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张玲;卢燕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后,脊柱迟发后凸畸形以及患椎楔变趋势和原因.方法 随访并回顾了1975年1月-200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为椎弓根钉内固定组,第二组为保守治疗组,分别测量受伤时、术后即刻、术后1年、术后2年、随访时患椎的椎体楔变角、上下终板角.结果 手术后椎弓根钉组各项指标均恢复,但在随访时各项指标又有小同程度的丢失,术前脊柱后凸(上下终板角)平均为19.5°、术后平均为8.6°、随访时平均为20°;术前患椎楔变角平均为20.7°、术后平均为9.1°、后1次随访时平均为15.9°.保守治疗组在不同阶段随访时各项指标较受伤时均下降.结论 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远期仍存在患椎高度丢失、椎体楔变,在2年后达到受伤时水平并保持稳定,脊柱后凸成角畸形是一个进行性的过程.
作者:陈军;丁惠强;乔永东;赵浩宁;金卫东;马小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899例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结果 急诊意识障碍患者以中毒类疾病为主(36.04%),其次为猝死(31.48%),急性腩血管病(24.25%)及血糖代谢异常(5.12%).结论 急性意识障碍是危重急症,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系统疾病,接诊后在施行抢救措施的同时,实验室及时做出恰当的诊断.
作者:李淑梅;陶宁宁;彦志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拟胆安汤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导师张武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对165例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口服自拟胆安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临床治愈57例,显效47例,有效4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7.27%.结论 自拟胆安汤能有效改善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的症状,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瑛;陈晓玲;齐玉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发生发展现状及剖宫产各指征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5259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各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结果 6年中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P<0.05);头位难产与胎儿窘迫因素等指征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P>0.05),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 剖宫产率表现为逐年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各项指征.
作者:晋莉;张小芸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良、恶性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方法 收集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20例,通过检测胸液中VEGF水平来观察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的价值.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VEGF水平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
作者:王建峰;黄小兰;黄晓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视网膜脱离患者必须采取特殊体位[1].我们对21例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患者采取俯卧位与头部放低坐位交替进行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汤学敏;刘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火针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用火针拔罐法治疗与对照组62例以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76%,对照组有效率79.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梨状肌综合征采用火针拔罐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见效快、疗程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立峰;马金萍;张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红癣的效果.方法 75例患者分治疗组37例,2%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38例,5%硫磺软膏外涂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4.99%,优于对照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夫西地酸乳膏对红癣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晓东;张晓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脊髓横断大鼠镇静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脊髓横断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静脉泵注丙泊酚,比较三组之间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的时间.结果 脊髓横断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的丙泊酚用量(6.34±0.85)mg/kg明显少于假手术组(11.24±1.09)mg/kg和正常对照组(10.76±1.14)mg/kg(P<0.0001);脊髓横断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所需时间(200±41)s也明显少于假手术组(494±46)s和正常埘照组(465±51)s(P<0.01).结论 脊髓横断可显著降低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可明显缩短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脊髓横断的镇静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去传人理论.
作者:张宁;马汉祥;马妮娜;邓立琴;刘红;马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上气道形态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异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e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lne,OSAHS)重要的发病机制[1],因此对于无鼾正常人群上气道形态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对无鼾人群上气道形态的专门研究较少,大多都是与OSAHS患者相对比进行研究.而近年来对正常无鼾人群上气道形态的研究有所增加,研究多采用不同方法及标准,因各种因素及个体差异的影响,结果也不尽相同.下面就将目前对无鼾正常人群上气道形态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作者:封净;杨随兴;张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62例;在F4-F5输尿管导管引导下进镜,同时置人气压弹道探条粉碎结石后留置D-J管2-4周.结果 6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6.8%(60/62),手术时间5-30min,平均17.5min,术后住院时间4-7d,14(23.3%)例尿培养阳性(14/60),9(15%)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9/60).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疗效好、损伤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丁彦才;陈福宝;韩立忠;师宏斌;赵瑞宁;杨晓波;李飞宇;张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异倍体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胸腔积液住院病人50人,其中确诊恶性胸腔积液30人,良性胸腔积液20人.各例均行胸水脱落细胞学、流式细胞术DNA含量、胸水癌胚抗原(CEA)及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异倍体阳性率73.3%;良性胸腔积液异倍体阳性率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液组CEA平均值为(34.8±14.9)μg/L;良性胸液组CEA平均值为(4.7±1.5)μ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胸液组ADA平均值为(27.1±10.8)IU/ml;良性胸液组ADA平均值为(52.7±22.2)IU/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分析对恶性胸水诊断的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85.0%;流式分析联合胸水CEA检测对恶性胸水诊断的敏感性提高到83.3%,特异性提高到100%.结论 流式细胞术细胞DNA分析,是对细胞病理学、肿瘤标志物分析的有益补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秀忠;张锦;陈娟;戈霞晖;谭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O)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rhEPO治疗;治疗组15例透析后静脉应用左旋卡尼汀,同时应用rhEPO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b、Hct和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均升高;治疗组Hb、Hct和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EPO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左旋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肾性贫血能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状态,提高rhEPO的疗效.
作者:陈丽君;张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两药联用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给予善宁同时强力宁静脉点滴,每天1次;对照组单纯善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疗效.化学比色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5.0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善宁和强力宁联合用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对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作者:黄晓莲;黄占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老年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胆肿瘤切除手术患者30例,年龄60-76岁,随机分为术前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组(AHHN组,n=15)和对照组(n=15).于术前1h分段实施AHH,使红细胞压积(Hct)下降至28%左右.分段采集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血红蛋白(Hb)、Hct、动脉血乳酸(ABL),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 两组患者扩容前CaO2、CvO2和ER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液的稀释,AH-HN组CaO2和CvO2逐渐降低,C(a-v)O2也降低,而ERO2呈增高趋势,所有病人的ABL值均无明显变化,C(a-v)O2、ERO2及AB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分段实施术前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机体的氧代谢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朱立宏;郎淑慧;徐向辉;张冬梅;常业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LSA方法 分别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其它风湿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液中的G6PI抗原浓度.结果 98例RA患者组血清G6P1抗原平均浓度高于其它结缔组织组和正常对照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I抗原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宫怡;竺红;张玉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仙璐贝滴剂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78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仙璐贝滴剂;对照组30例,予常规用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中2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中1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仙璐贝滴剂能有敛提高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邵辉;张治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PFNA、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方法 80例骨折患者中,35例使用PFNA固定,45例使用Gamma钉固定,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PFNA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Gamma钉小,但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mmaa组1例出现拉力螺钉切出,2例出现股骨干骨折.结论 PFNA设计合理,微创操作,出血少,固定牢固,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之一,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沈军;王立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10%乙醇持续静滴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防冻液中毒的疗效.方法 10%乙醇持续静滴联合血液净化治疗6例致死量防冻液中毒患者.结果 6例患者治愈5例,随访3个月无肝肾及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因血钾8.4mmol/L,严重代酸不能纠正,来院2h死亡.结论 10%乙醇持续静滴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度防冻液中毒,安全有效,早期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曹瑞;李文峰;杨立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和36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患者对照.结果 两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功能障碍情况、生活能力(A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王维虎;王科;王东;白雅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