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秀;陈静;王斌;黎敏
乳糜泻又称麦胶过敏性肠病(gluten-induced enteropathy),是一种由于摄入麦胶蛋白诱发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常见炎症性肠病,为特定人群慢性腹泻病中不可忽视的病因之一.乳糜泻确诊依据为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和小肠粘膜活检绒毛萎缩改变.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等国家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儿童与青年,但近年来老年人发生本病的人数在增多[1,2].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亚洲国家乳糜泻的患病率比实际想象的高[3,4],一旦确诊,简单的无麦胶饮食即可明显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如延误诊断或误诊,可继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发生恶性肿瘤.
作者:陈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统计分析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临床药师参与儿童肾脏内科查房时提出的用药建议,探讨临床药师的专科工作内容及方法.方法:统计被医师接受的月度用药建议量,计算月度环比增长率;以不同系统药理作用分类,比较分析2010年3月至7月、2010年8月至12月两阶段的用药建议变化情况以及全阶段整体用药建议构成比.结果:随着临床药师查房时间的延长,被医师接受的月度建议量逐月递增,平均环比增长率为16.5%;抗胆碱受体、抗H1/H2受体类用药、凝血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用药在第二阶段的数量及分布明显增加.儿童肾脏内科的用药建议主要包括抗感染药物(52%)、抗胆碱和抗H1/H2受体药物(11%)、凝血系统用药(9%)、糖皮质激素用药(6%).结论:临床药师用药建议内容广泛,并且随着查房的深入,逐渐体现出儿童肾脏内科专科用药建议特点.
作者:张春;张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三种儿童服用药片磨粉分包重量差异及合格率.方法:研磨3种药片并分包,每种药片粉末取30包精密称定,计算平均重量、重量差异、重量损失百分比、合格率.结果:药师磨粉分包中,每种药片粉末第1批与第3批、葡醛内酯第2批与第3批平均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组氨茶碱片每名学生磨粉分包粉末平均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师、学生组重量差异RSD范围分别为13.1% ~32.0%、28.7% ~70.1%,重量损失百分比范围为-45.4% ~17.5%、0.8% ~55.5%.药师磨粉苯巴比妥、葡醛内酯分包3批合格率及学生组磨粉氨茶碱片分包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一名药师磨粉分包3批、3名学生每人磨粉分包重量差异及合格率波动较大,磨粉方法亟待改善,以确保重量差异符合要求.
作者:刘元江;缪经纬;陈景勇;邓欣;张黎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因素,分别占32.62%、26.95%及19.15%.结论: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和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作者:周霞;叶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血气分析及X线资料完整的120例足月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病因治疗和供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3 μg/(kg· min),微量泵2 h匀速输入,每8 h 1次,视病情轻重逐渐延长间隔时间,直到停药,同时气管内滴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100~200 mg一次.结果: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实验组血气分析差值PO2 为(59.1±18.7)mm Hg,PCO2为-(43.9±8.5) mm Hg,PO2/FiO2为(239.7±57.7)mm Hg;对照组血气分析差值PO2为(30.3±9.7)mm Hg,PCO2为-(33.8±19.7)mm Hg,PO2/FiO2为(106.3±46.9)mm Hg.治疗24 h后血气分析结果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好,针对病情较重的患儿应早期使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激光治疗儿童血管瘤术中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血管瘤患儿214例,根据患者本人或家长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激光治疗术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于病灶并用保鲜膜封包1 h,对照组则于激光治疗前不做特殊处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对治疗中的疼痛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2.5%(80例)、11.6%(10例),两组比较对疼痛的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7.3896,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缓解或彻底消除激光治疗儿童血管瘤中的疼痛.
作者:倪思利;甘立强;王华;张民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收集丹参地上部分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31个化合物,占检出物的89.90%,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γ-谷甾醇(10.55%)、4,4,6a,6b,8a,11,11,14b-Octamethyl-1,4,4a,5,6,6a,6b,7,8,8a,9,10,11,12,12a,14,14a,14b-octadecahydro-2H-picen-3-one(9.83%)、4-豆甾烯-3-酮(7.51%)、十六酸(7.27%)、β-谷甾醇(5.20%)、α-香树脂醇(5.01%)、二十四烷(4.72%)、无羁萜(4.04%)等.结论:研究结果对丹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杨黎彬;刘少静;魏彩霞;王小库;朱改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吉他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酒石酸吉他霉素10 mg/(kg·d),7~14 d后改口服吉他霉素,对照组静脉滴注乳糖酸红霉素30 mg/(kg·d),1次/d,7~14 d后改口服红霉素,疗程均为3~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9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他霉素治疗组的胃肠道反应、局部静脉疼痛和皮疹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霉素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吉他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吴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与血清IL-4、IgE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设正常对照组52例,哮喘急性发作组84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4、IgE水平,并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测定NF-κB活性.结果: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0.793±0.06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43±0.071)(P<0.01);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4(108.2±41.7)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8.2±15.3)ng/L;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gE(165.3±50.7)KU/L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5.8±14.2)KU/L;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组NF-κB活性与血清IL-4、IgE水平呈正相关(r=0.624、0.791,P<0.01).结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放大炎症信号及调节炎症持续过程,抑制NF-κB活性可能下调IL-4、IgE的表达,能在较高的水平上调控产生炎性因子的总体环节,更有效地控制哮喘.
作者:任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2次/d,疗程3~5 d,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8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喘憋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治疗组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吸入3个月,随访1年,婴幼儿哮喘发病率(11.36%)较对照组(41.86%)明显下降(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纯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持续吸入3个月可明显减少喘息的发作次数,可减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成为哮喘的风险.
作者:王成秀;陈静;王斌;黎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硫酸特布他林的上市以及临床使用中的逐渐普及,其疗效得到肯定的同时,不良反应也日益显现,尤其在小儿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我科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因口服硫酸特布他林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24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24例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岁,小5个月,大12岁,5岁以下18例,5岁以上6例.
作者:余小汉;宋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达70%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5年EFS只有40% ~50%,对于大约20%的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患者,无论采用大剂量化疗还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都不理想,所以开发新型化疗药物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氯法拉滨(Clofarabine)是一种嘌呤核苷类似物,于2004年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通过快速通道批准用于治疗1~21岁儿童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
作者:孟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我科确诊为毛支炎的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25~0.5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2 mg/(kg·次),2 次/d静脉滴注,疗程5 d左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P<0.01).治疗组患儿在喘憋、肺部哮鸣音、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支炎疗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
作者:邓益斌;潘攀;叶龙汉;银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1,6-二磷酸果糖(FDP)与辅酶Q10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38例,采用FPD治疗,B组34例,采用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心率变化、ECG及CK-MB恢复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低钙血症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86.4%,B组为8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钙血症发生率A组为68.4%,B组为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DP及辅酶Q10对窒息后新生儿心肌损害都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但FDP易发生且加重低钙血症,故有低钙血症患儿建议改用辅酶Q10治疗,同样可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李薇;张秀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从送检的5 049份标本中检出致病菌1 096株,采用DL-96自动细菌测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SPSS13.0软件对致病菌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 096株病原菌中,G-菌占64.23%,G+菌占27.92%,真菌占7.85%.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所分离的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高度敏感,G-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分离株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周莉;胡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基础研究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对白血病患儿的治疗以联合、交替、个体化为原则,进一步规范对白血病患儿化疗疗程、加大化疗强度.白血病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和5年无病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有所改善,国外报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愈率已达70% ~80%[1].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化疗过程中院内感染尤其是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日渐增多,逐渐成为威胁白血病患儿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出生的7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进行研究.治疗组42例NRDS患儿气管内注入国产PS后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8例NRDS患儿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参数、肺X线片转归、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结局等.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迅速好转.用药后1 h血气PaO2、pH开始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P<0.05或P<0.01).机械通气参数FiO2、PIP于用药后1 h内明显下调,RR和PEEP分别于用药后6 h、48 h明显下降(P<0.05或P<0.01).应用国产PS后2~6 h治疗组机械通气参数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2h<0.05,P6h<0.05),PIP值于用药后1~72 h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2~6 h后,肺X线片显示NRDS病变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温春玲;李慧玲;庄太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缓解新生儿疼痛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喂食25%葡萄糖水2 mL,用注射器于30 s内滴入口中,5 min后进行足跟采血,对照组在足跟采血操作过程中不给予任何缓解疼痛的干预措施.选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91±0.85)分,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为(3.51±0.8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P<0.05).结论:应重视新生儿疼痛的管理,口服葡萄糖操作简单,镇痛效果良好,可通过口服葡萄糖缓解新生儿疼痛.
作者:周红;王国民;刘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对2002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3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有22例因母亲因素被建议入院,10例患儿因自身异常入院.无症状性先天性梅毒8例(25.0%),有症状性先天性梅毒24例(75.0%).在腰椎穿刺成功的17例患儿中,有10例(58.8%)患有神经梅毒.30例经青霉素治疗,29例恢复正常.结论:早期先天性梅毒症状多不突出,易被漏诊,正规青霉素治疗,预后多良好.腰椎穿刺应该成为先天性梅毒的常规检查.
作者:马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儿,男,5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暗红色,伴黑便,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行胃镜示: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给予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此后该患儿反复出现呕血、黑便,多次来我院就诊.B超示:肝硬化,脾大;肝穿刺活检示:肝假小叶形成.生化检查示:病毒系列阴性、自身免疫抗体阴性,排除病毒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儿出生28 d曾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出生3个月起因脑积水口服中药及黄酒3年余.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作者:王娜;张抗怀;蔡艳;仵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