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避孕节育技术现状及进展

袁冬林

关键词:男性避孕, 节育技术, 现状及进展
摘要:目的:了解男性节育技术现状及进展,为今后开展男性避孕节育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计划生育期刊中部分男性避孕节育技术文献资料归类整理,全面了解男性节育技术的现状和进展情况.结果:目前临床可选择的男性避孕节育技术仅有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两种安全有效的成熟方法,而输精管堵塞术、输精管内安装节育器、免疫避孕法、药物避孕法等新兴的男性避孕节育方法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商榷和研究.结论: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男性共同承担与生殖行为相关事务的责任,对改善妇女健康是必不可少的,男性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维持我国当前的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开发和推广男性节育的新技术、新方法,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的多因素.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外科收治的8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BA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4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中,60例(71.4%)行手术治疗,术后2例(3.3%)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1.7%).24例(28.6%)患者经保守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中转手术治疗,其中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手术时间、就诊时间、受伤脏器、受伤程度及其它因素.致伤原因:机械挤压伤、高处跌落伤、钝物撞击伤、拳脚击伤及车祸挤压伤等.结论:影响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及预后因素较多,其中不恰当的辅助检查及首诊医生的忽视是主要原因,因而应进一步加强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工作,以提高临床疗效,亦是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元清;公保才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颈糜烂病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480例宫颈糜烂患者的资料,探讨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选宫颈糜烂患者480例,对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0例患者中年龄< 30岁、月经周期≤20天、月经持续天数>8天、有人工流产史以及口服避孕药者宫颈糜烂患者明显增多.结论:宫颈糜烂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年龄、月经周期、月经持续天数、人工流产史以及避孕方式有关.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伤性癫痫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3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性癫痫患者30例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癫痫发作期的护理、抗癫痫药物的应用护理、做好出院宣教,指导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结果:3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恢复良好,经门诊随访1年均未再发现癫痫发作.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控制癫痫发作,改善外伤性癫痫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分析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是一种强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抗休克、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多种变态反应的治疗和过敏性休克抢救等.短期应用不良反应极少见,但也有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1].近期,在我院内科首次发现一例因使用地塞米松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现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乔春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硬膜外麻醉致脊神经根损伤一例

    目的:硬膜外麻醉致脊神经根损伤患者,在术后积极进行正确及时的治疗,可以避免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脊神经根损伤后对患者进行神经营养、激素、脱水及物理疗法等积极对症治疗.结果:未遗留任何麻醉并发症.结论:如果在麻醉操作中出来脊神经根损伤,早期积极治疗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切勿放弃争取恢复的一切时机.

    作者:高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高压电击伤患者抢救成功一例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超高压电击伤患者的护理,总结适合于电击伤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严格呼吸道管理,做好气道湿化,遵循补液原则,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进行精心护理,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使危重患者得以抢救成功.结论:加强超高压电击伤患者的护理,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李广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诊介入治疗在急性动脉性大出血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在急诊急性大出血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2014年我科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各种急性大出血病例218例,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血管造影明确出血血管后,超选择至出血血管,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等栓塞剂进行栓塞.结果:218例急性大出血患者中有206例明确出血动脉,行栓塞治疗,10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未找到明确出血动脉,只对可疑动脉进行了血管收缩剂灌注治疗,2例大咯血病例未找到支气管动脉而治疗失败.206例介入治疗后治愈182例,显效2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诊疗术是急性动脉性出血的一种简便、微创、安全、确切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占玉;吴泽涛;李焕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患者前牙美容修复的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和分析不同患者对前牙美容修复的要求和期待,促进医患交流.方法:选择120例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修复科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前牙美容修复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愿意接受前牙美容修复的女性高于男性,而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修复方式上大多都会选择固定修复,患者对修复体的颜色、形态及其与周围牙是否协调一致要求较高,对前牙美容修复方法及效果了解不足.结论:在前牙美容修复这一患者高度参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审美关注点不尽相同,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正确评价患者的审美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徐文珍;朱智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西宁地区5 036例体检人群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检出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18岁以上体检人群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检出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 036名体检者为调查对象,检测对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GLU)、尿酸(UA)异常水平检出率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进行健康体检人群中TG、TCHO、LDL、HDL、GLU、UA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1.2%、20.5%、25.8%、2.5%、7.8%、24.2%. TG、TCHO、LDL、GLU、UA的异常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男性异常水平普遍高于女性,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我市城镇居民健康体检人群血糖、血脂、尿酸异常水平检出率较高,且趋于年轻化.异常血脂、尿酸、血糖水平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采取不同的、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作者:杨文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CNT)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CNT)的临床资料.结果:有3例Ⅲ期患者入院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性插管化疗;单纯化疗22例,5-氟尿嘧啶(5-FU)+更生霉素(KSM),对于4例耐药及1例Ⅳ期患者用紫杉醇+铂类方案(TP方案).7例辅以手术治疗,为围绝经期女性或耐药病例.39例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应以化疗为主,对于子宫穿孔、阴道转移瘤、宫旁转移瘤及肝转移瘤等破裂所致大出血,动脉栓塞或动脉化疗栓塞为首选方式,使患者避免了手术及手术风险,保留了子宫,获得满意治疗.对于耐药患者必要时应辅以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的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定期随访.结果:手术时间(40 ~ 65)min,术中出血量(50 ~ 60) mL,随访(3 ~12)个月,治愈18例.结论:应用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治疗子宫脱垂能保留子宫的完整性,该技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作者:靳冬梅;伍东月;杨清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8例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急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0月采用中草药治疗慢性骨髓炎8例.结果:经随访,痊愈6例,好转2例.结论:慢性骨髓炎治疗要充分体现内外兼治的原则.本病从急性发作到慢性迁延这个过程中中医药疗效显著.

    作者:武年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2012年、2014年3年同月某日0~ 24小时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以统一标准填写调查表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5 239人,实际调查5218人,实查率99.60%,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92例.各年现患率分别为3.06%,3.46%,4.36%,首位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为多,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11%、25.88%、15.97%,预防性使用占比分别为:38.1%、29.03%、26.98%,多联用药占比分别为:14.73%、6.91%、5.69%,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10.55%、36.69%、51.47%.结论:现患率均低于国家卫生部要求,调查当日在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性用药和多联使用比例下降,微生物送检率提高,自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以来,我院各部门联合干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张永栋;李亚平;牟德芹;绽丽;杨冬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在判断前列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在判断前列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采用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超声弹性分级和应变率比值,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结果:超声分级法诊断前列腺肿瘤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均低于应变率比值法,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前列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升前列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丁海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致梗阻性难产一例报告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越来越常见,已成为影响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前发现子宫肌瘤对于选择分娩方式及产程中或剖宫产中的具体处理具有重大意义.在孕前、妊娠期间以及分娩时如何提供咨询服务、医疗指导和实施不同处理原则和方案对于保证孕妇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何梅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研究纳入9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共进行138例次内镜下套扎治疗,按患者自愿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规胃镜组50例,无痛胃镜组88例.无痛胃镜组在丙泊酚静脉麻醉状态下进行套扎治疗,普通胃镜组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套扎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HR)、呼吸(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前和术后7天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术后调查患者对胃镜下套扎治疗的耐受情况以及医生对术中内镜视野及操作的满意度.结果:①无痛胃镜组总有效率达100%,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的91.3% (P <0.01);②无痛胃镜组视野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P <0.001);③无痛胃镜组术中出血、术中咳嗽、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普通胃镜组明显减少(P<0.01);④无痛胃镜术中HR比术前减慢,SBP和DBP比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普通胃镜组术中HR比术前加快,SBP和DBP比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和SPO2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⑤两组患者术后7天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普通胃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效果肯定,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无痛胃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安全、舒适、不良反应少,术中视野清晰,效果好,但有一定的麻醉风险,在高原地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宋秋花;晓红;李萍;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STA无痛麻醉仪韧带内注射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STA无痛麻醉仪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STA无痛麻醉仪韧带内注射麻醉下确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卡式注射器抽取相同麻醉药物手持推注局部浸润或阻滞麻醉确认治疗.记录确诊、麻醉起效、失效时间及麻药用量并患者自行评估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确诊,麻醉药物起效及失效时间,麻醉药物用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物注射过程中观察组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上颌磨牙在口腔治疗中镇痛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下颌磨牙在口腔治疗中镇痛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STA无痛麻醉仪韧带内注射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对于缓解诊疗过程中的疼痛,增加患者就诊舒适感,降低恐惧心理,使服务更加人性化,由此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亚琼;赵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男性避孕节育技术现状及进展

    目的:了解男性节育技术现状及进展,为今后开展男性避孕节育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计划生育期刊中部分男性避孕节育技术文献资料归类整理,全面了解男性节育技术的现状和进展情况.结果:目前临床可选择的男性避孕节育技术仅有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术两种安全有效的成熟方法,而输精管堵塞术、输精管内安装节育器、免疫避孕法、药物避孕法等新兴的男性避孕节育方法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商榷和研究.结论: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男性共同承担与生殖行为相关事务的责任,对改善妇女健康是必不可少的,男性的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维持我国当前的低生育水平,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开发和推广男性节育的新技术、新方法,也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袁冬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EGFR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FQ-PCR检测89例NSCLC患者的石蜡包埋的病理切片中EGFR基因第(18 ~21)号外显子突变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89例肺癌组织中,共检测到33例标本有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7.1%,分析发现,EGFR突变主要发生在19号外显子和21号外显子,其中22例突变发生在19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以de-1E746-A750为主的缺失突变,11例为第21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L858R为主,并且女性、吸烟和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非吸烟和非腺癌患者(P<0.05).结论:NSCLC存在EGFR基因的突变和缺失,实时荧光定量PCR可有效检测出EGFR的基因突变,具有特异、简便快捷等优点.

    作者:杨启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局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照观察局部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下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老年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评价为(1.58±0.25)分,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评价为(1.45±0.22)分,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满意度评价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在下床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手术部位血肿、浆液肿、阴囊积液发生率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在尿潴留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麻醉方法应用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具有下床早、费用少、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且不会影响手术麻醉效果及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