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安阳地区神经管畸形监测分析

王文卿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NTDs), 脊椎裂, 脑积水
摘要:目的 了解安阳地区的神经管畸形(NTDs)发生率,探讨NTD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市永安的要求,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d内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2007年的NTDs的发生率低于另外6个年份,7年NTDs发生率平均33.02/万,各类NTDs顺位为脊椎裂、脑积水、脑膨出、无脑儿,孕母年龄>35岁组的NTDs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30岁的NTDs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广泛宣传孕前及孕早期增补叶酸的知识,开展NTDs监测的病因学研究,降低NTDs发生率.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苦参碱对青霉素致痫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xy)对青霉素(PEN)致痫大鼠大脑海马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PEN制备癫痫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腹腔内注射Oxy后癫痫大鼠海马Glu和GABA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腹腔注射Oxy的实验组癫痫大鼠海马Glu平均阳性细胞数低于未注射Oxy的模型组,而实验组GABA平均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Oxy抗癫痫作用机制与兴奋性神经递质Glu和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有关.

    作者:张茜;白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管内栓塞和显微神经外科夹闭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目的 探讨早期经血管内栓塞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方法 24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110例在发病后3天内行早期手术治疗,其中选择经血管内栓塞治疗70例,开颅显微神经外科夹闭手术治疗40例.结果 11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经血管内栓塞治疗70例,完全栓塞59例(84.29%);近全栓塞11例(15.71%),即栓塞率≥85%;治疗后3-6月内随访,56例(80%)完全恢复健康,9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术后病情恶化,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显微外科手术夹闭40例,完全夹闭36例(90%),不全夹闭或包裹治疗4例(10%),术后3-6月随访示:临床治愈34例(85%),4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重度偏瘫、语言障碍,1例死亡.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的发生,可降低其病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黄德俊;李宗正;孙涛;王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模板DNA质量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的影响

    目的 探索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中模板DNA质量对实验的影响以及提高模板DNA质量的途径.方法 用PCR-RFLP法研究 SNP rs1024611(G/A)的基因分型,从样本保存方式、保存时间及DNA提取方法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其对模板DNA质量及SNP分析的影响.结果 从抗凝血中提取DNA模板的得率比非抗凝血高,在SNP分析中,EDTA抗凝血效果好、肝素抗凝血效果不好;基因组DNA在全血中的有效保存时间比提纯的DNA有效时间长;试剂盒法提取DNA的得率和纯度均高于传统的酚-氯仿法.结论 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SNP研究中DNA模板的质量:采集血样用EDTA抗凝、分装成小份在-20℃冻存,避免反复冻融.使用前在37℃水浴中快速解冻,用试剂盒法提取DNA更适合于SNP的研究,提取的模板DNA要及时实验或分装后冻存于-20℃,若需长期保存模板DNA,保存全血优于保存纯化的DNA.

    作者:张淑雅;李岩;裴秀英;高玉婧;刘芳;蒋学锋;董晓薇;随瑞枝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体会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效的呼吸支持是治疗本征的重要措施.先将我院对25例ALI/ARDS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潘美萍;孙凤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前列腺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

    目的 调查前列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252例标本中分离出52株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20.6%,各种菌株对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CNS为导致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菌,前列腺炎治疗的关键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作者:孙丽波;李淑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ELLP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母儿预后,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我院收治的5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HELLP综合征对母婴均有严重的影响,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解痉、镇静、降压及适当扩容、输注血小板对症治疗并尽快终止妊娠.孕产妇中3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之后随访正常;围产儿中2例存活,2例胎死宫内,1例产后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尽快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作者:马丽君;贾咏存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锌摄入对SD大鼠主要脏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锌摄入对临床亚健康干预的合理剂量以及高锌对SD大鼠各主要脏器的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64只初断乳SD大鼠,分性别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30μg /g组、150μg /g组、750μg /g组.运用HE、TUNEL染色等方法,观察不同剂量锌摄入对肝、肾、心、脑、睾丸等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①心、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各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过度补锌可引起肝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且随锌摄入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③过量补锌可引起SD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凋亡,且随锌摄入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④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过量补锌可引起SD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P<0.01).结论 过度补锌对机体是有害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锌.

    作者:郭凤英;胡尚平;张建中;钱立群;杨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布鲁氏杆菌病14例报告

    目的 总结慢性布鲁氏杆菌病的病情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经3个月以上正规药物治疗,13例临床治愈,1例明显好转.结论 慢性布鲁氏杆菌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

    作者:马万堂;李自耀;马晓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宫颈CT及UU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PID)患者与宫颈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状况.方法 对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CT和UU的检测.结果 CT和UU的检出率分别为15.6%和36.1%,两者感染的总阳性率为41.7%,两者混合感染率为10%.结论 PID组UU、CT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T、UU感染为慢性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应重视对CT、UU的检测.

    作者:李强;王梓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检测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HBV-DNA检测,分为阴性组94例、阳性组86例,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FQ-PCR)检测HBV-DNA,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肝胆酸(CG)、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肽(PCIII)、四型胶原(IV-C)和层黏连蛋白(LN).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复制水平增高,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亦增高(P<0.05,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增高可促使肝组织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清除和控制病毒复制对阻止肝组织纤维化有益.

    作者:白云贤;姜平;孙永福;郭学茹;郝颖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脑干梗死9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脑干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显著进步54例,进步28例,无变化4例,恶化3例,死亡4例.结论 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误诊率高,预后与梗死面积大小有关, MRI是诊断该病的佳方法,早期治疗可降低致残率.

    作者:蔡青;吴胜军;周益平;马晓眠;晁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宁夏六盘山地区种植大黄药材的质量评价

    目的 对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进行综合质量分析.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大黄药材的标准要求,对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中5种蒽醌类物质总含量、浸出物、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结果 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各物质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 六盘山地区种植的大黄药材质量较好,但各不同产区种植的大黄药材中,各物质含量有差异.

    作者:丁燕;安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河南省安阳地区神经管畸形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安阳地区的神经管畸形(NTDs)发生率,探讨NTD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市永安的要求,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d内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2007年的NTDs的发生率低于另外6个年份,7年NTDs发生率平均33.02/万,各类NTDs顺位为脊椎裂、脑积水、脑膨出、无脑儿,孕母年龄>35岁组的NTDs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30岁的NTDs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孕前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广泛宣传孕前及孕早期增补叶酸的知识,开展NTDs监测的病因学研究,降低NTDs发生率.

    作者:王文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5例病理报告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M)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新疆煤矿总医院就诊的5例MM的活检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黑色素瘤瘤细胞体积较大,多呈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仁清,并可见泡状核.部分细胞浆透明,核小居中,核分裂像易见,并见瘤巨细胞,可见间质反应及淋巴细胞浸润.其中2例未见色素,5例均可见溃疡.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作者:刘筱;江瑞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STEMI急诊PCI后多支冠脉病变治疗的评价

    目的 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比较药物治疗或择期PCI处理非梗塞相关血管的临床疗效,评估STEMI后对非梗塞相关血管的佳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比较了151例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行急诊PCI处理梗塞血管的STEMI患者,根据对非梗塞相关血管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组1为心梗后7-14d行择期PCI者共64例,组2为药物治疗者共87例.比较两组病情变化、造影资料、住院期间及远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情况及造影结果相似;组1病人的住院日为(16.98±5.84)d,较组2病人(11.29±5.00)d长,二者比较P=0.000;院内MACE发生率在组1为4.69%、组2为4.60%,院外MACE发生率在组1为3.13%、组2为13.79%,二者比较院内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STEMI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急诊PCI后,再择期行PCI术,远期MACE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

    作者:陆民;姚成立;沙勇;贾绍斌;魏宁;仇玉民;薛朝阳;王晖;张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原发性胆囊癌21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PCG)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21例PCG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随访20例,其中Ⅰ期2例,Ⅱ期3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6%.Ⅳ期4例,Ⅴ期11例,术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结论 B超是诊断PCG首选的方法,对可疑病例可反复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以提高生存率.根治性手术是胆囊癌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耀堂;景宏儒;张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面积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急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68例大面积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给予溶栓、抗凝及去骨瓣减压术中,20例死亡,48例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 大面积急性脑梗死致死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早期控制脑血管危险因素是关键.

    作者:张辉;何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MR运动成像对CSM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MR运动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rdylogic myelopathy,CSM)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52例患者常规(静态)MR成像和MR运动成像检查结果,观察分析CSM患者脊髓受压的因素和特征,并与正常组MR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常规MR成像采用SE、FSE矢状位及横断位T1WI、T2WI或STIR等序列.MR运动成像采用FSE矢状位T2WI序列观察分析颈椎过屈、自然和过伸位MR征象特点.结果 52例患者中,常规MR成像发现脊髓压迫46例,其中1级9例,2级26例,3级11例.MR运动成像全组病例均见脊髓压迫,其中1级10例,2级29例,3级13例.结论 MR运动成像可动态观察CSM患者脊髓受压的因素及特征,并且能早期发现椎体不稳,为临床制定合适治疗方案及早期干预提供较可靠依据.

    作者:陈大治;朱蓉蓉;哈若水;温鹏;高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经尿道汽化电切加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糖尿病合并腺性膀胱炎13例分析

    目的 总结13例糖尿病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控制血糖理想后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监测血糖并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疗效良好.结论 理想的血糖水平有利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

    作者:罗锁麻;芦熙涛;毛文博;李红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2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对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例中,感染性疾病引起出血140例,占60.8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3例,占18.70%;恶性肿瘤17例,占7.39%;子宫肌瘤13例,占5.65%;宫内节育器15例,占6.52%;其它疾病5例,占2.17%.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感染性疾病多.绝经后不同年限均有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应重视绝经后妇女的体检.

    作者:高智达;范岫洁;包生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