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瑕;郑丽华;王毅敏;刘秀梅
目的 观察自拟胆安汤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导师张武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对165例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口服自拟胆安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临床治愈57例,显效47例,有效4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7.27%.结论 自拟胆安汤能有效改善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的症状,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瑛;陈晓玲;齐玉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宫内胚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 经宫腔镜诊断、定位宫内妊娠残留物,并行清宫术.结果 44例宫内胚物残留中,宫腔镜直视下清宫均一次完成,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月经恢复满意,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残留者在联合B超下成功清宫,同时发现合并子宫不伞纵隔1例、内膜息肉2例、Ⅱ型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宫腔周围型黏连4例、子宫内膜炎5例.结论 宫腔镜手术在诊治宫内胚物残留中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改荐生殖预后,并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良好的途径.
作者:刘丹;单翠萍;张雪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LSA方法 分别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其它风湿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液中的G6PI抗原浓度.结果 98例RA患者组血清G6P1抗原平均浓度高于其它结缔组织组和正常对照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I抗原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宫怡;竺红;张玉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患者,需行胆囊切除术[1].随着设备的先进化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首选,LC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疗程短、恢复快、护理简单等优点.虽然疗效肯定,但Lc具有一定的禁忌证[2],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仍不可缺.因此,熟练掌握这两种术式的护理方法都很重要.现就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的护理体会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饶金红;何建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现将467例婴幼儿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2001-2009年间,467人次唇腭裂患者手术人数467人次,男性282人,女性185人,唇裂331人,腭裂136人,平均年龄2.8岁(出生1d-3岁)
作者:刘英华;贾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替勃龙对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老年性阴道炎或尿道炎的患者口服替勃龙治疗2-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雌二醇水平.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雌二醇水平明显增高(P<0.01),白带和尿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结论 短期应用替勃龙对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道炎有效.
作者:马海峰;齐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初步效果.方法 收治58例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手术行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LCP内同定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X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10-15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2.5±2.5)周.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22例,良3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3.1%.结论 采用掌侧入路骨折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郭舟桐;钱秀琴;陆志东;郭崇军;白志刚;孙玺淳;马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老年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肝胆肿瘤切除手术患者30例,年龄60-76岁,随机分为术前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组(AHHN组,n=15)和对照组(n=15).于术前1h分段实施AHH,使红细胞压积(Hct)下降至28%左右.分段采集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血红蛋白(Hb)、Hct、动脉血乳酸(ABL),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 两组患者扩容前CaO2、CvO2和ER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液的稀释,AH-HN组CaO2和CvO2逐渐降低,C(a-v)O2也降低,而ERO2呈增高趋势,所有病人的ABL值均无明显变化,C(a-v)O2、ERO2及AB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分段实施术前AHH联合尼卡地平降压,对机体的氧代谢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朱立宏;郎淑慧;徐向辉;张冬梅;常业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防治静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诱发呛咳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行全身麻醉的病例120例,分为六组,每组20例.Ⅰ组为芬太尼原液组,Ⅱ组为芬太尼稀释组,Ⅲ组为先注丙泊酚组,Ⅳ组为先注咪达唑仑组,Ⅴ组为先注地塞米松组,Ⅵ组为氟哌利多与芬太尼混合组.观察各组给药后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Ⅰ-Ⅵ组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30%、15%、10%、0%、15%、10%,Ⅰ组与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与Ⅱ、Ⅲ、Ⅴ、Ⅵ组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原液稀释且减慢给药速度,并在给药前静注地塞米松、咪达唑仑、丙泊酚,或将原液与氟哌利多混合给药,可有效地抑制或减轻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作者:王富强;李校宁;闵红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加孕三烯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6例,均在腹腔镜下实施病灶清除术,将术后接受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58例设为研究组,不接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60.4%(P<0.01),两组复发率分别为8.6%、33.3%,研究组中12例不孕者有8例妊娠.对照组中10例不孕者有2例妊娠.结论 腹腔镜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副反应小.
作者:李强;王梓媛;邓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良、恶性胸腔积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方法 收集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20例,通过检测胸液中VEGF水平来观察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的价值.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VEGF水平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
作者:王建峰;黄小兰;黄晓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小横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腋臭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应用腋小横切口皮下修剪技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术区半年后基本无明显瘢痕,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腋小横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症效果显著,创伤小,复发率低,术区无明显瘢痕.
作者:李俊;李传吉;金少华;邓兴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微波经皮给药佐治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分为微波经皮治疗组和对照组,微波组在常规治疗(抗病毒、灌肠、补液),基础上加用脉冲式微波治疗,连续治疗5d;对照组采刚常规治疗.结果 微波组有效率92.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肠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经皮给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云莉;王建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枸杞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高尿酸血症(HUA)的有效性.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予以中药枸杞降脂方,水煎服;对照组40例,予以口服血脂康胶囊.8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血清ALT、AST、γ-GT、TC、TG、UA值;B超检查.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B超改善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尿酸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清尿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γ-GT、TC、TG值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杞降脂方是治疗NAFLD合并HUA的有效复方制剂.
作者:张玉喜;王龙成;马晓瑞;王铁武;樊瑞军;袁红梅;马国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宁夏栽培甘草的质量.方法 对不同产区、不同生长期(月份)、不同生长年限的栽培甘草进行质量考察,对2-4年生栽培甘草与野生品的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年生甘草含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高于2年生,4年生高于3年生.结论 规范化种植3年及3年以上的甘草可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指标,宁夏栽培甘草的佳采挖期为10月中、下旬.
作者:詹晓平;翟宇;马玲;王坤;王英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小儿烧烫伤后发生惊厥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烧伤后发生惊厥患者病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6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短时间内全部治愈.结论 小儿烧烫伤后发生惊厥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时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杨红卫;高仁;沈江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根尖孔至根尖顶的位置,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门诊拔除恒牙牙根20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扩通根管,用游标卡尺测量根尖孔至根尖顶的距离(L).结果 前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0mm占90.25%,L<1.0mm占9.75%;前磨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0mm占92.09%,L>1.0mm占7.91%;磨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5mm占93.03%,L>1.5mm占6.97%.结论 一般情况下,根管充填在X线片上适充的参考标准为:前牙、前磨牙L≤1.0mm,磨牙L≤1.5mm.
作者:董枫莲;吴欣星;郭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PFNA、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方法 80例骨折患者中,35例使用PFNA固定,45例使用Gamma钉固定,对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PFNA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Gamma钉小,但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mmaa组1例出现拉力螺钉切出,2例出现股骨干骨折.结论 PFNA设计合理,微创操作,出血少,固定牢固,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之一,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老年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沈军;王立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先天性唇腭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并分析其发生的因素.方法 收集宁夏儿童福利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近5年的40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病例进行分析,调查结果 包括:诊断、性别、年龄等.结果 用SPSS做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正常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对照.结果 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有较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天性唇腭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其残疾相关,并与呼吸道解剖结构及免疫特点有极大的关系.
作者:范篆玲;马晓飞;尹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难治病例出现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79例难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难治病例以感染根管出现多占68.81%;难治病例与牙体、根管、牙周、根尖及根尖周病变范围及类型的关系:牙隐裂占8.60%,邻面开放龋洞占3.23%.根折占5.02%,底穿占6.09%.根管漏治占12.54%.牙周病变占13.26%,医源性根尖孔破坏占5.38%,根尖阴影占40.86%,药物性尖周炎占3.94%,不明原因占1.08%.结论 根管治疗难治病例的发生与牙体、根尖病变程度与类型及医源性因素有关.
作者:李斌;邱桂芹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