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瓣膜换瓣术后19例死亡原因分析

白雷;李靖;张玉京;李猛智;顾继伟;方刚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死亡
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5例(26.31%),严重室性心律失常5例(26.31%),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6.31%),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2例(10.53%),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10.53%).结论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儿童支原体肺炎(MP)急性期血清心肌酶改变,了解支原体感染对心肌的损害.方法 测定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观察组)和48例普通小儿肺炎患者(对照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以及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结果 观察组Hb低于对照组,ALT及心肌酶谱LDH、AST、CK、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原体心肌损害发生较普通感染的肺炎重,血清CK-MB可作为MP心肌损害的主要指标之一,治疗时应注意心肌损害.

    作者:白利平;井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在非肾脏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础治疗加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给予纠酸、补钙、降血压、降血糖、利尿、纠正贫血及肠道清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每次30 mg,加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每2周为1个疗程,每月用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常规治疗加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喜春;李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水病因120例分析

    目的 分析120例腹水的病因构成及年龄性别分布.方法 对120例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肝硬化为常见,占41%;其次为肝外恶性肿瘤,占28.5%,第3位是原发性肝癌20%,三者共占89.4%.男性以肝脏疾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见,女性以肝外恶性肿瘤多见.结论 腹水病因仍以肝硬化、恶性肿瘤为主,但肿瘤比例呈上升趋势,结核性腹膜相对减少.

    作者:马宜贤;杨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58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病人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术后出现低颅压反应22例(37.93%),无菌性脑膜炎2例(3.45%),术侧暂时性听力减退7例(12.07%),耳鸣12例(20.69%),轻度面瘫3例(5.17%),脑脊液切口漏3例(5.17%),小脑梗死1例(1.72%).结论 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刘青云;蒯涛;朴海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反复肺炎与基础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肺炎与基础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96例反复肺炎的相关基础疾病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96例中有基础疾病反复肺炎发生率高77.1%,其次为呼吸道吸入16.7%,原因不明6.3%,前者为后两者总和的3.36倍.结论 儿童反复肺炎病因复杂,需警惕肺部和全身基础疾病的并存,临床上合理诊治至关重要.

    作者:孟鹃;余华;杨芳;张冀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野木瓜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野木瓜治疗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血管病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与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同时给予野木瓜肩部注射.治疗10次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为(1.03±0.31)分,低于对照组的(2.32±0.43)分(P<0.01).结论 野木瓜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卒中后肩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彦;马俊刚;马金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营养状况差.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手术创伤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我院自2007年开始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尹新华;艾惠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疏肝补肾化斑汤联合面针围刺治疗黄褐斑40例

    目的 观察疏肝补肾化斑汤配合面部围刺对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黄褐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服用疏肝补肾化斑汤联合面针围刺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胶囊,同时外用维甲酸霜,观察2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疏肝补肾化斑汤联合面针围刺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

    作者:段玉通;雪彦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 探寻发现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干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62例有脑小血管病(SVD)且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23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认知训练,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均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MoCA总分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 MoCA量表筛查SVD患者,识别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给予及时的干预治疗,可为防止发展成为老年痴呆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褚延利;崔娟;胡蔓丽;尤洪亮;者卫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回回药方》滴鼻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32例

    目的 观察回药滴鼻剂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分为2组各3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滴鼻剂治疗,采用尼莫地平法定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2组在治疗第1周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药滴鼻剂可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王晓丽;马宣;贾孟辉;王丽梅;刘耀龙;秦顺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洛沙平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洛沙平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洛沙平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60例和对照组(单用洛沙平治疗)60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第1周末PANSS减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2、4、6、8周末,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2、4、6、8周末,研究组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的洛沙平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洛沙平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快速有效改善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起效快,不良反应更少,并可明显减少两药品的临床用药剂量.

    作者:梁宏光;白红娟;雍生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腹泻65例病原学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腹泻的病原学,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腹泻患儿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腹泻病原学诊断及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循证和综合分析.结果 65例腹泻患儿经病原学诊断住院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39例,无效1例(合并其他疾病),有效率为98.5%.结论 对小儿腹泻进行病原学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小儿腹泻治疗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某碳素厂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某电解二氧化锰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查表与危害因素浓度检测结合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粉尘的总尘点合格率92.8%,呼尘点合格率10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点合格率均为100%,苯、甲苯、二甲苯点合格率75%.结论 该单位职业病防护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按照建议进行改进,使之达到相关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作者:孙东芳;曲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蜈蚣散外用治疗带状疱疹38例

    笔者以蜈蚣散外用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2007年4月-2011年4月收住我科带状疱疹患者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36~88岁,平均(57±27.4)岁,>65岁5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诊断依据[1]:发生于头面部或胸背部,簇集性丘疱疹,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好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有明显的皮肤刺痛等特点.

    作者:杨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解毒化瘀Ⅰ号方治疗冠心病毒热瘀结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Ⅰ号方治疗冠心病毒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冠心病毒热瘀结证住院患者200例,口服解毒化瘀Ⅰ号方(B组)、血府逐瘀汤(A组),4周为用药终点,观察心绞痛分级改变、心电图评价指标变化.结果 2组心绞痛分级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ST段下移与用药前后本组比较,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较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B 2组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80.0%,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解毒化瘀Ⅰ号方治疗冠心病毒热瘀结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袁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7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肝硬化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主要表现为腹胀37例(65.7% ),腹痛32例(56.56%),尿量减少31例(55.26%);腹水白细胞总数>0.5×109 /L 35例(61.76%),PMN 比值>50% 50例(82.35%);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 /L 8例(14.71%),PMN比值>70% 30例(52.94%);腹水细菌培养阳性7例(12.9%),其中大肠埃希菌62.9%.治愈17例(28.9%),好转30例(51.3%),无效或恶化6例(11.8%),死亡4例(7.9%).结论 肝硬化SBP 患者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多见,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 较可靠指标,肝硬化并发SBP 严重影响预后.

    作者:任晓玲;尤立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利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异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Therosclerosis,AS))是一个漫长的、隐匿的病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心血管疾病则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尽早地了解动脉结构和动脉管壁情况,检测其血管的功能并判断其病变程度,适当有效地进行早期治疗,才能够终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猝死的目的.

    作者:刘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影响胸外科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原因分析

    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应激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的不适[1].同时由于胸部解剖特点,胸外科手术过程中需撑开肋间隙或切断肋骨,胸壁和肋间神经的创伤较大,术后各种引流管道较多,导致胸外科术后患者比其他外科术后患者的不适感更剧烈[2-3].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不适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雷新宁;张明睿;杨丽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纤维桩与金属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纤维桩、金属桩修复前牙残冠的效果.方法 选取前牙残冠125例,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据患者需要分成纤维桩核修复组61例,金属桩核修复组64例,后制作全冠观察效果,随访24个月.结果 临床检查纤维桩核修复组修复体成功率93.4%,金属桩核修复组79.6%.结论 纤维桩核修复体用于前牙修复,能够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满意度高.普通镍铬合金桩核明显不适用于前牙修复.

    作者:李桂春;张辉;虎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阿立哌唑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影响的对照观察

    目的 探讨口服阿立哌唑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及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分别口服阿立哌唑(研究组)和氯丙嗪(对照组)后观察其心电图的改变.结果 阿立哌唑组近期心电图异常明显好于氯丙嗪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组比氯丙嗪组对心电图的影响小,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心脏疾病时应用阿立哌唑更为安全.

    作者:孙志国;周伽芮;温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