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焕;许正宏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术后血气分析的变化,分析影响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间的危险因素,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处理水平.方法 对回顾性分析98例先心病患者手术前、术后2、6、12 h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心功能等级、心胸比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术中心肌保护方式、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6、12 h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 体外循环术后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较术前降低,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及肺内分流Qs/Qt逐渐增大.术后并发症7例(7.1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例(2.04%),术后早期死亡3例(3.06%).结论 先心病脏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可造成肺损伤,尽管术后ARDS发生率较低,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血气分析监测在先心病术后的病情进展及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吕君其;王霈;边虹;李有金;陈家华;陈永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方法在血液透析人群HCV感染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HCV Ag定量检测、抗-HCV和HCV RNA检测等3种方法,对138例进行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HCV感染筛查,比较各种检测方法HCV感染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138例血液透析患者,HCV Ag阳性19例(13.77%),抗-HCV阳性10例(7.25%),HCV RNA阳性25例(18.12%).HCVAg定量检测HCV检出率(13.77%)高于抗-HCV(7.25%);与HCV RNA检测结果比较,HCV Ag检测符合率(94.2%)高于抗-HCV检测符合率(86.96%).所有抗-HCV阳性标本(S/CO:10.16 ~ 167.41)应用HCV Ag均可检出.结论 HCV Ag定量检测可以提高血液透析人群HCV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刘柘;王姿;马盼;周学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监测下负压吸引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收集术前经阴道B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妇科检查诊断,并经腹腔镜确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6例,均在腹腔镜监测下行负压吸引+清宫术.观察病灶大小、术中出血情况,并比较其手术前后血HCG值变化、超声下病灶大小变化及月经恢复情况等.结果 6患者术中1例术中子宫穿孔,行病灶缝合术;术中平均出血量30 mL,且均一次性吸刮干净,无1例妊娠物残留及再次清宫;术后血HCG水平下降明显,超声下病灶缩小明显,住院时间短,月经恢复时间短.结论 腹腔镜监测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负压吸引术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远;哈春芳;年妍;刘玉峰;杨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32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因异位妊娠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时间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日、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康复时间,并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作者:高银萍;李倩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许多肿瘤患者得到了治愈,但64%的成年女性病人经历肿瘤治疗后伴随至少一项卵巢功能衰竭的症状,这使得生育力保存技术在年近40岁的女性肿瘤患者中变得尤为重要.尽管卵母细胞、胚胎的深低温冻存是保存青年女性化疗患者生育力的方法,但由于其涉及卵巢刺激及一系列IVF程序,多数患者更希望能够用药物来减轻化疗期间的卵巢损伤.Huser等收集了自2004-2009年154个新近被诊断为癌症的青年妇女行生育力保存咨询的资料,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29.4岁,人均拥有孩子0.7个.医疗机构为她们提供了卵母细胞、胚胎、卵巢低温冻存,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抗癌治疗的方案.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实施GnRH-a的123例,占79.9%;选择卵巢组织冻存的15例,占9.7%;还有20例占16.1%,选择了多个技术的联合保存途径.这个结果提示,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非创伤性的药物保护方案[1].因此,药物预防化疗期间的卵巢损伤有着巨大的医学需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对化疗患者卵巢保护作用脱颖而出.
作者:裴秀英;哈春芳;王燕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在高龄产妇群体中的发病风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同期收治的81例适龄组(20 ~ 30岁)和81例高龄产妇(≥40岁)组母体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体重和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与适龄组比较,高龄组围产结局以早产(P<0.05)和剖宫产(x2 =11.27,P<0.05)几率较高;高龄组围产儿平均体重(3 183.28±517.40)g低于适龄组围产儿平均体重(3 661.26 +610.5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适龄产妇,高龄产妇是妊娠高血压发病的高危群体,应尽量鼓励让生育适龄妇女选择佳年龄期孕育胎儿.
作者:张小芸;苏迎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诊科工作性质特殊,突发事件抢救多、急危重病人多,且病人的流动性大,易诱发护患矛盾和纠纷.因护理岗位多、工作量大、人力资源相对不足,造成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大,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要求[1].临床实际工作表明,急诊护理质量的高低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直接的相关性[2].我科于2012年7月起实行成组护理工作模式,将4个部门的护士统一调配使用,经过1年多的临床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香玉;来颖;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和比重布比卡因脊髓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产妇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ASA分级1~2级的剖宫产患者,按脊麻注入不同浓度和比重布比卡因溶液分为3组,即等比重组(D组1):0.75%布比卡因1 mL加生理盐水2mL稀释至3mL(0.25%)后注入3mL;等比重组(D组2):0.75%布比卡因1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至6mL(0.125%)后注入6mL;重比重组(G组):0.75%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稀释至3mL(0.5%)后注入1.5 mL.分别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达到高平面所需时间、高镇痛平面及产妇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3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G组麻醉时效较长,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多于等比重组(P<0.05);等比重组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例数D1组多于D2组(P<0.05).结论 不同浓度和比重7.5 mg布比卡因脊麻液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需求,0.125%布比卡因6mL等比重液用于脊髓麻醉剖宫产手术血压心率更平稳,母婴更安全.
作者:邢月琴;赵智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对宫内节育器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2例宫内节育器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观察节育器的形态、位置及其与宫腔、肌壁的关系,并与宫腔镜、腹腔镜、开腹手术诊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阴道二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形态完整显示52例,节育器完整显示率50.9%(52/102);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形态完整显示100例,节育器完整显示率98.0%(100/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二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相对宫腔位置显示81例,位置显示率为79.4%(81/102);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102例节育器相对宫腔位置显示99例,位置显示率为97%(99/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宫内节育器形态完整显示率及相对宫腔位置显示率均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有助于明确宫内节育器异常的诊断.
作者:王海燕;梁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与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TCT、HPV检测的120例患者,均在阴道镜下取宫颈组织病理检查和hTERC基因的检测,终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h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细胞学分级的递增而增加且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hTERC与TCT两者联合(71/71)检测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癌的比率高于单独使用TCT检测的比率81.44%(79/97).结论 hTERC基因检测是TCT和HPV检查方法的有力补充;三者联合,有助于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后随访.
作者:韩淑霞;李晓雯;赵俊杰;李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剔除大子宫肌瘤的手术技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大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患者74例,其中经腹腔镜手术治疗44例,经腹手术治疗30例.通过比较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2个月子宫恢复情况,探讨经腹腔镜剔除大子宫肌瘤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等.结果 2组肌瘤直径7 ~ 13.8 cm,平均(9.84±1.7)cm,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经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腔镜组,腔镜组(84.0±20.9)min,经腹组(56.7±1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腔镜组(119.7 ±51.6)mL,经腹组(107.0±49.7)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腔镜组(13.3±2.1)h,经腹组(24.3±3.1)h;平均住院天数腔镜组(3.6±0.6)d,经腹组(6.3±0.9)d均明显短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肌瘤经腹腔镜微创手术安全可行,正确的术前评估结合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
作者:年妍;马远;康东红;杨眉;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内异症腺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细胞侵袭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和MMP-9的表达,以及雌激素及其抑制剂干预前后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表达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细胞穿膜实验的方法检测了雌激素及其抑制剂干预前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雌激素干预后,内异症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和MMP-9的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未加药组比较,17β-雌二醇浓度为1 nM及10 n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作用后,内异症腺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17β-雌二醇浓度为1 nM及10 nM时,细胞迁移距离及穿膜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MMP-9的表达可能在内异症形成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受雌激素调节,有可能作为反映内异症进展的生物学指标和治疗的靶点.
作者:杨眉;蒋春樊;年妍;刘玉锋;马远;哈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重度子痫前期组33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7例,正常妊娠组82例,非妊娠组组71例,分别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值,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值高低依序是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正常妊娠组、健康非妊娠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子痫前期及孕晚期并发胎盘早剥者与非胎盘早剥者的血浆D-二聚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对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早期预测及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华;戴宁兰;柏学民;潘丽华;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2.5mm时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妊娠11~ 13+6周孕妇NT测值,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共收集病例570例,9例胎儿NT≥2.5 mm,发生率为1.75%.随访胎儿临床结局,其中2例为染色体异常,2例终分娩正常新生儿,5例存在严重心脏畸形.NT检测正常胎儿中1例于孕中期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确诊为法洛氏四联症,新生儿死亡).结论 胎儿NT增厚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大.
作者:张广意;何玲;沈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来预测胎儿RhD基因型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微量DNA抽提技术,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1例RhD阴性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用男性性别决定基因(SRY)确定胎儿DNA的存在,以未有妊娠史的健康女性和健康男性作为阴性和阳性基因对照.对53例孕男胎的RhD阴性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进行RhD基因外显子7、10和内含子4的特异性扩增,与孕妇产后采集的新生儿脐血RhD定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①81例RhD阴性孕妇中53例经产后证实为男胎,母血浆中检测到男性性别决定基因(SRY)特异性扩增的51例,灵敏度为96.2%,特异性为93.3%,准确率为97.5%,说明存在胎儿DNA.②孕妇血浆中胎儿DNA的RhD基因型检测,53例中有49例胎儿DNA的RhD基因型与表型相符,准确率为92.5%.结论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hD阴性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来预测胎儿RhD基因型,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方法,可用于新生儿RhD溶血病的诊断和预防.
作者:陈淑红;王宁萍;胡红梅;苏迎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与卵泡数量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某些卵巢良性肿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卵巢功能[1].因此,在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正确的检测与评估卵巢的储备功能,并在术中进行积极的防范与干预,对预防卵巢早衰,提高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 外界因素指标1.1 年龄:卵巢大小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卵巢的储备功能也会出现逐渐下降的的趋势.研究表明,妊娠率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20~30岁女性具有佳的生育能力,年龄>35岁女性将进入生殖的高风险期.
作者:卢玉凤;白治苗;哈春芳;杨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年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青年人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结果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2例,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首发1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2例,以肢体感觉异常、偏瘫、皮质盲及眼征表现3例,伴消化道出血2例,伴肺部或尿路感染2例.头颅CT或MRI检查显示颅内多发的损害为多部位梗死灶,梗死部位分别为:丘脑11例,小脑8例,脑干10例,枕叶4例,颞叶内侧面2例.结论 青年人TOBS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血脂、长期吸烟等,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后循环缺血症状为主要首发症状,头颅磁共振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周益平;吴胜军;晁丽娜;黄坤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预后差,经积极救治幸存者仍可遗留不同程度胰腺功能不全,其胰腺坏死、坏死感染的病死率分别为10%和30%[1-2],相关病理进程导致的腹痛、呕吐、发热、休克等表现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支出.本研究拟通过SAP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了解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2013年6月在彭阳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SAP患者共40例,年龄24 ~ 55岁.入选条件:①临床确诊SAP;②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无精神障碍及精神性疾病病史;③患者及家属同意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杨彩秀;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3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4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孕妇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患病率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孕妇其子代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能对母儿产生不良结局和严重并发症,早筛查、早诊断及早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田玲;朴海善;刘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官产及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延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如能早期认识,发现并及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本文就我科术后30例典型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手术后发生血栓患者30例,年龄24 ~ 55岁,平均(46±5)岁.剖腹产术后15例,官外孕术后1例,子宫切除术后14例.30例均行经腹手术,手术时间1~4h,平均2.5h.发病部位:肺栓塞8例,下肢栓塞21例(左下肢15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1例).
作者:吴学琴;庞金辉;连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