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沈冰
目的 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13例(431侧).结果 切口平均长度为1.7cm,平均手术时间15min,平均住院天数4d;术后近期阴囊水肿9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全组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5侧巨大型腹股沟斜疝术后复发,7例患儿术后出现对侧腹股沟疝.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便,恢复快,具有微创和安全的效果.
作者:陈耀堂;张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保乳手术后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1998年1月-2007年8月实施保乳治疗的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全乳根治性放射治疗.结果 3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患者3年总生存率100%,5年总生存率89.9%,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 保乳手术后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可获得良好的治疗疗效,副反应轻,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白雪红;折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联合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LSCM)检测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CEA的表达部位并定量测定其荧光含量,探讨该技术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以CEA标记脑膜癌细胞及对照组脑脊液细胞,采用LSCM技术获得脑膜癌细胞扫描图像并定量测定CEA荧光强度值.结果 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的CEA表达为阳性,且部位在细胞浆中;CEA平均荧光值(36.80±17.17),与对照组(4.87±1.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LSCM检测脑脊液细胞中CEA的表达可为脑膜癌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窦春阳;范学文;吴若芬;朱海清;孔繁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吗啡与芬太尼两种药物的三种不同给药途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比较. 方法 ASA 1或2级剖宫产术产妇60例分为三组,术后PCIA芬太尼16-18μg/k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至100ml,背景输注量2ml/h,单次PCA 0.5ml,锁定时间15min,持续镇痛48h(A组);硬膜外腔推注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NS至5 ml(B组);脊麻用0.75%布比卡因1.7ml中加入吗啡0.2mg共2.7ml( C组).记录术后4、8、12、24、48h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术后4、8、12、24、48h镇静程度明显低于A、B两组;镇痛效果也明显好于A、B两组(P<0.05).结论 三种镇痛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都确切有效,但吗啡0.2mg加入脊麻药液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镇静程度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作者:乔建军;柏学民;李琴宁;陶永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规律投料饲养小鼠条件对利用糖耐量实验研究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药物药效学评价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常规饲养组(每只小鼠约5g/d)和半量投料饲养组(于糖耐量测定前3d每只小鼠2.5g/d),每个组内又各分为3个处置组,分别灌胃给予阿卡波糖、吐温80和生理盐水,30min后复灌胃给予2.0g/kg剂量的蔗糖溶液,眼眶丛静脉取血测定0、0.5、1.0 和 2.0 h的血糖值,并计算各时间点围成的曲线下面积判断结果.结果 半量投料饲养小鼠在糖耐量实验中各时间点血糖值和曲线下面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不规律投料饲养条件可对利用在体糖耐量实验研究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时产生干扰.
作者:侯延辉;金少举;彭晓东;李巍;王英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并评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68例,按是否服用RAS抑制剂再分为RAS抑制组及非RAS抑制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QTVI曲线上心室收缩期速度峰值 (Sa)、心室舒张早期速度峰值 (Ea) 、心室舒张晚期速度峰值 (Aa),并计算左室平均峰值.结果 高血压组的Sa波峰值、Ea波峰值及 Ea/Aa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AS抑制组的Sa波峰值(6.28±1.28)cm/s与正常对照组(6.64±1.63)c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RAS抑制组(5.37±1.14)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制RAS能阻止或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QTVI能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异常之前检测到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
作者:王彪;姚成立;刘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腺苷负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在老年人冠心病(CAD)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安全性,评价其对老年人CAD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414例老年可疑CAD患者(年龄≥60岁)行静息、腺苷负荷G-MPI,其中79例患者在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分为CAD组和非冠心病(N-CAD)组.结果 414例患者均完成腺苷负荷试验,288例患者出现29种轻度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胸闷(47.9%)、气短(23.9%)、头晕(21%)、面红(8.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6%(288/414).结论 腺苷负荷99mTc- MIBI G-MPI对诊断老年人CA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
作者:杨吉琴;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小儿肠套叠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及复位的临床应用体会,提高小儿肠套叠诊断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08年本院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诊断、复位及手术治愈小儿肠套叠71例.结果 71例在空气灌肠中均可见肠管内软组织肿块影,并应用空气灌肠仪使65例成功复位(成功率91.5%),6例手术.结论 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重要的X线诊断方法,也是佳无创治疗方式.
作者:郭海鸥;徐力维;姜苏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对81例T2DM患者进行SSR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①两组SSR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69例(85.1%)患者至少有一肢SSR异常;②与血糖控制满意组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的下肢起始潜伏期延长(P<0.05),下肢波幅降低(P<0.05),而上肢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起始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R可作为评价T2DM自主神经损害的客观电生理指标;T2DM患者SSR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与病程无关.
作者:谢莉红;刘南平;周立明;沙彦妮;杨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东南亚H5N1禽流感病毒NA蛋白特点,比较各国病毒NA核酸进化特点,为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GenBank获得东南亚和我国H5N1禽流感病毒NA核酸序列,ClustalX1.83和MEGA4.0对NA核酸和蛋白分析,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 2004年以后东南亚各国H5N1病毒NA茎部均有20个氨基酸残基缺失;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及印尼样本分别在NA多个位点氨基酸残基替换相同,上述国家样本在进化树中各聚一分支内;2005年中国与2006年后老挝样本聚于一分支.结论 2004年以后病毒可能能更好的适应人体内环境;越南、泰国、印尼H5N1病毒NA具有地域性;2006年以后老挝毒株可能由2005年中国毒株扩散到老挝.
作者:张继荣;姚青;张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距骨骨折的特点、类型、手术方法及并发症.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距骨骨折11例,根据Hawkins分类法分类:I型2例,II型6例,III型2例,IV型1例,全采用急诊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踝关节置中立位短腿石膏管形固定,12周内保持不负重状态,拆石膏后视X线复查情况进行活动.结果 除1例失访外,10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判定,优3 例(30%),良4 例(40%),可2例(20%),差1例(10%),优良率为70%.结论 距骨骨折通过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术后不负重石膏管形固定等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
作者:吴义刚;刘宁;李建国;艾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宁夏伤害住院患者的伤害流行特征,探讨伤害的预防控制方向.方法 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先从宁夏4个地区的所有县级以上医院中,按区、市、县三级分别抽取1所医院,共抽取9所医院.以病案号编序,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每家医院50%的出院日期为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0日,并据诊断明确的伤害住院病例共5573例为研究对象.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调查符合条件的病例5573例,年龄小不足1岁,大90.1岁,中位数为34.00岁.男性4025例,(72.2%);女性1548例(27.8%),男女性别比2.60∶1.构成位于前三位的伤害类型是交通事故(40.1%)、钝器伤(22.3%)和跌倒/坠落(17.9%).15-岁组和35-岁组伤害例数多,分别为2085例和2191例,占总伤害病例数的76.7%.农民、工人、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所占的比例较高.伤害病例时间分布集中在7-10月份.结论 应从伤害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入手,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并进行干预.
作者:温静;王学伟;丁勇;刘亚斌;张瑞;郭忠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颈肩部疼痛的方法.方法 采用臂丛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肩部疼痛患者215例,采用六点行为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一次有效者78例,有效率36.3%;治疗二次有效者98例,有效率81.9%;治疗三次有效者32例,有效率96.7%;治疗3次无效7例.结论 臂丛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肩部疼痛,疗效肯定,副反应轻微.
作者:付林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204例已知或可疑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静息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灌注图像进行评分(0-4分),计算总负荷评分(SSS)、总静息评分(SRS)和差值分(SDS=SSS-SRS)后进行随访,发生心脏事件后终止随访.结果 共随访194例,随访17-46个月,随访中共有35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8.04%, SSS、SDS、SRS均是心脏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示SSS是心脏事件的强预测因素.结论 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
作者:马菊琴;薛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多排螺旋CT(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探索其在确定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将原始资料进行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螺旋CT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0.00%、68.33%和83.33%.结论 螺旋CT对胃癌的术前TNM分期可提供较高的准确率,能有效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作者:赵丹;来彦博;郭玉林;陈勇;蔡磊;侯登华;王晓东;龚瑞;陈志强;王卉;李海燕;马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比塔派克斯和抗生素2种糊剂对根尖诱导成形的作用.方法 选择同期就诊患者年轻恒牙218颗,分成2组,分别填充2种糊剂,随访3年评价其疗效.结果 总治疗有效率比塔派克斯组为94%,抗生素组为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的成功率较高,比塔派克斯糊剂是较理想的根尖诱导制剂且操作简便,更具规范性,值得推广.
作者:程莉莉;吴欣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的致病菌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654例小儿下呼吸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654例标本检出致病菌351株,总阳性率为53.7%.其中革兰阴性菌238株(67.8%),革兰阳性菌79株(22.5%),真菌25株(8.4%),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百分率分别为64.2%和42.5%.前六位致病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复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小儿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及时掌握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的动态,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永红;陆彪;贾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RUNX3的表达.结果 RUNX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 RUNX3的表达与肝内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HbsAg、AFP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并对肝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可能有意义.
作者:刘瑞;刘清;李昭宇;王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眼钝挫伤前房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52眼)钝挫伤前房积血经采用双眼包扎,静卧,全身止血,激素,20%甘露醇,口服醋氮酰胺,后期活血化瘀中药及手术等综合治疗.结果 52例钝挫伤前房积血全部吸收,其中14例继发青光眼经治疗眼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药物治疗及手术综合疗法是治疗前房积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静;牛伟;马雅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阿托品中毒原因.方法 对救治的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阿托品中毒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毒原因.结果 30例阿托品中毒患者中,首剂阿托品用量过大是主要原因,阿托品出现翻转和阿托品化认识不足以及观察不细,也是导致其中毒的原因.结论 掌握阿托品中毒的原因,阿托品中毒是可以预防的,给予正确及时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安晓刚;吴克斌;杨生堂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