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玲
本文对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密切、细致、准确地观察病情变化,制定佳护理措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文分析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指征、方法和合并症及其处理措施.认为急性肾衰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病情重且进行性发展时应考虑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巴应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藏药三十五味沉香丸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每日口服2次.结果:显效56例,占56%;好转41例,占41%;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为97%.结论:藏药副作用小,安全,作用持久,在治疗本病中有独特的效果.
作者:罗布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严格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室消毒隔离制度,改进沐浴工具及流程,防止新生儿皮肤感染及流行.结果:新生儿皮肤感染率降低.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室是新生儿唯一的集散地,做好沐浴室的消毒管理工作是防止新生儿皮肤感染及流行的关键.
作者:樊国芳;边浩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脐尿管囊肿伴感染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疾病,我院自1996年-2004年共收治5例脐尿管囊肿伴感染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HBeAg阴性增加,识别这些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有无病毒复制,对于诊断病情与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前S1抗原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住院、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130例,均经HBV-DNA确诊,检测了乙肝标志物PreS1Ag.结果:HBV-DNA,HBVM和PreS1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PreS1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37,P<0.01;0.236,P<0.01;0.662,P<0.01;而与抗HBs,抗Hbe,抗HBc水平无相关性.结论:PreS1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非常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李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通过对5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和护理,大大改善了关节的活动角度,促进了关节的功能恢复,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本文分析36例卵巢早衰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情况,认为卵巢早衰是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其治疗目的是维持女性第二特征,提高生育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马春花;郭荣玲;朱香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流行性感冒治疗原则:根据病人生理、病理等情况,准确诊断,及时、正确选择药物,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防止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蒋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消平疣汤局部湿热敷加西药(左旋咪唑、病毒灵)内服治疗本病1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96.97%.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5).结论:中西结合方法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永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我院疼痛科自2003年元月治疗带状疱疹病人25例.结果:治愈6例,显效和有效17例,无效2例.结论: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吕晓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患者,女,66岁,一年前发现腹部肿块,无任何不适,近日肿物逐渐增大,腹胀加重.查体:消瘦体质,腹部高度膨隆,壮如足月妇女.
作者:刘长春;陈慧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高海拔地区(0~18)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三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来取整群和分散家访的方式,对象为所调查区域(0~18)岁儿童(1984年7月1日-2002年7月1日).结果:共调查儿童15 672人,实查儿童15 422人,失访250人,失访率1.6%.共查出哮喘患儿102人,患病率0.66%,其中儿童哮喘15人(14.8%)、婴幼儿哮喘18人(17.6%)、变异性哮喘18人(17.6%)、可疑哮喘51人(50%).发作季节以不定期和冬季为主.发病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占97.9%,由个人过敏史78.4%,一、二级亲属有哮喘过敏史占23.5%.治疗以静点抗生素、氨茶碱、激素为主,而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和脱敏均未进行.结论:高海拔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率低,且诊治儿童哮喘存在问题,有待努力推广全球哮喘防治方案(GINA),进一步改善我省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亚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使用伟康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COD).观察16例加重期PCOD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动态观察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手指血氧饱合度、血压的变化.患者紫绀、呼吸困难、心悸症状得到改善.
作者:李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42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认识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刘国霞;郑美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结核病人标本中抗酸杆菌栓出情况,并对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涂片法,染色均采用台湾贝索公司抗酸染液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至少搜索300个视野.结果:肺结核患者的抗酸杆菌检出率高(36.65%),高于肺外结核[1];抗酸杆菌总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标本采集和涂片质量是提高涂阳率的关键;肺结核患者痰菌涂阳率高于三分之一以上.
作者:马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牛角刺伤致使下直肌离断,而眼球丝毫未见损伤,实属少见,作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品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海拔3 000m地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低渗血症的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104例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低渗组,一组为非低渗组.测定血清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糖(Glu)、血尿素氮(BUN).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维持肺心病患者的血浆有效渗透浓度,降低死亡率.结论:低渗组主要以低钾、低钠、低氯为主要特征;低渗组的死亡率高与非低渗组.
作者:卢成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总结5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判定并评价其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的西医或中医治疗方法(P<0.05),治愈率高达88.14%,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易行,处方经济易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拉果·德吉智巴;刘秀珍;赵玉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后青海省婚前保健情况的变化,提出促进婚检工作开展的措施.方法:以青海省婚前检查年报表为基础,收集1999年-2004年间青海省婚前医学检查人数、疾病检出人数、不宜结婚和生育人数等指标.结果: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前青海省婚前医学检查率平均为30.77%,实施后的2004年仅为0.66%.结论:婚前医学检查人数的减少可能导致传染病、性病、出生缺陷率的增加,所以应加强宣教,提高群众的婚前保健意识,尤其要加大对农牧区群众的宣传力度;转换婚检机构的观念,加强婚检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婚检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李宝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