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6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4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全身运动(GMS)和粗大运动(GMFM)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患儿治疗后GM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GM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随访1年,结果表明,干预组患儿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GMFM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6个月、12个月GMFM评分上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情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程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静脉导管(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自制的连接转换器将体表心电图转化为腔内心电图,在心电图监护下直视P波形态的改变,由此指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结果:68例患者置管中行腔内心电图定位结束后,均行X线胸部正位摄片,提示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结论:腔内心电图P波定位联合超声探查可以提高PICC导管尖端到位的准确率.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胆石症手术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住院治疗的84例高原地区胆石症手术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 (P<0.05);护理满意度达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运用于高原地区胆石症手术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黄晓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切除术后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月5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病例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前后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h、24h及72h头痛程度.结果:患者术后6h、24h、72h干预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前后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头痛发生率及头痛程度,提高了患者术后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冶秀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用于腔镜器械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完成的腔镜手术104台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完成的腔镜手术104台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腔镜器械使用缺陷发生情况、器械准备时间及衔接时间.结果:观察组腔镜器械使用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器械准备时间及衔接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临床应用腔镜器械精细化管理,可减少腔镜器械使用缺陷发生情况,并有效缩短器械准备时间及衔接时间.
作者:马梅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患者中起到的护理作用,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拟行肠造口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满意程度更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满意程度更高、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情绪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荣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围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针灸围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且无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蓉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医疗管理体制的研究分析,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在精神科临床中是否适合推广.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8例和开放式管理治疗组3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开放式管理治疗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加团体治疗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S和SCL-90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SDSS和SCL-90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在精神科临床中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武令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生情绪和行为障碍患者家庭养育特征与心理治疗感受.方法:立意取样法选11例情绪和行为障碍患者,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①疾病归因不合理;②对心理治疗不清晰;③心理治疗过程中的感受有正性和负性;④父母的态度在治疗连续性中起到重要作用;⑤宗教信仰和文化与治疗有交互作用.结论:针对中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特别是多民族地区,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韩国玲;宋志强;靳宝宁;刘桂兰;马永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指由于腹部手术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一种肠梗阻.目前临床上首选非手术治疗,但病情持续加重有中转手术的可能.因此正确地认识该病并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提高治愈率.现就国内外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赵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髌骨骨折术后结合中药外敷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2月来我院骨科接受髌骨骨折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手术后结合中药外敷护理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2个月,全部患者工期愈合,无骨折移位、感染,无髌骨爪松动、脱落.疗效评价结果,优8例,良3例,优良率100.0%.结论: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术后结合中药外敷护理,中西医双管齐下,对于减轻髌骨骨折患者术后不适、促进患肢痊愈,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且临床护理疗效较为显著,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优点.
作者:马琼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辨证组30例和常规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辨证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RS)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辨证组胸痛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组治疗8周后HA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术后胸痛的治疗效果,改善焦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脑卒中后一口量摄食管理在降低吞咽障碍患者呛咳发生率及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将111例高原地区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摄食训练及满意度调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一口量摄食管理,比较两组呛咳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 (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8.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口量摄食管理可降低高原地区吞咽障碍患者呛咳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芳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黏液瘤的声像图特点,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心脏黏液瘤病人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并分析结果,总结其声像图特点和规律.结果:超声心动图可对黏液瘤的形态、大小、数目、好发部位及心脏相关改变作出判断.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是诊断心脏黏液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尹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术前术后访视对二次剖宫产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和观察组(术前术后访视)60例.结果:术前术后访视组产妇焦虑程度、手术疼痛耐受性、手术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术前术后访视可以降低产妇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秀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患者,女,25岁,于2016年9月8日中午12点因“下腹部疼痛不适10天加重4小时”,以“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收住我科.患者自诉产后9个月,现哺乳期.产后4个月月经来潮,无明显停经史,月经周期正常,无头痛、头晕、下腹痛及阴道流血等症状.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持续性钝痛,在外院门诊给予抗炎止痛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疗效欠佳.于今晨腹痛突然加剧,难以行走,伴头痛、头晕及恶心,无明显呕吐,全身乏力.急来我院就诊,门诊行B超检查示:子宫右上方探及16.5cm×14cm大小的不均质包块回声,边缘较清晰,于盆腔内探及不规则无回声暗区,大深度9.5cm.
作者:卫钦云;甘雨;李庆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包虫病又称细粒棘球病,包虫的传播多以消化道为主,虫卵经消化道穿过肠壁入门静脉到肝,部分虫卵通过肝屏障,经右心到肺,经过肺屏障到全身.故临床以肝、肺包虫多发.而心脏包虫病因肝、肺两重毛细血管网的滤过作用,起到屏障保护.且冠状动脉开口细小,位置隐蔽,加之心肌组织致密和心脏的收缩活动使包虫囊肿在心脏内受到强大压力而不利于生存.所以心室壁的包虫极为少见,报道极少.
作者:陈学军;乔志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绝经后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感染分型及年龄分布情况,为绝经后妇女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对1 150例绝经后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率、分型及年龄分布等特点.结果:1 150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共检出298例HPV感染,总感染率为25.91% (298/1150);21种HPV亚型中除了42亚型外,其余均检出;高危型感染率为24.09% (277/1150),低危型感染率为5.39%(62/1150),总体单一感染为191例(16.61%),多重感染为107例(9.30%).提示绝经后妇女HPV感染高发,且年龄分组后各组间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宁地区绝经后妇女HPV感染率高,并且以高危单一性为主.
作者:安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住我科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时进行全面、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仅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 vs58.75%)和并发症发生率.(3.75% vs 47.50%)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因盆底器官脱垂在我院接受盆底网片重建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安全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无切口感染,4例患者出现局部的淤血,1例患者深部血肿,5例患者不同程度尿潴留,及时处理后均满意出院.结论:给予实施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使得手术更加的顺利,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沈莉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