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伟;张红霞
目的 探讨6h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例人住重症医学科的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测定入住时及人住6h后的血乳酸浓度,并计算乳酸清除率.分6h乳酸清除率>10%组和清除率<10%组,比较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其死亡率,并将死亡组及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6h乳酸清除率进行对比.结果 清除率<10%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清除率>10%组患者,存活组的6h乳酸清除率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结论 6h乳酸 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具有实际临床价值.
作者:郎冰;李孟飞;张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妇产科门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按照就诊顺序将381例妇产科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丙洎酚复合芬太尼组189例,单纯丙治酚组192例,观察2组患者呼吸循环与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及术后宫缩痛低于单纯丙泊酚组(P<0.05).结论 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更适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
作者:牛立忠;石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应用于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40例实施开胸手术患者按照手术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毕患者静脉镇痛泵自控镇痛(PCIA);观察组在关闭胸腔前,在腋中线肋骨下缘处,切口上下各2~3个肋间行肋间神经阻滞,术毕接静脉镇痛泵,记录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12 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输注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是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宋阳;孙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入院患者随机血糖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120例,既往否认糖尿病史根据入院随机血糖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7.8 mmol·L-1)45例和无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7.8 mmol· L-1)75例,无溶栓禁忌证者入院6h内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人溶栓治疗,观察2组溶栓结果及近期预后.结果 血糖正常组与应激性高血糖组比较,溶栓再通率、近期再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等并发症发病率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重视急性心梗合并高血糖,需尽早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方利华;胡守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银川市0~3岁儿童血清25-(OH) D3(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科学合理的补充维生素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儿童抽取4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OH) D3检测.结果 25-(OH)D3的平均值为(37.53±10.89)ng·mL-1,维生素D缺乏的为6例,占1.33%;维生素D不足的为104例,占23.11%;维生素D充足的为346例,占76.89%,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的维生素D含量高于女童,补充维生素D的儿童组高于未补充组,超重肥胖儿童组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儿童组,冬春季节儿童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夏秋季节.结论 银川市0~3岁儿童维生素D含量较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让儿童保持正常体质量,以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
作者:王宝珍;张慧;席文军;孙永静;马金凤;杨宁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方法 回顾性统计1 138例胃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癌灶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等特点,分析各分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138例胃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9.91±11.51)岁,中位年龄60岁(22~86岁),肿瘤高发年龄50 ~70岁(60.89%),男女性别之比为3.31∶1,汉回民族比为4.87∶1.所有患者中贲门胃底癌381例(33.48%),胃体癌351例(30.84%),胃窦角癌406例(35.68%);组织学分型中有低分化腺癌634例(55.71%),中分化284例(24.96%),高分化220例(19.33%);其中检出早期胃癌78例(6.85%),进展期癌1060例(93.15%);胃腺癌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癌灶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民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性别与癌灶发生部位有关(P<0.05).结论 年轻患者较老年患者,回族患者较汉族患者低分化腺癌比重大、恶性程度高.
作者:司岑;杨艳丽;李华;马晓娟;胡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FISH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在胚胎停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02例胚胎停育患者,获取绒毛,对7种染色体(13、16、18、21、22、X、Y)行FISH检测,同期行细胞培养核型分析作为对照.结果 FISH检测共检出异常核型40例,异常率39.22%;对照法传统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核型43例,异常率46.74%.染色体异常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染色体异常93.02%,其中常染色体三体多见,占60.47%.结论:FISH技术可对胚胎停育绒毛组织进行及时、有效检测分析,做出遗传学诊断;FISH技术较传统细胞培养方法更加方便、快捷,对胚胎停育的病因研究更实用、有效,可作为细胞培养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效补充.
作者:韩华;李萍艳;杜鹏;邱红燕;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科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的原因和术中预防、应对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内固定物取出病人中124例取出困难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导致内固定取出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原因有内固定物植入不规范、螺钉帽槽损伤、螺钉卡死、断钉、取出器械与内固定物不配套等.结论 有效规范内固定物植入术,取出术前明确内固定型号及生产厂家、制定详细手术计划、准备配套实用内固定取出器械,才能大限度地避免内固定物取出困难的发生.
作者:王清海;冯彦清;王彦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是肝癌微创治疗的首选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可以对病灶进行直接给药治疗,防止其进一步的发展[1].为避免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或局部血肿等出现,要求下肢伸直制动12h,使肝癌术后患者感到难以忍受[2],且增加了术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发生.本文观察肝癌患者介入术后体位改变及诱导排尿与尿潴留、导尿发生率、术后出血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婷;许爱琴;张红娟;蒋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石嘴山市公共场所卫生现状.方法 2011-2013年对石嘴山市旅店业、文化娱乐、美容美发、公共洗浴等公共场所的空气和公共用品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1-2013年空气合格率分别为94.66%、96.82%、97.91%,公共卫生用品合格率分别为95.68%、95.98%、96.50%;各类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序别为美容美发、文化娱乐、公共浴池和旅店业,分别为97.68%、97.01%、96.25%和91.28%;各类公共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从高到低分别为拖鞋(理发工具)、茶具、卧具和毛巾,分别为100%(100%)、96.51%、94.08%、92.49%;茶具的合格率文化娱乐业高于旅店业,分别为97.00%和94.56%;毛巾的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序别为美容美发、公共浴池和旅店业,分别为92.80%、92.47%和91.60%.结论 石嘴山市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总体良好,旅店业公共用品(茶具、卧具和毛巾)的合格率相对较低.
作者:张培凤;于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宁夏餐饮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8个监测点进行连续监测,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宁夏餐饮食品中年平均检出率高的食源性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8.4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14%);盒饭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11.67),餐馆的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16.98%).结论 宁夏餐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尤其是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为严重.
作者:舒学军;袁秀娟;闫利群;刘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叉神经血管成像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明确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欲行微血管减压术的21例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三叉神经血管成像检查.分别应用高分辨率磁共震(MR)、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及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TOF)进行三叉神经、血管成像,所得原始图像资料经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后的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1例患者术前磁共振三叉神经血管成像均清晰显示双侧三叉神经分布、走行,其中19例患者共发现责任血管20根,术中证实与影像学检查所见吻合.2例患者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责任血管,术中发现为细小前下动脉压迫.结论 应用磁共振3D-FIESTA及3D-TOF序列在术前进行三叉神经血管成像,可很好地显示三叉神经形态、走行及责任血管,对术前制定手术入路、减少术中探查时间等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晓东;黄雪莹;王峰;詹茸婷;朱凯;张伟;龚瑞;陈志强;陈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治疗过程中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氧供应,该区脑组织的神经细胞是可以存活并恢复功能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高压氧下可能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区的血氧供应,避免该区脑组织的损伤.本文对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综合疗法,同时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康卫红;赵焕兰;张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血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性.方法 收集门诊体检患者76例高血压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73例高血压患者(无脑梗死)为对照组,检测体质量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颈动脉内膜厚度、24 h动态血压监测等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监测指标.结果 血压呈非杓型者比血压呈杓型者更易发生无症状脑梗死(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呈非杓型者比血压呈杓型者更易发生无症状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
作者:郑荣娟;吴梦洁;孟景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GSDMB基因rs7216389位点及ZPBP2基因rs11557467、rs129362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利用Taqman基因分型系统检测144例SLE患者和322例正常对照者的3个SNP位点,分析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结果 2组3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rs11557467 T、rs12936231G、rs7216389C等位基因频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DMB基因rs7216389位点及ZPBP2基因rs11557467、rs129362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宁夏汉族人群SLE发生无相关性.
作者:王建军;王大军;王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T-cadherin)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1例鼻咽癌组织、10例鼻咽部炎症组织中T-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各组鼻咽组织中T-cadherin的表达差异.结果 本组中10例正常或炎症鼻咽部组织中T-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为100% (10/10),21例鼻咽癌组织中T-cadherin分子表达阳性率为23.8(5/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T-cadherin分子表达的缺失或低水平表达,而且随着肿瘤的恶性进展,T-cadherin分子的表达进行性下降.
作者:马涛;刘为民;李燕;庞康;曲琳;周智永;杨笑染;刘铭芳;邓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肾损伤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占腹部钝性损伤8%~10%[1],常合并有其他器官的损伤,病情紧急,多伴发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其治疗原则是抢救生命,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1月共收治35例闭合性肾损伤的患者,其中非手术治疗30例,手术治疗5例.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并发症的及早处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观察要点及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吕学红;罗保华;齐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无偿献血人群中艾滋病(HIV)感染情况.方法 对240 412份无偿献血者的标本抗-HIV进行2次ELISA检测,对抗-HIV初筛阳性标本送往宁夏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确认.结果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无偿献血240 412份,抗-HIV初筛阳性率2010年为0.71‰,2011年为1.35‰,2012年为1.23‰,2013年为1.69‰.确证阳性率2010年为1.8/10万,2011年为10.8/10万,2012年为19.1/10万,2013年为11.8/10万.结论 宁夏献血者抗-HIV感染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并且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加强献血者抗-HIV的检测,降低HIV经输血传播,确保输血的安全意义重大.
作者:温晓燕;张耀翔;沈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现况,为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银川市三区、两县—市14所学校的在校青少年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银川市在校青少年1年内12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总的发生率为94.6%,12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中,发生率高的4位由低到高的是骑车违规行为(39.9%)、上下学感觉不安全(47.5%)、受到欺侮(54.8%)、步行违规(71.1%);青少年的性别、年龄、母亲年龄、与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态度等因素与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 银川市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报告率较高,父母应在教育方式、教育态度等方面为在校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减少在校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吴惠萍;穆国霞;李胜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治疗期≥6个月,治疗间歇期3~6个月.监测血清睾酮均<50 ng· mL-1,维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2 ng·mL-1.随访12~40个月,前列腺体积及骨转移病灶、局部侵犯病灶可见明显缩小,骨痛等症状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有潮热、乳房胀痛、乏力、精神不振、骨质疏松等,间歇期均减轻.结论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延长雄激素依赖时间,从而延长生存期,又能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内分泌治疗首选的方法.
作者:余洋;冯铮;陈福宝;韦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