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案例分析及改进措施

王明辉;张艳华;李雪梅

关键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
摘要:目的:为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差错提供参考.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差错按其在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制订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差错分布在审方、摆药、复核、配制、药品管理几个环节;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确立了差错的处理重点是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复核确认和人员培训,建立合理的差错制度,逐步完善静脉药物调配各环节的岗位职责.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透明质酸钠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制备透明质酸钠微球,为进一步制备透明质酸钠缓释制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对处方因素、工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包封率为指标,以海藻酸钠质量分数(A)、透明质酸钠与海藻酸钠质量比(B)、交联时间(C)和分散转速(D)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再通过考察佳工艺制备的微球的粒径和包封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工艺中A为2%、B为1:3、C为90 min、D为200 r/min.验证试验中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7.8±5.51)μm、包封率为(58.92±3.06)%.结论:乳化-交联法制备透明质酸钠微球工艺简单、易行.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制备透明质酸钠缓释制剂奠定基础.

    作者:李丹;初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癌药物专利信息的法律状态分析

    目的:为抗癌药物制造企业的专利申请及衡量研发差距、专利质量等提供参考.方法:以抗癌药物中国专利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识产权网专利信息服务平台1985-04-01-2012-06-29上的所有抗癌药物中国专利的法律状态数据,主要从专利的授权、专利的失效及原因、专利的寿命3个方面进行法律状态信息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7 065项抗癌药物中国专利,其中有5 355项获得授权,授权率较低;目前已经失效的专利有7 848项,其中4 359项专利的失效原因是“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即主要为申请人自动放弃;专利维持寿命大都较短,3年以上、5年以上、8年以上的专利数量分别为4 949、3 980、2 070项.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对抗癌药物制造企业专利申请的基本信息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在衡量研发差距和专利质量等方面尤为重要,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周嘉;董丽;曹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院中心药房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建立规范化操作模式,强化中心药房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方法:采取“批号追踪”的方法,对制度设置、专用处方管理、药柜设置、专用账册管理和规范化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改进,包括设计各类标准的图表及账册并形成具体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明确了中心药房、病区和手术室在管理流程中的位置与工作范围,实现了某批次药品小计量单位自然信息的追踪.结论:我院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了中心药房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调配、贮存和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谈震;李庚;滕家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

    目的:制备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脂质体,并考察其质量、测定其包封率.方法:以逆相蒸发法制备复方脂质体;以磷脂种类(A)、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B)、脂质质量浓度(C)为因素,以两主药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以两主药的包封率及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处方结果显示,A为大豆磷脂80,B为2:1,C为33mg/ml.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洛莫司汀包封率约为75.7%,碘海醇包封率约为65.7%;脂质体粒径约为236.5 nm,Zeta电位约为-42.2mV.结论:采用该处方与工艺可成功制备包封率较高的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脂质体,质量符合要求.

    作者:杨硕晔;王杏林;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案例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为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差错提供参考.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差错按其在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制订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差错分布在审方、摆药、复核、配制、药品管理几个环节;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确立了差错的处理重点是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复核确认和人员培训,建立合理的差错制度,逐步完善静脉药物调配各环节的岗位职责.

    作者:王明辉;张艳华;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没食子酸与5种抗生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目的:研究没食子酸与5种常用抗生素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收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和10株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没食子酸和5种常用抗生素(头孢他啶、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和头孢曲松)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以MIC为始浓度,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没食子酸分别与5种抗生素单用及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评价其联用效果;并以临床分离菌株IRPA 314为目标菌株,采用时间-抑菌曲线进行验证.结果:5种抗生素均能降低没食子酸对1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MIC,FICI均在0.188~1.000内,呈现较好的协同或相加作用.在时间抑菌曲线中,没食子酸与5种抗生素联用24h时比单用时抑菌浓度的1g值均降低了2.085~3.416,均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没食子酸分别与头孢他啶、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曲松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作者:王春娟;左国营;王根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磺胺嘧啶铈乳膏经大鼠阴道和皮肤给药后体内铈离子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磺胺嘧啶铈乳膏经大鼠阴道和皮肤给药后器官组织中铈离子的分布情况.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经大鼠阴道给予磺胺嘧啶铈乳膏0.036 g/kg,连续给药6d;另取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9只,实验组大鼠皮肤烫伤创面涂抹磺胺嘧啶铈乳膏0.036 g/kg,连续给药6d.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大鼠末次给药后8、24、72 h时心、肝、脾、肺、肾、子宫、阴道黏膜/皮肤中的铈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给药8h时各器官组织均检出铈,分别为(0.013±0.006)~(0.137±0.039) μg/g,24 h时仅肾、脾、子宫、阴道黏膜/皮肤中检出铈,分别为(0.012±0.011)~(0.085±0.037) μg/g,72h时各组织器官均未检出铈.结论:磺胺嘧啶铈乳膏经阴道和皮肤给药后均能进入血液循环,主要分布于阴道/皮肤、脾、肾、子宫中,但很快被代谢,不会长期蓄积.

    作者:张令春;李晓天;曹凤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尼鲁米特原料药的含量和杂质

    目的:建立测定尼鲁米特原料药含量和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尼鲁米特和杂质(总杂质、杂质Ⅰ)的流动相体系分别采用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pH 7.5)梯度洗脱和等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波长分别为267、230 nm,其余条件均相同,色谱柱为WondaSil C18-WR,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尼鲁米特、杂质Ⅰ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1.25 mg/ml、0.64~6.40 μg/ml(r=0.999 6、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2%(RSD=0.57%,n=2)、98.6%(RSD=2.1%,n=2).杂质Ⅰ的限度应控制在0.2%以下,总杂质不得大于2.0%.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尼鲁米特原料药质量.

    作者:仲婕;朱德领;李保山;钱宗明;张金钟;陈炜龙;施明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欧洲促进新抗菌药物研发的措施及经验

    目的:为完善和发展我国新抗菌药物研发的激励措施提供借鉴.方法:分析阻碍新抗菌药物研发的主要因素,总结欧洲促进新抗菌药物研发的措施和经验.结果与结论:欧洲阻碍新抗菌药物研发的主要因素有使用受到管制、净现值较低、监管环境较严格、面临巨大技术挑战.欧洲促进新抗菌药物研发的措施主要有通过早期研发资助以降低研发者进入门槛的促进性措施,奖励技术进步的完成即在研发成功后提供奖励的引导性措施,将前二者内外结合、相互推动并相互促进的综合性措施;综合性措施比促进性措施和引导性措施更有效.相关经验包括建立产品开发合作伙伴关系、加快监管部门的审批、将部分抗菌药物归为稀缺药品(孤儿药)等,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新抗菌药物的研发.

    作者:冯晶晶;王小万;崔月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异长春花碱对耐顺铂人鼻咽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异长春花碱对耐顺铂(DDP)人鼻咽癌细胞(CNE2/DDP)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对数生长期的CNE2/DDP细胞为对象,检测0.1、1、5、10、50、100 μmol/L异长春花碱作用24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考察5、10 μmol/L异长春花碱对细胞耐DDP的逆转倍数(RF)、细胞内罗丹明123的含量、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激活蛋白1(AP-1)活性.结果:异长春花碱与剂量呈正相关地抑制CNE2/DDP细胞的增殖;5、10 μmol/L异长春花碱对细胞耐DDP的RF分别为2.81、8.38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中罗丹明123含量分别提高了2.16和2.79倍(P<0.05),MDR1、MRP1 mRNA及其蛋白,p-JNK蛋白和AP-1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长春花碱可逆转CNE2/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降低细胞中MDR1、MRP1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磷酸化、下调AP-1活性有关.

    作者:韩建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测定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注射液中氰基硼氢化钠残留量的两种方法比较

    目的:建立测定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PEG-TCS)注射液中氰基硼氢化钠(NaCNBH3)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加入考马斯亮蓝蛋白分析试剂的分光光度法(595 nm波长)和酶标仪法(570 rmm波长,每孔反应溶液取量120 μ1)进行检测.结果:分光光度法和酶标仪法的NaCNBH3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30、0.049~0.78 mmol/L(r=0.999 5、0.999 3),检测限分别为0.012 5、0.024 mmol/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5%、98.3%(RSD分别为0.53%、0.68%,n=3).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测定NaCNBH3残留量,但酶标仪法因用样量少、快速、操作简便,更适合样品中NaCNBH3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张立虎;童珊珊;李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光纤传感过程分析利巴韦林片的溶出度

    目的:建立过程分析利巴韦林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参照《美国药典》中利巴韦林片的溶出条件,采用光纤传感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建立利巴韦林片的溶出度分析方法(简称FODT法),并与《美国药典》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建立可测定3种不同规格(0.02、0.05、0.1 g)利巴韦林片溶出度的FODT法条件(探头规格、检测波长);另外对11批不同厂家产品进行了考察.结果:两种方法所得溶出度结果均符合要求,但采用FODT法可以观察不同厂家样品及同一厂家不同片之间药物实时溶出情况的差异;3种规格样品采用FODT法时的探头规格和检测波长分别为5、2、lmm和210、228、234 nm.结论:所建立的测定利巴韦林片溶出度的FODT法能够直观有效地监测药物的溶出过程,连续定量地反映了样品的体外溶出特性.

    作者:张明玥;李新霞;郑立民;王伟萍;蔡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帕罗醇中的4种光学异构体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帕罗醇中4种光学异构体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IRALPAK(R) IC-3,以硅胶表面共价键合有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填料;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二乙胺(65:35:0.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7 nm;柱温为25℃.结果:4种光学异构体间分离度均大于2.0,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5~120 μg/ml(r=0.999 9),方法回收率≥99.42%,RSD< 1.20%(n=3),检测限为10 ng.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实现了对帕罗醇光学异构体杂质的有效控制.

    作者:郭文敏;郑利刚;邢浩;白晓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院药剂科在军队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体会及思考

    目的:介绍我院药剂科在军队医院等级评审中的经验,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介绍我院药剂科在人员分工、制度完善、难点攻克、培训宣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结合病区药柜管理的持续改进实例,总结其在军队医院等级评审中的部分经验.结果:我院药剂科在评审期间成立的专职迎评办公室有效统领了全科的迎评工作;修订完善规章制度681项,通过3个层级的管理有效促进了制度落实;采取7大措施显著提升了全院合理用药水平,药学核心指标全面达标;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有效促进了病区药柜管理的持续改进,使病区药柜管理存在问题的平均数量由改进前的6.4个降到了0.7个,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结论:我院药剂科在军队医院等级评审中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傅若秋;吴畏;卢来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方法:以市售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为参比制剂,采用双周期双交叉实验设计.选用6只Beagle犬分别灌服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120mg,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3、4、6、7、8、9、10、12、14、16、24、36、48h取前肢静脉血3 ml.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地尔硫(卓)的血药浓度,以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以体内吸收百分数(y)对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x)进行线性回归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12.00±3.65)、(8.30±2.16)h,tmax分别为(18.00±4.73)、(5.00±1.79)h,Cmax分别为(169.27±67.48)、(137.80±8.20) ng/ml,AUC0-48h分别为(2 929.91±719.21)、(2 597.06±578.09) ng·h/ml,生物利用度为(121.8±50.3)%,体内外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4297x+7.114(r=0.988 6).结论:盐酸地尔硫(卓)择时释放渗透泵控释片具有缓释效果,且体内外相关性较好,但其体内时滞时间过长.

    作者:尹飞;董江南;杨星钢;潘卫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注射用氨磷汀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注射用氨磷汀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通过预干扰和干扰试验确定样品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样品稀释至5.00 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建立的方法用于检查注射用氨磷汀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作者:李龙健;陆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3份抗肿瘤药类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抗肿瘤药类注射剂的药品说明书完善与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为标准,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对临床常用的33份抗肿瘤药类注射剂药品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3份说明书中,多数项目齐全,但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贮藏项目内容不完整;其中,用法用量的完整率仅60.6%,临床试验的完整率仅12.1%.33份说明书中,含有静脉输液配制指导内容的有20份(约占60.6%),无静脉输液配制指导的有13份(约占39.4%).结论:国内抗肿瘤药类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性有待提高,建议补充完善说明书的不足之处.

    作者:张欣悦;孙成春;谢继青;安小通;毕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厂家不同规格的鲎试剂对4个厂家7批样品进行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本品原液稀释2倍以上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按拟定标准,4个厂家7批样品均符合规定.结论:采用本文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方法可行,其细菌内毒素的限值确定为0.5 EU/ml.

    作者:刘春;赵毓梅;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向量评估遗传算法优化聚乳酸载药微球工艺

    目的:研究向量评估遗传算法(VEGA)优化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寻求同时使药物包封率大及产物平均粒径小的两目标佳工艺体系.方法:对均匀设计试验制备聚乳酸载药微球的药物包封率和平均粒径两目标采用VEGA进行优化,影响因素有内水相体积(x1)、二氯甲烷(DCM)的质量浓度(x2)、聚乙烯醇(PVA)的质量浓度(x3)、搅拌速度(x3)及氯化钠的质量分数(x5),通过搜索优制备工艺,比较VEGA搜索载药微球优处方结果;利用Matlab 2009a外挂SGALAB工具箱Beta 5008完成遗传算法寻优,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处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VEGA进行两目标优化后,佳工艺中影响因素有x2、x4、x5,分别为86.68 mg/m1、1 499.48 r/min、0.04%,x1和x3因素影响不显著;目标值药物包封率大达到95.99%,平均粒径小达到20.80 μm.结论:VEGA搜索的Pareto非劣解是合理的,确定的优提取工艺的效果较好,均高于均匀设计中的试验方案.

    作者:王婷;冯瑞梅;戴帅;仇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奥拉西坦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奥拉西坦原料药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月旭XB-C18,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3.0),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14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和相邻杂质峰能较好地分离;奥拉西坦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210 4~0.631 2μg/ml(r=0.999 7,n=5),检测限为0.95 ng.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奥拉西坦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宪勇;刘世军;孙克明;张敏;毕文超;王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