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丽萍;高斌;张伟宏;晋博烜;行星
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们对96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给予心理分析,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心理学规律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62例,女34例;年龄大82岁,小39岁,平均(60.5±21.5)岁.所有患者行CT确诊,均符合神经精神学术会议分类诊断标准[1].
作者:李秀花;许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2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BP药物组,每组14只.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LBP药物组在造模后4周,每天上午8时灌胃给药,80 mg/kg,容量为1 ml/kg,连续4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在造模后8周3组所有大鼠再次麻醉,取出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椎间盘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腰椎间盘中MMP-3表达的变化.结果 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髓核细胞数目较多,形态多样性;模型组髓核细胞稀少,细胞基质见大量的空泡;LBP药物组髓核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但较模型组退变程度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染色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LBP药物组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表达较模型组低(P<0.05),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可能对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有间接降解的作用,从而延缓或抑制实验性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陈德胜;李燕;郭凤英;石斌;白少军;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铁蛋白(SF)在各类冠心病(CHD)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评估SF对CHD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CHD 患者128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1例.另选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德国罗氏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免疫发光仪测定受试者SF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清SF水平升高(P<0.05);男性与女性升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类CHD 患者SF水平不同,测定血清SF水平对CHD 的临床诊断有辅助参考价值.
作者:陈淑红;胡红梅;温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Ang-2、Tie-2及VEGFR-2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大肠癌组织、18例大肠癌旁组织中Ang-2、Tie-2、VEGFR-2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Ang-2、Tie-2、VEGF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8%、74.07%及59.2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的27.28%、16.67%及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ng-2、Tie-2及VEGFR-2在根治术后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75.00%和75.00%,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及22.22%、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ng-2、Tie-2及VEGFR-2表达阴性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 Ang、Tie-2及VEGFR-2的表达与大肠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侵袭转移及评估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黄英;王芳;刘新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宁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HIV/AIDS)医学随访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病例医学随访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HIV医学随访率为77.9%,AIDS医学随访率为92.4%,医学随访率影响因素为外市户籍、非婚异性行为接触史、未接受CD4检测,病程为AIDS,其中病程为AIDS为保护因素,其他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提高医学随访率需要加强流动病例管理,积极开展CD4检测.
作者:赵立华;张蕴慧;赵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动态观察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3例AF患者及20例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动态观察术前及术后0、12、24 h研究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与射频消融术前相比,sCD40L、hs-CRP在术后0、12、24 h均明显降低(P<0.05);射频消融术后0、12、24 h 3组间相互比较,sCD40L及hs-CRP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对照组sCD40L及hs-CRP水平低于AF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sCD40L及hs-CRP对临床AF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炎症机制可能在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顾继伟;王云;李晓东;万荣华;渠川铮;吴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门影增浓的临床与X线表现,并与肺门淋巴结核鉴别诊断.方法 38例患儿均经结核菌素素皮试(PPD皮试)、PPD-IgG抗体测定,血清支原体抗体颗粒凝集反应(MPP)测定,并行X线胸片检查.结果 经上述检查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给以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易误诊为肺门淋巴结核.
作者:孙志国;孙博凡;周伽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77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前彩超评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进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的情况.结果 7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同时合并程度不等的深静脉瓣功能不全53条,占69%(53/77);单纯静脉曲张12条,占31%(12/77);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65条,占87%(65/77);合并大隐静脉血栓45条,占58%(45/77).本组病例中未发现交通支静脉异常者.结论 绝大多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同时合并程度不同的深静脉、浅静脉瓣功能不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下肢深静脉的解剖和功能情况的信息,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实用价值.
作者:石培红;余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惠农区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流行规律及分布情况,为今后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8-1995)规定的方法,对惠农区2008-2010年重点人群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3月疾控中心共监测541例,检出阳性21例,阳性率为3.88%;男性阳性率为5.11%,女性阳性率为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饲养人员发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71%,兽医占14.29%;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0.79%.结论 惠农区重点人群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进一步落实监测任务,加强综合防治.
作者:梁淑萍;张素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CR7[Chemokine(C-C)Receptor 7]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 检测 20例口腔鳞癌组织 、口腔鳞癌细胞系Tca-8113 、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M)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 CCR7的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趋化实验观察在CCR7的配体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tissue Chemokine,SLC)作用下对口腔鳞癌细胞的趋化迁移作用.结果 ①在口腔鳞癌组织和Tca-8113细胞中,CCR7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强的表达,ACC-M细胞系中CCR7弱表达,而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细胞不表达.②口腔鳞癌细胞在SLC作用下增殖反应明显增强,CCR7抗体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③体外实验显示SLC可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发生明显迁移,在30、50 ng/m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诱导口腔鳞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CCR7/ SLC受体配体系统可通过介导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从而在口腔鳞细胞向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CR7有可能成为口腔鳞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尹东;李斌;高素;张艺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静脉输液护理技术为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技术风险及护理安全隠患[1-2].因此,输液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技术和药物的管理是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12月收治心脏外科监护室患者325例,年龄7个月~73岁.先天性心脏病118例,左房粘液瘤6例,心包积液2例,冠心病68例,风湿性心脏病114例.
作者:马安红;刘艳萍;徐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颈椎骨折脱位临床较为常见,常伴有颈髓损伤而导致截瘫,后果严重.脊髓损伤后引起患者高位截瘫,由于其病程相对较长,长期卧床并发症多,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与原发病累加后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因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对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后原发病及并发症的防治尤为重要.
作者:吕学红;邹文珍;叶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饮水及水质情况.方法 海原县境内选择供水千人以上的工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750-2006)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出厂水与末梢水各1份,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评价.结果 2008-2010年主要指标平均超标率,分别为总硬度超标率24.37%、氯化物超标17.07%、硫酸盐超标16.77%、溶解性总固体超标15.82%、氟化物超标6.96%、菌落总数超标5.38%、总大肠菌群超标5.38%.结论 海原县引水工程年正常运行率逐年下降,部分水源监测指标高于国家标准.
作者:李进刚;王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将Wells简易评分标准应用于临床肺栓塞诊断,以提高肺栓塞诊断率,降低肺栓塞的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82例可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下肢血管彩色超声、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及心脏超声等临床资料,应用Wells评分标准对282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肺栓塞可能135例(47.8%),肺栓塞不可能147例(52.2%).以肺栓塞金标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肺栓塞可能中确诊有86例(87.8%),肺栓塞不可能中确诊有12例(12.2%);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和73.4%.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结论 Wells评分是一项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临床诊断肺栓塞的评分体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纳建荣;周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71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应用闭合牵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恢复B?hler角及距跟关节面.结果 60例,71足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47例,54足,良9例,13足,差4例,4足.针孔不同程度感染15例.结论 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使跟骨Bhler角及距跟关节面得到了良好的复位,恢复了跟骨的解剖形态及功能,效果满意.
作者:沈宏生;平进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收缩期圆周应变.方法 50例健康人,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1±20.1)岁;采集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8.1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心肌分为前间隔(AS)、前壁(AW)、侧壁(LW)、后壁(PW)、下壁(IW)、后间隔(PS)6节段,共计18节段,将左室壁心肌等分心内膜下层、心外膜下层心肌及整体心肌为感兴趣区,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感兴趣区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结果 正常人心内膜下层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下层心肌峰值应变(P<0.05),而且收缩期圆周应变整体心肌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前间隔、后间隔与其它各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以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应变,为测定左室收缩功能提供更新的方法.
作者:马世霞;贾武梅;阿秀萍;何静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6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在急性感染期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抗感染治疗,非急性感染期观察组加用黄芪桂枝汤,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46.88%(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症状持续时间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黄芪桂枝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效果好,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马明英;张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残疾儿童患者母亲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71例残疾儿童患者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焦虑自评结果为(38.28±4.90)分,抑郁自评量结果为(50.66±2.71)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焦虑症状以轻、中度为主,抑郁症状以中度为主,部分为重度.结论 残疾儿童患者的母亲抑郁、焦虑情绪高于一般人群,应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心理辅导.
作者:赵志清;陈桂生;李铁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515例手足口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高峰时间为3~10个月,地区分布以城镇幼托机构多发,男性多于女性,其中EV71型病毒感染占80.3%,CoxA 16型病毒感染占18.2%.结论 重点加强城镇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卫生管理,做好晨检、早发现早诊断,病例及时离校居家治疗,可有效控制银川市手足口病疫情发展.
作者:何沿虹;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固原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对采集的2007-2011年AEFI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全市使用疫苗15种,有9种疫苗报告了214例AEFI,报告平均发生率15.21/10万剂.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84.12%,卡介苗AEFI发生率高(41.59/10万剂).AEFI的发生与接种针次和年龄有关,0~2岁病例数多.临床损伤以发热、局部红肿和过敏性皮疹为多见.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良好,预防接种实施规范,AEFI监测工作逐步规范,但监测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赵连飞;姚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