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伟;龚爱红;王凯荣;方浩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BCL-2、BCL-6基因重排特点,了解DLBCL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确诊并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BCL-2、BCL-6基因重排情况;同时,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模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完整的DLBCL患者5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4岁(26~ 81岁),>60岁26例;GCB组20例,non-GCB组39例.发生BCL-2基因易位2例,BCL-6基因断裂15例;出现B症状31例,血清LDH升高29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0例,Ⅲ~Ⅳ期29例;IPI评分≥3分25例,ECOG评分>2分25例;结外受累>1个病灶25例.中位随访时间22.7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33.3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30例,总死亡率50.8%,5年死亡率56.91%,5年生存率69.78%.结论 FISH技术可以提高淋巴瘤诊断分型的准确性,是淋巴瘤分子诊断的有效手段.宁夏地区患者中,发生BCL-2基因重排的病例预后不良,BCL-6基因重排与预后无相关性;患者GCB分组、年龄(>60岁)、临床分期、IPI评分,均与预后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淼;毕晓芳;蔡海燕;贺海燕;李晶;王平;牛牧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太白七药-青蛙七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所述0832水分测定法中的烘干法、2302灰分测定法、2201浸出物(热浸法)的测定方法,分别对青蛙七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等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蛙七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芦丁定量测定.结果 青蛙七的水分含量平均值为7.76%,总灰分的含量平均值为9.07%,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平均值为8.57%,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平均值为24.19%.芦丁在0.006 25 ~0.100 m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8 047.7x-26.89,r=0.999 8;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3%,RSD(相对标准偏差)为1.85%,芦丁含量测定平均值为0.315%.结论 此研究为青蛙七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作者:代文胜;徐金波;孙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1-2016年3 998例新发肺癌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3 998例新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等方面的特征.结果 2011-2016年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与10年前相比,女性肺癌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所有病例男女比例为1.96∶1;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60.55±10.63)岁,男性肺癌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鳞癌、小细胞癌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男性以鳞癌、腺癌居多,女性则以腺癌居多;男性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吸烟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鳞癌中吸烟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其次是小细胞癌.结论 针对肺癌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相关防治知识,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学伟;龚爱红;王凯荣;方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提高青年公务员招录健康素质.方法 采用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需要时加做导联或采用药物试验,对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 399例公务员招录体检人员中,异常心电图2 133例(18.712%),其中窦性心律不齐5.400%,窦性心动过速4.720%,窦性心动过缓2.684%,室性期前收缩0.720%,房性期前收缩0.254%,右束支传导阻滞0.377%,典型预激综合征0.149%,房室传导阻滞0.088%.结论 青年公务员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见,大多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既要保证招录体检公平公正,又要确保为国家录入良好健康素质的人才.
作者:胡湘;黄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新确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脑钠肽(BNP)水平,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的新确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6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6例,持续性房颤40例,窦性心律5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CRP、Hcy、BNP水平,再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左心房内径(LAD),并对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CRP、Hcy、BNP水平及LAD值,房颤组(包括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高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房颤患者中CRP、Hcy、BNP与LAD呈正相关性.结论 CRP、Hcy、BNP及LAD与房颤相关,并在房颤的发生及持续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何儒华;王竟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床边超声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在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将其抽签化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体表标志物定位和床边超声引导下定位.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29.46±5.85)s、留置时间(14.05±1.05)d、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00%、置管机械并发症发生率2.00%、提前拔管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导致患者提前拔管的主要原因为血行性感染,导致对照组提前拔管的主要原因为血行性感染、局部感染,2组患者比较感染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边超声定位下进行深静脉置管效果显著,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作者:马玉龙;邵占东;马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对实现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疑似泌尿系疾病拟行泌尿系CT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常规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第2组为个性化扫描组,根据体重指数设定不同管电压及管电流,管电压100~ 120 kV,管电流150~200 mAs;第3组为低剂量组,采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80 mAs.比较3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及对比剂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图像噪声较常规剂量组及个性化扫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主观图像质量、CT值及图像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个性化扫描组及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3.7±2.2) mSv、(10.2±1.8)mSv、(7.6±1.4)mSv,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44.5%,个性化扫描组较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降低25.5%.结论 利用低管电压联合iDose4进行低剂量泌尿系CT成像,可以使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下降,减少了辐射损伤.
作者:高永斌;曹永佩;赵艳红;张晓文;杨利莉;哈若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分调查表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营养状况测定),收集研究对象各项营养指标数据.结果 共调查348例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59%的COPD稳定期患者处于营养状况不佳的状态,21%的患者有发生营养不良风险,19%的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年龄、医保支付方式等是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患病特点,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及指导.
作者:杨丽娜;李绪梅;胡文涛;马蕊梅;游书秋;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地区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182例,并进行CHA2 DS2-VASc评分,回顾脑卒中高危患者(CHA2 DS2-VASc>2分)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方案,并分析影响其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结果 住院的房颤患者中以CHA2 DS2 VASc>2分者居多数;患者年龄越大,服用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依从性越差,不能配合检测INR是影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 宁夏固原地区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应提高医务人员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的识别及加强对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健康教育需要的重视程度.
作者:杜建军;马巧红;张红霞;胡守琪;张建钢;刘淑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以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因子血浆浓度在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无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病老年人患者32例作对照组,同时选取患有2型糖尿病并患牙周病的老年人39例为实验组,测定血浆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破骨细胞发生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的浓度.结果 实验组血浆破骨细胞分化因子(16.08 ±2.99) ng/L、白细胞介素-8(3.47±1.40)μg/L均升高(P<0.05),破骨细胞发生抑制因子浓度(5.41±1.91)ng/L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骨代谢相关因子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作者:宋娟;王晓飞;袁廉蜀;郑燕;程兴焕;赵玮;蒋丽丽;王建华;李桂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每组30例.观察术后6、12、24、36、48 h各时点静息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6、12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36、48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胡红玲;孙辉;宋阳;叶振海;叶青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5~7d疗程组(A组)20例,10 ~14 d疗程组(B组)20例,15 ~20 d疗程组(C组)20例.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行高压氧治疗,比较高压氧治疗前、治疗后GCS评分改变及6个月后GOS评级,观察高压氧治疗不同疗程的显效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1天B组和C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B组GC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第6周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第6周B组和C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B组GCS评分高于C组(P<0.05).B组、C组患者6个月后GOS评级良好率高于A组,B组预后GOS良好率高于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和预后疗效,且10 ~14 d的疗程相对佳.
作者:李杨;石伏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宁夏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状况,掌握乳腺癌检出率,为全区乳腺癌防治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6年宁夏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资料,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参加宁夏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共计104 781人,乳腺恶性病变平均检出率为96.39/10万;101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中,浸润癌90例(89.1%),原位癌8例(7.9%),其他恶性病变3例(3.0%);川区和山区乳腺恶性病变平均检出率分别为107.95/10万、82.86/10万;患乳腺恶性病变101例中川区61例,山区40例.川区初中文化程度31例(50.8%),有既往乳腺检查史38例(62.3%);山区则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以及既往无乳腺检查史所占比例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乳腺恶性疾病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浸润癌为主.建议做好重点人群的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乳腺检查的必要性,提高早诊早治率,以减低死亡率.
作者:潘玉阳;李宁;王凯荣;陆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016年度宁夏吴忠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吴忠市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6 755例,其中血压异常者307例,不同性别血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5,P<0.05),不同年龄血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1,P<0.05);接触煤尘的工人共941例,胸片异常61例;苯作业人员共935例,专项检查结果异常79例,不同性别检测项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9.92,P<0.05),不同年龄检测项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3,P<0.05);接触噪声的工人有6 573例,双耳高频听阈≥40 dB 610例.检出职业禁忌证12例,疑似职业病13例,新发重点职业病2例为煤工尘肺病和布鲁氏菌病.结论 综合判定吴忠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矽尘、苯、噪声和布鲁氏菌.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日常培训和宣传,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葛军;高思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不同溶媒提取对灵芝中灵芝酸A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给大鼠灌胃灵芝水提取物和60%乙醇提取物,测定大鼠血浆中灵芝酸A的浓度,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60%乙醇溶液提取物的灵芝酸A药动学参数T1/2alpha、T1/2beta、AUC和T1/2Ka在各剂量组均高于水溶液提取组(P<0.05).结论 不同溶媒提取对灵芝提取物中灵芝酸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作者:刘晓峰;张娜;王丹丹;姜沅彤;赵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小儿脑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进行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GMFM-88评分在A区、B区、C区以及总分统计结果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MFM-88评分治疗后A区、B区、C区、D区以及总分统计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88评分A区、B区、C区、D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儿童,在促进运动功能发育及纠正姿势异常中更优于综合康复治疗,使生活自理能力更强.
作者:马晓飞;冶慧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下腹部疼痛不适,偶伴尿频、尿急,无排尿困难及肉眼血尿,无脐周分泌物.尿常规:红细胞33.3/μl,红细胞/(高倍视野):6.0个,隐血++.以“血尿待查”于2016年5月11日收入院.超声显示膀胱前壁可见一大小15 mm×41 mm均质低回声肿块,与脐尿管方向走形一致.超声诊断:膀胱前壁低回声病灶,考虑脐尿管未闭并膀胱外壁结节.
作者:吴小红;戴志军;郝宏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MEAW技术在非拔牙矫治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 选取11例青少年骨性Ⅲ类牙颌畸形非拔牙患者,采用MEAW技术进行治疗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矫治后头影测量值UI-LI、FH-MP、OP-MP、FMIA较矫治前增大(P<0.05),LI-NB、IMPA、LI-MP较矫治前减少(P<0.05),SNA、SNB、Yaxis、UI-SN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MEAW技术非拔牙矫治骨性Ⅲ类牙颌畸形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冬梅;张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DPB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咯痰,双肺可闻及湿啰音,29例(93.5%)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全部患者有副鼻窦炎或既往曾诊断为鼻窦炎;28例(90.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缺氧,1例(3.2%)血清冷凝集实验阳性28例(90.3%)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32.3%)患者同时存在弥散功能障碍;28例(90.3%)患者出现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小叶中心性小结节,13例(41.9%)为典型“树芽征”,3例(9.7%)伴细支气管扩张,3例(9.7%)出现肺间质纤维化改变.结论 对于慢性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尤其是合并鼻窦炎时要考虑DPB的可能,应行相关检查以尽早诊断、治疗并改善预后.
作者:耑冰;陈乾;苑群;马威;杨利莉;张淼;李宁;杨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银川地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VitA、VitE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3例MPP患儿为病例组,同期抽取123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VitA、VitE的浓度,对2组儿童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清VitA、VitE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tA、VitE的浓度非重症难治性组患儿明显高于重症难治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VitA、VitE浓度降低,尤其重症难治性患儿降低更明显,及时补充VitA、VitE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卫;张静;王艳;王军;孙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