钟,患者突然出现不睁眼、失语、牙关紧闭.查:眼球活动良好、瞳孔反射正常、呼吸和循环稳定,无阳性体征,未做何处理,30分钟后上述自行症状消失.

    作者:王立文;袁利邦;景调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3只眼均采用了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方法.结果 所有303只眼注射麻药1分钟后均达到止痛效果,无须眼球加压按摩,术中未做追加用药,术眼安静,无疼痛感,眼球制动(除个别有轻微眼球转动,不影响继续手术操作),眼压维持正常,手术较安全.结论 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副作用小,麻醉显效快速,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伟邦;陈建宏;潘伟华;高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方法 对ICU 61例VAP患者在病原学检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检出82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9%(57/82),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21%(17/82),真菌占12%(10/82),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呈多重耐药,应重视并强调对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王晓麒;杨吉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