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宁地区5 036例体检人群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检出情况调查分析

杨文萍

关键词:高血脂, 高尿酸血症, 心脑血管疾病,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西宁地区18岁以上体检人群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检出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 036名体检者为调查对象,检测对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GLU)、尿酸(UA)异常水平检出率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进行健康体检人群中TG、TCHO、LDL、HDL、GLU、UA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1.2%、20.5%、25.8%、2.5%、7.8%、24.2%. TG、TCHO、LDL、GLU、UA的异常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男性异常水平普遍高于女性,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市城镇居民健康体检人群血糖、血脂、尿酸异常水平检出率较高,且趋于年轻化.异常血脂、尿酸、血糖水平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采取不同的、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不同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水平测定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不同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水平.方法:测定并比较136例肝病患者(肝病组)和74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TBA和CHE水平.结果:肝病组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TBA分别是(6.9±4.1)μmol/L、(64.6±66.7) μmol/L、(36.3±45.5)μmol/L、(38.8±43.5) μmol/L、(45.7±39.3)μmol/L、同比对照组(3.9±2.7)μmol/L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分别为(5 912.5±2 269.2) U/L、(3 724.5±1 166.2) U/L、(3 185.6±1 084.1)U/L、(1 986.6±682.3)U/L、(2 736.9±947.3) U/L,同比对照组(6 514.9±2 413.6) U/L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不同肝病患者TBA和CHE水平测定有利于临床了解肝病患者病情及肝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拉毛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的多因素.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BA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中,60例(71.4%)行手术治疗,术后2例(3.3%)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1.7%).24例(28.6%)患者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中转手术治疗,其中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间、就诊时间、受伤脏器、受伤程度及其它因素.致伤原因:机械挤压伤、高处跌落伤、钝物撞击伤、拳脚击伤及车祸挤压伤等.结论: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因素较多,其中不恰当的辅助检查及首诊医生的忽视是主要原因,因而应进一步加强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工作,以提高临床疗效,亦是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元清;公保才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伤性癫痫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3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性癫痫患者30例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癫痫发作期的护理、抗癫痫药物的应用护理、做好出院宣教,指导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结果:3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恢复良好,经门诊随访1年均未再发现癫痫发作.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控制癫痫发作,改善外伤性癫痫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高压电击伤患者抢救成功一例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超高压电击伤患者的护理,总结适合于电击伤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严格呼吸道管理,做好气道湿化,遵循补液原则,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进行精心护理,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使危重患者得以抢救成功.结论:加强超高压电击伤患者的护理,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李广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士下肢静脉曲张原因浅析

    目的:了解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与护士劳动强度和工龄的因果关系,针对性提出综合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85名临床护士分不同工龄段进行发病情况调查,对自1989年-2013年各时期不同床护比时的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着护士工龄的增长,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逐渐增长,85名护士患病率为20%.护士人群中患下肢静脉曲张与护士的劳动强度也有关,护士的床护比增加后,护士患下肢静脉曲张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结论: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应提高预防保健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除护士自身预防外,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床护比要求配备护士,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有效预防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作者:田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西宁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替罗非班的护理观察

    目的:评价西宁地区高危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入选使用替罗非班的治疗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观察其出血情况.结果:78例患者中,均无急性冠脉血栓形成,2例患者出现血尿,经及时处理症状很快纠正;4例股动脉穿刺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及皮下瘀斑,3例桡动穿刺者出现渗血及皮下瘀斑,经妥善处理后局部渗血自行吸收.结论: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出血征象,严密的观察及良好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宫颈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常见宫颈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7例宫颈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按常规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颈糜烂病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480例宫颈糜烂患者的资料,探讨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选宫颈糜烂患者480例,对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0例患者中年龄< 30岁、月经周期≤20天、月经持续天数>8天、有人工流产史以及口服避孕药者宫颈糜烂患者明显增多.结论:宫颈糜烂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年龄、月经周期、月经持续天数、人工流产史以及避孕方式有关.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强脉冲光治疗高原地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治疗青海地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86例患者应用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病例资料.结果:86例患者经强脉冲光治疗后,痊愈49例(56.98%),显效21例(24.42%),有效15例(17.44%),总有效率98.84%,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修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秀春;傅强;李玉湘;杜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分析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是一种强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休克、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多种变态反应的治疗和过敏性休克抢救等.短期应用不良反应极少见,但也有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1].近期,在我院内科首次发现一例因使用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现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乔春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8例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急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0月采用中草药治疗慢性骨髓炎8例.结果:经随访,痊愈6例,好转2例.结论:慢性骨髓炎治疗要充分体现内外兼治的原则.本病从急性发作到慢性迁延这个过程中中医药疗效显著.

    作者:武年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皮穿刺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63.1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脓肿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明显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陈宝珍;赵世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CNT)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CNT)的临床资料.结果:有3例Ⅲ期患者入院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性插管化疗;单纯化疗22例,5-氟尿嘧啶(5-FU)+更生霉素(KSM),对于4例耐药及1例Ⅳ期患者用紫杉醇+铂类方案(TP方案).7例辅以手术治疗,为围绝经期女性或耐药病例.39例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应以化疗为主,对于子宫穿孔、阴道转移瘤、宫旁转移瘤及肝转移瘤等破裂所致大出血,动脉栓塞或动脉化疗栓塞为首选方式,使患者避免了手术及手术风险,保留了子宫,获得满意治疗.对于耐药患者必要时应辅以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用弹力袜配合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妇科开腹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医用弹力袜在预防妇科术后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功能锻炼基础上,对照组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医用弹力袜.术后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DVT 8例,观察组发生DVT 1例.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配合医用弹力袜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李永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清热散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小儿清热散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方中主药人工牛黄和苦地丁,HPLC法测定小儿清热散中君药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HPLC法测得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4 628 ~2.3 14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2.64%(n=6).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专属性强,能控制医院制剂小儿清热散的质量.

    作者:邵保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枸橼酸坦度螺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难治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枸橼酸坦度螺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难治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慢性难治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坦度螺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n =61)和单用枸橼酸坦度螺酮组(对照组,n=61),总疗程10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在治疗10周末,研究组的有效率80.33%,对照组有效率69.4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HAMA,MAD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周后两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TESS评分,对照组因副反应脱落2例,在治疗过程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合并适当剂量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可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东升;阿怀红;沈君;郭应丽;王鑫;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研究纳入9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共进行138例次内镜下套扎治疗,按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规胃镜组50例,无痛胃镜组88例.无痛胃镜组在丙泊酚静脉麻醉状态下进行套扎治疗,普通胃镜组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套扎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HR)、呼吸(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前和术后7天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术后调查患者对胃镜下套扎治疗的耐受情况以及医生对术中内镜视野及操作的满意度.结果:①无痛胃镜组总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的91.3% (P <0.01);②无痛胃镜组视野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P <0.001);③无痛胃镜组术中出血、术中咳嗽、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普通胃镜组明显减少(P<0.01);④无痛胃镜术中HR比术前减慢,SBP和DBP比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普通胃镜组术中HR比术前加快,SBP和DBP比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和SPO2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⑤两组患者术后7天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普通胃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肯定,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无痛胃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安全、舒适、不良反应少,术中视野清晰,效果好,但有一定的麻醉风险,在高原地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宋秋花;晓红;李萍;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海西州农牧区乡镇卫生院实验室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乡镇卫生院实验室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推动基层实验室的发展.方法:以电话访谈和现场查看的形式对本地区乡镇卫生院实验室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本地区乡镇卫生院实验室有设备、无化验、缺人才,设备被搁置或直接报废,未有效发挥功能.结论: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增加人力资源等加强乡镇卫生院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作者:王桂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男性避孕节育技术现状及进展

    目的:了解男性节育技术现状及进展,为今后开展男性避孕节育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计划生育期刊中部分男性避孕节育技术文献资料归类整理,全面了解男性节育技术的现状和进展情况.结果:目前临床可选择的男性避孕节育技术仅有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两种安全有效的成熟方法,而输精管堵塞术、输精管内安装节育器、免疫避孕法、药物避孕法等新兴的男性避孕节育方法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商榷和研究.结论: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男性共同承担与生殖行为相关事务的责任,对改善妇女健康是必不可少的,男性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维持我国当前的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开发和推广男性节育的新技术、新方法,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袁冬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诊介入治疗在急性动脉性大出血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在急诊急性大出血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2014年我科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各种急性大出血病例218例,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血管造影明确出血血管后,超选择至出血血管,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等栓塞剂进行栓塞.结果:218例急性大出血患者中有206例明确出血动脉,行栓塞治疗,10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未找到明确出血动脉,只对可疑动脉进行了血管收缩剂灌注治疗,2例大咯血病例未找到支气管动脉而治疗失败.206例介入治疗后治愈182例,显效2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诊疗术是急性动脉性出血的一种简便、微创、安全、确切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占玉;吴泽涛;李焕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