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多态性对氨氯地平药动学、药效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杜雪;刘涛

关键词:氨氯地平, 基因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药动学, 药效学
摘要:目的:了解基因多态性对氨氯地平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药物基因组学对氨氯地平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细胞色素P450(CYP)3A、转运体多药耐药(MDR)1、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C和D亚单位基因(CACNA1C和CACNA1D)、心钠素前体基因(NPPA)和G蛋白B3亚单位D等基因部分位点是影响氨氯地平药动学、药效学的重要因素.结论:基因多态性与氨氯地平药动学、药效学显著相关.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脓毒血症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早期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其营养学指标、免疫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2例脓毒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菌治疗,同时进行早期(48 h)EN支持,每天氮补充量为0.2 g/kg,热量25 kcal/kg,非蛋白热量19~21 kcal/kg;观察组患者加用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0.5 g/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24 h内持续泵人,疗程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免疫指标[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以及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B、PAB、Hb、CRP、IgG、IgA、IgM、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ALT、AST、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B、PA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RP显著降低,IgG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r、BUN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腹泻和胃潴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早期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早期EN支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肝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风芝;李庆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药物重整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重整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10月收入或转入我院肾病内科的住院患者200例,在入科后48 h内,由临床药师主导,通过查阅电子病历、问诊、查询患者自备药品和既往病史等方式收集其1年内的用药史,并进行药物重整.结果:临床药师获得的药物清单中,药物品种共987种,只有9.63%(95种)的药物在医师的病历中有记录;不良反应共5例,只有40.00%(2例)的不良反应在医师的病历中有记录.20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需进行药物重整,重整率为22.50%;200例患者的492条医嘱中有103条医嘱存在用药偏差,例均用药偏差为(2.3±1.8)个,主要包括用量错误、重复用药、溶剂错误和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等,其潜在危害等级以1级为主(53条,51.46%).103条重整医嘱中,重整方案以停药为主(78例,75.73%),其次为改药(17例,16.50%)和加药(8例,7.77%);共90条重整医嘱被医师采纳,干预成功率为87.38%.结论:与医师相比,临床药师可获得更详细、准确的药物治疗清单.通过临床药师的药物重整,可减少临床用药偏差,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吴淋淋;张新茹;侯继秋;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评估伏立康唑临床给药方案

    目的:为伏立康唑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伏立康唑对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分布情况,以及伏立康唑在不同人群中的药动学参数,采用水晶球软件11.1.2.4对同一人群不同给药方案和不同人群同一给药方案进行蒙特卡洛模拟(MCS),以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为评价指标.结果:当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的给药剂量为4、6 mg/kg时,MIC≤0.125 mg/L即可满足PTA>90%;当给药剂量增加至8 mg/kg时,MIC≤0.25 mg/L才可满足PTA>90%.对于应用相同给药方案(4 mg/kg)的不用人群而言,免疫功能低下青少年的MIC≤0.25 mg/L,健康成年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成年人的MIC≤0.5 mg/L时,可满足PTA>90%.免疫功能低下儿童不同给药剂量(4、6、8 mg/kg)以及给药剂量同为4 mg/kg的不同人群(免疫功能低下青少年、健康成年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成年人)对烟曲霉的CFR值分别为42.53%、58.41%、77.74%、70.16%、89.40%、93.72%、95.42%,对白色念珠菌的CFR值分别为96.68%、97.13%、97.94%、97.54%、98.07%、98.28%、98.35%.结论:上述纳入研究的不同人群的各种给药方案均能有效控制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和青少年则需适当增加给药剂量以满足烟曲霉感染临床治疗的需要.

    作者:罗轶凡;任利翔;孙琦;姜明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4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1~2片,po(餐时),ti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1剂,以水煎成2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和MMP-13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MMP-3、MMP-9和MMP-1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关节液MMP-3、MMP-9、MMP-13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0%)明显低于对照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建;樊炜骏;孙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费用的经济学分析

    目的:为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出2015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我院常用的8种头孢菌素类[头孢硫脒(1.0 g)、头孢硫脒(0.5 g)、头孢替安(1.0 g)、头孢替安(0.5 g)、头孢他啶(0.5 g)、头孢米诺(0.5 g)、头孢米诺(1.0 g)、头孢曲松(1.0 g)]注射剂的皮试情况、皮试相关成本以及由于头孢菌素类注射剂过敏反应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并对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成本与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有100330例患者使用过上述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皮试率为82.49%,皮试阳性率为6.27%;皮试直接成本为3434411.72元,间接成本为141985.12元;患者承担的费用为3162901.44元,医保承担的费用为259096.28元,全社会承担的费用为3576396.84元.从全社会角度分析,8种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平均皮试成本为(447049.61±247395.07)元,通过皮试减少的过敏反应平均成本为(316075.48±260600.49)元,皮试成本明显高于通过皮试所减少的过敏反应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皮试阳性率低、成本高.国家应对此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丽霄;杨翠翠;付俊涛;汪新茹;张丽珍;杜书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BA)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BA患儿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BA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400μg吸入治疗,bi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口服,5岁以下患儿每次4 mg,qd,5岁及以上患儿每次5 mg,qd.两组患儿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7.36%),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免疫球蛋白(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66%vs.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有助于下调BA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作者:莫丽慧;钟丽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术后复发卵巢内膜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AGRI)治疗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卵巢内膜囊肿(OE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复发的OE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qd.对照组患者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2次/周;观察组患者给予AGRI 3.6 mg,皮下注射,1次/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和痛经、慢性盆腔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2个月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FSH、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2水平无变化,且FSH、L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FSH、LH、E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两组患者痛经、慢性盆腔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率为86.67%、优势卵泡形成率为60.00%、妊娠率为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46.67%、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RI治疗腹腔镜卵巢囊肿摘除术后复发OEC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和慢性盆腔痛,提高妊娠率;停药后仍有复发病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症状轻微.

    作者:谢虹;黄海伟;马新;赵芳;张建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化痰、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ivgtt,滴注时间30~40 min,bid,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肺活量(VC)],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FEV1/FVC、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VC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VC、FEV1/FVC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周辉;刘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80 mg/m2,ivgtt,d1+奈达铂70 mg/m2,ivgtt,d1~d5;观察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胶囊60 mg,bid,连用5 d,休息2 d.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和生存质量测定表(QLQ-C30)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和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降低,QLQ-C30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刘艳艳;孙颖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我国159家医院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剂临床使用特征分析

    目的: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剂(Lipo-PGE1)的合理应用和监管提供依据.方法:以来源于全国159家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中使用Lipo-PGE1的成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频数统计法对Lipo-PGE1的临床使用人群、临床诊断和平均日剂量进行研究.结果:共71687例成年住院患者纳入统计,使用Lipo-PGE1的男性住院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年龄61~75岁的患者多.患者住院天数主要分布在8~14 d(45.01%),治疗结果以好转为主(68.20%).Lipo-PGE1临床使用广泛,共涉及871种临床主要诊断,列前3位的是脑梗死(9.06%)、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65%)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8.08%).不同疾病和不同医院Lipo-PGE1的平均日剂量差异较大,且以≤12.5μg居多.结论:Lipo-PGE1作为辅助用药,需要医疗机构及相关监管部门制订合理的监管指标并加强用药指导及用药点评.

    作者:王辉;刘正跃;丁怡;杨樟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4种蛋白酶抑制剂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奥曲肽和加贝酯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经济性.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16年4月经ERCP诊疗的3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按蛋白酶抑制剂使用情况分成空白对照组(58例)、生长抑素组(64例)、乌司他丁组(65例)、奥曲肽组(68例)和加贝酯组(61例).ERCP术前,空白对照组患者给予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抑酸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其余4个药物组患者均于手术前6h开始按照说明书进行预防用药.比较5组患者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术后3、24、48 h视觉模拟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定各组治疗方案的经济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生长抑素组、乌司他丁组、奥曲肽组和加贝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后3、24、48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药物组之间比较,上述考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组的成本-效果比低,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增量成本-效果比及敏感度分析结果也证实此结果.结论:生长抑素、乌司他丁、奥曲肽和加贝酯均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中,生长抑素能以低成本取得佳疗效,为抑制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合理方案.

    作者:王桂良;邱萍;徐林芳;李兴;文萍;龚敏;文剑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某院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目的:建立替加环素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使用替加环素提供参考.方法:以替加环素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规范和文献,建立替加环素DUE标准;并以此为依据,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2012年11月-2016年10月179例住院患者替加环素使用的管理指标、用药指征、用药过程、用药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该院替加环素DUE标准评价结果显示,病历中有会诊记录的患者比例为83.2%(目标值为100%),微生物送检率为90.5%(目标值为80%);用药指征符合标准百分率为98.9%(目标值为90%);溶剂选择、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特殊人群用药符合标准百分率为100%(目标值为100%);处方权限符合标准百分率为20.1%(目标值为100%);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符合标准百分率为7.3%(目标值为100%);有效率为54.7%(目标值为8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替加环素DUE标准可用于规范替加环素的临床使用.

    作者:王桂凤;李雪芹;刘锐锋;李运景;黎一山;何慧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基于BCPNN预警技术的喜炎平注射液致荨麻疹信号检测应用研究

    目的:对江西省自发呈报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数据库中喜炎平注射液引起荨麻疹的信号进行数据挖掘及预警分析.方法:收集江西省自发呈报系统2004-2016年连续监测的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利用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计算喜炎平注射液引起荨麻疹的信息成分(IC)值,分析信号IC值及其区间逐年变化趋势.结果:共收集2004-2016年间江西省ADR报告328324例,经BCPNN法检测喜炎平注射液引起荨麻疹的信号IC值为1.10(IC值下限为0.65,上限为1.54),即显示有信号;各年信号IC值分布为-0.87~1.65.结论:BCPNN法结果提示荨麻疹是喜炎平注射液的预警信号,且风险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预警精度随报告数量的增加而提高.

    作者:余超;徐玉茗;周鹃;万凯化;李穗;袁兴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基因多态性对氨氯地平药动学、药效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基因多态性对氨氯地平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药物基因组学对氨氯地平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细胞色素P450(CYP)3A、转运体多药耐药(MDR)1、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C和D亚单位基因(CACNA1C和CACNA1D)、心钠素前体基因(NPPA)和G蛋白B3亚单位D等基因部分位点是影响氨氯地平药动学、药效学的重要因素.结论:基因多态性与氨氯地平药动学、药效学显著相关.

    作者:杜雪;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MDR1 C3435T多态性对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多态性对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使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和天津港口医院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0例,术后给予地佐辛+舒芬太尼联合镇痛.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测定其MDR1 C3435T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静程度(Ramesy)评分、地佐辛+舒芬太尼的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00例患者中,MDR1 C3435T CC、CT和TT基因型分别有100例(33.3%)、102例(34.0%)和98例(32.7%),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基因型患者术后0、24、48 h VAS评分、Rames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镇静过度者.CT、TT基因型患者术后0~24、>24~48 h地佐辛+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均显著低于CC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与TT基因型上述各时间段药物使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C、CT基因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与CT基因型患者PONV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各基因型患者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达到相似镇痛、镇静效果的前提下,MDR1 C3435T突变型患者对地佐辛+舒芬太尼的耐受性更低,所需剂量更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该基因型可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晓冰;刘永;李大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CFDA和FDA标准下我院精神专科药物超适应证使用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在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和FDA标准下口服化学药医嘱超适应证用药情况,比较两种标准的差异性,分析原因和用药合理性,为医院制订超适应证用药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分析我院2016年1-6月住院患者的口服化学药医嘱,分别以CFDA和FDA批准的适应证为标准,判断超适应证用药情况.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口服化学药医嘱507条,CFDA和FDA标准下的超适应证医嘱比例都相对较高,分别为58.58%和55.82%.CFDA标准下,喹硫平和阿立哌唑的超适应证发生率都明显高于FDA标准下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成比居前3位者分别为丙戊酸镁(54.0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45%)和喹硫平(10.15%);超适应证医嘱中没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有7条,占超适应证医嘱总数的2.36%.结论:我院多数超适应证医嘱能提供相关依据及文献支持,但仍有少部分超适应证用药证据不够充分.医院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医师的合法权益.

    作者:贾晓妮;权伟;陈建波;岳丹萍;支媗;张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两种糖皮质激素给药方案治疗老年AECOPD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5 d和15 d给药方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160例,按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入选患者均给予祛痰平喘、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d,连用15 d,B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d,连用5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和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B组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和QL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氧分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QL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A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5 d和15 d给药方案在改善老年AECOPD患者肺功能方面的疗效接近,但5 d给药方案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胜;饶平;吴清松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L,iv,每日1~2次(或者20 mL加至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中,ivgtt,qd)+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po,qd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和20 mg,po,qd(晚餐后).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TC、TG、LDL-C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TC、TG、LDL-C水平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患者预后.较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真;李伟;陈琦;孙锡波;李炳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我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抗凝血药应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为抗凝血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我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使用的医嘱信息,计算和分析该类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各科室使用情况.结果:2013-2015年,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6000 AXaIU)、依诺肝素钠注射液(6000 AXaIU)、达肝素钠注射液(5000 IU)和利伐沙班片(10 mg)的金额比呈上升趋势,那屈肝素钙注射液(6150、4100 AXaIU)和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mg)的金额比呈下降趋势.那屈肝素钙注射液(4100 AXaIU)、达肝素钠注射液(5000 IU)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6000 AXaIU)的DDDs位居前3位.利伐沙班片的DDC值高,为167.60~180.25元.那屈肝素钙注射液(6150、4100 AXaIU)、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6000 AXaIU)、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mg)和华法林钠片(3 mg)3年内使用同步性较好,B/A值为0.50~1.50.血管外科的利伐沙班销售金额及使用率均居第1位.结论:结合医院疾病谱及各种药品的特点和不良反应,我院近3年抗凝血药使用趋于合理,但其使用情况仍应作为常规药学监测内容.

    作者:李丽莉;鄢丹;田宗梅;顾红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麦考酚酸制剂体内药动学参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麦考酚酸(MPA)制剂体内药动学参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基因多态性、患者机体因素和药物因素等方面对MPA的体内药动学参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吗替麦考酚酯(MMF)和麦考酚钠(EC-MPS)为MPA的2种常用制剂.MMF为器官和组织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的一线用药,其体内药动学参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基因多态性、患者机体因素(种族、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后时间和并发症等)和药物因素(联合用药、药物剂型和给药剂量)等影响.

    作者:傅彦妍;丁伶清;宋洪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