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鼻疽急性败血症型合并肝脾脓肿一例临床分析

马生彪;赵琳琳;解玉华

关键词:
摘要:类鼻疽病(melioidosis)是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lderia pseudosis,BP)所致的一种地方性人兽共患传染病.1912年首例类鼻疽病患者发现于缅甸[1].该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州、广西、福建[2].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加之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故误诊率、病死率极高.自1989年我国湛江发现类鼻疽败血症病例以来,近年来我国又陆续报道了一些病例[3],但在高海拔地区少有报道.现对本院1例类鼻疽败血症合并肝脾脓肿的病例进行分析来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玉树地震251例伤员类型和救治分析

    目的:对本院收治251例玉树地震伤病员创伤的类型和救治特点进行总结,为今后地震灾害的医学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我院救治251例玉树地震伤病员的临床资料,对伤员一般情况、具体伤情及救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男133例(53.0%),女118例(47.0%);藏族182例(72.5%),回族8例(3.2%)维族2(0.8%);60岁以上和18岁以下伤病员54例(21.5%);震后3天内入院174例(69.3%);外伤/伤口类患者244例(97.2%),涉及骨科治疗147例(58.6%).结论:玉树地震伤病员转送困难,多为飞机转送;数量大,住院时间集中,多为藏族;青壮年多,重伤及复合伤患者多,大部分患者涉及骨科处理.

    作者:王洪瑾;李毅;晁生武;王献珍;祁永章;崔强;张毅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西宁地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常规外科无菌清创换药处理伤口.结果: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溃疡伤口,可有利于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并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察毅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24例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目的: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状况,有利于医患双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统计324例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结果:检出HBsAg阳性率为3.39%,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9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4%,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0.结论: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对防止医患纠纷,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

    作者:王桂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面膜联合红光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面膜联合红光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中药面膜联合红光治疗;对照组42例仅给予红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联合红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马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16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干预及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凡经护理干预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翠萍;王惠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效果.方法:65例伴有微量白蛋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治疗组(观察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UAER及ET-1均显著降低(P<0.01),NO明显增高(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UAER、ET-1及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

    作者:牛海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脂肪溶解液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脂肪溶解液在乳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术前扪及或彩超提示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乳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腋窝注射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结果:手术平均用时100min,术中出血少,平均每例取出淋巴结16.3个,全部患者病理检查均有淋巴结转移,平均转移4.5个.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患者均无腋窝肿瘤复发、肩关节活动障碍、上肢水肿及麻痹等情况.结论:采用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方法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淋巴结清扫较彻底、神经血管损伤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晓;刘海东;李连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9例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29例慢性前列腺炎疾病患者行中药灌肠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3.1%.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朵永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卡前列甲酯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宫内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卡前列甲酯+丙泊酚组)60例,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拴1 mg,60 min后行丙泊酚麻醉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丙泊酚组)60例,单用丙泊酚麻醉后行人工流产术.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两组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宫口扩张度好、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联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能够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明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危重症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其6h清除率与APACHEⅡ的相关性及对其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其6h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入住ICU室的52例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入科时测定动脉血乳酸、积极治疗后6h再测定动脉血乳酸,计算6h乳酸清除率,按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为三组,分值11 ~20分的为A组,21 ~30分为B组,>30分为C组: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析不同分组之间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研究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①B组及C组的6h乳酸清除率低于A组,C组的6h乳酸清除率低于B组,B组的6h乳酸清除率低于A组;病死率比较B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患者6h乳酸清除率及病死率与APACHEⅡ评分相关;②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而6h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组.结论:危重症患者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呈显著负相关,对危重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悦云;余长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剂量地塞米松局部预处理在预防椎管内麻醉术后腰背痛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局部预处理在预防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腰背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24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4)岁,所有患者均无心、肺、肾病史,无糖尿病史及精神病史,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20例,A组以1%利多卡因5mL局部浸润,B组以1%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局部浸润;分别于术后72h对患者术后腰背痛情况以数字分级法进行评估.结果:A组在术后72h的腰背痛发生率19.17%,显著高于B组的4.16% (P <0.05).A组术后腰背痛患者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分值的分布为轻9例、中10例、重4例;而B组术后腰背痛患者VAS分值的分布为轻度4例、中度1例,A组术后腰背痛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分布比较差异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麻醉时,局部局麻药浸润加地塞米松5mg局部预处理,能降低椎管内麻醉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并能减轻腰背痛的程度.

    作者:王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心电图危急值在心内科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实施的86份心电图危急值在心内科的应用,观察心电图危急值对心内科疾病临床诊疗的价值.方法:筛选出2012年12月一2014年6月符合危急值的心电图86份,及时报告于临床,主治医师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使危重患者得到高效、及时、准确的救治.结果:86例心电图危急值患者均在4小时内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因心电图危急值一般先于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此时的危急值就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从而为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更充分的时间.

    作者:林蓉香;臧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6名收治于我院的慢阻肺病人,分为细菌感染组68例、病毒感染组68例,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及CRP浓度.比较单独PCT、单独CRP与PCT联合CRP对慢阻肺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率.结果:单独PCT或单独CRP诊断慢阻肺合并细菌感染,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89.75%、68.90%与66.21%、90.64%;而PCT联合CRP诊断慢阻肺合并细菌感染时,特异性及敏感性为90.34%、89.63%.结论:PCT、CRP联合检测是鉴别COPD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

    作者:王青云;赵国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在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卵巢影像学表现.结果:经阴道超声对120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可做出定性、定位及病变程度的诊断.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具有安全、无创、经济、准确可靠等优点,是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云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Meta分析

    目的:对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1月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后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使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RCTs,1 9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针对显效率,合并RR值为1.37,95%可信区间为1.25~1.50;针对总有效率,合并RR值为1.24,95%可信区间为1.19 ~1.29.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

    作者:宝贵花;杨莎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细化交班内容提高病区护理床头交班质量的探讨与体会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提高病区护理床头交接班质量的做法.方法:结合科室专业特点将卫生部要求责任护士“八知道”内容进一步细化,并以表格形式记录,应用于护理床头交接班,比较应用前后交班质量的变化.结果: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整体掌握度、观察分析病情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化交班内容,改进护理床头交接班模式,有利于提高整体交班质量.

    作者:王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负压引流联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疗治疗西宁地区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联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疗治疗西宁地区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1日-2014年1月30日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随机选取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治疗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疗处理创面,对照组单纯行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为痊愈4例、显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负压引流联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疗治疗西宁地区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作者:祁万乐;卓么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NICU床边胸部CR摄影中图像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以下简称NICU)床边胸部CR摄影过程中摄影参数的合理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年中58例NICU患者床边胸片CR进行图片质量分析,并参照“三甲”医院评片的质量标准进行评定.结果:NICU床边胸部CR投照中甲片率达50张(86.2%),乙片率达7张(12.1%),丙片率达1张(1.7%),废片率为0,结合数字化处理,为诊断提供依据.结论:为提高数字影像质量,需正确调节胸部数字化摄影的各种参数.

    作者:董桂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通过检索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方面的改变,化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等方面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便为恶性肿瘤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提供参考.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化疗可加重血液高凝状态,主要表现为PT延长、APTT延长、D-D升高、FIB降低、PLT延长等.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可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范宝化;赵君慧;骆玉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体血液回输在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手术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50例不同类型的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体腔内或手术创面的血液通过过滤、离心、清洗、净化处理,形成浓缩的红细胞,在手术中回输给患者.记录术中回收的原血量和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量,观察自体血回输前后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并观察有无输血反应.结果:本组50例,术中回收原血共43970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的浓缩红细胞是29 920mL.无1例出现输血反应和感染.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丢失,血液回输后效果良好,无输血反应,术后并发症少.能缓解血源不足,避免输异体血带来的危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