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横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症36例

李俊;李传吉;金少华;邓兴旺

关键词:腋下, 小横切口, 皮下修剪术, 腋臭症
摘要:目的 总结小横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腋臭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应用腋小横切口皮下修剪技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术区半年后基本无明显瘢痕,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腋小横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症效果显著,创伤小,复发率低,术区无明显瘢痕.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术在近肝静脉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保留下腔静脉血流的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术(SHVEPC)在肝外伤合并近肝静脉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9例肝外伤合并近肝静脉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肝脏外伤均位于近第2肝门区域,并1根以上主肝静脉或其属支损伤29例.对22例施行了1根以上主肝静脉阻断术,保持下腔静脉血流畅通.肝静脉阻断方法 采用绕线结扎或肠钳、Satinsky钳夹闭法.结果 施行第1肝门阻断加部分肝静脉阻断22例,第1肝门阻断时间20min(15-30min),肝静脉阻断时间16.4min(5-28min),共结扎肝静脉12根,Satinsky钳阻断10根.结论 SHVEP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预防空气栓塞,又避免了下腔静脉阻断所引起的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是一种更符合生理的新技术.

    作者:杨立财;李昭宇;芦磊;李洋;戴宝龙;段筱;吴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切术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比较施行阴式子宫切除术40例与经腹子宫全切术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全部经阴道切除成功,无膀胱或直肠损伤,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尿潴留发生.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对腹腔干扰少,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腹壁无瘢痕等诸多优点,是子宫全切术的一个途径.

    作者:姚立岩;何珊;石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光氨酸(Hcy)升高是否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8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均值为(17.35±6.42)μmol/L,对照组Hcy均值为(13.07±4.86)μmol/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清高Hcy水平均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结论 高Hcy血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涛;张玲;卢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诊意识障碍899例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899例急诊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结果 急诊意识障碍患者以中毒类疾病为主(36.04%),其次为猝死(31.48%),急性腩血管病(24.25%)及血糖代谢异常(5.12%).结论 急性意识障碍是危重急症,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系统疾病,接诊后在施行抢救措施的同时,实验室及时做出恰当的诊断.

    作者:李淑梅;陶宁宁;彦志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层厚的CTPA图像对正常肺动脉分支的显示

    目的 比较不同层厚CTPA图像对正常肺动脉分支的显示.方法 35例肺野正常CTPA结果 阴性的患者图像分别重建为0.625、1.25、2.5mm和5.0mm层厚四组.比较四组层厚图像对肺动脉分支的显示,同时评价四组层厚图像对肺动脉分支连续性的显示.结果 0.625mm和1.25mm层厚组间肺动脉连续性优于2.5mm和5.0mm层厚组;对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的显示,四组层厚图像间无差异;对肺段动脉的显示,0.625、1.25、2.5mm层厚组优于5.0mm层厚组(P=0.001);对亚段肺动脉和第5级肺动脉的显示,0.625mm和1.25mm层厚组间优于2.5mm和5.0mm层厚组(P=0.000);对第6级、第7级、第8级、第9级肺动脉的显示,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mm层厚图像在显示肺小动脉分支方面与0.625mm能力相等,明显优于2.5mm和5.0mm层厚图像;而对于亚段肺动脉,应至少采用2.5mm层厚的图像观察,才能保证97%以上的亚段肺动脉被显示.

    作者:朱力;郭玉林;田兴仓;来彦博;龚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恒牙根尖孔至根尖顶距离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根尖孔至根尖顶的位置,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门诊拔除恒牙牙根20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扩通根管,用游标卡尺测量根尖孔至根尖顶的距离(L).结果 前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0mm占90.25%,L<1.0mm占9.75%;前磨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0mm占92.09%,L>1.0mm占7.91%;磨牙根尖孔至根尖的距离L≤1.5mm占93.03%,L>1.5mm占6.97%.结论 一般情况下,根管充填在X线片上适充的参考标准为:前牙、前磨牙L≤1.0mm,磨牙L≤1.5mm.

    作者:董枫莲;吴欣星;郭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辅以储雾罐治疗小儿哮喘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辅以储雾罐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哮喘儿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根据病情的程度用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对照组32例不吸入布地佘德,其余治疗方法 基本相同.吸入1年后进行疗效评判.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81.39%,严重程度下降明显;而对照组有效率为16.18%,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辅以储雾罐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是治疗小儿哮喘有效的方法 之一.

    作者:李乐;林英;杨丽;孙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12例中,良性1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8例.肿瘤位于胃7例,直肠2例,空肠2例,回肠1例.CT表现:黏膜下血供丰富肿块多向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出血坏死钙化.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强化不均匀,可侵犯邻近脏器.CT定性准确率10/12(83.33%),定位准确率11/12(91.6%).结论 螺旋CT平扫加增强动态扫描是目前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重要方法 之一,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郑翠英;白建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肺功能改善.方法 选择10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加生理盐水配成约3ml溶液,雾化吸人,吸入前后检测肺功能.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雾化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较好.

    作者:高英;刘玢;左锋;马立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替勃龙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替勃龙对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老年性阴道炎或尿道炎的患者口服替勃龙治疗2-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雌二醇水平.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雌二醇水平明显增高(P<0.01),白带和尿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结论 短期应用替勃龙对老年性阴道炎和尿道炎有效.

    作者:马海峰;齐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方法 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62例;在F4-F5输尿管导管引导下进镜,同时置人气压弹道探条粉碎结石后留置D-J管2-4周.结果 6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6.8%(60/62),手术时间5-30min,平均17.5min,术后住院时间4-7d,14(23.3%)例尿培养阳性(14/60),9(15%)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9/60).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疗效好、损伤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丁彦才;陈福宝;韩立忠;师宏斌;赵瑞宁;杨晓波;李飞宇;张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C-erbB-2和GST-π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GST-π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 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GST-π的表达.结果 128例乳腺癌中,C-erbB-2和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3%(68/60)、35.94%(46/82);C-erbB-2和GST-π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受体状况之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表达率增高.GST-π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和GST-π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C-erbB-2和GST-π均参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恶性程度的增高,且两者具有协同性.

    作者:朱萌;徐远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L)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209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AsAb、EMAb、AcL检测,同时与健康组做对比研究.结果 不孕不育组AsAb T(抗精子总抗体)的总阳性率为59.3%,IgM阳性率为24.3%;健康组AsAb总阳性率为5.3%,IgM为0,P<0.01.不孕不育组EMAb检测总阳性率为31.4%,其中IgG阳性率为18.2%,IgM为13.2%,两者同时阳性占5.9%;健康组阳性率为5.3%,其中IgG为4.0%,IgM为1.3%,两组比较P<0.01.不孕不育组AcL检测总阳性率为22.2%,其中IgG阳性率为14.1%,IgM为8.1%,两者同时阳性占6.0%;健康组阳性率为4.0%,其中IgG阳性率为2.7%,IgM为1.3%,P<0.05.AsAb、EMAb、AcL检测中,其中两项、三项同时阳性的,不孕不育组分别为18.4%和9.1%,健康组无1例两项、三项同时阳性的.结论 AsAb、EMAb、AcL与不孕不育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丽君;吕志芬;贾永存;高平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LSA方法 分别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其它风湿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液中的G6PI抗原浓度.结果 98例RA患者组血清G6P1抗原平均浓度高于其它结缔组织组和正常对照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I抗原可能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新的诊断指标.

    作者:宫怡;竺红;张玉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疟疾并发性葡萄膜炎134例

    目的 探讨疟疾并发性葡萄膜炎的诊断、治疗、血中疟原虫数昔与眼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34例疟疾并发性葡萄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34例患荇就诊时校正视力为光感-5.0,抗疟和治疗葡萄膜炎同时进行,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随诊3个月,血液涂片疟原虫检查阴性,眼部未见活动性病变;校正视力≥5.0者158眼,0.5-0.8者27眼,<0.5者2眼.结论 疟疾引起的葡萄膜炎在非洲等疟疾盛行的国家较为常见,诊断准确、治疗及时是争取病情得到良好预后的前提.

    作者:张辉;何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儿童烧烫伤后惊厥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儿烧烫伤后发生惊厥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烧伤后发生惊厥患者病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62例患者经积极抢救短时间内全部治愈.结论 小儿烧烫伤后发生惊厥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及时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杨红卫;高仁;沈江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补肾益脾壮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

    目的 探讨补肾益脾壮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益脾壮骨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3个月后测定:骨密度、肝肾功能和血尿常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40%,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益脾壮骨汤能增强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作者:焦秀蓉;杨月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的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10-14岁大龄儿童单眼弱视患儿60例(60眼),经综合疗法治疗弱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60例(60眼)治愈率为61.67%、进步率为28.33%、无效为10%,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大龄儿童单眼弱视疗效较好,应积极治疗.

    作者:邹文青;安宁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方法减轻或消除静注芬太尼后诱发呛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防治静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诱发呛咳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行全身麻醉的病例120例,分为六组,每组20例.Ⅰ组为芬太尼原液组,Ⅱ组为芬太尼稀释组,Ⅲ组为先注丙泊酚组,Ⅳ组为先注咪达唑仑组,Ⅴ组为先注地塞米松组,Ⅵ组为氟哌利多与芬太尼混合组.观察各组给药后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 Ⅰ-Ⅵ组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30%、15%、10%、0%、15%、10%,Ⅰ组与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与Ⅱ、Ⅲ、Ⅴ、Ⅵ组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原液稀释且减慢给药速度,并在给药前静注地塞米松、咪达唑仑、丙泊酚,或将原液与氟哌利多混合给药,可有效地抑制或减轻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

    作者:王富强;李校宁;闵红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银川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保健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城、乡两层,调查城市5个社区、农村2乡6村.对样本点的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共计1301人,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询问调查.结果 银川市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率(8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平均年龄为(45.74±3.6)岁,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8.40±3.2)岁;采用改良的Kuppeman评分表调查显示嗣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排列前五位的是烦躁易怒71.48%,失眠70.33%,疲倦无力69.95%,潮热多汗68.41%,头晕67.7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五个症状的主要因素为年龄、职业、体重指数、收入、婚姻状况及其他疾病的患病情况.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开设专科门诊及心理辅导,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习惯,帮助妇女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作者:李吴萍;张雪玉;赵伟明;宋琦如;李雯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