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疹型带状疱疹误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一例报告

刘景隆

关键词:无疹型, 带状疱疹, 误诊, 冠心病
摘要:目的:辨别无疹型带状疱疹,避免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方法:对1例无疹型带状疱疹误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出院.结论:无疹型带状疱疹可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应注意鉴别.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泌尿系结石成分组成,并根据其结果指导妊娠期女性进行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及预防.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住院和门诊妊娠期泌尿系结石标本69例.其中61例通过输尿管镜从输尿管取出的结石,8例为门诊自行排出的结石,均采用红外线光谱检测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本组妊娠期泌尿系结石样本中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26例(38%);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一水草酸钙11例(16%);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0例(14%);一水尿酸钠、一水草酸钙5例(7%);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4例(6%);黄嘌呤4例(6%),二水碳酸氢钙4例(6%);无水尿酸、一水草酸钙3例(4%);一水草酸钙2例(2.8%).结论:妊娠期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以碳酸磷灰石为主,与非妊娠期泌尿系结石常见的草酸钙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

    作者:朵永福;刘国庆;张世林;李杰荣;李春景;张玉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31例急性心梗实施PCI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31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PCI,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良好.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术中配合是保证顺利完成急诊介入手术的关键环节,巡回护士的全程心电监护对顺利完成急诊介入手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孔繁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24)个月,平均(18±3.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8)个月,平均(8.7±2.8)个月,无明显骨量丢失、固定系统松动、断裂及骨质切割及深静脉血栓、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根据Harris评分[1],优13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内固定牢靠且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惠彬;何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塞通注射液与络活喜片联合治疗高血压4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血塞通注射液与络活喜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络活喜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与络活喜片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症状积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有30例(75.0%)显效,7例(17.5%)有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18例(45.0%)显效,9例(22.5%)有效,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和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与络活喜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和血压水平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穆连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疹型带状疱疹误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一例报告

    目的:辨别无疹型带状疱疹,避免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方法:对1例无疹型带状疱疹误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出院.结论:无疹型带状疱疹可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应注意鉴别.

    作者:刘景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执行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确定“手术三方核查执行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实施效果等步骤进行品管图活动.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通过QCC活动手术医生、护士依从性提高,确保手术安全、同时提高团队凝聚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安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混合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肺咯血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混合栓塞对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B-P分流)的肺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造影证实存在B-P分流的肺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进行混合栓塞治疗.结果:治疗后3天内19例全部止血,术后半年随访无复发.结论:B-P分流发生于病变区域的血管网络,支气管动脉远端用明胶海绵碎块、PVA颗粒栓塞,明胶海绵长条栓塞相对细小主干,近端用羊毛钢圈栓塞,这样永久、完全栓塞病变区域血管网,能彻底防止咯血复发.

    作者:保广鹤;马彦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阑尾腔出血致休克一例报告

    患者,女,51岁,因“暗红色血便6次”为主诉入院,急诊以“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于2014年12月30日收住院.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出现腹胀,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400mL,伴心慌、乏力,无腹痛、无恶心呕吐,当时未予特殊治疗,2小时后患者又排出鲜红色血便2次,颜色较前发红,量约400mL,伴头晕,心慌、乏力症状进一步加重,随急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 36.0℃,P 92min-1,R 22min-1,BP140mmHg/90mmHg,神志清,精神欠佳,睑球结膜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作者:韩进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农村改厕项目中应用参与式理念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目的:为探讨参与式的理念应用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基线调查和评估调查,运用前后分别进行一次横断面调查,抽取4个行政村中的583名农村家庭妇女为项目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结果:全县583名培训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前后农民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参与式健康教育在促进健康知识掌握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结论: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改厕项目中运用参与式健康教育理念,有利于农民掌握健康知识,它是一种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尚朝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8例隆胸术后数字化乳腺摄影影像学分析

    目的:对隆胸术后数字化乳腺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提高对隆胸术后乳腺影像变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2月隆胸术后来我院进行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者28例,根据其X线表现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材料,不同方法的隆胸术后其X线影像表现不同.本组病例硅胶假体植入17例,注射隆胸(硅胶油或水凝胶)11例.硅胶假体植入X线表现为乳后半圆形阴影,周围腺体受压移位.注射隆胸术后X线表现为片状、结节状、条带状阴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而且结构与密度和腺体相似.28例中共有9例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硅胶植入者3例,注射隆胸者6例.并发症主要为:纤维囊挛缩,炎症反应,充填物破损外漏,散在结块,以上表现可单独或合并存在.结论:检查前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触诊,选择合适的摄影方法,是提供良好影像诊断信息的前提条件.经对比分析硅胶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诺舒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8例,均采用诺舒进行治疗,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5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患者因既往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术中发现宫腔粘连,呈桶状,诺舒无法打开,更换手术方式;1例患者术中有部分纵隔,先行纵隔切开,后行诺舒,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平均时间(52±8)s,术中出血约(8±2)mL,术后阴道流液时间平均(45±13)天,术后患者子宫收缩疼痛6例;疼痛持续时间(3~5)天;术后1个月有效率100%,6个月有效率100%,12个月有效率96.5%.结论:诺舒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疗效肯定,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魏顺英;崔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不同手术方式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血压、心率变化的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0例的临床资料,腹腔镜组40例,开腹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术中血压波动的幅度、心率的变化、手术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98.15±9.59) min、(118.15±14.05) min,(t=-7.44,P=0.000),术中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腹腔镜组比开腹组低(P<0.05).结论:西宁地区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较传统开腹手术平稳.

    作者:阿良德;贾珍;石秀丽;郭延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布鲁杆菌性脊柱炎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为慢性期布病,临床表现为早期不规则热,后腰部及右下肢疼痛.临床检验:血常规均正常,C反应蛋白:34.5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 135.0mg/L,血沉:6mm/h,腰椎核磁提示:L3、4椎间盘变性并突出,L3、4椎间隙略窄,L3、4椎体上下缘骨髓水肿,间隙及椎体感染.布鲁杆菌病检验结果:莱特氏实验(SAT)阳性1:200,虎红凝集试验(RBPT)阳性.给予多西环素、利福平口服联合第三代头孢静点联合抗炎治疗,效果较佳.结论:对临床诊断原因不明的脊柱炎,尤其是表现与结核性脊柱炎类似者,应考虑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布鲁杆菌病特异性检验予以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

    作者:郭启发;李光;卢仲琳;任荣;李钊炜;李凌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派瑞松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5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派瑞松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8例(179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行霉菌镜检及培养,每日涂用派瑞松,观察其疗效.结果:158例(179耳)外耳道真菌病中,痊愈109例(119耳),显效29例(32耳),好转9例(9耳),总有效率为93.03%,随访3个月~36个月,无复发.无效11例(16耳).取耳道分泌物真菌培养,酵母样真菌6例(10耳),毛霉菌3例(4耳),丝状真菌2例(2耳).结论:在高海拔边缘地区应用派瑞松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措毛;甘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骨髓炎不愈合创面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骨髓炎不愈合创面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住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不愈合病例20例,采用局部PRP注射结合常规疗法,作为治疗组(20例),其中胫骨8例,踝关节3例,股骨5例,跟骨3例,肱骨1例.回顾调查同期我院采取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不愈合病例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胫骨7例,踝关节2例,股骨7例,跟骨2例,肱骨2例.两组病例均排除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影响伤口愈合的基础疾病.各组年龄及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指标,研究PRP对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不愈合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到2年.其中治疗组20例,创面愈合情况优15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治疗费用平均为(2.48±0.78)万元;住院时间平均(27±13.01)天;对照组20例,创面愈合情况优10例,良3例,中2例,差5例,优良率为65.0%;治疗费用平均为(3.25±1.21)万元;住院时间平均(35±12.83)天.结论: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慢性骨髓炎不愈合创面比较传统治疗对照组,具有较高的治愈率(P<0.05),治疗费用低(P<0.05),住院周期短(P<0.05).PRP疗法在慢性骨髓炎创面不愈合治疗领域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

    作者:唐保明;杨爱荣;李钊伟;赵子春;李春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2年湟源县(0~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水平检测报告

    目的:对我县(0 ~14)岁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监测,了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为防止乙肝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5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抗-HBs阳转率为81.6%,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抗-HBs阳转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0~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城镇高于农村,(0~2)岁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

    作者:史正彪;谈岱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淡盐水擦浴治疗阻塞性黄疸所致皮肤瘙痒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淡盐水擦浴治疗阻塞性黄疸患者皮肤瘙痒的止痒效果.方法:对55例阻塞性黄疸引起全身皮肤瘙痒的患者分别采用淡盐水擦浴皮肤(观察组30例)和温水擦浴皮肤(对照组25例),观察两组止痒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淡盐水擦浴治疗阻塞性黄疸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保障睡眠,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晓明;王玉荣;张海清;李修宏;绽立雯;任爱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脊柱结核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结核是较为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占骨结核的50%.发病患者群以青壮年病例居多.因病原主要侵害椎体,破坏前柱与中柱,并累及椎管,产生脊髓、神经压迫,所以脊柱结核具有致残率高,治疗棘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等特点.尽早做出准确的诊断、合理进行抗结核治疗,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病灶清除、解除脊髓的压迫和维持脊柱稳定,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马恩波;马福云;赵俊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面肌痉挛54例患者进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4例面肌痉挛患者经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配合规范的临床护理,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对患者注射前、中、后的规范护理有助于提高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宁地区护士对灾难医学知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对灾难医学知识的认知情况,为灾难医学的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对西宁地区两所三甲医院的急诊科、EICU、ICU的护士共28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灾难相关概念、心肺复苏术、GCS评分、出血的判断、正确的搬运方法以及灾难救援程序和检伤分类知识掌握较好,但对“灾难医学知识”了解不全面,特别是对于灾难伤病员救护方式和组织机构的特点回答正确率只有24.47%和32.98%,对急救时止血带的应用、骨折的处理和急救黄金时间掌握的明显不足.结论:护理人员对灾难医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应大力开展灾难医学知识继续教育及训练,提高我国的灾难医疗救援水平.

    作者:潘世琴;马琴;杨先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