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董龙才
目的 构建人AMH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AMH.方法 从COV434细胞中获取AMH基因片段,经EcoRI、BglH双酶切定向克隆至载体pIRES2-EGFP,构建pIRES2-EGFP-AMH.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COV434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MH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重组人AMH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转染后能显著提高AMH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人AMH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人AMH基因的功能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
作者:严丽丽;胡蓉;李娟;王飞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8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2型DM分为DM组非DM组,比较2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DM组非典型胸痛发生率57%,明显高于非DM组的32%(P <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71.4%,也明显高于非DM组的47.2%(P <0.05).结论 ACS合并2型DM非典型胸痛多,冠脉病变广泛且严重.
作者:李燕萍;刘力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MRI信号及ADC值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肝癌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4~6周,分别进行常规MR检查及弥散成像,观察术前、术后T1WI、T2WI信号及病灶强化特征变化,测量病灶ADC值,并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15个术后无活性病灶及27个有活性病灶T1WI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5,P>0.05),而在T2WI信号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8,P<0.05);TACE治疗术后无活性病灶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1.72±0.48 ×10-3)mm2·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尚存活性病灶ADC值较术前无明显升高[[(1.19 ±0.25×10-3)mm2·s-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常规成像及弥散成像能够敏感的观察TACE术前术后信号变化,可用于肝癌TACE早期疗效评价.
作者:高知玲;陈勇;贾晶;李梦迪;朱凯;张伟;尹姬;赵建国;郭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后路单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每组各组15例.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骨折椎体高度、椎体矫前缘正率、节段后凸Cobb's角矫正率的组间差异.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2组对骨折的复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组间的椎体前缘的矫正率、后凸Cobb's角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估计出血量方面单节段优于短节段,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禁忌证,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可靠的疗效.
作者:吕强;程锁利;王一农;李炳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Morgagni疝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和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Morgagni疝病例,均行胸部正侧位拍片,2例行CT平扫并多平面三维重建.结果 6例均显示胸骨后心膈角区圆顶状疝囊,其中4例偏右侧,1例病变偏左,1例位于胸骨后正中区.偏右侧中有1例病变贴附于右膈上,占据右膈上大部位置.疝囊呈脂肪密度3例,含气肠管3例,2例CT扫描者显示疝囊裂孔区束腰征、贯穿胸腹部的聚拢纠集条纹征和横结肠牵拉上提征,1例清楚显示Morgagni孔.结论 Morgagni疝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依靠常规X线检查、CT和MRI扫描可明确诊断.
作者:王鹤;石磊;侯印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上气道阻塞且引起呼吸暂停等一系列疾病的病症,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较高,存在潜在致死危险[1].近年来,OSAHS发病显著增加,因其易造成患者严重缺氧,是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口腔矫治器作为治疗OSAHS的一种非手术方法,以简单、无创、经济以及有一定疗效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将常用OA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作简要综述.
作者:刘冰;李华;张佐;曲爱丽;赵燕玲;封净;范俊恒;邵钰;赵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初步探讨TLR2在UC患者免疫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RT-qPCR、ELISA法测定37例U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表达及血清MCP-1、TNF-α浓度,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结果 UC组TLR2 mRNA表达、血清MCP-1、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mRNA表达上调,进而通过其下游配体启动炎性因子分泌,介导肠道免疫炎性损伤.
作者:金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胎儿颈部透明层(NT)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孕龄为11~ 14周且胎儿头臀径在45~ 84 mm行产前超声检查单胎妊娠孕妇342例,分析筛查对象中NT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342例筛查对象中NT正常胎儿329例,NT增厚胎儿13例.随访到257例正常分娩病例,出生后检查异常者9例.NT增厚13例患儿中,1例失访,1例分娩后新生儿正常,其他11例均引产,其中1例21三体,2例胎儿合并先心,8例颈部水囊瘤合并其它畸形.结论 NT增厚与多种胎儿畸形及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产前超声检查NT无创伤,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孕妇,其可作为早期筛查胎儿畸形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李维军;纪学芹;锁耀宇;丁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地骨青宫停协定方对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青春期功血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口服地骨青宫停协定方,对照组50例口服宫血宁胶囊.2组患者均以15d为治疗周期,观察近期出血治愈疗效,同时采用B超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出凝血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青春期功血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治愈率为15.0%,总有效率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SH、LH、E2、P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骨青宫停协定方对青春期功血的治愈疗效优于宫血宁胶囊,且疗效确切.
作者:吴心芳;马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宁夏地区回族人群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Arg280His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探讨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回族食管癌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宁夏地区回族食管癌患者全血标本38例,同一地区无肿瘤病史回族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方法检测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5%、10.5%和77%、23%,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6%、15.8%、2.6%和54%、46%、0.XRCC1基因28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回族食管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1基因280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食管癌的易感性可能相关.
作者:杨晓梅;叶晓锋;薛麟;赵婵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相关获得性危险因素对疾病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479例经CTPA或核素肺通气肺灌注扫描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29例,老年组250例,分别就疾病形成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中青年组的获得性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炎70例(30.57%)、高血压38例(16.59%)、外科手术术后(近4周内制动)27例(11.79%)、外伤致动12例(5.24%)、肿瘤病史11例(4.80%)、剖宫产手术后10例(4.36%);老年组的获得性危险因素依次为高龄高血压94例(37.6%)、下肢静脉炎59例(23.60%)、冠心病33例(13.2%)、COPD 26例(10.4%)、脑血管意外24例(9.60%)、外伤手术史22例(8.8%)、肿瘤病史17例(6.8%).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剖宫产术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致病获得性危险因素存在年龄差异,中青年人以下肢静脉炎、高血压、制动为主,老年人以高龄合并慢性疾病为主.在临床诊断、治疗,特别是预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带来的差异.
作者:贺霞;崔建钧;姚成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师定期考核网络集中计算机考试的实施效果并进行成绩分析.方法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一般程序医师2 265人,采取“统一考核平台、统一考核方式、统一考核内容、统一结果管理”四统一的组织原则,实施网络集中计算机考试,并进行考试成绩分析.结果 通过现场集中、网络机考的方式组织考试取得了考试平均合格率为81.70%的满意效果.统计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考核机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人员的考试合格率,不同组成类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师定期考核采取网络集中计算机考试试试效果满意,可取得良好的考试合格率.
作者:金玉珍;王娟;蒋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乳腺癌患者肿块及腋窝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乳腺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记录淋巴结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方式,评价淋巴结性质,对其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108例乳腺癌患者中,二维超声下观察,纵横比L/S≤2者占转移性淋巴结77.1%,占非转移性淋巴结26.7%;内部回声不均匀者占转移性淋巴结70.8%,占非转移性淋巴结33.3%;皮质增厚者占转移性淋巴结60.4%,占非转移性淋巴结23.3%.3种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4.2%、53.3%、53.7%.结论 二维超声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定性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高薇;王文;米成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156例RA患者血清抗MCV抗体水平,并同时测定血清中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水平.计算此3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用ROC曲线比较其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抗MCV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8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72.8%;抗MCV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与抗CCP抗体相当,但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与RF相比较,抗MCV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前者;联合检测抗MCV抗体和抗CCP抗体时特异性增加为98.4%,但敏感度降低为60.5%.如同时检测,并以两者中任何一种指标为阳性标准(平行实验),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87.2%、96.4%,此时其ROC面积大.结论 抗MCV抗体对RA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与抗CCP抗体平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马兰;吴涛;董晓薇;朴文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一次性成像扫描技术在肺动脉造影(CTPA)和间接下肢静脉造影(CT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临床怀疑肺栓塞(PE)及下肢静脉血栓(DVT)患者,先行CTPA扫描,再对髂静脉使用二次监测技术,分段注射对比剂一次性完成CTPA和间接CTV.后处理用GSI扫描数据获取静脉血管与肌肉间佳对比噪声比(CNR)对应的单能量图像,设定筛选能量为40~ 90 keV图像进行轴位观察.结果 混合能量显示DVT 28例,其中合并PE 18例;GSI佳单能量图像显示DVT 30例,其中合并PE 21例.下肢静脉血管与肌肉间的佳对比噪声比(CNR)在40~65 keV,平均(47±6)keV.结论 通过使用二次监测技术对患者下肢静脉进行个体化延迟扫描,联合佳单能量图像增加组织对比,可以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病灶的检出率.
作者:任翔;马强;刘磊;张志远;刘娜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脐动脉血流S/D异常的不良妊娠及结局分析,探讨引起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结局,并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取59例脐动脉血流S/D比值大于相应孕周第90百分位以上的中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追踪其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并与对照组180例脐动脉血流S/D正常的中晚期孕妇作对比,分析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的相关因素及结局.结果 ①59例观察组不良妊娠者5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有胎儿发育异常12例,胎儿生长受限(FGR)13例,羊水过少8例,妊娠合并症11例(其中子痫前期6例及妊娠期糖尿病5例)及严重脐带因素6例;②观察组的新生儿发育异常、围产儿死亡、低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流S/D比值增高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发育异常有关,更关系到胎儿安危,可引起围产儿不良结局,S/D比值越高,新生儿结局越差;临床中脐动脉血流S/D比值异常增高者,需分析其原因,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邓丽娟;马小娟;冯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紧贴胃、食管和脾脏分离的“三紧贴离断法”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在脾切除时采取原位脾切除术,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紧贴脾脏离断脾蒂及脾周韧带,后离断脾上极的胃短血管.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时采取紧贴胃及食管离断的选择性离断术.结果 应用该法治疗45例,术后门静脉自由压力(FPP)平均下降(0.63 ±0.41)kPa,手术出血量平均(453±136)mL,术后无胰瘘及胃排空障碍;随访12 ~ 96个月,无复发出血及肝性脑病.结论 三紧贴离断技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率低,是一安全有效的技术.
作者:田明国;杨勇;王炜;胡丹;李志勇;王立云;詹晶;钱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宁夏回、汉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择回、汉族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各200例,HBeAg阴性患者各150例,同时检测其HBV-DNA与乙肝病毒大蛋白,比较回、汉族慢性乙肝患者在相同的乙肝HBV-M模式中乙肝病毒大蛋白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 回、汉族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V-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HBeAg阴性患者回、汉2组中HBV-DNA、HBV-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大蛋白的表达在宁夏回、汉族慢性乙肝人群中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惠;樊惠霞;刘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年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3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以20~ 39岁组发病者多(46.15%);不同年龄组中治疗转归中治愈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壮年患者治疗转归较好,治愈人数较多,治愈率较高.
作者:田晓梅;石峰;顾才宏;王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瘤周水肿区弥散系数(ADC)值、指数弥散系数(E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中的鉴别应用.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并且瘤周有水肿带的18例颅内淋巴瘤和47例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平扫、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瘤周水肿区的ADC及EDC,对其值进行分析.结果 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区ADC值及E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淋巴瘤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区ADC值及EDC值的测量对两种肿瘤的鉴别意义不大.
作者:陈兵;翟伟;李春花;石洋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