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恒牙根尖孔至根尖顶距离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董枫莲;吴欣星;郭涛

关键词:恒牙, 根尖孔, 根尖顶
摘要:目的 测定根尖孔至根尖顶的位置,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门诊拔除恒牙牙根20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扩通根管,用游标卡尺测量根尖孔至根尖顶的距离(L).结果 前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0mm占90.25%,L<1.0mm占9.75%;前磨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0mm占92.09%,L>1.0mm占7.91%;磨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5mm占93.03%,L>1.5mm占6.97%.结论 一般情况下,根管充填在X线片上适充的参考标准为:前牙、前磨牙L≤1.0mm,磨牙L≤1.5mm.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治疗

    目的 观察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生长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3名安氏Ⅱ类错牙台的患者,用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双期治疗,然后应用头影测量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的方法 可以促进下颌生长,增加前牙覆盖(P<0.05),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结论 Herbst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生长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可取得明显的骨骼以及侧貌的改变.

    作者:杨红梅;景俊;东志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患者,需行胆囊切除术[1].随着设备的先进化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首选,LC具有创伤小、瘢痕小、疗程短、恢复快、护理简单等优点.虽然疗效肯定,但Lc具有一定的禁忌证[2],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仍不可缺.因此,熟练掌握这两种术式的护理方法都很重要.现就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的护理体会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饶金红;何建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大鼠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通过持续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寻找大鼠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的合适剂量和大耐受剂量.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体董250-300g,8-9周龄.随机分为5组(n=6):Ⅰ、Ⅱ、Ⅲ、Ⅳ组分别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1、5、10、30μg/(kg·min)共30min,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通过甩尾实验计算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测值-基础值)/(10秒-基础值)×100%]观察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间断测昔血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结果 持续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5min后,Ⅰ、Ⅱ、Ⅲ、Ⅳ组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PE)为64%、87%、100%、100%,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Ⅳ组甩尾时间明显延长(P<0.001).与基础值相比,MAP和RR的变化成剂量依赖性降低(P<0.01);Ⅳ组HR在5min时明显下降,10-25min明显增加(P<0.01);其它组HR变化不明显(P>0.05).停止泵注5min,MAP、HR和RR迅速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 SD大鼠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5μg/(kg·min)为合适剂量,10μg/(kg·min)为大耐受剂量.

    作者:邓立琴;二階 哲朗;王建珍;孟尽海;马汉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42例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手术造成患侧乳腺缺损、胸部外型破坏和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不便.现就我们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敬莉;王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未婚女性及幼女宫腔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的检查镜直径只有4mm,能顺利进入阴道及宫颈而不损伤处女膜,是检查未婚女性及幼女异常阴道出血、阴道异物的较好可行的方法.近年对22例门诊和住院未婚女性及幼女实施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翠萍;张娜;马鸿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刘寄奴散治疗100例妇科血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刘寄奴散治疗妇科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口服刘寄奴散;对照组100例,口服云南白药.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刘寄奴散治疗妇科血证疗效显著,临床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赵玉萍;屈海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脉异常急性冠脉综合征96例诊治

    目的 总结肝脉异常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肝脉异常者96例,用益气温阳、活血、清热解毒等治疗;非肝脉异常者253例,以抗凝、活血、扩脉等治疗.结果 肝脉异常组91例患者症状改善,肝脉恢复大致正常,4例无明显缓解,肝脉无改变;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非肝脉异常组236例患者症状改善,11例患者症状无缓解,6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肝阴虚损、肝阳虚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病程机制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玉虹;叶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我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6例报告

    目的 了解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控制流行制定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同期被病原学诊断的6例MRSA病例,跟踪观察治疗效果,了解流行病学情况.结果 MRSA流行66d,1例患者自动出院(出院后不久死亡),2例转阴,3例好转出院;医务人员手部和鼻腔黏膜MRSA携带率分别为4.76%、9.52%;万古霉素和氯霉素对MRSA 100%敏感.结论 采取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合理治疗病人,加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MRSA的流行.

    作者:张俊瑕;郑丽华;王毅敏;刘秀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5259例产妇剖宫产率与相关指征趋势分析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发生发展现状及剖宫产各指征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5259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各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结果 6年中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P<0.05);头位难产与胎儿窘迫因素等指征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P>0.05),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 剖宫产率表现为逐年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各项指征.

    作者:晋莉;张小芸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波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小儿病毒性肠炎101例

    目的 观察微波经皮给药佐治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分为微波经皮治疗组和对照组,微波组在常规治疗(抗病毒、灌肠、补液),基础上加用脉冲式微波治疗,连续治疗5d;对照组采刚常规治疗.结果 微波组有效率92.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肠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经皮给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云莉;王建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体位护理在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后的应用

    视网膜脱离患者必须采取特殊体位[1].我们对21例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患者采取俯卧位与头部放低坐位交替进行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汤学敏;刘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光氨酸(Hcy)升高是否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均值为(17.35±6.42)μmol/L,对照组Hcy均值为(13.07±4.86)μmol/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清高Hcy水平均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结论 高Hcy血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涛;张玲;卢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火针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梨状肌综合征60例

    目的 观察火针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用火针拔罐法治疗与对照组62例以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76%,对照组有效率79.0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梨状肌综合征采用火针拔罐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见效快、疗程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立峰;马金萍;张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拟胆安汤治疗胆囊炎胆胃不和汪1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胆安汤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导师张武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对165例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口服自拟胆安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临床治愈57例,显效47例,有效4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7.27%.结论 自拟胆安汤能有效改善胆囊炎胆胃不和证患者的症状,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瑛;陈晓玲;齐玉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后路单侧入路治疗下腰椎间盘脱出并腰椎不稳症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固定、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椎间盘脱出并椎间不稳症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0月对26例下腰椎间盘脱出并椎间不稳症的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行一侧部分椎板、关节突切除,病变间盘摘除,同侧椎弓根固定+椎间融合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腰痛及下肢疼痛均明显缓解,随访7-30个月,平均18个月,依Prolo评分标准评分,术前(4±0.3)分,术后半年以上(9.5±1.1)分(P<0.01).结论 单侧椎板减压+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效果优良,既达到稳定病变脊柱节段,又减少了术中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赵浩宁;戈朝晖;金卫东;朱涛;朱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我院于2008年4月-2009年4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6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霞;何秀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C-erbB-2和GST-π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GST-π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 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GST-π的表达.结果 128例乳腺癌中,C-erbB-2和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68/60)、35.94%(46/82);C-erbB-2和GST-π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受体状况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表达率增高.GST-π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和GST-π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C-erbB-2和GST-π均参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恶性程度的增高,且两者具有协同性.

    作者:朱萌;徐远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4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8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和36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患者对照.结果 两组死亡率、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功能障碍情况、生活能力(A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王维虎;王科;王东;白雅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L)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209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AsAb、EMAb、AcL检测,同时与健康组做对比研究.结果 不孕不育组AsAb T(抗精子总抗体)的总阳性率为59.3%,IgM阳性率为24.3%;健康组AsAb总阳性率为5.3%,IgM为0,P<0.01.不孕不育组EMAb检测总阳性率为31.4%,其中IgG阳性率为18.2%,IgM为13.2%,两者同时阳性占5.9%;健康组阳性率为5.3%,其中IgG为4.0%,IgM为1.3%,两组比较P<0.01.不孕不育组AcL检测总阳性率为22.2%,其中IgG阳性率为14.1%,IgM为8.1%,两者同时阳性占6.0%;健康组阳性率为4.0%,其中IgG阳性率为2.7%,IgM为1.3%,P<0.05.AsAb、EMAb、AcL检测中,其中两项、三项同时阳性的,不孕不育组分别为18.4%和9.1%,健康组无1例两项、三项同时阳性的.结论 AsAb、EMAb、AcL与不孕不育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丽君;吕志芬;贾永存;高平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银川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保健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城、乡两层,调查城市5个社区、农村2乡6村.对样本点的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共计1301人,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询问调查.结果 银川市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率(8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平均年龄为(45.74±3.6)岁,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8.40±3.2)岁;采用改良的Kuppeman评分表调查显示嗣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排列前五位的是烦躁易怒71.48%,失眠70.33%,疲倦无力69.95%,潮热多汗68.41%,头晕67.7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五个症状的主要因素为年龄、职业、体重指数、收入、婚姻状况及其他疾病的患病情况.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开设专科门诊及心理辅导,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习惯,帮助妇女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作者:李吴萍;张雪玉;赵伟明;宋琦如;李雯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