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舟桐;王巍;程锁利;巩凡;陆志东
目的 通过对脐动脉血流S/D异常的不良妊娠及结局分析,探讨引起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结局,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取59例脐动脉血流S/D比值大于相应孕周第90百分位以上的中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追踪其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并与对照组180例脐动脉血流S/D正常的中晚期孕妇作对比,分析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结局.结果 ①59例观察组不良妊娠者5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有胎儿发育异常12例,胎儿生长受限(FGR)13例,羊水过少8例,妊娠合并症11例(其中子痫前期6例及妊娠期糖尿病5例)及严重脐带因素6例;②观察组的新生儿发育异常、围产儿死亡、低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流S/D比值增高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发育异常有关,更关系到胎儿安危,可引起围产儿不良结局,S/D比值越高,新生儿结局越差;临床中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增高者,需分析其原因,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邓丽娟;马小娟;冯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补体C3(C3)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肥胖和非肥胖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6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成2组,肥胖组32例、非肥胖组31例,非肥胖的正常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脂、腰围、空腹胰岛素、C3和hsCRP,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β细胞指数(HOMA-β)、脂肪含量(BF%),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组C3和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非肥胖组2型糖尿病患者,BMI、C3、hsCRP和HOMA-IR呈正相关,C3比hsCRP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更密切.结论 C3和hsCRP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C3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比C反应蛋白更密切.
作者:李艳萍;李红梅;郭爱玲;张静;尹彩君;杜儆;贾丽敏;田盼丽;李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每组各组15例.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骨折椎体高度、椎体矫前缘正率、节段后凸Cobb's角矫正率的组间差异.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2组对骨折的复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组间的椎体前缘的矫正率、后凸Cobb's角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估计出血量方面单节段优于短节段,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证,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可靠的疗效.
作者:吕强;程锁利;王一农;李炳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宁夏回、汉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择回、汉族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各200例,HBeAg阴性患者各150例,同时检测其HBV-DNA与乙肝病毒大蛋白,比较回、汉族慢性乙肝患者在相同的乙肝HBV-M模式中乙肝病毒大蛋白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 回、汉族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V-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HBeAg阴性患者回、汉2组中HBV-DNA、HBV-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大蛋白的表达在宁夏回、汉族慢性乙肝人群中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惠;樊惠霞;刘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早产儿出生时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率、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及出院后1年内随访时EUGR的发生率,并分析出院后喂养和EUGR的关系.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出生史及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并记录1年内随访及复诊情况.结果 共入选120例早产儿,经分析得出生体重、不同喂养方式是出院后体重EUGR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出院时体重是随访时体重及身长的EUGR的危险因素.出院后纯母乳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不如搭配早产儿配方奶粉者,需要进一步针对性地制定早产儿出院后的喂养策略.
作者:谷娟;张慧;李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156例RA患者血清抗MCV抗体水平,并同时测定血清中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水平.计算此3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用ROC曲线比较其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抗MCV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72.8%;抗MCV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与抗CCP抗体相当,但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与RF相比较,抗MCV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前者;联合检测抗MCV抗体和抗CCP抗体时特异性增加为98.4%,但敏感度降低为60.5%.如同时检测,并以两者中任何一种指标为阳性标准(平行实验),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87.2%、96.4%,此时其ROC面积大.结论 抗MCV抗体对RA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与抗CCP抗体平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马兰;吴涛;董晓薇;朴文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人AMH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AMH.方法 从COV434细胞中获取AMH基因片段,经EcoRI、BglH双酶切定向克隆至载体pIRES2-EGFP,构建pIRES2-EGFP-AMH.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COV434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MH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重组人AMH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转染后能显著提高AMH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人AMH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人AMH基因的功能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
作者:严丽丽;胡蓉;李娟;王飞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MRI信号及ADC值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肝癌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4~6周,分别进行常规MR检查及弥散成像,观察术前、术后T1WI、T2WI信号及病灶强化特征变化,测量病灶ADC值,并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15个术后无活性病灶及27个有活性病灶T1WI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5,P>0.05),而在T2WI信号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8,P<0.05);TACE治疗术后无活性病灶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1.72±0.48 ×10-3)mm2·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尚存活性病灶ADC值较术前无明显升高[[(1.19 ±0.25×10-3)mm2·s-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常规成像及弥散成像能够敏感的观察TACE术前术后信号变化,可用于肝癌TACE早期疗效评价.
作者:高知玲;陈勇;贾晶;李梦迪;朱凯;张伟;尹姬;赵建国;郭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9%以上,其他类型多由寻常型银屑病转化而来[1].其病程缠绵,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的身心健康.本文采用中药药浴结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霞;马春梅;柳风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重建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纠正畸形的有效治疗手段.我院骨科对48例患者施行了该手术,通过对患者术后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梅燕;杨翠萍;王静;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定位射频热凝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单纯射频热凝术治疗组(R组)及射频热凝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组(N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改良后的MacNab标准评价,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组优良率明显高于R组(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汤翠翠;杨明武;陈夏平;鲍文强;马汉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瘤周水肿区弥散系数(ADC)值、指数弥散系数(E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的鉴别应用.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并且瘤周有水肿带的18例颅内淋巴瘤和47例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平扫、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瘤周水肿区的ADC及EDC,对其值进行分析.结果 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区ADC值及E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区ADC值及EDC值的测量对两种肿瘤的鉴别意义不大.
作者:陈兵;翟伟;李春花;石洋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出血与否与宫腔占位的关系及其宫腔镜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经B超考虑为宫腔占位后行宫腔镜检查确诊的患者273例,根据是否有阴道流血症状将其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及宫腔镜下改变.结果 ①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多见60.8%(166/273),其次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9.4%(53/273),子宫内膜癌仅占5.1%(14/273).②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56.1%(102/182),非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70.3%(64/91,P<0.05);出血组子宫内膜癌7.2%(13/182),非出血组子宫内膜癌1.1%(1/91,P<0.05).③宫腔镜下血管形态,出血组观察到异型血管病例占11.5%(21/182),其中9例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癌;非出血组观察到异型血管0%,出血组较非出血组血管粗大、分布密集、走形杂乱.结论 ①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疾病以良性病变为主,非出血患者内膜息肉多见.②绝经后宫腔占位,合并出血者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适时的宫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性质的主要方法.
作者:宋宝萍;张灵武;许玉亭;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 ~ 30岁输卵管妊娠需手术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切除患侧输卵管)及对照组(保留输卵管手术)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经腹或腹腔镜下切除患侧输卵管,对照组采取经腹或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剖开取胎术,比较2组术后1、6、12个月的FSH、LH、E2波动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FSH、E2、FSH/LH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FSH、FSH/LH略有升高,E2下降,至术后1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无明显改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在一定时间内影响E2、FSH、LH,因此输卵管切除术的实施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要慎重.
作者:范岫洁;屈海蓉;包生武;窦雪艳;高智达;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评价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HS)进入临床路径所取得的效果,为OSAHS的临床路径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2组OSAHS患者(一组进入临床路径,另一组未进入临床路径)在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诊疗次数、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治疗均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两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临床路径的一组在患者满意度、费用、时间花费等方面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OSAHS的临床路径能使患者得到便利,可以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就诊次数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沙沙;滕雍辉;张佐;曲爱丽;刘冰;李华;赵恬;成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地骨青宫停协定方对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青春期功血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口服地骨青宫停协定方,对照组50例口服宫血宁胶囊.2组患者均以15d为治疗周期,观察近期出血治愈疗效,同时采用B超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出凝血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青春期功血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治愈率为15.0%,总有效率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SH、LH、E2、P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骨青宫停协定方对青春期功血的治愈疗效优于宫血宁胶囊,且疗效确切.
作者:吴心芳;马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一次性成像扫描技术在肺动脉造影(CTPA)和间接下肢静脉造影(CT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临床怀疑肺栓塞(PE)及下肢静脉血栓(DVT)患者,先行CTPA扫描,再对髂静脉使用二次监测技术,分段注射对比剂一次性完成CTPA和间接CTV.后处理用GSI扫描数据获取静脉血管与肌肉间佳对比噪声比(CNR)对应的单能量图像,设定筛选能量为40~ 90 keV图像进行轴位观察.结果 混合能量显示DVT 28例,其中合并PE 18例;GSI佳单能量图像显示DVT 30例,其中合并PE 21例.下肢静脉血管与肌肉间的佳对比噪声比(CNR)在40~65 keV,平均(47±6)keV.结论 通过使用二次监测技术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个体化延迟扫描,联合佳单能量图像增加组织对比,可以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病灶的检出率.
作者:任翔;马强;刘磊;张志远;刘娜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初步探讨TLR2在UC患者免疫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RT-qPCR、ELISA法测定37例U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表达及血清MCP-1、TNF-α浓度,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结果 UC组TLR2 mRNA表达、血清MCP-1、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mRNA表达上调,进而通过其下游配体启动炎性因子分泌,介导肠道免疫炎性损伤.
作者:金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RA)患者关节液、滑液、关节软骨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 R1、Adipo R2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膝RA的患者51例为研究组(RA组),同时选取1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OA组).51例RA患者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影像学诊断分类标准分为RA2 12例、RA3 21例、RA4 18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关节液中脂联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滑膜及软骨中脂联素及其受体水平.结果 RA组滑膜及软骨组织中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 R1相对表达量均高于OA组(P<0.05).RA组患者关节液脂联素水平与R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3,P <0.05).结论 脂联素及其受体Adipo R1在RA炎症关节的滑膜、关节软骨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RA病理过程;关节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郭舟桐;王巍;程锁利;巩凡;陆志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宁夏地区回族人群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Arg280His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探讨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回族食管癌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宁夏地区回族食管癌患者全血标本38例,同一地区无肿瘤病史回族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方法检测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5%、10.5%和77%、23%,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6%、15.8%、2.6%和54%、46%、0.XRCC1基因28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回族食管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1基因280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食管癌的易感性可能相关.
作者:杨晓梅;叶晓锋;薛麟;赵婵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